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盛汝謙

相關人物:共 6 位。
共 14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夫潮之生。因乎日也。其盈其虛。系乎月也。古君子所未究之。將為之辭。猶憚人有所未通者。故先序以盡之。肇始窺堯典。見歷象日月以定四時。乃知圣人之心。蓋行乎渾天矣。渾天之法著。陰陽之運不差。陰陽之運不差。萬物之理皆得。萬物之理皆得。其海潮之出入。欲不盡著。將安適乎。近代言潮者。皆驗其及時而絕。過朔乃興。月弦乃小嬴。月望乃大至。以為水為陰類。牽于月而高下隨之也。遂為濤志。定其朝夕。以為萬古之式。莫之逾也。殊不知月之與海同物也。物之同。能相激乎。易曰。天地暌而其事同也。男女暌而其志通也。夫物之形相暌。而后震動焉。生植焉。譬猶烹飪。置水盈鼎。而不爨之。欲望膳羞之熟。成五味之美。其可得乎。潮亦然也。天之行健。晝夜復焉。日傅于天。天右旋入海。而日隨之。日之至也。水其可以附之乎。故因其灼激而退焉。退于彼。盈于此。則潮之往來。不足怪也。其小大之期。則制之于月。大小不常。必有遲有速。故盈虧之勢。與月同體。何以然。日月合朔之際。則潮殆微絕。以其至陰之物。邇于至陽。是以陽之威不得肆焉。陰之輝不得明焉。陰陽敵。故無進無退。無進無退。乃適平焉。是以月之與潮。皆隱乎晦。此潮生之實驗也。其朒其朓。則潮亦隨之。乃知日激水而潮生。月離日而潮大。斯不刊之理也。古之人或以日如平地執(zhí)燭。遠則不見。何甚謬乎。夫日之入海。其必然之理乎。且自朔之后。月入不盡。晝常見焉。以至于望。自望之后。月出不盡。晝常見焉。以至于晦。見于晝者。未嘗有光。必待日入于海。隔以映之。受光多少。隨日遠近。近則光少。遠則光多。至近則甚虧。至遠則大滿。此理又足證夫日至于海。水退于潮。尤較然也。肇適得其旨。以潮之理。未始著于經(jīng)籍間。以類言之。猶乾坤立。則易行乎其中。易行乎其中。則物有象焉。物有象而后有辭。此圣人之教也。肇觀乎日月之運。乃識海潮之道。識海潮之道。亦欲推潮之象。得其象亦欲為之辭。非敢衒于學者。蓋欲請示千萬祀。知圣代有苦心之士如肇者焉。賦曰。
開圓靈于混沌。包四極以永貞。
赩至陽之元精。作寒暑與晦明。
截穹崇以高步。涉浩漾而下征。
回龜鳥于兩至。曾不愆乎度程。
其出也。天光來而氣曙。
其入也。海水退而潮生。
何古人之守惑。謂茲濤之不測。
安有夫虞泉之鄉(xiāng)。沃焦之域。
棲悲谷以成暝。浴濛汜而改色。
巨?隱見以作規(guī)。介人呼吸而為式。
陽侯玩威于鬼工。伍胥泄怒乎忠力。
是以納人于聾昧。遺羞乎后代。
曾未知海潮之生兮自日。而太陰裁其小大也。
今將考之以不惑之理。著之于不刊之辭。
陳其本則晝夜之運可見其影響。言其徵則朔望之候不爽乎毫。
