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僧德清

相關人物:共 48 位。
共 48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釋曇斐 朝代:南梁

人物簡介

全梁文·卷七十四
曇斐俗姓王,會稽剡人,住法華臺寺。
高僧傳·卷第八 義解五
釋曇斐。
本姓王。
會稽剡人。
少出家受業(yè)于慧基法師。
性聰敏素著領牒之稱。
其方等深經(jīng)皆所綜達。
老莊儒墨頗亦披覽。
后東西稟訪。
備窮經(jīng)論之旨。
居于鄉(xiāng)邑法華臺寺。
講說相仍。
學徒成列。
斐神情爽發(fā)志用清玄。
故于小品凈名尤成獨步。
加又談吐蘊藉辭辯高華。
席上之風見重當代。
梁衡陽孝王元簡及隱士廬江何胤。
皆遠挹徽猷招延講說。
吳國張融汝南周颙颙子舍等。
并結(jié)知音之狎焉。
以天監(jiān)十七年卒于寺。
春秋七十有六。
其制作文辭亦頗見于世。
初斐有譽江東。
被敕為十城僧主。
符旨適行未拜便化厥土僧尼倍懷戀德。
斐同縣南巖寺有沙門法藏。
亦以戒素見稱。
憙放救生命興立圖像。
時馀姚縣有明慶比丘。
與斐同時致譽。
慶本姓鄭氏。
戒行嚴潔學業(yè)清美。
本師事炎公。
又弘實弟子。
師資三葉并見重東南焉。
論曰。
夫至理無言玄致幽寂。
幽寂故心行處斷。
無言故言語路絕。
言語路絕。
則有言傷其旨。
心行處斷。
則作意失其真。
所以凈名杜口于方丈。
釋迦緘默于雙樹。
將知理致淵寂。
故圣為無言。
但悠悠夢境去理殊隔。
蠢蠢之徒非教孰啟。
是以圣人資靈妙以應物。
體冥寂以通神。
借微言以津道。
托形傳真。
故曰。
兵者不祥之器不獲已而用之。
言者不真之物。
不獲已而陳之。
故始自鹿苑以四諦為言初。
終至鵠林以三點為圓極。
其間散說流文數(shù)過八億。
象馱負而弗窮。
龍宮溢而未盡。
將令乘蹄以得兔藉指以知月。
知月則廢指。
得兔則忘蹄。
經(jīng)云。
依義莫依語。
此之謂也。
而滯教者謂至道極于篇章。
存形者謂法身定于丈六。
故須窮達幽旨妙得言外。
四辯莊嚴為人廣說。
示教利憙其在法師乎。
故士行尋經(jīng)于于闐誓志而滅火。
終令般若盛于東川。
忘想傳乎季末。
爰次竺潛支遁于蘭法開等。
并氣韻高華風道清裕。
傳化之美功亦亞焉。
中有釋道安者。
資學于圣師竺佛圖澄。
安又授業(yè)于弟子慧遠。
惟此三葉世不乏賢。
并戒節(jié)嚴明智寶炳盛。
使夫慧日馀暉重光千載之下。
香土遺芬再馥閻浮之地。
涌泉猶注。
寔賴伊人。
遠公既限以虎溪。
安師乃更同輦輿。
夫高尚之道如有惑焉。
然而語默動靜所適唯時。
四翁赴漢。
用之則行也。
三閭辭楚。
舍之則藏也。
經(jīng)云。
若欲建立正法則聽親近國王及持仗者。
安雖一時同輦。
乃為百民致諫。
故能終感應真開云顯報。
其后荊陜著名。
則以翼遇為言初。
廬山清素。
則以持永為上首。
融恒影肇德重關中。
生睿暢遠領宗建業(yè)。
曇度僧淵獨擅江西之寶。
超進慧基。
乃揚浙東之盛。
雖復人世迭隆。
而皆道術懸會。
故使像運馀興歲將五百。
功效之美良足美焉贊曰。
遺風眇漫  法浪邅回  匪伊釋哲 孰振將頹  潛安比玉  遠睿聯(lián)瑰 鐇斧曲戾  彈沐斜?! ∷亟z既染 承變方來
丁野堂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道士。
廬山清虛觀。
善畫梅竹。
理宗召見,問曰:“卿所畫者恐非宮梅?”對曰:“臣所見者,江路野梅耳。
”遂號野堂。

