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介紹】: 明遼東鐵嶺衛(wèi)人,字子清。李成梁子。從兄李如松援朝鮮御日本,卻敵先登。屢遷遼東副總兵。二十五年,再援朝鮮,攻蔚山不克。次年,以如松戰(zhàn)死,代為遼東總兵官。逾年,以擁兵畏敵被劾罷官。久之,起僉書左府。如梅躁動非大將才,故雖敢于戰(zhàn)斗,而多致敗。
人物簡介
休靜 西山大禪師 字玄應。又號清虛堂。俗姓崔氏。完山人。名汝信。父箕子殿參奉世昌。母金氏。有異夢。生師于庚辰年。廿一投崇仁長老落發(fā)。從一禪和尚受戒。卅一中禪科。選至禪教兩宗判事。己丑之獄。被誣逮獄。宣廟即命釋之。曰賜御畫御詩。仍許還山。壬辰之亂。師杖釰赴行在。宣朝命授八道都總攝。師率門徒。分僧與天兵助援。進戰(zhàn)斬馘甚夥。乃扈駕還都。請還舊棲。宣廟許之。賜號曰國一都大禪師。禪教都總攝。扶宗拊教普濟登階尊者。甲辰于妙香圓寂庵坐化。年八十五。禪臘六十五。所著禪家龜鑒。禪教釋云水壇。三家一指各一卷。清虛堂集八卷。刊行。筆跡疏勁有致云。享于妙香酬忠祠。密陽表忠祠。??仡進曰。世出世法。外內不相反。自昔空門耆宿。鮮有寘力王事者。吾師以窮衲子。一言而受知圣祖。蒙宸翰之窮。及倭難之作。卒能奮羲。聚眾恊助天討克?。恢復之烈。名聞華夷。夫吾師之心。何嘗有所作也。隨緣應跡。功用卓然。心寘乎空有。而事光乎忠義。敢藉是以固請。母金氏。娠師有異夢。生三歲。忽有老叟來曰。委訪少沙門耳。遂提兒咒數聲。摩其頂曰。宜名以云鶴。言訖出門。不知所之。兒時嬉戲。必以佛事。稍長風神穎秀。出語驚人。為州牧所愛。稱以奇童。十歲表怗恃伶仃無所依。州牧攜至京。就學于泮齊。屢試輒屈。郁郁不得意。遂南游入頭流。窮巖洞之勝。遍閱內典。忽有出世之志。辭訣同伴。有詩云。汲水歸來忽回首。青山無數白云中。遂投崇仁長老落發(fā)。從一禪和尚受戒。時嘉靖庚子。師年二十一歲矣。尋參靈觀大師。得印可。后因游行村落。聞午雞忽然有省。嘆曰。寧作一生癡呆漢。不欲做鉛槧阿師。拈筆題落葉曰。發(fā)白心未白。古人曾漏泄。今聽一聲雞。犬夫能事畢。自是云游關東諸名山。偶入京師。赴禪科中選。升至禪教兩宗判事。無何拂衣入楓岳。作三夢吟。一禪師臨滅有讖云。單衣有債。木人爭青。不是無脛。來自南溟。會師自某至。為禱舍利。靈應赫然。師雖藏蹤晦彩。而道譽益隆虛驕我慢之徒。望風心醉。爭就北面。己丑逆獄起。為妖僧所誣。被逮。對獄明暢。宣廟素聞其名。即命釋之。引見。賜御制一色。及御畫墨竹障子。師立進詩謝恩。上益稱賞。厚赍還山。壬辰之亂。宣廟西幸。師出山詣行在上謁。上曰。國有大難。山人其能自安乎。師揮涕對愿效死。上嘉之。命授入道禪教都總攝。師分命諸上足。紏眾義徒。于是惟政起關東。處英起湖南。與權公慄合兵。鏖戰(zhàn)于幸州。師自率門徒一千五百人。隨天兵進克平壤。天朝經略宋應昌。提督李如松。及三協總兵以下諸將佐。聞師名爭送帖致敬。或贈詩稱美。辭禮甚虔。京城既復。上將旋軫。師率徒數百。扈駕還都。請于上曰。臣老且死。愿以兵事屬弟子惟政等。乞骸骨歸。上嘉其志許之。因賜號。將示寂于圓寂庵。是日肩輿沖雪。遍訪諸山近庵。拜佛說法。還方丈颒盥。興威儀焚香佛前。或筆自題畫像曰。八十年前渠是我。八十年后我是渠。又寄書訣惟政處英二門人訖。趺坐就化。世壽八十五。禪臘六十五異香滿室。累日乃歇。阇維得靈骨一片。舍利三粒。就普賢安心寺。建窣堵波。惟政自休等。又捧頂骨一片。來楓岳。得舍利數顆。窆于榆岵寺之北岡。師少從靈觀得法。而宗風之振。近代無弟子千馀人。知名者七十馀。其能領袖后學。為一方宗主者。不下四五人。可謂盛矣。晚節(jié)通脫自在。皮相之流。