豈不謂乎有耳目之疾。而?將判乎神醫(yī)者也。
粵若太極。分陰分陽。
陽為日。故節(jié)之以分至啟閉。
陰為水。故霏之以雨露雪霜。
雖至賾而可見。雖至大而可量。
豈謂居其中而不察乎渺漠。亡其外而不考其茫洋者哉。
故水者陰之母。日者陽之祖。
陽不下而昏曉之望不得成。陰不升而云雨之施不得睹。
因上下之交泰。識洪濤之所鼓。
胡為乎歷象取其枝葉而迷其本根也。策其涓滴而喪其泉源也。
于是欲抉其所迷而論之。采其所長而存之。
光乎廓乎。汨磅礡乎。
差瀴溟之無際。曷鴻濛而可以盡度乎。
乃知夫言潮之初。心游六虛。
索蜿蜒乎乾龍。駕轇轕乎坤輿。
知六合之外。洪波無所泄。
識四海之內(nèi)。至精有所儲。
不然。何以使百川赴之而不溢。
萬古揆之而靡馀也。是乃察乎濤之所由生也。
駭乎哉。彼其為廣也。
視之而蕩蕩矣。彼其為壯也。
欱乎其沆沆矣。其增其嬴。
其難為狀矣。當夫巨浸所稽。
視無巔倪。洶涌澒洞。
窮東極西。浮厚地也體定。
半圓天而勢齊。謂無物可以激其至大。
故有識而皆迷。及其碧落右轉。
陽精西入??剐弁氃?。
卻眾柔之繁濕。高浪瀑以旁飛。
駭水洶而外集。霏細碎以霧散。
屹奔騰以山立。巨泡邱浮而迭起。
飛沬電烻以驚急。且其日之為體也。
若熾堅金。圓徑千里。
土石去之。稍邇而必焚。
魚龍就之。雖遠而皆靡。
何海水之能逼。而不澎濞沸渭以四起。
故其所以凌鑠。其所以薄激者。
莫不魄落焯爍。如爨巨鑊。
赩兮不可探乎蓅蓅之內(nèi)。呀焉若天地之有齦腭。
其始也。漏光迸射。
虹截宇縣。拂長庚而尚隱。
帶馀霞而未殄。其漸沒豿兮。
若后羿之時。平林載馳。
驅貙虎與兕象。懾千熊及萬羆。
呀偃蹇而矍鑠。忽劃礫而????。
其少進也。若兆人繽紛。
填城溢郭。蹄相蹂蹙。
轂相摩錯。閧闉澶漫。
凌彊侮弱。倏皇輿之前蹕。
孰不奔走而揮霍。及其勢之將極也。
涾兮若牧野之師。昆陽之眾。
定足不得。駭然來奔。
騰千壓萬。蹴搏沸亂。
雄棱后閼。懦勢前判。
懾仁兵而自僵。倏谷呀而巘斷。
此者皆海濤遇日之形。聞者可以識其畔岸也。
賦未畢。有知元先生諷之曰。
斯義也。古人未言。
吾將揮乎文墨之場。以貽永久。
為天下稱揚。爰有博聞之士。
駭潮之義。始盱衡而抵掌。
俄?齘而愕眙。攬衣下席。
蹈足掀臂。將欲致詰。
領畫天地。久之而乃謂先生曰。
伊潮之源。先賢未言。
枚乘循涯而止記其極。木華指近而未考其垠。
焉有末學后塵。遽荒唐而敢論。
先生矍然而疑。乃因其后。
推車捧席。執(zhí)腒伺顏。
言之少間。請見徵之所如。
客乃曰。人所不知而不言。
不謂之訥。人所未識而不道。
不謂之愚。彼亦何敢擅談天之美。
斡究地之羭。指溢漭之難悟。
欲蠱聽于偫儒。今將盡索乎彼潮之至理。
何得與日月而相符。且大章所步。
東西有極。容成叩元。
陰陽巳測。陽秀受乎江政。
元冥佐乎水德。莫不窮海運。
稽日域。及周公之為政也。
