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生卒】:1479—1511 【介紹】: 明吳縣人,字昌毅。弘治十八年進士,授大理左寺副,坐失囚,貶國子博士。少精文理,長稱文雄,詩甲海內(nèi),名滿士林。躋身江東三才子、吳中四才子、前七子和十才子之列。著有《迪功集》、《談藝錄》等。槜李詩系·卷三十九
字昌谷吳縣人官博士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昌榖,一字昌國,吳縣人。弘治乙丑進士,除大理寺左寺副左遷國子博士有迪功集又嘆嘆焦桐鸚鵡花間野興自慚等集明詩紀事·丁簽·卷二
維基禎卿字昌谷,一字昌國,吳人。弘治乙丑進士,除大理寺左寺副,降國子博士。有《迪功集》六卷,又有《嘆嘆》、《焦桐》、《鸚鵡》、《花間》、《野興》、《自慚》等集。(《四庫總目》:禎卿論詩宗旨見于《談藝錄》及《與李夢陽第一書》。如云:「古詩三百可以博其源,遺篇十九可以約其趣,樂府雄高可以勵其氣,《離騷》深永可以裨其思。」又云:「繩漢之武,其流也猶至于魏;宗晉之體,其弊不可以悉。」據(jù)其所談,仍北地摹古之門徑。特夢陽才雄而氣盛,故枵張其詞;禎卿慮澹而思深,故密運以意。當時不能與夢陽爭先,日久論定,亦不與夢陽俱廢。《國寶新編》:昌谷專門詩學(xué),究訂體裁,上探《騷》、《雅》,下括高、岑,取充棟之草,刪存百一,成一家之言,至今海內(nèi)奉如圭璧。皇甫涍《少玄集》:詩之為藝,獨異眾體。昌谷韻度鮮朗,情言超瑩,而原其趣,參之以神,要其構(gòu),極之以變。考則古昔,往往冥契。君之于詩,可以繼軌二晉,標冠一代。《皇甫汸司勛集》:徐集獨綜菁英,莫可瑕類,非其佳穢自得,去取過嚴乎?《環(huán)溪詩話》:徐迪功詩如洞天仙子,偶落人間,不作風塵中語。《藝苑卮言》:徐昌谷詩如白云自流,山泉泠然,殘雪在地,掩映新月。又如飛天仙人,偶游下界,不染塵俗。昌谷自選《迪功集》,咸自精美,無復(fù)可憾。近皇甫氏為刻《外集》,袁氏為刻五集,即少年所稱「文章江左家家玉,煙月?lián)P州樹樹花」者是已。不知舞陽、絳、灌既貴后,為人稱其屠狗吹簫,以為佳事,寧不泚顙。王世懋《藝圃擷馀》:詩有必不能廢者,雖眾體未備,而獨擅一家之長。如孟浩然洮洮易盡,止以五言雋永,千載并稱王、孟。明其徐昌谷、高子業(yè)乎?二君詩大不同,而皆巧于用短。徐能以高韻勝,有蟬蛻軒舉之風;高能以深情勝,有秋閨怨婦之態(tài)。更千百年,李、何尚有廢興,二君必無絕響。《國雅》:徐昌谷豪縱英裁,格高調(diào)雅,馳騁于漢唐之間,婉而有味,渾而無跡,諸體高妙,都無累句可刪。《續(xù)吳先賢贊》;徐昌谷初與唐寅、文壁游,其詩逸麗。迨見李一何制作,遂變而益遒,研極詩之變。逆其初,由卿云以來,至西京之盛,沿魏、晉而下,其所攻論甚嚴,談藝之作,出鐘嶸矣。吳之文自昌谷始變而為六代。《王稚登晉陵集》:武宗之時,文士輩出。李君赤幟于關(guān)西,徐子白眉于東海。李資弘亮,徐學(xué)精深。長才絕力,則徐不逮李;清聲古色,則李不逮徐。《明詩選》:陳臥子曰:「昌谷似與仲默同源,然仲默俊逸,昌谷矜貴,又自有殊。」宋轅文曰:「昌谷如秋夜銀河,爛爛垂地。何、李刻意少陵,迪功獨宗太白,不若嘉清時七子同境也。」 王士禛《居易錄》:徐昌國《談藝錄》:「未睹鈞天之美,則《北里》為工;不詠《開雎》之亂,則《桑中》為雋。」當是既見空同之后,深悔其吳耳!田按:昌谷才力不及李、何富健,而清詞逸格,矯矯出群,不授后人指摘。良由存詩不多耳。《談藝》一錄,清言微旨,可儷嚴滄浪。)
