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釋天游,俗姓鄭,成都(今屬四川)人。出世云蓋寺,次遷隆興府云巖寺。為南岳下十四世,泐潭文準禪師法嗣?!?a target='_blank'>嘉泰普燈錄》卷一○、《五燈會元》卷一八有傳。今錄詩五首。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大明高僧傳·卷第七 習禪篇第三之三【介紹】: 宋僧。成都人,俗姓鄭,號典牛。幼習儒業(yè)。試郡庠,復試梓州,皆予貢籍。尋于廬山出家。參湛堂于泐潭,脫然得悟。居隆興府云巖寺,說法有湛堂之風。后庵于武寧,終身不出。年近百歲示寂。
新續(xù)高僧傳·習禪篇第三之一釋天游自號典牛。成都鄭氏子也。幼業(yè)儒。穎俊逸倫儕輩推重。初試郡庠復試梓州。二處皆與貢籍。懼不敢承。遂竄名出關(guān)。適會王山谷西還。見其風骨不凡談論超卓。邀其同舟。策往廬山削發(fā)。不易舊名。首參死心不契。依湛堂準于泐潭。一日湛堂普說曰。諸人苦苦就準上座覓佛法。遂拊膝曰。會么雪上加霜。又拊膝曰。若也不會豈不見乾峰示眾曰。舉一不得舉二。放過一著落在第二。師聞脫然悟入。出世于云蓋。遷靈巖說法大有湛堂之風。嘗和忠道者牧牛頌曰。兩角指天。四腳著地。拽斷鼻繩。牧甚屎屁。張無盡見之甚為擊節(jié)。因退云巖過廬山。而棲賢主者意不欲納。乃故曰。老老大大正是質(zhì)庫中典牛耶。師聞述偈曰。質(zhì)庫何曾解典牛。秖緣價重實難酬。想君本領(lǐng)無多子。畢竟難禁這一頭。竟去庵于武寧。匾曰典牛。則終其身不出。年近百歲而告寂焉。徑山涂毒見時九十三矣。
釋天游,字典牛,成都鄭氏子也。幼習儒業(yè),穎俊逸倫,儕輩推重。初試郡庠,復試梓州二處,皆與貢籍,懼不敢承。遂竄名出關(guān),適王山谷西還,見其風骨不凡,談論超卓,邀與同舟,策往廬山削發(fā),不易舊名。首參死心不契,依湛堂準于泐潭。一日,湛堂普說曰:“諸人苦苦,就準上座覓佛法?”遂拊膝曰:“會么?雪上加霜。”又拊膝曰:“若也不會,豈不見乾峰示眾曰: ‘舉一不得舉二,放過一著落在第二’。”天游聞之,脫然悟入。出世于云蓋,遷云巖,說法有湛堂之風。嘗和忠道者牧牛頌曰:“兩角指天,四腳著地,拽斷鼻繩,牧甚屎屁。”張無盡見之,甚為擊節(jié)。因退云巖,過廬山,而棲賢主者意不欲納,乃故曰:“老老大大,正是質(zhì)庫中典牛耶?”天游遂述偈曰:“質(zhì)庫何曾解典牛,秪緣價重實難酬。想君本領(lǐng)無多子,畢竟難禁這一頭。”竟去,庵于武寧,匾曰“典?!?。則終其身不出,年近百歲而告寂焉。徑山涂毒,見時九十三矣。
人物簡介
【介紹】: 元明間滁州清流人,字光伯。順帝至正三年進士,官廷尉。剛方正直,不阿權(quán)貴,讞訣多所平反。元末徐達兵入城,被執(zhí)不屈,羈京八載。明初釋歸田里。
人物簡介
【生卒】:1307—1381 【介紹】: 元末明初金華人,字仲申。從吳師道、吳萊學。有文名。元末避地南華山,著書自適。朱元璋克金華,召見。后以薦授衢州教授。洪武初預修《元史》,書成,受賚歸。有《春秋集義》、《胡仲子集》、《長山先生集》。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仲申,一字仲子,金華人。以薦授衢州教授,召修元史。有胡仲子集。明詩紀事·甲簽·卷六