或疑其越戒。識者不以為病焉偈爽朗多警語。筆跡疏勁有致云。狀之所述。如是亦備矣。噫。師之幻身。既而化為灰塵矣。其未幻者。未嘗隨而變滅。一片之石。數紙之文。何足為師不朽計。雖然。尊其道則不忍泯其跡。而欲永其傳于來世。此固其徒用心之勤。亦世教之所宜許也。莊周有言曰。莫足為也。而不可不為。其是之謂歟(并張維拼碑)。休靜。善書與詩。為叢林所宗。其游金剛山詩曰。舞月躍仙千丈檜。隔林清瑟一聲灘(芝峰游說)。今世僧人中。有惟政。頗解禪家學。有聲于緇流。且善詩。自號清虛子。嘗在香山。有一絕云。萬國都城如蟻垤。千家豪士若醢雞。一窗明月清虛枕。無限松風韻不齊。有高蹈物外俯視塵寰之意。亦一時意會作也(西厓集)。
人物簡介
【生卒】:1529—1595 【介紹】: 明河南光州人,字玄子。劉繪子。萬歷十四年進士,官兵部員外郎。受命贊畫侍郎宋應昌軍務,援朝鮮御日本,渡鴨綠江,抵平壤,大破日軍。錄功,進郎中。有《藏澄館集》。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玄子,光州人。萬歷丙戌進士,授刑部主事歷兵部郎中有藏徵館集維基
劉黃裳(1530年1月26日—1595年3月8日),字玄子,號太景,河南汝寧府光州(今光山縣)人。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乙卯科鄉(xiāng)試第六名。萬歷十四年(1586年),登進士第二甲第五十三名。授刑部主事,累官兵部員外郎。萬歷二十年(1592年),曾監(jiān)軍同李如松援兵朝鮮抗倭,命贊畫侍郎宋應昌軍務。取得平壤大捷,因功進郎中。
人物簡介
傅霖(1532年—?),字應期,號澤野,山西太原府忻州人,民籍。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壬子科山西鄉(xiāng)試第二十一名舉人,四十一年(1562年)中式壬戌科會試第二百五十名,二甲第十四名進士。初授吏部主事,以宗親改壽州知州,遷大名府同知,隆慶元年(1567年)十二月升河南僉事,備兵睢陳,四年四月以不勝任罷歸,五年正月考察以才力不及降調。明神宗即位,起補陜西華州知州,調任山東平度州知州,萬歷五年(1577年)十二年升湖廣荊西道僉事,督修明顯陵,九年二月升陜西參議。丁憂歸,起補山東遼海兵備道參政,因與總兵李如松不合,以考察去職。著有《慕隨堂集》。
人物簡介
【介紹】: 明浙江嘉善人,字坤儀,號了凡。萬歷十四年進士。授寶坻知縣,奏減邑之重賦,官至兵部職方司主事。曾佐經略宋應昌軍援朝御日本。通天文、術數、醫(yī)學、水利。著有《歷法新書》、《皇都水利》、《群書備考》、《評注八代文宗》。槜李詩系·卷十六
黃初名表,字坤儀,號了凡,仁之子。弱冠有文名。萬歷丙戌進士,授寶坻知縣,升兵部主事。時東封事起,詔從石大司馬贊畫遼陽。平生著述甚多,凡經史外,歷數、河渠、陰陽、姑布之術,莫不洞悉,勒有成書。至所作詩文,不自珍惜,散逸過半,僅得兩行齋集數卷而已。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坤儀,嘉善人。萬歷丙戌進士,除寶坻知縣遷兵部主事有兩行堂集維基