徐禎卿(1479年—1511年),字昌榖,又字昌國。直隸吳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明代文學(xué)家。其先常熟縣人,遷居吳縣。早年學(xué)文于吳寬,學(xué)書法于李應(yīng)禎。年少時,與同郡祝允明、唐寅、文徵明并稱“吳中四才子”。十六歲成《新倩集》,弘治十四年以國子生辛酉科應(yīng)天鄉(xiāng)試第七十二名舉人。弘治十八年(1505年)登乙丑科進士。因其貌不揚,不得入翰林,授大理左寺副。與李夢陽、何景明交游。因犯人逃亡牽連,降國子監(jiān)博士。正德六年(1511年)卒,年僅三十三歲?!?a target='_blank'>明史·文苑》有傳。
人物簡介
滄海遺珠【生卒】:1497—1546 【介紹】: 明蘇州長洲人,字子安,號少玄。皇甫錄次子。嘉靖十一年進士,初授工部主事,改禮部,官至浙江按察僉事。好學(xué)工詩,與兄皇甫沖、弟皇甫汸、皇甫濂稱皇甫四杰。自負才俊,多忤物。有《皇甫少玄集》。
皇甫涍(1497-1546)字子安,號少玄,江南長洲人。嘉靖十一年(1532)進士,除工部主事,官至浙江按察使僉事。好學(xué)工詩,頗負才名,著有《皇甫少玄集》。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子安,沖弟。嘉靖壬辰進士,自禮部郎中補右春坊司直兼翰林檢討調(diào)廣平通判歷刑部員外升浙江按察僉事有少玄集明詩紀事·戊簽·卷五
維基涍字子安,沖弟。嘉靖壬辰進士,除工部主事。改禮部,歷員外、郎中,遷春坊司直,謫廣平通判。進南刑部主事,歷員外,出為浙江僉事。有《少玄集》二十六卷、《外集》十卷。《四庫總目》:涍詩憲章漢、魏,取材六朝。婉麗之詞,綿邈之神,以驂駕昌谷、蘇門,固無愧色。《甫田集》:子安雅性間靖,慕玄晏先生所為,自號少玄子。詩沈蔚偉麗。早歲規(guī)彷初唐,旋入魏、晉。晚益玄造,鑄詞命意,直欲窺曹、劉之奧而及之,惜乎未見其止。皇甫沖《華陽集》:仲氏子安謂馀曰:「今之為文者,王、宋稱一代之宗,李、何為中興之冠;然王、宋反元習(xí)之靡,而不能不病于聲;李、何矯一時之弊,而不能不泥其跡。故于詩獨取迪功。」子安刻勵二十馀年,其性敦靜簡默,又能致其深沈之思。其于詩,鑄詞精而為旨遠,體骨奇俊,辭彩英發(fā)。吾宗之有子安,則衣裳之冠冕,居室之棟梁矣。《司動集》:司直兄學(xué)臻博極,思覃深湛。馀分則友于,義同師授,每有述造,輒相詔視,商榷砥獎,可得而言。方其家食含章,與徐生、二黃定交筆劄。篤嗜工部,既何、李篇出,病其溪徑,專意建安。至解巾登仕,與蔡、王二行人廣插六代之時,披味耽玩,稍回舊好。雅許昌轂,又與王文部、李司封、唐、陳二編修,劇談開元、天寶之盛。乃曰:「詩雖《選》體,亦無使盡唐風也。」故其詩特工五言,而七言近體薄不經(jīng)想。蓋錯綜魏、晉,托宿唐英。幽玄以通思,春容以禦氣,婉麗以陳詞,和易以達理,憤懣以抒情,綿暢以該事,雋永以歸趣。其始構(gòu)也,只字不愜于心,片言無艷于目,蹋壁穹思,擁衾寤索,曾不少休。今稿中或兩字未鼠,或二語并存,致蓋密矣。《藝苑危言》:子安之《東覽》,古《選》頗勝;子循之《禪棲》,近體為佳。