則土圭致晷。周髀作則。
裨灶窮情乎天象。子云贊數(shù)于幽默。
張衡考動以鑄儀。淳風述時而建式。
彼皆凝神于經(jīng)緯之間。極思乎圓方之壸。
胡不立一辭于茲潮。以明乎系日之根本也。
先生茍奇之。胡不思之。
先生將寶之。胡不考之。
茍由日升。當若準若繩。
何春夏差小。而秋冬勃興。
其逾朔也當少進。何遽激而斗增。
其過望也當少退。何積日而馮陵。
晝何常微。夜何常大。
何錢塘洶然以獨起。殊百川之進退。
何仲秋忽爾而自興。異三時之霶霈。
日之赫焉。猶火之烈。
火至水中。其威乃絕。
入洪溟以深漬。何日光而不滅。
潮之往來。既云因日。
日惟一沉。潮何再出。
萬流之多。匪江匪河。
發(fā)自畎澮。往成天波。
終古不極。盍沉四國。
何成彼潮。而小大一式。
為潮之外。水歸何域。
又云水實浮地。在海之心。
日潛其下。而逢彼太陰。
且其土厚石重。山峻川深。
投塊置水。靡有不沉。
豈同其芥葉。而泛以蹄涔。
繄坱圠之至大。何水力之能任。
吾聞之。天地噫氣。
有吸有呼。晝夜成候。
潮乃不踰。豈由日月之所運。
作誇誕以相誣者哉。先生閱賦之初。
深通厥旨。及聞客論。
?然啟齒。于是謂客徐坐。
善聽厥辭。蓋聞南越無頒冰之禮。
鄭人有市璞之嗤。常桎梏于獨見。
終沉溺于偫疑。既別白而不悟。
爰提耳而告之。然事有至理。
無爭無勝。猶權衡之在懸。
審錙銖而必應?;3敝畩W旨。
諒余心之足證。當為子窮幽而洞冥。
豈止于揆物而稱哉。夫日北而燠。
陽生于復。離南斗而景長。
邇中都而夜促。當是時也。
氣蒸川源。潤歸草木。
既作云而泄雨。乃襄陵而溢谷。
魚龍發(fā)坼于胎卵。鳥獸含滋于孕育。
且水生之數(shù)一。而得土之數(shù)六。
不測者雖能作于溟渤。茍窮之當無羨于升掬。
其散也為萬物之腴。其聚也歸四海之腹。
歸則視之而有馀。散則察之而不足。
春夏當氣散之時。故潮差而小也。
及其日南而涼。陰生于姤。
退東井而延夕。遠神州而減晝。
當是時也。草木辭榮。
風霜入候。水泉閉而土涸。
滋液歸而下湊。瘁萬物以如燖。
運大澤而若漏??s于此者盈于彼。
信吾理之非謬。秋冬當氣聚之時。
故潮差而大也。兩曜之形。
大小唯敵。既當朔以制威。
陽雖盛而難迫。其離若爭。
其合如擊。始交綏而并斗。
終摩壘而先釋。日沮其雄。
水凝其液。既冒威于一朝。
信畜怒乎再夕。且潮之所恃者月。
所畏者日。月違日以漸遙。
水畏威而乃溢。亦猶偫后納職。
來造王門。獲命以出。
望寧而奔。引百寮而盡退。
何一跡之敢存。此潮象之所以逾朔二日而斗增也。
黃道所遵。遐邇巳均。
肆極陽而不礙。故積水而皆振。
自朔而退。退為順式。
自望而進。進為干德。
伊坎精之既全。將就晦而見逼。
勢由望而積壯。故信宿而乃極。
此潮之所以后望二日而方盛也。自曉至昏。
潮終復始。陽光一潛。
水復迸起。復來中州。
逾八萬里。其勢涵澹。
無物能弭。分晝于戌。