袁黃(1533年12月26日—1606年8月14日),原名表,字儀甫,又字坤儀,后改名黃,更字慶遠,號學海,又號了凡,南直隸蘇州府吳江縣(今江蘇)人,改入籍浙江嘉興府嘉善縣。萬歷進士,曾任主事、拾遺之官,贈尚寶司少卿。崇信佛法,六十九歲時,將一生的體驗寫成著名的勸善文《了凡四訓》。據日本學者酒井忠夫考證,袁家祖居嘉興陶莊(明代并入嘉善縣),元末時家境富足。明初,因燕王朱棣以靖難之變奪取建文帝皇位,袁家因與忠于建文帝的官員往來,被燕王抄家。袁了凡的先祖(袁順)倖免于難,四處逃亡,后定居于吳江。袁黃于嘉靖十二年(1533)十二月十一日出生于嘉善縣魏塘鎮(zhèn),袁父(袁仁)不欲其為官,而希冀其習醫(yī)。后遇云南孔先生傳邵雍《皇極經世》,并為其卜算一生之榮枯壽夭。孔先生幫他算出三場名次,童生考試第十四名、府學考試七十一名,提學考試第九名,取得生員資格。明年赴考,三場都正確。讓袁黃嚇得半死。后孔先生又說,袁黃的功名將止于貢生,官至四川的一個縣令,五十三歲時壽終正寢,無子。袁黃接受孔先生之建議,放棄醫(yī)學,繼續(xù)科舉。隆慶三年(1569年)遇金陵棲霞山云谷禪師,講行善積德,改造命運之理,還傳授給他《準提神咒》。袁黃如大夢初醒,自號為了凡,以此明其悟立命之說,不欲落凡夫窠臼之志。袁了凡曾做記功、過的表格,稱之為「功過格」,功過格在晚明甚為盛行,劉宗周弟子張履祥更稱“竟為近世時人之圣書。”隆慶四年(1570年)中舉人,萬歷十四年(1586年)登進士第三甲第一百九十三名,任寶坻縣令。后升為兵部職方司主事。此時日本對朝鮮發(fā)動侵略戰(zhàn)爭萬歷朝鮮之役,隨經略宋應昌、提督李如松率兵入朝鮮。李如松與日倭談判,佯稱將賜厚祿,日倭信以為真,沒有設防。如松遂襲破日倭于平壤。袁了凡認為李如松此舉有損國威,并斥責其部下濫殺無辜,冒領軍功。倭兵襲擊袁了凡,了凡以三千兵力擊退之,而李如松卻敗于倭兵。萬歷二十一年,李如松以十項罪名彈劾袁了凡,袁了凡被停職返鄉(xiāng)。居鄉(xiāng)期間又參與編修《嘉善縣志》等。卒年七十四歲。天啟三年(1623年),吏部尚書趙南星追敘袁黃軍功,贈尚寶司少卿(從五品)。
人物簡介
維基【生卒】:1536—1606 【介紹】: 明浙江仁和人,字時祥,號桐岡。嘉靖四十四年進士。授絳州知州。歷濟南知府、福建布政使,進副都御史,巡撫山東,請加強海防。萬歷二十年,以兵部左侍郎經略朝鮮、薊遼等處軍務,與李如松援朝鮮。次年,擊敗日本軍,收復平壤、開城、王京。時兵部尚書石星主撤兵議和,遂被召還。尋乞歸。有《朝鮮復國經略》。
宋應昌(1536年10月—1606年2月),字思文,一字時祥,號桐岡,浙江杭州府仁和縣人,明朝軍事人物,曾參與萬歷朝鮮之役。其先為浙江越州人,后遷至杭州。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甲子科浙江鄉(xiāng)試第十三名舉人,四十四年(1565年)中式乙丑科會試第三百九十九名,二甲第二十名進士。禮部觀政,隆慶元年(1567年)六月授絳州知州,四年五月升刑部員外郎,十二月考選戶科給事中,五年五月升刑科右給事中,六年五月升禮科左給事中,丁憂歸。萬歷三年(1575年)二月復除禮科左給事中,四月巡視京營,七月升濟南府知府,八年二月升山西按察司副使,十一年二月升河南右參政,十二年七月升山東按察使,十四年正月升江西右布政使,十七年正月升福建左布政使,二月升右副都御史、巡撫山東,籌建營衛(wèi)巡司,有政聲。二十年(1592年)四月升大理寺卿,六月升工部右侍郎,八月改兵部右侍郎,往保定、薊鎮(zhèn)、遼東等處經略備倭事宜。萬歷二十年(1592年),豐臣秀吉集結二十萬大軍入侵朝鮮半島,朝鮮兵望風奔潰,“浹旬之間,三都失守,八方瓦解”,日軍長驅直入,攻陷首都漢陽(今首爾)。國王李昖倉皇逃難,向明朝求援。宋應昌亦以為:“朝鮮固,則東保遼東,京師鞏于泰山矣。”是年八月十九日,應昌以兵部右侍郎經略備倭軍務,九月離京,與遼東總兵李成梁之子李如松率軍共赴朝鮮。