翰字仲子,一字仲申,金華人。明初以薦授衢州教授。洪武二年,召與修《元史》,賜金帛遣歸。有《胡仲子文集》、《長山先生詩集》。田按:洪武元年,大將軍徐達取元都,獲其十三朝《實錄》以歸。二年二月,召修《元史》,命前起居注宋濂、漳州通判王祎為總裁官。徵山林遺逸之土,祁門汪克寬德輔、馀姚宋禧無逸、天臺陶凱中立、臨海陳基敬初、新淦曾魯?shù)弥?、休寧趙訪子常、寧波張文海、淳安徐尊生大年、新喻趙塤伯友、郢傅恕如心、長洲謝徽元逸、傅著則明、高啟季迪及黃篪、王綺為纂修官,仲申與焉。開局天界寺,八月史成。諸人各授官,賜金帛遣歸。無逸《寄潛溪詩》所謂「當時十八士,去留各有緣」也。惟庚申君一朝,史官職廢,無實錄可徵,召禮部遣使行天下,其涉于史事者,令郡國上之。三年二月重開史局,廉、祎仍為總裁官。與纂修者,臨海朱右伯賢、崇德貝瓊廷琚、義烏朱廉伯清、嘉定王彝常宗、浦江張丁孟兼、河南高遜志士敏、當涂李汶宗茂、江陰張宣藻仲、吳張簡仲簡、仕寅彥正、耒陽李懋中卿、毆弼俞寅,塤復興焉。七月書成,授官賜歸如前。余錄前后兩局諸公詩,惟子常、德輔、敬初、無逸、仲簡,顧俠君已采入元詩選,不列此集,與《詩綜》體例差別。竹采詩時,元詩選本尚無大集,元遺老詩不妨兼收。此集義取斷代,如舒道原、謝龜巢、華黃楊、沈茶山、劉仲修、貢南湖、張光弼、吳主一、沈花溪諸人概不入選。仲申文與潛溪、華川鼎峙金華,詩學有端系,為吳立夫人室弟子。立夫有胡仲申至詩云:「新文十馀篇,筆墨擅百煉。口傳發(fā)秦壁,竹簡鑿晉竁。考論無差爽,風雅有正變。世儒弄俗學,雅曲極熒炫。群羊雖冒虎,草悅豺則戰(zhàn)。誰其制橫潰,或者瘳瞑眩。牛毛獨不多,麟角時一現(xiàn)。」獎許甚至。余讀《淵穎集》,淩厲震宕;仲申詩乃純占蒼渾。師弟子之淵源,豈必在面貌之似哉!
人物簡介
【生卒】:?—1367 【介紹】: 元明間定遠人。隸常遇春部,克太平,以功授萬戶。累遷指揮副使。從徐達圍蘇州張士誠,戰(zhàn)死。
人物簡介
【生卒】:?—1372 【介紹】: 明開國時安豐人。從朱元璋破陳友諒、張士誠,為江淮行省參政。從大軍取元都,進山西行省平章,還守通州。以計擊敗元丞相也速騎兵,又從徐達擊敗元擴廓帖木兒于定西。洪武三年,封宣寧侯。五年,從李文忠出塞,敗敵于阿魯渾河,戰(zhàn)死。
人物簡介
【生卒】:?—1375 【介紹】: 元末明初廣東番禺人,字庸之。元末,何真據(jù)嶺南,開府辟士,哲與孫蕡、王佐、趙介、李德并受禮遇,稱五先生。朱元璋建吳國,招徠名儒,拜翰林待制。明洪武初出知東阿縣,剖決如流,案牘無滯。后判東平,以詿誤得罪,得釋歸。后仍追治,被殺。嘗構(gòu)軒名聽雪蓬,學者稱雪蓬先生。工詩,有《雪蓬集》。全粵詩·卷六六
黃哲(?——一三七五),字庸之。番禺人。南園五先生之一。明初太祖駐師金陵,招徠名儒。哲以李善長、汪廣洋之薦,拜翰林待制。尋出知山東東阿縣。洪武四年(一三七一),升東平府通判。尋上疏陳時務數(shù)十事,太祖怒其狂誹,欲治其罪。會山東分省奏哲有政績,始釋不問。哲南歸后,于洪武八年復徵還東平,治在郡詿誤,竟置于法。著《雪篷集》。《明史》卷二八五有傳。明黃佐《廣州人物傳》亦有傳。黃哲詩主要從明黃佐《南園前五先生詩》輯錄整理而成。槜李詩系·卷三十九
字庸之,番禺人。洪武時,官翰林待制。明詩紀事·甲簽·卷九