作夜于子。子之前日下而陰滋。
子之后日上而陽隨。滋于陰者。
故鑠之于水而不能甚振。隨于陽者。
故迫之為潮而莫肯少衰。此潮之所以夜大而晝稍微也。
嘗信彼東游。亦聞其揆。
賦之者究物理。盡人謀。
水無遠而不識。地無大而不搜。
觀古者立名而可驗。何天之造物而難籌。
且浙者折也。蓋取其潮出海屈折而倒流也。
夫其地形也。則右蟠吳而大江覃其腹。
左挾越而巨澤灌其喉。獨茲水也。
夾偫山而遠入。射一帶而中投。
夫潮以平來。百川皆就。
浙入既深。激而為斗。
此一覽而可知。又何索于詳究。
偫陰既歸。水與天違。
當宵分之際。避至烈之輝。
因圓光之既對。引大海以偫飛。
夫秋之中而陰盛。亦猶春之半而陽肥。
事茍稽于已著。理必辨于猶微。
故濤生于八月之望者。尤岌岌而巍巍也。
萬物之中。分日之熱。
叩琢鉆研。其火乃烈。
吹煙得燄。傳薪就爇。
附于堅則難消。焚于槁則易絕。
所依無定。遇水乃滅。
太陽之精?;鸱瞧淦?。
至威無燄。至精無質(zhì)。
入四海而水不敢濡。照八纮而物莫能屈。
就之者咸得其光輝。仰之者不知其何物。
其體若是。豈比夫寒灰死炭。
遇濕而同漂汨哉。方輿之下。
陽祖所回。歷亥子而右盛。
逾丑寅而左來。右激之遠兮遠為朝。
左激之遠兮遠為夕。既因月而大小成。
亦隨時而前后隔。此日之所以一沉。
而潮之所以兩析也。天地一氣也。
陰陽一致也。其虛其盈。
隨日之經(jīng)。界寒暑之二道。
將無差于萬齡。故小大可法。
而乾坤永寧也。若夫云者雨者。
風者霧者。為雪為霜者。
為雹為露者。雷之所鼓者。
龍之所赴者。偫生之所賦者。
萬物之所附者。彼皆與日而推移。
所以就其衰而成其茂也。然后九圍無馀。
而萬流為之長輔。談未竟。
客又剿而言曰。若乃寒暑定而風雨均也。
吾聞之洪范云。豫常燠。
急常寒??衲岁幱隇闆l。
僭則陽氣來干。茍日月之躔一定。
又何遠于王政之大端。彼有后問。
姑紓前言。夫三才者。
其德之必同。天以陽為主。
地以陰為宗。參二儀之道。
在一人之功。一人行之。
三才皆協(xié)。德順時則雨霽均。
行逾常則兇荒接。僭慢所以犯陽德也。
故暴尪莫之哀??窦彼苑戈幍乱病?div id="1gtbs6o" class='inline' id='poem_sentence_237_1375195_comment'>
故離畢為之災。此則為政之所致。
非可以常度而剸裁也??驮晃ā?div id="vn65i66" class='inline' id='poem_sentence_239_1375195_comment'>
其馀如何。復從而解之曰。
惟坤與乾。余常究焉。
清者浮于上。濁者積于淵。
濁以載物為德。清以不極為元。
載物者以積鹵負其大。不極者以上規(guī)奠其圓。
故知鹵不積則其地不能載。元不運則其氣無以宣。
夫如是。山岳雖大。
地載之而不知其重。華夷雖廣。
鹵承之而不知其然也。氣之輕者。
