人物簡介
維基【生卒】:?—1642 【介紹】: 明山東臨清人,字石林。萬歷四十一年進士,累官松江知府、歸德知府,遷口北道,簡大同巡撫。崇禎間晉兵部右侍郎、總督宣大。屢檄吳襄、尤世威等來援,皆不至。坐戍邊。尋釋還。崇禎十五年清兵破臨清時死于兵難。
張宗衡(?—1642年),號石林,山東臨清人。同進士出身。萬歷四十一年(1613年)癸丑科進士。授行人司行人。天啟元年(1621年)出官南直隸松江府知府。改歸德府,天啟五年三月升山西按察司副使,分守口北道,六年十一月加參政銜,照舊管事,七年四月調(diào)任昌平兵備道,五月升本省按察使,照舊管口北道。歷官大同巡撫,遷兵部右侍郎,總督宣大。李自成入山西,牽連落職。崇禎十五年(1642年),清兵入關,圍河間,遠近震動。臨清總兵官劉源清偕榷關主事陳興言、同知路如瀛、判官徐應芳、吏目陳翔龍、員外郎邢泰吉、臨汾知縣尹任、前太常寺少卿張振秀以及張宗衡等合力備禦。不久,城池被圍,力拒數(shù)日,孤立無援。城破,張宗衡戰(zhàn)死。輯有《放翁詩選》。
人物簡介
【生卒】:?—1643 【介紹】: 明陜西榆林衛(wèi)人。尤世威從弟。崇禎中為靖邊營副將,從洪承疇鎮(zhèn)壓闖王高迎祥部。后被罷。從世威守榆林拒李自成軍,戰(zhàn)死。
人物簡介
維基【生卒】:?—1644 【介紹】: 明河南祥符人,字弘若。萬歷四十一年進士。授南京兵部主事,屢遷陜西左布政使。性剛嚴,多忤物。崇禎中,數(shù)謫遷為山西按察使,以大計貶秩歸。后復起,官至陜西右布政使兼榆林兵備副使。李自成部將李過來攻,任推尤世威為帥,固守。城破被殺。
都任(?—1644年),字弘若,河南祥符縣人。萬歷四十一年(1613年)癸丑科進士。授南京兵部主事,升郎中,累遷四川布政使司右參政。天啟五年(1625年)大計官員,左遷江西僉事,又累升陜西左布政使。崇禎五年(1632年),謫山東右參政。再遷山西按察使。都任任性剛嚴,數(shù)次謫官,終不改變。有巡按御史張孫振誣陷提學僉事袁繼咸,都任卻對其屢次慰問,惹張孫振怒,在大計期間找藉口將其撤職。崇禎末,都任又得起用,歷官陜西右布政使兼副使,整飭榆林兵備。崇禎十六年(1643年)九月,巡撫崔源之罷官,代者張鳳翼未至,總兵官王定從孫傳庭出關,大敗奔還,遠近震恐。李自成佔領西安,派將領李過率精兵數(shù)萬北上三邊,延安、綏德相繼陷羅。王定畏懼,以討河套之寇為名,率所部出逃。榆林益加空虛。都任緊急集合軍民,慷慨流涕,諭以大義,與督餉員外郎王家錄、副將惠顯等商議城守。都任以尤世威為主帥,率諸將王世欽等數(shù)十人,誓死守衛(wèi)。李自成遣使招降,任斬以徇。賊大眾麇至,十一月望日,城池被圍。二十七日,城陷,都任巷戰(zhàn)不支被俘,大罵不屈被殺。《明史》有傳。
人物簡介
維基【介紹】: 明河南商丘人,字若谷,號六真。侯執(zhí)蒲子。萬歷四十四年進士,天啟中議三案,持清議。巡按貴州,與王三善同平安邦產(chǎn)叛亂。旋以東林黨案罷官。崇禎中官御史,疏請定逆案,為溫體仁所惡,遷兵部侍郎,視師昌平,提拔尤世威、左良玉為將。遭劾下獄論死。十五年,以李自成軍圍汴急,乃起原官,督良玉等援汴,而良玉斗志已衰,援汴無功。復征下獄。李自成入京師,被留用。既而逃歸。
侯恂(1590年—1659年—Hou侯恂),字大真,號若谷。河南商丘縣(今商丘市睢陽區(qū))人。明末政治人物。先世為開封人。明萬歷四十三年(1615年)乙卯科舉人,四十四年(1616年)丙辰科進士,三甲第31名。天啟時,授山西道御史,因魏忠賢專權罷歸。崇禎元年(1628年)任河南道御史,次年轉太仆少卿。任戶部尚書,因得罪首輔溫體仁而下獄。崇禎九年(1636年)李自成攻陷開封,以按兵不救之罪入獄。十五年(1642年)三月,李自成軍在河南東部連克十馀城,四月二十四日起第三次圍攻開封。明廷起用侯恂為兵部侍郎,負責山東、河南、湖北軍務,侯恂發(fā)帑五十萬犒賞左良玉,陜西總督孫傳庭增援河南,左良玉與李自成會戰(zhàn)于朱仙鎮(zhèn),李自成部于戰(zhàn)前挖堀戰(zhàn)壕,左良玉大敗,退至襄陽,史稱“朱仙鎮(zhèn)之戰(zhàn)”;九月十五日黃河決口,十六日洪水入城,第三次開封之戰(zhàn)結束。明亡后,歸家隱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