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釋定清者,廣德人也。好勤苦,早暮不休,發(fā)不暇剪,亦不櫛沐,兩髦毿毿,頂結(jié)如氈。歲久積高尺馀,累若疊螺,見者異之,號曰“秀頭”。清少入僧籍,傳臨濟宗。初廣德有老僧來金陵,募造佛像。清與俱來,老僧每出無所得,清出輒充牣而歸,歸悉與老僧。后老僧頗為私藏,清遂棄去。聞祖堂山幽棲寺,林谷深秀,往棲焉。幽棲去城南三十馀里,梁武時舊剎也。殿廡傾側(cè),清見而閔之,慨然以興復(fù)為己任。缽杖所至,檀施恐后,三歲功成,費幾巨萬。已而見金山之陽有閣焉,榜曰“靈觀”。歷歲既久,岸石崩頹,高閣陵夷,蕩然無存,惟敗垣??砌,蒙蔽椔翳,土木偶軀,剝蝕風雨,清愀然傷之。乃募財庀工,借石他山,取木喬林,累岸為基,崇高七仞,開柘舊址,為閣六楹,重檐覆宇,雄偉壯麗,杗棟桷榱,繪以青碧,扉闥窗壁,漆堊涂塈。華光神像,金粉彩色,備極尊嚴,眩耀目精。始于弘治己卯八月,越明年八月,閣成,所費數(shù)千百金,皆孑身為之。清質(zhì)狀樸野,語言拙澀,未嘗以巧令干人。人無貧富,見者皆樂為施與。每出募歸,輒躬薪水以助投。夜則入山號佛,精誠不懈。平生惟疏食飲水,滋味不入口,一衲數(shù)載,寒暑不易,足惟草履而已。先后所募镃貨,累億萬錢,未嘗一毫自私,人多感嘆,故鉅工易成。僧宗文者,楚石上人再傳弟子,乞王徽為之記,勒諸石云。
人物簡介
李鈞(1409年—?),字許國,江西吉安府永新縣人,明朝官員、進士出身。江西鄉(xiāng)試第三十名。景泰二年,登進士,授南京工科給事中。明憲宗即位數(shù)月,與王徽等上疏請奏遠離太監(jiān)內(nèi)臣。同年冬,又與王徽等彈劾中官牛玉,得罪貶為綏德判官。
人物簡介
朱寬,福建莆田人,明朝官員、同進士出身。天順元年(1457年),登進士,授南京禮科給事中。明憲宗即位數(shù)月,與王徽等上疏請奏遠離太監(jiān)內(nèi)臣。同年冬,又與王徽等彈劾中官牛玉,得罪貶為潼川判官。
人物簡介
李翔(1425年—?),字鵬遠,四川重慶府大足縣人。天順元年(1457年),登進士,授南京兵科給事中。憲宗即位數(shù)月,與王徽等上疏請奏遠離太監(jiān)內(nèi)臣。同年冬,又與王徽等彈劾中官牛玉,得罪貶為寧州判官。
人物簡介
【介紹】: 明浙江海鹽人,字靖之,號方洲。景泰五年進士。授禮科給事中,擢都給事中。言京衛(wèi)武職,人員既眾,又多老弱,宜嚴加考核。格不行。憲宗時出為汀州知府,以簡靜為治。以病免歸。致仕后家居三十年,累薦不起。工書畫,能詩。有《方洲雜言》、《奉使錄》、《方洲集》。滄海遺珠
張寧(1426-1498)字靖之,號方洲,浙江海鹽人,景泰五年(1454)進士,授禮科給事中,汀州知府,以簡靜為治,工書畫,能詩。著有《方洲雜言》《奉使錄》《方洲集》。槜李詩系·卷九
寧,字靖之,號方洲,海鹽人(或云海寧人,誤。)七歲題畫龍,有莫點金睛恐飛去之句。景泰甲戌登進士,受知于少保謙、姚尚書夔,授禮科給事中。內(nèi)閣陳循、王文以子不得舉,中傷考官,寧疏言其失大臣體,又疏請裁止曹、石陳乞等事,聞?wù)唏等弧?div id="78enllu" class='inline' id='people_45503_2_3_comment'>天順中,奉使朝鮮,饋遺一無所受。朝鮮為樹亭曰卻金,陪臣樸元亨從游太平館,寧賦百韻詩,樸隨手和之,殊不相下。寧得溪流才白春前雪,柳折新黃夜半風。樸乃閣筆曰:不能和矣。升都給事中。憲宗朝首勸經(jīng)筵,又薦起王竑、李秉,諸大臣不悅。太后生辰,設(shè)齋醮,禮官斂大臣金錢祈福,寧言不可。給事中王徽等劾內(nèi)閣李賢,寧又合六科申救,人益忌之,出知汀州。未幾乞歸,家居三十年,日杜門以琴書自娛。放志山水,?舟蠟屐,隨意所之,興至成文,呼筆立就。性喜繪事,特饒姿逸,然不輕與人點染。沒后無子,有二妾曰寒香、晚翠,剪發(fā)自誓,不下樓者四十年,詔旌為雙節(jié)。著有方洲集。是時風雅寢微,寧力為振起。厥后董許朱陳輩出,武原詩學所以獨盛于他邑也。