其升乃高。故積云如岳。
不駐鴻毛。輕而清也。
而物莫能勞。及其干霄勢窮。
霏然下墜。隨坳壑而虛受。
任畎澮之疏潰。著則重也。
故舟楫可以浮寄。至夫離九天。
堙九地。作重陰之膠固。
自堅冰以馴致。固可以乘鴻溟以自安。
受萬有而不圯者也。聽茲言。
較茲道。定一陽之所宗。
何眾理之難考。且合昏知暮。
而翰音司晨。安有懷五常之美。
預率土之濱。茍無諒乎此旨。
亦何足齒于吾人。子以天地之中。
元氣噫噦。為夕為朝。
且登且沒。泛辭波而甚雄。
處童蒙而未發(fā)。孰觀地喙乎深泉之涯。
孰指天吭乎巨海之窟。既無究于茲源。
寧有因其呼吸而騰勃者哉??椭x曰。
辭既已矣。欲入壸奧。
愿申一問。先生幸以所聞教之。
嘗居海裔。覿潮之勢。
或久往而方來?;蚝享扯嚯H。
曷舛互之若斯。今幸指乎所制。
先生撰屨旁眄。亦窮其變。
吾因訊夫墨客。當大索其所見。
彼亦告于余曰。日往月來。
氣回天轉。其激也大。
則體甚而相疏。其作也小。
則勢接而相踐。惟體勢之可準。
故合沓而有羨。其何怪焉。
客乃跽軀斂色。交袂而辭。
彼圓元方賾。古惑今疑。
嘆載籍之不具。恨象數(shù)之尚遺。
方盡迷于閫域。非先生親得于學者。
而孰肯論之。于是乎若卵判雛生。
鼓擊聲隨。雷電至而幽蟄起。
蛟龍升而云雨滋。形開夢去醒至酲離。
既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乃避席而稱詩為賀。演知元先生之辭。
辭曰。噫哉古人。
迷潮源兮。刓編齾翰。
曾未言兮。羅虛列怪。
無藩垣兮。名儒幽討。
理可尊兮。高駕日域。
窺天門兮。潮疑一釋。
永立言兮。若和與扁。
袪吾惛兮。昔之論者。
何其繁兮。意摩心揣。
祇為歡兮。陰陽數(shù)定。
水長存兮。進退與日。
游混元兮。一升一降兮寒暑成。
下凝濁兮上浮清。隨盈任縮兮浮四溟。
釜鎘蒸爨兮擬厥形。愿揚此辭兮顯為經(jīng)。
高誇百氏兮貽億齡。先生曰。
彼能賦之。子能演之。
非文鋒之破鏑。何以解乎偫疑。
客乃酣然自得。由然而退也。
五貺詩 其一 五瀉舟(870年) 唐 · 皮日休
五言律詩
毗陵處士魏君不琢,氣真而志放,居毗陵凡二紀,閉門窮學。是乎,里民不得以師之;非乎,里民不得以訾之。用之不難進,利之被人也;舍之不難退,辱非及己也。噫!古君子處乎進退而全者,由此道乎。抑夷之隘,惠之不恭,不能造于是也。江南秋風時,鱸肥而難釣,菰脆而易挽,不過乘短舟?符(案:《方言》曰:「船短而深者謂之舟?符?!梗?,載一甔酒,加以隱具,由五瀉涇入震澤,穿松陵,抵杭越耳。日休嘗聞道于不琢,敢不求雅物,成雅思乎。于是買釣船一,修二丈,闊三尺,施篷以庇煙雨,謂之五瀉舟。天臺杖一,色黯而力遒,謂之華頂杖,有龜頭山疊石硯一,高不二寸,其仞數(shù)百,謂之太湖硯。有桐廬養(yǎng)和一,怪形拳跼,坐若變?nèi)?,謂之烏龍養(yǎng)和。有南海鱟魚殼樽一,澀鋒齾角,內(nèi)玄外黃,謂之訶陵樽。皆寄于不琢,行以資云水之興,止以益琴籍之玩,真古人之雅貺也。因思乘韋之義,不過于詞,遂為五篇,目之曰五貺,兼請魯望同作。
