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林瀚

相關(guān)人物:共 9 位。
共 9 首

人物簡介

維基
林镠,字元美,福建福州府閩縣林浦鄉(xiāng)人。
永樂十九年(1421年)辛丑科進士,宣德年間,授上饒知縣。
在任期間整理學(xué)務(wù),平定盜亂。
正統(tǒng)年間,升寧海知州。
天順年間,升撫州知府,有惠政。
林镠為福州東林世家之祖,其子為林瀚
福州東林家族在明朝一季,共有八位進士,其中有五位官至尚書。
史稱「三代五尚書,七科八進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438—1514 【介紹】: 明浙江馀姚人,字廷璽。成化十七年進士,授翰林院編修,歷官國子監(jiān)祭酒,終南京吏部尚書。正德初劉瑾當(dāng)權(quán),勒令致仕。嘉靖時追謚文僖。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廷璽,馀姚人。成化辛丑賜進士第二,累官南吏部尚書贈太子少保謚文僖
維基
黃珣(1438年—1514年),字廷璽,號碧山,又號梅川,浙江紹興府余姚縣(今余姚市)人,明朝大臣。
成化七年(1471年),黃珣高中辛卯科解元,成化十七年(1481年)登辛丑科一甲第二名進士(榜眼),授翰林院編修,狀元為馀姚同鄉(xiāng)王華。
歷升侍講、右春坊諭德、南國子監(jiān)司業(yè),升祭酒。
不久因母喪去職,孝宗念及經(jīng)筵舊臣,特遣人營葬祭。
黃珣丁憂結(jié)束后,出任北國子監(jiān)祭酒。
弘治十八年,升南京吏部右侍郎。
正德二年(1507年),晉南京吏部尚書。
正德年間,權(quán)珰劉瑾專權(quán),勞民傷財,黃珣與林瀚上奏時政十二事,得罪劉瑾,結(jié)果黃珣被勒令致仕。
劉瑾想到謝遷與黃珣同鄉(xiāng),對馀姚人恨之入骨,將燕京的馀姚籍官員全部調(diào)到外地,一個也不留。
正德九年(1514年)八月,黃珣卒于家,朝廷賜祭葬,贈太子少保。
嘉靖初追謚文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439—1508 【介紹】: 明江西安福人,字公實,號介庵。
景泰初以父張洪死土木之難,為國子生。
天順八年進士。
成化元年,授兵部主事。
累遷為右都御史,掌南京都察院,與林瀚、林俊、章懋稱南都四君子。
正德間以左都御史論奏劉瑾,罷官。
有《介軒集》。
維基
張敷華(1439年—1508年7月20日),字公實,號介庵,江西吉安府安??h(今江西省安福縣)人,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
景泰初年,進入國學(xué)。
天順八年(1464年),登進士,改庶吉士。
成化元年(1465年),與劉大夏從部事,授兵部主事,升任郎中。
成化十一年,出任浙江參議,居浙江十余年,歷任浙江布政使。
弘治初年,遷湖廣布政使。
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撫山西,中途奔喪,除服后恢復(fù)原職。
在任期間處理糧運管理等。
改為陜西巡撫,制定婚喪禮儀等。
之后升南京兵部右侍郎。
弘治十二年(1499年),改右都御史,總督漕運,兼巡撫淮、揚等府。
之后掌管南京都察院,與南京吏部尚書林瀚、僉都御史林俊、國子監(jiān)祭酒章懋共稱「南都四君子」,就遷南京刑部尚書。
正德元年(1506年),召為左都御史。
同年冬,大臣與言官請求驅(qū)逐劉瑾等宦官,內(nèi)閣力主此事。
武宗猶豫不決。
繼而朝廷風(fēng)氣大變,宦官勢力大增。
張敷華只能與楊守隨辭職,至徐州時乘坐小艇遇到洪水,觸石幾乎溺死。
劉瑾仍然忌恨,欲借湖廣倉儲浥爛事,連坐張敷華。
翰林院修撰康海對劉瑾說:「吾秦人愛張公如父母,公忍相薄耶?
」劉瑾于是稍微解意,仍然連坐其與楊守隨罪。
次年六月病卒。