子安卒,蔡子木以詩哭之云:「五字沈吟詩品絕,一官憔悴世途難。」可謂實祿。又云:子安詩如玉盤露屑,清雅絕人;惜輕縑短幅,不堪裁剪。《續(xù)吳先賢贊》:皇甫兄弟自相師友。涍對策高第為郎,尤為昆季所推。貴溪相任宗伯時所上章奏,皆草之。或有故,使他郎代,即無以嘗其意。改太子司直,坐法謫。又移按察浙。其在越詩曰《東覽》,最盛以五言名。馮時可《元成選集》:皇甫涍《九日》詩:「鶤弦入怨柱,蟲響切離裯。楓落他鄉(xiāng)早,尊寒故國秋。」又:「河虛平夕霧,閣掩澹秋塵。素霞升逾靜,高云斂更新。」又《新月》詩:「微暉不照綺,清漢欲生塵。」《雁山》詩:「遙靄引疏磬,群峰寒暮天。」四杰之概也。公負才傲睨,曾為春坊司直,卒以讒廢。然郡中稱其人甚介,謂皇甫白眉。《明詩選》:陳臥子曰:「少玄凝思《選》調(diào),意求雅則,惟取境不廣,無縱橫宕逸之致。」 《靜志居詩話》:子安逸藻風飛,清文綺合。視子循工力悉敵,銖兩未分。宜子浚之難為兄而子約之雞為弟也。《明詩別裁》:子安枕藉《選》體,故五言自高;然得風格而遺精理,未云詣極也。田按:子安刻意摹擬,詞俊而格超,可謂鏤冰雕瓊,心手雙絕。
皇甫涍(1497年—1556年),字子安,號少玄,直隸蘇州府長洲縣人。明代詩人、政治人物。皇甫涍由國子生中式嘉靖七年(1528年)應(yīng)天府鄉(xiāng)試第二名舉人,嘉靖十一年(1532年)壬辰科會試第十一名,廷試二甲五十七名進士,刑部觀政,初授工部虞衡司主事,不久改任禮部精膳司,再改儀制司,進員外郎,升主客司郎中,十八年(1539年)被選為東宮官僚,為右春坊右司直兼檢討,不久世宗南巡承天府,以事謫廣平府通判,踰年召為南京刑部主事,未任,丁父憂歸。服闋還朝,服除原職,進員外郎,二十三年(1544年)三月官至浙江按察僉事,分守寧紹臺,以考察黜免。
人物簡介
【生卒】:1500—1572 【介紹】: 明浙江秀水人,字子瞻,號少岳。南京國子監(jiān)生。不事生產(chǎn),好書畫,工詩。官光祿署丞。有《少岳山人集》。槜李詩系·卷十三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元淇字子瞻,號少岳,秀水人。性狷介,工詩善書,與弟元汴并名于時。嘉靖中,以貲為上林監(jiān)。著有少岳山人集。皇甫司勛汸稱之曰:古選沖逸,陶、謝亞也;五言典雅,王、孟流也;七言清婉,錢、郎匹也。人以為知言。
字子瞻,秀水人。任光祿署丞有少岳山人集
人物簡介
【生卒】:1500—1577 【介紹】: 明浙江鄞縣人,字維靜,一字九一,號東沙。受業(yè)于族子張邦奇,治程朱學(xué)。嘉靖二年進士。歷官福建、云南、山東、湖廣、四川,所至有政績,終官南京兵部尚書。五十三歲罷官里居。寄情文酒而不忘用世之志。有《明文范》、《善行錄》、《救急良方》、《芝園定集》。甬上耆舊詩·卷八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先生字維靜。幼時就外傅,俱以常兒畜之。從子文定公年長,顧獨奇先生。先生師事之,遂成名。而先生亦年十七為人師。弟子數(shù)十曹俱年在先生上。二十舉于鄉(xiāng),中進士。歷官南曹郎。以副使督學(xué)江西。簡才汰不肖甚嚴,關(guān)說無所入。會宮廟災(zāi),嫉公者遂謂副使苛諸生所致。左遷備兵臨清。歷河南左布政使。晉都御史、巡撫四川。