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李春芳

相關(guān)人物:共 4 位
共 7 首
白頭宰相受封年,黃閣辭歸孝獨全。
東海靈椿元氣盛,上林仙桂露華偏。
村翁每遇攜松釀,水鳥相迎出稻田。
綠野開晴留返照,蒼峰疊秀帶浮煙。
端居已倦中原路,定策能清北塞天。
好筑層樓高貯敕,九霄日月看雙懸。
海上羈棲歸未曾,嚴冬冰雪劇崚嶒。
三江去楫誰相禁,五老仙人祇見憎。
旅館端居成凈土,鄉(xiāng)書絕寄似行僧。
更堪回首青冥上,迢遞龍門憶李膺。
天上逍遙紫禁廬,海邊唫望去鴻疏。
曾聞三殿開紅仗,劇想千門迓?輿。
起草應同東觀侶,齋心好似曲山居。
明時次第為霖雨,不羨周南太史書。
月臺(乾隆壬寅) 清 · 弘歷
七言絕句
石麓東頭搆月臺,廣寒宮殿映遙開。
謾訾杜撰成粉本,原自襄陽帖里來。
柴門(乙卯) 清 · 黎簡
七言律詩
隔水青山青有馀,芙蓉灣口雨晴初。
溪流之折路斜出,林竹翳然亭四虛。
吠月狗聲燈火細,綴花麇眼豆籬疏。
望衡接宇連村岸,好好先生何處居。
宦游惟君久,幾經(jīng)滄與桑。
治亂若流水,升沈難等量。
亦或郁煩惱,亦或歡衷腸。
亦或安偃息,亦或食未遑。
黔黎殷愛戴,量移來南方。
青衣一帶水,借潤周四旁。
榷木眾以利,君來成浮梁。
豈不擅明察,寬大實所長。
豈不念終窘,仁厚實中藏。
家既因官累,乃復空宦囊。
郭氏舊金穴,無如寢邱良。
我作嚴道吏,頻登雅雨堂。
石麓但交臂,古樵遠相望。
惟君處稍久,彈指歷三霜。
肝膽氣相許,芝蘭香共芳。
為我理疑獄,為我監(jiān)盤倉。
瀕行錫我贐,促我治歸裝。
我行勿復念,望君日康彊。
茀祿益純固,晢嗣隆且昌。
方今重西事,徵調(diào)及鄰疆。
籌餉縣官急,輸運出河湟。
尤恐浮動眾,乘虛作鴟張。
所賴上蒼佑,今歲獲豐穰。
目前既難恃,居安詎可常。
我去君且住,舊游奚自忘。
薄宦等閒事,固窮應慣嘗。
獨念君親重,圖報終茫茫。
嗚呼知我兮愛我,心結(jié)兮心傷。
悽愴兮前路,迢遞兮故鄉(xiāng)。
江流兮日遠,木落兮天涼。
永懷兮不寐,悵別兮何方。
挽宗教授孝忱 現(xiàn)當代 · 成惕軒
對聯(lián)
蕓閣憶憂時,于先德宗留守其人,不忘述事;
玉臺慚作序,以當年李審言許我,恐負知音。
注:《楚望樓聯(lián)語箋注(婁希安)》:宗孝忱(1891──1979),字敬之,世居如城(江蘇省如皋市)。民國初年(1912年)如皋縣立師范學校畢業(yè)后赴日本東京大學法學系留學?;貒髿v任如皋師范國文教師,國立東南大學、江蘇省立法政大學兩校中文系教授。1924年當選為江蘇省參議員、江蘇省政府秘書長。在南京期間張學良與之相識贊慕其真才實學,誠邀宗孝忱去他的行營任秘書,成為張學良的智囊人物,直至“西安事變”發(fā)生??谷諔?zhàn)爭勝利后他去日本,先后任東京大學、早稻田大學中文教授。1953年去臺灣講學,留居臺灣。在臺灣任臺灣大學教授,考試院襄試委員,是臺灣版《中文大辭典》顧問之一。臺灣教育界尊稱他為國學大師。1979病逝于臺北。著有《觀魚廬稿》《秦關(guān)鴻雪》《孝忱詩文集》《書潛溯源》《書法十二講》等。
宗孝忱與成氏同為中華詩學研究所成員,為研究委員。宗孝忱有詩《奉和惕軒“委員”壬辰高闈巡視臺北試場之作》,成氏有駢文《宗敬之書展啟》《<南溟雜稿>序》。
蕓閣:掌管圖籍的官署,即秘書省。
先德:有德行的前輩。
宗留守:宗澤(1060年1月20日—1128年7月29日),字汝霖,浙東烏傷(今浙江義烏)人,宋朝名將。曾任東京留守。
述事:繼續(xù)前人的事業(yè)。
玉臺: “玉臺體”的省稱。以南朝陳徐陵所編詩集《玉臺集》(亦稱《玉臺新詠》)得名。此處疑指詩集。
李審言:(1859-1931),名詳,字審言,江蘇省興化人,是明代狀元宰相李春芳八世孫,著名文學家、學者,是“揚州學派”后期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