人物簡介

維基
汝泰(1446年—1511年),字其通,一字元吉,號來齋,直隸蘇州府吳江縣人,民籍。
汝贊之??。
早年與同郡李應(yīng)禎、吳寬、同邑姚明、史鑒并以文學(xué)著名,所撰文章傳播遠(yuǎn)近。
登弘治二年(1489年)應(yīng)天府鄉(xiāng)試第一百一十名舉人。
四十四歲中式弘治九年(1496年)丙辰科會試第一百一十三名,二甲第四十二名進士。
拜南京吏部考功司主事,時倪岳為南吏部尚書,素知汝泰之名,一見喜甚。
不久倪岳被召去職,而汝泰亦遷驗封司郎中,福建林瀚接任尚書,以汝泰有時望,奏改考功司郎中。
汝泰甄別人物,辭情并至。
久之,擢永州府知府。
正德六年(1511年)?未卒于官。
所著有《來齋集》。

人物簡介

全粵詩·卷二○六
林綱,本閩人,其父林煒,于明英宗天順間省舅楊巡宰至瓊州,因僑居會同縣(今屬海南?。?,納室不歸,后竟膠留,死于客。
孝宗弘治十四年(一五〇一),綱謁其族祖南京蒙宰林瀚,灑淚相見。
婉導(dǎo)其歸籍不得,綱乃書二絕別之。
事見明正德《瓊臺志》卷四二。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472—1541 【介紹】: 明福建閩縣人,字利瞻,號小泉。
林瀚子。
弘治十二年進士。
授兵部主事,歷郎中,出為蘇州知府。
嘉靖中,官至工部尚書。
世宗大興土木,庭?規(guī)劃多稱意。
后詔建沙河行宮,庭?議加天下田賦,被劾,罷歸。
有《小泉錄稿》。
維基
林庭?(1472年—1541年),字利瞻,號小泉,福建福州府閩縣林浦鄉(xiāng)人。
林镠之孫,林瀚之子。
弘治八年(1495年)乙卯科福建鄉(xiāng)試舉人,弘治十二年(1499年)己未科二甲第二名進士,次年授兵部武庫司主事,督放京衛(wèi)官軍冬衣。
之后調(diào)任職方司,清理軍冊于南京,轉(zhuǎn)員外郎,升武庫司郎中,調(diào)任職方司。
吏部尚書張?欲改其為監(jiān)察御史,其堅持謝絕,后改為蘇州知府。
在任期間恰逢連年水災(zāi),其上書請停止織造、罷黜苛捐雜稅,后得到批準(zhǔn)。
正德六年(1511年)十一月升為云南左參政。
正德九年進京入覲,因父老乞求歸養(yǎng)。
嘉靖年間,父喪丁憂除服后,起為江西右參政,升湖廣右布政使。
嘉靖五年(1526年)入覲,次年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撫保定等府兼提督紫荊等關(guān),不久罷任歸。
嘉靖八年七月起升南京兵部右侍郎,十一年三月入為工部右侍郎,乞求皇帝減少工程持儉約。
隨后升工部左侍郎,掌部事,十四年八月升工部尚書,加封太子太保。
嘉靖十六年六月被御史桑喬、給事中管見所彈劾。
之后乞求致仕,嘉靖二十年八月卒于家,享年七十。
贈少保,謚康懿。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479—1551 【介紹】: 明江西寧州人,字汝和。正德三年進士。授南京御史。強直敢言,以兵部尚書王敞附劉瑾以進,上疏請斥革。嘉靖初遷浙江參議,再遷湖廣按察使,官至刑部尚書。
維基
周期雍(1479年—1551年),字汝和,號泉坡,江西南昌府寧州(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人,明朝刑部尚書,同進士出身。
由國子生中式甲子科(1504年)江西鄉(xiāng)試第五名舉人(《春秋》經(jīng)魁),正德三年(1508年)中式戊辰科會試第一百六十八名,第三甲第一百二十五名進士。
四年五月授南京云南道監(jiān)察御史。
