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楊范

相關人物:共 5 位。
共 5 首

人物簡介

全宋詩
楊四太尉,四明(今浙江寧波)人。
神宗元豐末偕里人重修風伯廟,歿后配祀廟中。
人稱楊四太尉。
事見《甬上宋元詩略》卷三引《棲蕓先生遺稿前編》。

人物簡介

甬上耆舊詩·卷十六
字浩卿,別字熙正。
其先世再十一君,生德祐之末,隱居不仕,作詠史詩自見。
浩卿生元末,亦不仕,以貲甲于鄉(xiāng)。
洪武中,治豪右方嚴,浩卿自以族之豪也,懼及,乃散其家千金,避居葑里,因作移居詩,至今傳之。
子范,即棲蕓先生弟起哲,字彥卿,亦能詩。

人物簡介

甬上耆舊詩·卷十三
字復之,棲蕓先生子也。
性篤孝友,能傳其家學。
宣德中,以易應鄉(xiāng)舉,罷歸。
有司強辟為吏。
六年,上京師,再應順天鄉(xiāng)試,不第。
己巳之變,先生痛時事,作詠史詩二十章,識者謂過于慟哭。
以積功補泉州倉副使,監(jiān)司知其賢,使署德化縣。
到官勞心撫字,民甚德之。
監(jiān)司方論薦,會以疾卒。
先生教二子守陳、守阯,并為國名臣。
歷贈吏部侍郎。
學者稱梅讀先生。
遺集行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436—1520 【介紹】: 明浙江鄞縣人,字維貞,號貞庵,又號文湖。楊守陳從弟。成化二年進士。授御史,巡按江西。六年疏陳請改代宗謚等六事,不從。八年又因災異言事,擢應天府尹。弘治中歷工部尚書,掌大理寺,持法不撓。正德初戶部尚書韓文等以請誅劉瑾等被逐。守隨仍上章極論瑾等罪惡,被瑾等陷害下獄,除名。瑾誅,復官,又十年卒,謚康簡。
甬上耆舊詩·卷六
公字維貞,號貞庵,性強樸,師大父棲蕓先生,事兄文懿公、友弟碧川先生,問學出一門。
以進士授監(jiān)察御史。
他御史有在權貴人門為相招延,公謝不往。
數上陳時事,劾奏奸僧繼曉妖術,罔上之罪,直聲大震。
出按江西,有大猾李孜省者,能變幻為暴于鄉(xiāng)里,公按其罪,當戍遣。
孜省脫身走京師,結中貴,以左道惑上,遂得幸。
公服闋赴京,孜省已為太常寺丞。
公復劾奏孜省罪人,不宜典郊廟百神之祀,改上林苑監(jiān)。
然孜省益貴,得用小簡奏百官賢否,竟以事誣公斥守南寧。
弘治初,遷應天府尹。
以治守備太監(jiān)蔣琮罪,反為所噬,謫廣西參政,七年不調。
巳而歷遷至大理寺卿,進工部尚書掌寺事。
與劉公大夏、馬公文升、韓公文并朝野之望,各勵風節(jié)。
正德初年,巨珰劉瑾等在上左右。
日擅政,會中旨取戶部馀鹽四十萬充內用。
韓公率九卿廷諍傳旨。
此何大事,遽爾伏闕。
公退謂諸大臣曰:果然天下事甚有大于此者。
今八虎相扇為惡,恣行不軌,勢危社稷,奈何舍此不言。
韓公乃更具疏會眾伏闕下,請治瑾等罪,得旨處分。
命瑾掌司禮監(jiān),諸珰出筦機要。
公曰:禍益大矣。
乃專疏曰:臣等力陳諸珰之罪。
謂必立正國法。
今反授以政事根本之樞,兵財機務之地,陽為遠放而陰近之,名為疏斥而實親之,政柄一入其手,將來事勢必有不可言之事。
伏愿陛下乾綱獨斷,立誅此數人,遠鑒延熹既往之愆,無使臣蹈蕃武已覆之轍。
不報。
瑾積銜入骨,遂傳旨勒公致仕,即日乘小車就道。
瑾怒不已,矯詔罰公出米千石輸邊,削奪官秩,追繳出身以來誥敕,再罰米二百石。
公家無馀財,至粥先人遺田請貸,兄弟一簪一衣不得留,尚輸不給。
瑾伏誅,復公原官,臺省交章論薦,公竟不復出。
惟與里中諸高年結為耆會,幅巾絳履,日徜徉山水間,身敦禮義,為士族法。
得年八十有五。
卒之日,士大夫走哭,父老聲鐘相吊。
詔贈太子少保,謚康簡。
維基