寧字靖之,海鹽人。景泰甲戌進士,除禮科給事中,出為汀州知府。有《方洲集》二十六卷。(《詩談》:海鹽張靖之,高雅得唐調(diào)?!端囋坟囱浴罚簭埦钢缧¤绷?,一瞬而過,無復(fù)雅觀。 《國雅》:靖之縱調(diào)騁情,頗稱作者。其《采蓮》《昭君》,風力丹彩俱備,堪以陶寫幽心。至「林葉經(jīng)霜盡,河冰近午開」,是前賢末振語。殷璠所謂意新理愜,斯得之。 《紫桃軒雜綴》:張黃門靖之負海內(nèi)重名,與時不能俯仰,拂衣早退,性喜繪事,不輕與人點染。馀少時曾見其《海天落照》、《石梁飛瀑》二幀,極詭麗奇?zhèn)ブ^。近又見李白看廬山瀑布圖》,泉壑樹石,縱橫森布,一唐帽紅衫人,仰面掀須,豪態(tài)溢出,知其有傾河倒峽之氣郁盤于胸也。抑先生假以自寓乎? 《無聲詩史》:張晴之詩思敏捷,工人物山水。 《靜志居詩話》:黃門致仕歸,筑方洲草堂于海澨,疊石為山,上有峰曰「蒼玉」、曰「拄頰」、曰「小飛來巖」、曰「宿雨」、曰「滴露洞」、曰「歸云坡」、曰「蘭雪岫」、曰「茶煙嶠」、曰「詠月譽」、曰「卓筆泉」、曰「洗硯池」、曰「英山」,皆刂于石,而通目之曰「一笑山」。家居三十年,歌詩畫筆與云東逸史齊稱。暮年無子,有二婢子曰寒香、晚翠,剪發(fā)自誓,不下樓者四十年。有司以聞,詔旌為「雙節(jié)」。釋明秀詩云:「交剪云鬟報主恩,鏡臺花落洗頭盆。同心誓死方洲上,霜月寥寥夜照門?!挂粫r和者甚眾。黃門嘗過杭州,潑墨寫《目關(guān)飛鴻手揮五弦圖》,縱橫潦草,侍婢笑之。題詩云:「閑尋敗筆作圖畫,小鬟侍立笑欲倒。山頭頹似土灰堆,樹根亂若蓬蒿草?!顾菩△叽春?、晚翠乎? 田按:靖之成化中以給事中使朝鮮,有《贈樸判書》詩云:「朝鮮賢臣樸判書,老成風雅非凡儒。緱山玉笙鳳凰侶,弱流鐵網(wǎng)珊瑚株。鴨綠江頭始相見,雅度清談便依戀。曲池春水曉同吟,驛路東風夜共燕?!古袝?,朝鮮陪臣充館伴者也。靖之游太平館賦七言長律六十韻,樸隨和之,殊不相下。靖之得「溪流殘白春前雪,柳拆新黃夜半風」之句,樸擱筆曰:「不能屬和矣!」靖之對客揮毫,驚動遠裔,馬工不如枚速矣?。?/blockquote>維基張寧,字靖之,號方洲,浙江海鹽縣人。景泰五年(1454年)甲戌科進士,授禮科給事中。明英宗奪門復(fù)辟后,曹吉祥、石亨竊政,事關(guān)禮部者,張寧均朝中裁損,英宗遂知。當時朝鮮王朝與相鄰的毛憐衛(wèi)仇殺,詔令張寧同都指揮武忠調(diào)解。升禮科都給事中。因救王徽而得罪給事中李賢,出為福建汀州府知府,有政績。以病免歸。家居三十年,言者屢薦,終不復(fù)召。
人物簡介
楊瑯(1428年—?),字朝重,福建興化府莆田縣人。天順三年(1459年)己卯科福建鄉(xiāng)試第一名。天順八年(1464年)甲申科進士。授監(jiān)察御史。憲宗初,上疏乞罷尚書馬昂、翰林學士倪謙,請起尚書王竑,召還給事中王徽、修撰羅倫,皆不報。巡按浙江,升江西按察司僉事,改山東,提督學政,賑災(zāi)途中染病卒于東阿。
人物簡介
【介紹】: 明應(yīng)天府上元人,字欽佩。弘治十八年進士。授吏部主事。歷河南提學副使,官至太仆少卿。為詩婉麗多致,雋味難窮,然失之纖弱。有《南原集》。明詩紀事·丁簽·卷五
韋字欽佩,上元人。弘治乙丑進士,選庶吉士,授南吏部主事。改兵部,遷禮部郎中,出為河南提學副使,進南太仆少卿。有《南原集》七卷。 (《國寶新編》:少卿論詩,專尚才情。其言曰:「《唐風》既成,詩自為格,不與雅》、《頌》同趨。漢、魏變于《雅》、《頌》,唐體沿于《國風》,雅言多盡,風詞則微。今以雅文為近,未嘗不流于宋也?!构势湓娡覃惗嘀?,雋味難窮。 《藝苑卮言》:王欽佩如小兒女簪花,學作軟麗。 田按:王欽佩、陳魯南皆善于持論,而詩不盡工。)維基
王韋,字欽佩,號南原。應(yīng)天府江浦縣(今屬南京市)人,南京錦衣衛(wèi)籍。明朝官員。父王徽,成化年間曾任給事中,有直諫名聲。王韋與顧璘、陳沂并稱“金陵三俊”。又與顧璘、陳沂、朱應(yīng)登并稱“江東四大家”。弘治十七年(1504年)中式甲子科應(yīng)天鄉(xiāng)試第三,弘治十八年(1505年)聯(lián)捷乙丑科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正德二年(1507年)十月授南京吏部主事,歷升南京禮部郎中,十三年十月升河南按察司副使、提調(diào)學校,歷官太仆寺少卿。因母喪,哀毀卒。詩文婉麗有雋味,著《南原集》。子王逢元,亦是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