人物簡介

新續(xù)高僧傳·習禪篇第三之十
又不語僧者,不知何許人,亦無由得其名字姓系。
常居盤山峰頂石巖中,灰頭土面,厄坐如枯人。
有謁者,略不一顧,或叩之再三,終不語,因以不語名之。
憨山德清游盤山時,入巖禮請,屹不為動,問之不語,知非常人,相與對坐,直視默然,寂寂無聲。
久之,僧從定起,煮茶唯取一甌自飲,亦取一甌自酌而飲,飲后,歛茶具枯坐如故,亦端坐。
又久之,起炊飯,飯 ,取一碗一匙自食,亦取具同食,食后復坐如故,亦如之。
夜中僧出巖外經(jīng)行,亦隨之,足音或東西相應。
明日,知飲時飲、食時食,僧同飲啜如故,入夜經(jīng)行亦復如是,忽焉七日,終未一語,然已契其懇至,相喻言外。
居久之,僧起問曰:“仁者何來?
曰:“南方來。
”曰:“來此何為?
”曰:“訪隱者。
”僧曰:“隱者面目不過爾爾。
曰:“入門早已勘破,欲得一語以窺其究竟。
”僧乃笑曰:“余住此三十年,今日始遇一道侶,愿小留。
亦安之,不復言去。
一夜經(jīng)行,忽然頂門一聲,轟如乍雷,山河大地身心世界豁然頓空,其境非尋常目前可喻,約五寸香許,漸覺有身心,漸覺腳下實地,漸見山河大地,一切境相還復如故,身心輕快不可言喻,舉足如風,迅歸嚴中。
僧乃問曰:“今夜經(jīng)行何其久耶?
舉所得境相相告,僧曰:“此色陰境耳,非是本有。
我住此三十馀年,非陰雨風雪,夜夜經(jīng)行,此境但不著,則不被他昧郤本有。
深肯其說,即禮謝就坐,同居月馀。
妙峰登遣使尋至巖中,始興辭而去。
歸以語其所知,猶自嘆曰:“此路邊境界。
”蓋不語僧,猶不語也。
今無可傳已。
新續(xù)高僧傳四集 巖修署
釋道邱 朝代:

人物簡介

新續(xù)高僧傳·興福篇第九之七
釋道邱,字離際,亦號棲壑,順德龍山柯氏子。
母陳氏,感神僧人,夢驚而舉子,故生時室有異光。
妙齡薙染,后侍憨山于寶林,典通內(nèi)外,心澈教禪。
乃度嶺至金陵,親雪浪、一雨,深究宗趣。
復如杭參蓮池,授以凈土法門,付之衣缽。
更入江右侍博山無異。
久之又入匡廬,會同參家宗保禪師于金輪。
遂歸廣州,道路傳聞,爭相趨謁。
陳秋清、梁未央延住白云蒲澗,學侶輳輻,共坐枯木,種蓻自給。
嘗訪六祖,路出端州,望鼎湖山水秀麗,策杖而入,知為福地,乃開山焉。
先 是,地主梁少川與清波延僧,搆庵其中,共結(jié)凈社,聞道邱至,奉為住持,竟成大剎。
內(nèi)有涅槃臺、慶云禪院、寮舍、僧房,非萬金不就,道邱譚笑成之。
噫,異矣。
憨山嘗游此峰,懸記曰:“不久當有至人,于茲開山”,紀以詩曰:“蓮花瓣瓣涌滄溟,寶殿高高傍七星。
白晝云封無犬吠,夜深說法有龍聽。
”至是果驗。
寺無擔石之儲,而眾至數(shù)百,有赍金請置田者,卻而不受,開山十年,未嘗困乏。
因白蓮盛開,索筆書蓮花頌而寂。