劉瑾伏誅后,當(dāng)年劉瑾罷黜的官員均恢復(fù)職位,然而給事中李光翰、任惠、徐蕃、牧相、徐暹、趙士賢,御史貢安甫、史良佐、曹閔、王弘、葛浩、姚學(xué)禮、張鳴鳳、王良臣、徐鈺、趙佑、楊璋、朱廷聲、劉玉,部郎李夢陽、王綸、孫磐等當(dāng)年彈劾閹黨的官員卻沒有錄用。
周期雍于是與同官王佩上疏請求,遂眾人得以召用。
兵部尚書王敞因依附劉瑾而晉升,周期雍上疏請罷黜。
期間焦芳、劉宇等人尤在位,而劉大夏、韓文、楊守隨、林瀚、張敷華卻沒有昭雪,周期雍均上疏討論。
此后陳金討江西民變,縱容苗兵殺掠,周期雍均檢舉揭發(fā)。
此后清軍廣東,彈劾鎮(zhèn)守武定侯郭勛,陳金與郭勛皆被斥責(zé)。
此后,周期雍出任福建僉事,朱宸濠謀反時,周期雍率軍趕赴征討,平定后歸還。
嘉靖初年,復(fù)除河南僉事,四年(1525年)正月升任浙江左參議,討平溫、處礦盜。
六年(1527年)九月升浙江右參政,此后再升湖廣按察使。
嘉靖九年(1530年)三月,升任都察院右僉都御史,整飭薊州兵備兼巡撫順天,期間修復(fù)邊疆防備。
十年五月入朝擔(dān)任大理寺卿,十一年丁父憂。
十四年七月起原職,十五年十一月升任刑部右侍郎,十七年四月升刑部左侍郎。
嘉靖十八年,升都察院右都御史,六月拜為刑部尚書。
言官彈劾其收受賄賂,吏部調(diào)查后證明此為誣陷。
嘉靖十九年八月,翊國公郭勛借風(fēng)霾之事勸明世宗罷免大臣,周期雍遂辭職歸鄉(xiāng)。
家居十年后去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506—1581 【介紹】: 明福建閩縣人,字利仁,號肖泉。林庭□弟。嘉靖十四年進士。授翰林檢討。官至南京禮部尚書。謚文僖。
維基
林庭機(1506年—1581年),字利仁,號肖泉,福建福州府閩縣林浦鄉(xiāng)人。
林镠之孫,林瀚之子,林庭?之弟。
嘉靖四年(1525年)乙酉科福建鄉(xiāng)試第十一名舉人,十四年(1535年)乙未科進士。
改庶吉士,授翰林院檢討,升司業(yè),擢南京國子監(jiān)祭酒,累升至工部尚書。
明穆宗繼位,林庭機調(diào)禮部尚書,陪同入京。
當(dāng)時其子林熑已為國子監(jiān)祭酒,遂請求致仕歸鄉(xiāng)。
萬歷九年(1581年)去世,贈太子太保,謚文僖。
著有《世翰堂稿》。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福建閩縣人,字貞恒。林庭機長子。嘉靖二十六年進士。授翰林檢討,數(shù)遷為國子祭酒。萬歷初官至南京禮部尚書。卒謚文恪。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貞恒,閩縣人。嘉靖丁未進士,累官南禮部尚書贈太子少保謚文恪有對山集
維基
林熑(1524年—1580年),字貞恒,號對山,福建福州府閩縣林浦鄉(xiāng)人。
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丙午科福建鄉(xiāng)試第九名舉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聯(lián)捷丁未科進士。
改庶吉士,授翰林院檢討,升修撰。
之后擔(dān)任景恭王講讀,隨后在國子監(jiān)任職,三次升遷,直至祭酒。
至此林氏祖孫三代林瀚、林庭機、林熑均擔(dān)任祭酒一職,為史上獨有。
之后,改為禮部右侍郎,擔(dān)任日講官。
不久,再遷吏部侍郎,調(diào)任南京,兼署禮部事務(wù)。
當(dāng)時魏國公徐鵬欲廢長立幼,林熑持不可。
萬歷元年(1573年),升任南京工部尚書,改南京禮部尚書。
因母喪離職,服闋,因父老乞歸養(yǎng)。
卒贈太子少保,謚文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