討白草番平之。會中蜚語罷歸。冉起撫江西,召為兵部右侍郎。時聶公豹為尚書。值楊公繼盛劾相嵩十惡,內(nèi)有子孫冒邊功,事下兵部覆。聶公謂諸司曰,功俱實不虛,可具以覆。諸司俱曰,公今日當為萬世持公論,未易覆也。聶公怫然起。先生入謂聶公曰:諸司殊藉藉,公激之,則恐事生禍,且復(fù)延縉紳。公何不說嚴公,使自辭軍賞,則部曹可無覆,即公論亦得不廢也。聶公悟,卒如公言。時謂公善處事也。大將軍仇鸞怗寵焰如火,先生獨持不下。及鸞死,疏訟都御史商公大節(jié)冤。上怒,下詔切責,奪二俸。先生以此名益重。居憂,會倭犯留都,召先生墨衰為南京兵部尚書。到官甫踰月,寇突至,遣將禦之,不克。相嵩從中批之,遂歸老。時年五十五,尚茂齒。既不為世用,乃益精思著撰,為詩古文詞及他說林家,言凡數(shù)十卷。輯洪、建以來大家名文為文范,別為文苑,撰郡志,續(xù)四明風雅。既以標格自持,益好士,數(shù)寵薦后輩諸君,凡經(jīng)其門,后俱為名士大夫所執(zhí)。友義重死生。始為進士時,有騎馬來定交者,曰王激子揚,快士也。子揚死,為刻鶴山集。豐人翁以落魄死,為刻考功集。陳后岡先生早歿,既刻其集,復(fù)為勒石墓門。家有別墅,在東皋曰茂嶼草堂,在西皋曰武陵莊,時引上客共觴詠其間,即單門年少,一經(jīng)品目,俱藉以揚聲。至先生歿后數(shù)十年,士有郁弗無所見者,尚愾然曰:吾恨不與張大司馬同時耳。蓋吾鄉(xiāng)士大夫壇墠于斯極盛,自后欲少衰矣。余嘗觀諸家論先生詩,當時若沈鳳峰謂名家易,大家難,惟先生足當大家。皇甫百泉謂以蘇、李為宗,而綜括三唐,體大兼美。楊升庵謂沖淡秾粹,沈郁雄壯,匠意鑄詞,色具體備。近時若陳大樽,謂樂府意調(diào)古質(zhì),近體宛倩麗佚,如層臺佚女,意帶煙霞。合諸公之論,可定其詩。使先生當軸,甄陶風雅,當是李文正一流。惜乎三黜而中止也。然吾鄉(xiāng)最稱東沙先生焉。
字唯靜,鄞縣人。嘉靖癸未進士,歷官僉都御史巡撫四川江西累拜兵部尚書有芝園集明詩紀事·戊簽·卷七
時撤字唯靜,鄭人。嘉靖癸未進士,授甫兵部主事。改禮部,歷員外、郎中,出為江西提學(xué)副使。歷福建參政、云南按察使,山東、河南布政使,以僉都御史巡撫四川,改江西。入為南刑部侍郎,改兵部,進尚書。有《芝圓定集》五十卷。 (《明詩選》:陳臥子曰:「司馬樂府,頗有造構(gòu)。近體宛倩麓逸,如層臺佚女,意帶云霞。」 《列朝詩集》:尚書詩,學(xué)殖富有,工力深重。樂府古詩標舉興會,時多創(chuàng)獲。七言今體塵坌蕪穢,若出兩手。楊用修評其詩云:「四言以至六言,沖澹秾粹,沈郁雄壯,匠意鑄詞,色具體備。七言之什,自鄶無譏?!褂眯蘅芍^能言矣。 《甬上耆舊集》:尚書歸老,時尚茂齒,精思著撰,為詩古文詞及他說林、家言凡數(shù)十卷。輯洪、建以來大家名文為文范,別為文苑,撰郡志,續(xù)四明風雅,既以標格自持,益好士,龍薦后輩。凡經(jīng)其門,后俱為名士大夫。所執(zhí)友義重死生,始為進士時,有騎馬來定交者曰王散子揚,快士也。子揚死,為刻《鶴山集》。豐人翁以落魄死,為刻《考功集》。陳后岡早歿,既刻其集,復(fù)為勒石墓門。家有別墅,在柬皋曰茂嶼草堂,在西皋曰武陵壯,時引上客觴詠其間。即單門年少,一經(jīng)品目,藉以揚聲。吾鄉(xiāng)士大夫壇埠,于斯極盛矣。 《靜志居詩話》:芝園樂府不規(guī)摹古人,較之清南覺勝。五律頗近初唐。 田按:芝圓詩自以樂府為勝,駢文亦是當家。所作《豐考功集序》,情文俱美,視貌襲秦、漢者,不可以道里計。)維基