人物簡介

槜李詩系·卷三十二
如本,字南詢,嘉興白蓮寺僧。善書。
新續(xù)高僧傳·興福篇第九之六
釋如本,字妙圓。
萬歷時與妙光慧禪師同游黃山,止于佛嶺,把茅葺亭,設姜施茗,弘其愿力,相與胼胝,百具更新,遂成勝地。
慧為歙巖王氏子,本則遺其氏里。
嘗自述《佛嶺紀事》一篇,略云:“萬歷甲辰,自浙之虎跑來游黃山,至歙西潛口之上五里曰‘佛嶺’。
前后十里間,悄無人煙,嶺頭有亭,額曰‘佛嶺云亭’。
時當炎夏,行人苦渴,因與道侶雪樵,行頭蛇(陀)行,煮水以贍行旅,就亭右誅茅,為蔽風雨計。
忽于荒草中見一斷碣,苔蘚?漫,大半剝蝕,然隱隱可辨,于唐有志滿,于宋有云林,具見林傳,而亭亦于淳祐甲辰為汪楨珉所建,工費壯固。
自宋至元,廢興不常。
明洪武甲子,亭將圯,眾為修治,有僧櫟庵居之。
正德丙寅,里人汪以輔氏,又為更新,蓋佛嶺之名,由來舊矣。
本既愛其疊峰排空,中通一線,松聲澗響,云影山光,鳥鳴喈喈,掩映其間,誠佳境也。
爰與道友定居焉,此可見本之志愿矣。
又亭之北麓有水,一泓乳汁,涔涔出石骨中,白擬流酥,清同法鑒者,雪照泉也。
泉以石為腹,泉心清徹,可鑒毛發(fā),偶立久之,涼氣沁人,不待洗滌,塵垢自消。
慧初辟地時,疏鑿成池,用以濟行旅饑渴。
因給庵僧食飲,至今賴之。
”本嘗參憨山清,清有《示妙圓禪者》,偈曰:“湛湛青蓮花,居泥而不染。
明明出世心,雪在玻瓈盞。
”足狀其禪心澈悟,功候圓成。
故寂時,辭眾偈云:“打破虛空,如風掃葉。
天外山青,嶺頭日白。
”正巖豁堂《雪霽寄妙圓老宿》有“寄言久臥寒巖柏,共拂高枝仰太陽”之句。
巖康熙中始寂,本蓋有高年者。
又謝彥章《贈妙光上人》詩,敘曰:“十年前為作《募修石路疏》,今路已成,經(jīng)樓佛閣,亦復煥然。
觀其愿力,可謂無負厥功。
”其詩云:“四十年如一日過,入泥入水意如何。
從他覺路光明殿,不比山僧愿力多。
”可見本與慧開拓之勤。

人物簡介

新續(xù)高僧傳·凈讀篇第八之三
真懷,字沖虛,昆明黃氏子。
初投盤龍寺,后游峨眉、五臺,棲臺九載,學諸經(jīng)論,參蘊璞憨山,翻然省悟,知所從入。
及還雞足,建不二軒以居,晚住傳衣。
十五年專修凈業(yè),將寂七日,預邀山中耆宿告別,忽焉遷化。

人物簡介

新續(xù)高僧傳·習禪篇第三之九
釋永寧,字西林,姓郭氏,六合人也。
幼出家禮報恩無瑕玉為師,生性耿介,獨自持重,言動不妄,眾所推服。
年二十,即持《金剛經(jīng)》,至老不輟。
明武宗駕幸南都,駐蹕斯寺,大宗伯慮寺僧無可承旨者,遴選皆不稱。
先是,寧與東林惠遠,素稱莫逆,兩人狀貌魁偉。
喬白巖為大司馬,久與寧善,宗伯大喜,即以遠為僧錄右覺義,以寧為報恩寺提點。
及駕臨寺,登殿禮佛,百官朝罷,諭作誦經(jīng)佛事,命呈疏草,宗伯議須翰林,寧曰:“佛疏別有體制,須僧當行可耳。
”因舉遠具疏草呈,武宗覽之,喜曰:“朕家有此僧耶?
”宗伯即以僧錄印付遠,寧隨侍游覽,應對稱皆。
自建道場至起蹕,陪宴七日,竟無一失,宗伯由是益重之。
嘉靖十年,眾舉為住持,綜理寺事二十年,遷僧錄右覺義。
又五年,轉(zhuǎn)左覺義。
先是江南佛法未大行,寧居僧秩,切以法門為憂,每謂“僧侶見輕于士林者,以其無學故,取辱名教,玷污法門耳。
”乃請云谷法師住三藏殿,教諸習禪者,始知有禪宗。
數(shù)年,云谷去隱棲霞,適守愚師南來,寧復延致,選僧眾數(shù)十人,日開講席,親領聽受,從此始知向佛法。
掌僧錄印二十五年,諸山奉法惟謹。
嘉靖四十四年,正月十六日示寂。
先數(shù)日持僧錄印謁禮部大宗伯,請以老辭,大宗伯慰留不允。
寧歸,即封其印,明日示疾,竟不藥,但誦《金剛經(jīng)》不絕,十五夜舉眾圍繞號佛,遂悠然而化。
壽八十有三,臘七十有奇。
弟子奉葬于智安寺,憨山釋德清再傳徒子也。
嘗撫囑眾曰:“我身后,寺事無大小,聽此兒主張。
“人服其知人。