楊守隨(1435年—1519年),字維貞,號貞庵、文湖,浙江鄞縣(今浙江寧波)人。楊守阯之弟。成化元年(1465年)與兄楊守阯同舉乙酉科浙江鄉(xiāng)試,成化二年(1466年)聯(lián)中三甲進士,授江西道監(jiān)察御史。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任廣西南寧府知府。后任順天府府丞。弘治初年因勘察南京守備中官蔣琮罪,被彈劾謫廣西右參政。久之,升任廣西按察使。弘治八年(1495年),擔任南京右僉都御史,提督操江。歷兩京大理卿。九年后,進工部尚書,仍掌管大理寺。正德元年(1506年),參與和內閣與六部彈劾劉瑾黨案,被迫致仕。正德三年(1508年),被逮捕系獄,罰米千石輸塞上。劉瑾被誅殺后恢復官職。又十年卒。贈太子少保,謚康簡。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436—1512 【介紹】: 明浙江鄞縣人,字維立,號碧川。楊守陳弟。成化十四年進士。授編修。遷南京侍讀。弘治初與修《憲宗實錄》,再遷侍講學士。尋掌翰林院。再遷南京吏部右侍郎,充《會典》副總裁。武宗初乞休,加尚書致仕。守阯好學,博覽群書,師事乃兄,學行與兄相埒。有《碧川文選》、《浙元三會錄》等。
甬上耆舊詩·卷八
公字維立,學者稱碧川先生。
六歲受經傳,即通大義,以兄文懿公為師。
于書無所不讀,然必以六經、四書為宗,篤行力脩,不專事文藝。
中進士,廷試一甲第二,授國史編修。
在館九年,適從兄康簡公為奸人所中謫外,遂并出公南京。
公怡然就道,曰:此吾家盛事,何懟耶!
孝宗即位,召充日講官,每進言進君子退小人為治亂之機。
言甚激切,上改容聽之。
冉出為南京吏部侍郎,以星變陳五事,上嘉納焉。
復召脩會典,記載精詳,史氏莫不推之。
年七十,力請老,進吏部尚書致仕。
公孝友天至,終其身。
少事文懿公,比歿,為位哭奠者三年,目視為不良。
兄弟三人,長文懿,次公,少弟與婦俱早世。
所遺二孤,養(yǎng)之逾于已出。
同爨者三世,巳而食指益眾,請分食。
公乃以上田十馀畝奉父祀。
文懿公諸子受田九十馀畝,弟遺孤受田六十八畝,公自受十九畝,人俱謂不均。
公曰:吾兄早宦,今薄田,多其所置。
少弟不祿早世,二子孤貧,稍以此資之,吾尚有一官可望也。
公初歸田有積俸,隸四百金,將分授二子。
適康簡公為逆瑾罰輸米千二百石,苦無措,公盡出與之。
夫人少有靳色,公怒曰:兄弟急難,豈暇顧其子耶?
公性重默,與人語,溫溫易接,若義有不可,輒怫然終莫能奪。
家居,有貢使造謁,公上座,置之席隅,與語甚嚴正。
既退,客謂公宜少霽顏色。
公曰:吾大臣,不可失中國體。
御史張君,公門士也。
初按郡,乘夜先詣公。
公問曰:御史未謁廟,何先枉臨?
張君屏左右曰:恐有所賜教耳。
公正色曰:疑老夫以事相干,豈待我意耶?
遂默不答。
張君惶恐而去。
嘗與郡守褚公從兄康簡公出送屠太宰行,康簡曰:特具小羔奉餞。
褚守笑謂公曰,若老先生當直言小羊耳。
公怫然曰:先兄初發(fā)解,予忝繼之,人皆呼余小解元,及俱為學士,人亦呼小學士,后俱為吏部侍郎,人復稱小侍郎,未聞直以小楊見呼,公何從得此語。
褚守至,謝罪乃已。
正德七年,公年七十七,其生辰七月七日,公命諸子置酒,陳鼓樂,盡召同族數百人歡飲竟日別去。
公徐曰:此會后未可期也。
眾茫然。
至中秋,先生無疾而逝。
所著詩文集及他撰述十馀種。
初楊氏里中花木往往有連理雙瓣者,里人竊異之,不知其何祥也。
既而公與兄守陳皆舉鄉(xiāng)試第一,皆甲科高等,官翰林,對掌兩京學士,位并少宰,方知其兆。
余嘗按公家乘三世,大父棲蕓先生范,贈吏部右侍郎,生三子,長自懲,公父贈吏部侍郎,子守陳,進士,禮部尚書,謚文懿;次即公,進士、太子少保,吏部尚書;次自悆,公仲父贈大理寺卿,子守隨,進士,太子少保、工部尚書,謚康簡。
少自忞公季父贈兵部員外郎;子守隅,進士,廣西布政使。
文懿公二子:茂元進士,刑部右侍郎;茂仁進士,四川按察使。
而公婿陸稱進士,按察副使。
三外孫長鈳,進士,副都御史;次銓進士,廣東布政使;少釴,一甲第二,山東按察副使。
次婿李堂,進士,工部侍郎。
蓋公少傳文懿之學,一門次授,七業(yè)俱成,并為國家名臣。
及陸氏諸外孫,俱經指授,能世外大父科名。
蓋東南文獻,于斯為極盛矣。
維基
楊守阯(1436年—1512年),字維立,號碧川,浙江鄞縣(今浙江寧波市鄞州區(qū))人,成化乙酉浙江解元,戊戌榜眼。官至南京吏部尚書。曾任《大明會典》副總裁。成化元年(1465年)乙酉科鄉(xiāng)試第一(解元),成化十四年(1478年)登戊戌科一甲第二名進士(榜眼),授翰林院編修,官翰林院侍讀學士,南京吏部右侍郎。曾掌管兩京(南京、北京)翰林院。后詔加吏部尚書致仕。正德七年(1512年)卒。朝廷追贈太子少保,賜祭葬如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