張時徹(1500年—1577年),字惟靜,號東沙,浙江寧波府鄞縣(今屬浙江寧波市)人。明朝軍事人物,學(xué)者。官至南京兵部尚書,參贊機務(wù)。明孝宗弘治十七年(1504年)九月二十四日出生。正德十四年(1519年)己卯科浙江鄉(xiāng)試第四十七名舉人。嘉靖二年(1523年),登癸未科會試七十一名,廷試二甲六十三名進士第。授南京禮部精膳司主事,升員外郎、郎中。嘉靖十年(1531年)遷江西提學(xué)副使。調(diào)山東。嘉靖十四年(1535年)升福建布政司參政,歷云南按察使、山東右布政使、湖廣右布政使、河南左布政使。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以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撫四川。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加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江西。次年任南京刑部右侍郎,調(diào)兵部右侍郎,轉(zhuǎn)左。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升南京兵部尚書。曾參與抗擊倭寇。歸鄉(xiāng)后寄情詩酒,與范欽、屠大山主甬上文炳,合稱“東海三司馬”。
人物簡介
【生卒】:1508—1564 【介紹】: 明蘇州長洲人,字子約,號理山。皇甫錄第四子。嘉靖二十三年進士。初授工部都水主事,母喪除,起故官,謫河南布政司理問,終興化同知。好學(xué)工詩。有《逸民傳》、《水部集》。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子約,一字道隆,汸弟。嘉靖甲辰進士,除工部主事謫河南布政司理問稍遷興化府同知有水部集維基
皇甫濂(1508年10月31日—1564年11月2日),字子約,一字道隆,號理山,直隸長洲縣(今江蘇蘇州市)人,進士出身。其父皇甫錄為弘治九年(1496年)丙辰科進士,官至順慶府知府。嘉靖十三年(1534年)皇甫濂中式甲午科應(yīng)天府鄉(xiāng)試舉人。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登甲辰科進士。原為工部主事,因丁母憂而辭官。服喪期滿,起任原官,管理惜薪廠。有位商人虛報從中牟利被皇甫濂治罪。那位商人的女兒是工部尚書文明的妾,皇甫濂因此被尚書斥責,皇甫濂對他說:「您掌管國政,卻放縱奸人違法,難道還要奪走官員執(zhí)法的職責嗎?」尚書聽后肅敬的向皇甫濂賠罪。受考核后,皇甫濂被貶為河南布政使司理問,后任福建興化府同知。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皇甫濂患痢疾,在任內(nèi)去世。皇甫濂與兄皇甫沖、皇甫涍、皇甫汸并稱“皇甫四杰”,又與同里人張鳳翼、張燕翼、張獻翼三兄弟并負才名,吳人稱「前有四皇,后有三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