人物簡介

補續(xù)高僧傳·習禪篇
法會。云谷其號也。嘉善懷氏子。二十受具。修天臺小止觀。往郡之天寧。問所修何如于法舟濟公。公曰。夫?qū)W以悟心為主。止觀之要。不離身心氣息。何能脫然。子之所修。流于下乘矣。因示以旨要。師力究之。一日受食。食盡而不知。碗忽墮地。猛然有省?;腥鐗粲X。公與印可。自是韜晦叢林。陸沉賤役。閱鐔津集。見明教翁護法深心制行立愿。欲少似之。頂戴禮誦。至終夕不寐。入京。寓天界毗盧閣下。精進行道。嘗入定數(shù)日不起。三年人無知者。復愛棲霞幽深。結(jié)庵于千佛嶺下。始為陸五臺公見知。時棲霞久廢。陸公矢興復之愿。請師住持。師舉嵩山善公應命。移居山最深處。曰。天開巖吊影如初。一時宰官居士。因陸公開導。多造巖參。請師一見。即問。日用事無論貴賤僧俗。入室略無寒溫。必展蒲團于地。令其端坐。返觀甚至。終日竟夜無一語。臨別必叮嚀曰。人命無嘗無空過日。再見。必問別后用心何如。故荒唐者。茫無以應。即欲見亦不敢近。以慈愈切而規(guī)益重。雖無門庭施設。使見者望崖。不寒而慄然。師一以等心相攝。從來接人。軟語低聲。一味平懷。未嘗有辭色。時士大夫歸依者。日益眾。又不能入山。愿請見者。師以化導為心亦就見。歲一往來城中。至必主回光寺。每至則在家二眾。歸之如繞華座。師一視如幻化人。曾無一念分別心。故親近者。如嬰兒之傍慈母也。出城多至普德。臞鶴悅公。實出其教。師憫禪道絕響。于嘉靖丙寅冬。乃集五十三人。結(jié)坐禪期于天界。學人請問直捷用心處。師曰。舉不顧即差互。擬思量何劫悟。又曰。古人道。終日吃飯。不嚼粒米。終日行路。不踏穿地。終日穿衣。不掛寸絲。如是用心。方有少分相應。有宰官問。如何是祖師意。師曰。有水皆含月。無山不帶云。曰莫更有奇特否。師曰。不得將龜作鱉。師護法心深。不輕初學。不慢毀戒。僧有不律。亦不棄之。委曲引誘進于善。或有干法紀者。師聞不待求而往救。必懇懇當事。乃曰。佛法付囑王臣為外護。唯在仰體佛心。辱僧即辱佛也。聞者莫不改容。釋然必至解脫而后已。然竟罔聞于其人。聽者亦未嘗以多事為煩。久久皆知出于無緣慈也。了凡袁公未第時。參師于山中。對坐三晝夜不瞑目。師問曰。公何無妄念。公曰。我推我命。無科第子嗣分。故安心委命。無他妄想耳。師曰。我將以公為豪杰。乃一凡夫耳。圣人云。命繇自作。福繇已求。造化豈能拘人耶。于是委示。以改過積德。唯心立命之旨。公依教奉行。竟登進士。有子嗣憨師。為小師時。侍師彌謹。一日請曰。說者謂。某甲壽不長奈何。師曰。壽夭乃生死法。參禪乃了生死法。若一念不生。則鬼神覷不破。造化何能拘之耶。第患不明道眼耳。憨師將北行。師誡之曰。古人行腳。單為提明。己躬下事爾。當思。他日何以見父母師友。慎毋虛費草鞋錢也。其善誘掖人類如此。歲壬申。嘉禾吏部尚書默泉吳公。刑部尚書澹泉鄭公。太仆五臺陸公。與弟云臺。同迎師歸故山。諸公。時時入室問道。每見必炷香請益。執(zhí)弟子禮。紫柏師。同平泉陸公。思庵徐公。謁師叩華嚴宗旨。師發(fā)揮法界圓融之妙。皆嘆未曾有。當江南禪道草昧之時。出入多口之地。始終無一議之者。則師操行可知已。師居鄉(xiāng)三年。所蒙化者千萬計。一夕四鄉(xiāng)之人。見師庵中發(fā)火。及明視之。師已寂然而逝矣。時萬歷乙亥正月也。世壽七十五。僧臘五十馀。葬于大云寺右。