何事有青錢,因人買釣船。
闊容兼餌坐,深許共蓑眠。
短好隨朱鷺,輕堪倚白蓮。
自知無用處,卻寄五湖仙。
仲憲,衛(wèi)州人。以儒掾臺省者十馀年,清苦如一日,人饋遺皆不受。能詩,喜談政治。嘗謂為天下不自農(nóng)桑始,三代之盛,終不能致。閒嘗叩之,其言激切,或至淚下。余器其人類古君子,故以詩贈之。
廟堂鼎食窮水陸,風紀惠文寒聳玉。
而君名位不省臺,常見私憂結眉目。
朅來我過白所懷,如枉末伸功未錄。
諄諄三代治安本,修水火金并土木。
烝民既粒教乃敷,和氣春風生比屋。
自從秦鞅廢井田,王政絲棼民濕束。
利歸兼并富齧貧,萬世禍基從此筑。
漢興文帝殊有為,瓦礫黃金金玉粟。
蠹農(nóng)一切悉禁絕,千耦如云四郊綠。
下及魏晉隋若唐,或耀武功或貨黷。
盡刳民力供上需,何異養(yǎng)身還餌毒
間時偶爾值小登,悔禍元出天公獨。
勸農(nóng)使者徒上功,虛麗祇堪文案牘。
繹騷后迨五季間,競投錢镈懸刀鐲。
民間十室九呰窊,父子幾何不溝瀆。
吾元有國天所資,世祖躬歷艱難熟。
未遑禮樂刑政頒,首辟司農(nóng)惟穡督。
至今在在著作林,枝干排云葉猶沃。
當時治效概可知,行不赍糧居露宿。
茲非前圣后圣規(guī),豈特千年萬年福。
統(tǒng)元欲復今何難,政坐因仍弗加勖。
駿奔期會誇獨賢,深竟根株衒能獄。
毀方求媚為通融,滌垢搜瘢稱干局。
嗚呼是豈經(jīng)遠圖,刑剭誰虞覆公餗。
孟氏古稱王佐才,照世格言星日煜。
論治略無奇異聞,唯說耕桑與雞畜。
使當此日出此言,可必諸公盡顰蹙。
圣賢于彼非不知,但恐違天拂民欲。
竊嘗窺管得一斑,端本澄源在當軸。
仍擇師帥專撫綏,且諭臬司精考鞠。
的行黜陟表惰勤,重立賞罰旌慝淑。
如斯上下不裕寧,伏锧市朝甘顯戮。
我聞其語汗雨如,始也解頤終項縮。
半生醉夢鄭衛(wèi)音,一旦醒心韶濩曲。
劉君劉君策固佳,俯仰悠悠知者孰?
傳存拾沈示永箴,書著興戎昭往躅。
君不見東家求官交近侍,西家豪富相徵逐。
奈何溫飽不自謀,日為黎黔長哭!
我知君心如古人,我知君才非世俗。
子牟身遠志在廷,梁父調(diào)高音振谷。
賈生流涕叫虎關,屈叟甘心葬魚腹。
舊聞造物輔善良,比歲看來亦翻覆。
紛紛已往姑莫論,目擊試將吾友卜。
承家千里止一男,半夜麒麟去何速。
淚巾又燥女又殤,蘭玉埋香見無復。
士夫固以貧為常,門戶那堪禍相屬。
我嘗送米猶見卻,一芥他人肯輕觸。
處勤節(jié)義愈凜然,風雪倒山松柏矗。
邇來蹤跡尤可嗟,十倍戒途輿脫輻。
勞勞簿領頭斑白,承務酬官在昏夙。
否極或者泰運還,有詔吏止七品服。
君由弱冠冠儒冠,一概誰分鸞與鵬?