哲字庸之,番禺人。明初以薦拜翰林待制,入書閣侍太子讀書。尋兼翰林典簽,出為東阿知縣,遷東平通判,罷歸,尋坐法死。有雪篷集。(黃佐《廣州人物傳》:庸之刻苦讀書,《通五經(jīng)》,嘗借《文選》手抄之,遂能作詩。性好山水,結(jié)廬蒲澗,往來羅浮、峽山、南華諸名勝,以為未足,辭家度庾嶺,游吳、楚、齊、燕,一時湖海英豪皆與游焉。當風雪時,泊舟秦淮,遇朱文昭,涂穎輩,相與握手吟詠,沽酒大噱,二人唶曰:「君才如《白雪》,吾雖知音,如寡和何?」自是益有名。田按:孫西庵應制《賦醉學士歌》贈宋景濂,景濂集后附錄獨不載此歌。西庵本集亦不錄,殊為缺典。西庵集中應制游鐘山諸詩,亦不見好。庸之官翰林典簽時,左丞相徐達北伐捷聞,太祖命賦詩稱旨。末幾祈雨鐘山猶應,御制七言詩志喜,庸之復應命奉和云:「雨陽時若民乃康,孰令熯旱憂吾王。九土如焚嗟亢陽,天津欲竭陰虹藏。齋宮對越騰馨香,真宰默應徵休祥。靈祗率職妖魃禳,甘霖信宿乃汪洋。白龍后土占歲穰,黍稷報功王道昌。小臣頌述歌虞唐,巍巍端拱垂衣裳。」音節(jié)殊自高朗。庸之非徒擅長風雅,吏治亦復可觀。知東阿時值旱,麥苗盡雕,乃齋戒徒跣烈日中,詣洪范祠龍池禱雨,詞旨哀惻,甘澍應時優(yōu)渥,民呼曰:「此黃公雨也。」庸之有詩紀事云:「齋沐戒徒禦,星言趨絳壇。屬茲愆陽序,雩祀罄衷丹。龍湫窅深,神物時蜿蟠。馨潔始云薦,靈祈紛可干。沛然感敷施,霢霂濟多艱。淅淅在林畹,冥冥被岡巒。焦原幸沾濡,庶類同忻歡。鳴鸛集穹窒,翔鱗躍紋瀾。郊垌悅童耄,庠塾慶衣冠。所協(xié)詠歸趣,方希民俗安。賡歌《誦云漢》,元化奚能殫。」誦此詩,如見元魯山一輩人也。)
人物簡介
【生卒】:?—1375 【介紹】: 元沈丘人。本姓王,小字保保。察罕帖木兒甥,養(yǎng)為子。至正二十二年,察罕帖木兒在益都被刺死后,拜太尉、中書平章政事、知樞密院事,襲總父兵。攻陷益都,還屯駐汴、洛。與孛羅帖木兒爭山西地盤。二十五年,奉皇太子命討孛羅。孛羅既死,皇太子欲逼順帝禪位,擴廓不從。順帝封之為河南王,總天下兵,南下鎮(zhèn)壓義軍。而關(guān)中李思齊、張良弼兩軍不聽調(diào),乃治兵相攻。所部關(guān)保、貊高等亦漸不聽指揮。明兵因此得乘虛北攻。二十八年,大都陷落。擴廓自太原退往甘肅。明洪武三年,退往和林。五年,敗徐達等軍于漠北,屢擾雁門、大同等地,拒明政府勸降。旋卒。
人物簡介
孫景益,元朝大臣,濟陽縣(今山東省濟南市濟陽區(qū))人,元順帝時中書左丞。至正四年(1344年),孫景益中進士,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擔任中書省參知政事,不久升為中書左丞。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分省太原。明太祖朱元璋派徐達、常遇春攻打大都,孫景益隨元順帝一同北逃。
人物簡介
【生卒】:?—1376 【介紹】: 元明間寧國府南陵人,字子驤。風采英毅,涉獵經(jīng)史,膂力絕人。元末起兵,以功授民兵萬戶。洪武初詔世其官,從徐達北定中原,還留宿衛(wèi)。洪武九年從軍西征,卒于歸德州。
人物簡介
【生卒】:?—1378 【介紹】: 明開國時濠州人,字至善。從朱元璋起兵,為帳前都先鋒。滅漢平吳諸役有功,進僉大都督府事。從徐達取中原,封臨江侯。又從傅友德取蜀。屢攻北元。卒贈杞國公,謚定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