新續(xù)高僧傳·習禪篇第三之十
釋法會,字云谷,姓懷氏,嘉善胥山人也。
幼有逸志,頗厭塵囂,投邑大云寺出家。
初習瑜珈,會每嘆曰:欲了生死,乃碌碌衣食邪?
年十九,決志操方,乃登壇受具,聞天臺小止觀法門,專精修習。
時法舟濟禪師續(xù)徑山之道,掩觀于郡之天寧,會往參扣,呈其所修,舟曰:“止觀之要,不依身心氣息,內(nèi)外脫然,子之所修流于下乘,豈西來意耶?
學道必以悟心為主。
”會悲仰請益,舟授以念佛審實話頭,直令重下疑情。
會依所教,日夜參究,寢食俱廢。
一日就食,食盡亦不自知,碗忽墮地,猛然有省,恍如夢覺。
復請益舟,乃印可。
閱《宗鏡錄》,大悟唯心之旨,從此一切經(jīng)教及諸祖公案,了然如睹故物。
于是,韜晦叢林,陸沈賤役。
偶讀《鐔津集》,見明教大師護法深心,初禮觀世音尊,日夜稱名十萬聲。
會愿效其行,遂載觀世音像,徹宵不寐,禮拜經(jīng)行,終身不懈。
時江南佛法禪道絕然無聞,會初至金陵,寓天界毗盧閣下行道,見者稱異。
魏王聞之,乃請于西園叢桂庵供養(yǎng),會住此入定三日夜。
居無何,西林永寧請住報恩寺之三藏殿,會危坐一龕,絕無將迎,足不越閫者三年,人無知者。
偶有權貴人游至寺,見會端坐以為無禮,謾辱之,會拽杖之攝山棲霞。
棲霞者,本梁時開山,武帝鑿千佛嶺,累朝賜供贍田地。
但道場荒廢,殿堂為虎狼所穴,會愛其幽深,遂誅茅于千佛嶺下,塊然獨處,影不出山。
時有盜侵之,竊去所有,夜行至天明未能離庵,左右人獲之,送至,會食以飲食,盡其所有持去,由是聞者感化。
太宰五臺陸公初仕祠部主政,訪古道場,偶游棲霞,見會氣宇不凡,雅重之。
信宿山中,欲重興其寺,以會為主持,會堅辭,舉嵩山善以應命。
善盡復寺故業(yè),建禪堂,開講席,江南叢林實肇于此,會之力也。
道場既開,往來者眾,會乃移居于山之最深處,曰天開巖,吊影如初。
一時士大夫開風造謁,會目無貴賤,不問道俗,入室必擲蒲圃于地,令其端坐反觀本來,甚至終日竟夜無一語,臨別必叮嚀曰“無空過日”,再見必問“別后用心難易若何”。
非深造有得,則茫無以應。
蓋慈念愈切,繩糾益嚴,雖無門庭設施,見者望崖不寒而慄。
了凡袁公未第時參謁山中,相對默默坐三日夜,但示以唯心立命之旨,奉教唯謹,事詳《省身錄》。
丙寅冬,憫禪道絕響,乃集五十三人結(jié)坐禪期于天界,力拔憨山入眾同參,指示向上一路。
會垂老悲心益切,雖最小沙彌一以慈眼視之,遇之以禮,凡動靜威儀無不耳提面命,循循善誘,見者人人以為親已。
尋常示人,特揭唯心凈土法門,居恒安重寡言,定力攝持,孤山清修四十馀年,終身禮誦,未嘗一夕輟。
居鄉(xiāng)三載,所蒙化者以千萬計。
一夜,四鄉(xiāng)之人見庵中火發(fā),及明趨視,會已寂然矣,時萬歷三年乙亥正月五日也。
壽七十有五,臘五十,茶毗葬于寺右。
憨山感其發(fā)跡入道因緣,親蒙開示,禮塔于棲真,因募建塔亭,述其見聞而為之傳,推為中興禪道之祖。
惜機語失錄,無以發(fā)揚秘妙云。