世間屯難表里攻,阮籍途窮未為促。
昨朝跋馬過所居,圭蓽荒涼雀堪撲。
座無裀褥甑生塵,庋有詩書盤苜蓿。
歸來嘆羨原憲貧,卻顧輕肥還自恧。
蹇余亦本山野民,仕路強趨終蹐跼。
向非親命須官為,定買煙霞事耕斸。
書生所見然頗同,欲奮不能寧韞櫝。
因知世事如意少,詎止君家為不足。
子孫筍列多冥頑,玉帛山堆足憂辱。
國忠貴顯奴隸憎,黃憲清貧古今伏。
人生果在官有無,可與智言難眾告。
今晨霽色雨洗新,群木疏明麗朝旭。
一杯陶寫千古情,我起踏筵君擊筑。
天開羅幌云千疊,地展錦屏山四簇。
不須華俎饤薧鮮,政要露杯羞杞菊。
須臾酩酊彼此忘,哀玉滿庭風動竹。
某客居臨淮博詢先達將圖為受教之地茲者先生不以賤子愚鄙特惠詩箋褒拂過情足見古君子之厚矣謹用次韻以答先施異日胥陪必曰見所見而去也
蕭然風月紫云旁,萬選曾夸翰墨場。
鹿洞師資金就冶,考亭先集錦成章。
衣冠在昔承榮耀,人物于今賴激揚。
淮水相望天咫尺,老生愿得近輝光。
河南政府有古檜十有四株蒼翠特立有古君子之操焉其一勢日偃側吾懼其久而益欹也乃啟其土而扶植之遂與之俱正矣噫孰謂人心之偏而不可正邪詩以詠之
郁郁堂前檜,清陰庇長廊。
靈根蟠厚地,直干凌穹蒼。
雨露相沬濡,云氣時飛揚。
如何一欹側,眾中不成行。
爾性本孤直,胡為若徬徨。
得非失培護,毋乃風雨傷。
一朝為扶植,老氣猶昂藏。
矯矯虬龍逸,翩翩鸞鳳翔。
物性尚可治,人心寧自戕。
凌霄聳高節(jié),歲寒矢弗忘。
大哉棟梁具,期爾薦明堂。
① 希文名純山東萊州府高密人時謫戍玉田
冬夜氣何厲,冰雪輝前楹。
單居不能寐,懷我舊友生。
行云去不息,賓鴻各時征。
兩情曠難合,欲語誰當聽。
惟有寒月光,見予心宇清。
展轉遂至旦,遠思徒營營。
注:余既作此詩至來年三月間有黨厚本者關中士人也先任教職又為縣令后謫戎伍間復膺薦授荊門州幕職道過滎邑黨先與余有故因復問之始知吾友希文亦以薦至京師未及試用而死矣及考其死之冬適余作詩時也嗚呼希文純古君子將謂其不終老于草萊也而乃竟止于斯豈非命歟且余作詩時適與其卒時又相先后亦豈非平昔交游之深默有所感歟嗚呼已矣時宣德二年春三月河東薛瑄識
笑策文書眼便明,摩挲閒狎兩良朋。
若教米芾狂應拜,不是公孫舞亦興。
出匣光芒含七曜,倚軒云霧濕孤屏。
須知元老名齊斗,謾說來珍價抵城(公以庶吉士為文選郎,歷都御史、協(xié)管院事,爵高禮謙,有古君子之風。)。
歷代正閏篇 明末清初 · 郭之奇
三古時遙,陰陽雜揉,得三才之正者有其全,襲二氣之偏者分其閏,閏之中復有馀焉。往不具論,自周平東遷,戰(zhàn)國分王,而并于秦。陳王首難,義帝滅嬴,西楚南越,同歸于漢。漢雖雜霸,亦幾乎及古矣。西移于新,爰有述囂;東失于魏,因有吳蜀;蜀為后漢,三國雖分,漢家猶存也。晉初一統(tǒng),遂有成漢,五胡乘之,曰漢,曰趙,曰后趙,曰秦,曰后秦,曰西秦,曰前燕、后燕、西燕、南燕、北燕,曰前涼、后涼、南涼、北涼、西涼,曰夏,何紛如也!宋、齊、梁、陳之世,復有北魏、齊、周,繇隋及唐,王氣始合。梁、唐、晉、漢、周之世,曰蜀,曰閩,曰吳,曰南漢,曰北漢,曰南唐,曰后蜀,俱竊帝名。曰岐,曰楚,曰吳越,曰湖南,曰荊南,皆盜國紀。