戰(zhàn)爭初期宋應昌駐扎遼東籌糧,十二月二十六日,宋應昌的贊畫袁黃與李如松率師東渡鴨綠江。萬歷二十一年正月八日,李如松先后收復平壤、開城。宋應昌的南軍繼承了戚家軍優(yōu)良傳統,軍紀良好,所至秋毫無犯。李如松的北軍殺良冒功,引發(fā)南北軍矛盾。萬歷二十一年正月二十四日,宋應昌抵達朝鮮。二十七日,明軍在碧蹄館輕敵戰(zhàn)敗,李如松大兵退守開城。此時明軍乏糧,死傷又多,士氣十分消沉。隨著明軍失利,戰(zhàn)爭進入和談階段。是年三月初,小西行長移書沈惟敬,再次“懇求封貢東歸”,宋應昌起用沈惟敬,命其前往日營交涉,催促日軍撤退,并送還王子。兵部尚書石星極力用封貢促使日軍撤退,得到內閣輔臣趙志皋的支持。朝鮮君臣明確向明朝政府提出拒絕和談的要求。宋應昌鑒于軍隊疲困又無戰(zhàn)功,也樂于推掉責任。萬歷二十一年(1593年)四月,中日雙方就和談達成協議后,日軍開始南撤。宋應昌建議留兵防守,反對兵部尚書石星全面撤兵,遂于萬歷二十二年(1594年)三月引疾歸。同年十二月,正式卸任,由薊遼總督顧養(yǎng)謙代理御倭事務。二十七年(1599年)二月科道拾遺,冠帶閑住。晚年隱居西湖孤山。三十四年(1606年)卒,年七十一。著有《道器圖說》、《心徑茅鋤》、《窺測陳筌》、《經略復國要編》等。
人物簡介
張思忠(1536年—?),字子貞,號葵庵,直隸廣平府肥鄉(xiāng)縣人,軍籍。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甲子科順天府鄉(xiāng)試第九名舉人。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聯捷乙丑科二甲第三十三名進士。吏部觀政,本年八月授和州知州,丁憂。隆慶四年(1570年)起送到部,本年十一月升刑部員外,十二月改吏科給事中,五年四月升刑科右,五月升四川僉事,萬歷三年(1575年)十月升陜西右參議,丁憂。八年正月復除山東左參議,七月升湖廣副使,十一年(1583年)四月復除陜西,十三年十二月升本省參政,十六年十二月升按察使,分守西寧道,十七年十二月升陜西右布政使,分守照舊,二十年正月降二級,本年五月以原官起用,二十三年二月起山東右布政,管遼東苑馬寺馬政,整飭金復海蓋兵備,十二月升河南左布政,次年正月以巡撫遼東李化龍奏留,以左布政新銜照舊管事。二十五年四月升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遼東贊理軍務兼管備倭,二十六年(1598年)四月以遼東總兵李如松戰(zhàn)死,被兵科給事中侯慶遠彈劾回籍。
人物簡介
梅國楨(1542年—1605年),字克生,號衡湘,湖廣麻城縣人。梅國楨年少時雄杰自喜,擅長騎射。萬歷十一年(1583年)癸未科進士,任順天府固安縣知縣,遷任御史。萬歷二十年。寧夏降將哱拜父子反叛;他被任為監(jiān)軍御史,跟隨明將魏學曾前往討伐。官兵一再失利。他薦舉李如松為提督,率領遼東、宣府、大同及山西各路援兵前往。魏學曾上書請求不讓監(jiān)軍參與軍機,梅國楨便上書劾魏學曾失職。后來官兵久戰(zhàn)不勝,魏學曾由葉夢熊代之。梅國楨監(jiān)督將士奮力征討,并用離間計,使哱拜軍隊內亂。官兵乘機進襲,哱拜自縊死,其子降。梅國楨以功被提升為太仆少卿,次年任右副僉都御史,巡撫大同。后又調任兵部右侍郎,總督宣(宣府)、大(大同)、山西軍務。萬歷二十九年,以父死丁憂返鄉(xiāng),因哀傷過度,一病不起,萬歷三十三年(1605年)去世。《明史》有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