人物簡介

新續(xù)高僧傳·習禪篇第三之十
釋覺淳,字古風,姓宋氏,新城人也。
父欽,母張氏。
生性恬澹,不茹葷酒,兒時好趺坐,頗厭嬉逐。
及長,不治生產(chǎn),即善觀空,修離欲行,天然穎悟,每集諸善男子作般若圓覺法會,淳為之長。
年二十七,棄家遠游,如京師,登堂受白衣戒,寶藏成師開法于王城,淳往參謁,有所感契,即從披剃,執(zhí)弟子業(yè),居最下版,雖執(zhí)爨負薪,未嘗不以身先。
堅苦三載,始受具足,從守心無礙聽《華嚴》、《圓覺》、《楞嚴》諸經(jīng),于“四大分離,妄身何處”之語,有所領契,自爾隨處建立華嚴圓覺道場,歲無虛日。
王城感化,若迦維改觀,洋洋中外,如此者十馀年。
明嘉靖辛酉,司禮監(jiān)黃錦錦衣焦重修普安寺,迎淳居之,幾二十載。
淳唯據(jù)丈室,不事干請,延一江、大千、止庵諸法師弘天臺、賢首兩宗。
隆慶壬申,宮中始崇佛道,就普安建吉祥道場,淳主壇筵,精誠感格,恩渥頒隆,齋饋盡從中出。
神宗初元,兩宮圣母為社稷祈福,凡建齋堂,多就淳所,嘗賜千佛錦袈裟。
萬歷丙子,建大慈壽寺成,即遷淳為住持,命度沙彌一人為弟子,及敕校續(xù)入大藏,淳首領之。
凡所弘闡,無不稱旨。
居常接納四眾,但舉《圓覺》“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之偈,及《楞嚴》如幻三昧,或拈提古人向上公案,以警發(fā)之。
暇則行住坐臥,每咄咄作私語,見聞即之,改容舉,莫識其為密行者。
生平所行,不離當處,而大播宗風,竟莫究其涯涘。
一夕,召諸弟子,告以微疾,端坐三日,熙然集眾,念佛隨聲,寂然而逝,時萬歷九年辛巳四月十有七日也。
壽七十有一,臘四十有奇,得度弟子十五人。
本在為欽依僧錄善世領大慈壽住持,奉葬于寺后,圣母悼之,賜金建塔,而憨山為之銘焉。

人物簡介

新續(xù)高僧傳·習禪篇第三之十
釋明信,字無極,姓宋氏,沙河人也。
垂髫毿毿,即舍塵凡,禮順德天寧深為師,稍長以生死為憂,年十三即請本師以行腳事,往牛山入大火聚,精勤刻苦,日夜煆煉者二十馀年。
塵勞雖覺暫謝,然未有所悟入,因覲歸順德,至西山上棧坪,迥絕人跡,潛居六載。
一食朝昏,諸念頓息。
頃之即參諸方,北走京師登壇受具。
復隱銀山之中峰,避影三載,日以橡栗為食,專注禪觀。
時忽心境皆空,根塵頓脫,豁然開悟,自覺當體無依。
時翠峰據(jù)臨濟正宗,令開法于都門,因求印證,機緣契合,尋即謝去,隱于京西金山吉祥院,以長養(yǎng)為懷,堅持孤硬,澹然若無所寓。
衲衣鷇食,二十馀年,內(nèi)府太監(jiān)張暹南聞而謁之,捐金重新梵宇,諸方學者日益景從。
居無何,念家山寥落,有歸與之嘆,杖策西游,祖塔以謝度脫。
未幾,尋歸吉祥,滅影人世,而水云四來,道風益振。
一日無恙,召眾說偈,危坐而逝,明萬歷二年二月七日也。
壽六十有三,臘三十有奇。
弟子奉荼毗禮,收靈骨葬于西嶺之隱寂石洞,憨山為之碑記。
共 48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