五代之亂,甚于六朝矣!宋纂周緒,遼、金迭起,西遼、西夏,總滅于元。中原皇帝,此等為之。天之立君,固如此邪?元末分崩,宋、夏、漢、吳爰開皇明?;?span id="eb516se" class='peopleLink highlighted2' onclick='ShowAuthorProfile("49892", "poem_preface_656491", "古君子")'>古君子,乃得質(zhì)諸天而知天之歷數(shù)。三代以降,得其正有其全者,惟漢、唐、宋、明耳。秦、晉、隋、元,有其全而非其正。魏、吳、宋、齊、梁、陳,及北魏、齊、周、五代、遼、金,襲其偏而復非其正,皆閏也。其諸淫名僭國,皆閏馀也。馀閏棼棼,徒亂人意。誰階厲而至今?宜首誅于四主。思開屯以復旦,端有賴于真人。四主者何?自周威烈封三篡國,七雄因之帝制自為。自秦政夷滅封建,神明之胄胥滅,神器之歸始賤。自晉武徙戎內(nèi)地,五□之禍諸夏三百馀年(此句第二字原空缺,疑為“胡”。)。自石晉割地臣□,中原之為夷區(qū)四百馀載。真人者何?用夏變夷統(tǒng)天,皇明太祖高皇帝也。
天下之生久矣哉,元會日銷三古胎。
乾坤有待勞苴補,豪圣相依作繼開。
黃唐不逮淳風邈,害氣方乘閏統(tǒng)來。
一自東遷悲跡熄,每從戰(zhàn)國嘆秦灰。
盡除封建成孤立,轉令齊民盜八垓。
金刀未造三分剖,馬牛竟作五□煤。
南北青編多異紀,隋唐王氣始中回。
唐衰五代尤紛拿,石晉臣□良可哀。
宋治雖隆戎逼處,遼金迭起動烽埃。
□元混一真稀有,天驕何力使天培。
千年歷數(shù)遭腥穢,九十中原去草萊。
誰洗虞淵扶日月,重開草昧見風雷。
撥反須憑賢圣德,驅兼獨倚帝王才。
稽古勛華難撰述,微臣執(zhí)管漫徘徊。
贈李邁公明府 清初 · 釋今無
七言律詩
邁公,古君子也。治寶水,民稱之至今。今歲彈祥琴而起,九月復簡命新州,別三年矣,喜見喜賀,作五十六字。
花樹重栽五嶺東,新州九日見春風。
天恩萬里扶桑闊,海國三年別夢同。
蓮葉有緣邀社月,琴堂原自藉人龍。
養(yǎng)成和氣窺端倪,奏績無為雨露工。
韓戚挽(丙申) 清 · 李匡德
赫赫西原氏,令德蔚有繼。
休光胚美器,污俗標耿介。
尤敦百行源,晨夕誠不懈。
往者遭大故,戚儉咸遵制。
哭時雙血迸,聲出肝腸碎。
傍人盡感動,吊者默抆淚。
暮進一握蔬,朝啜數(shù)溢米。
為是一段悲,結塞腸腑內(nèi)。
初非勉而就,食自不下嗌。
哀慕日以深,形神日以瘵。
天地惜不得,隕折隨大化。
連枝一時摧,此理尤可怪。
死孝人已哀,種善鬼應憝。
今我哭斯人,顧嘆傷茲世。
古人重喪制,折衷以為戒。
至情寧有涯,遺體實可愛。
不聞顏與柴,性命殉苫塊。
末俗少盡分,往往多不逮。
中道固不論,過者復誰在。
靡靡大防壞,力捍賴君輩。
但自盡其性,不幸豈乃罪。
徑情縱云過,衰俗尚可勵。
試看今世人,孰敢庇非禮。
緘辭相引紼,一篇三嘆噫(第二十三句。一作愿質(zhì)古君子。庶不庇非禮。)。
共 14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