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生卒】:約1514—約1605 【介紹】: 明山東海豐人,字伯謙,號夢山。嘉靖二十六年進士。除武進知縣,擢兵科給事中,以忤吏部,出為山西僉事。隆慶時為右副都御史,巡撫山西,減驛銀,筑城堡。乞養(yǎng)去。萬歷間歷戶部、工部、吏部尚書。時申時行當(dāng)國,巍素厲清操,然已年老,多聽其指揮。萬歷十五年大計,徇時行指,賢否混淆,素望大損。十八年,年近八十致仕歸,歸田十五年卒。工詩,有《存家詩稿》。明詩紀(jì)事·戊簽·卷四
維基巍字伯謙,海豐人。嘉靖丁未進士,除武進知縣。擢兵科給事中,出為山西僉事,歷參議副使,擢右僉都御史,巡撫宣府,改陜西,進右副都御史,移撫山西。入為兵部侍郎,改吏部,以終養(yǎng)歸。起南戶部尚書,召為工部尚書,改戶部,進吏部尚書,加太子太保。贈少保。有《夢山存家詩稿》八卷。(《四庫總目》:魏中歲學(xué)詩,與唐高適相類。而天分超卓,自然拔俗,故能不染埃壒,獨發(fā)清音。《海岳靈秀集》:蘿山詩不事雕繪,旨趣天成。鄒觀光《孚如集》:楊公詩高曠玄遠,沖夷澹泊。河朔魏允中擊節(jié)誦公《晉中》詩:「燈前梳白發(fā),馬上蘿青山。」思沈而致遠,非唐人不能道。《分甘馀話》:吾郡楊太宰蘿山五言沖古淡泊,在高子業(yè)、華子潛季孟間,如:「遠道令人愁,況近單子壘」,「秋風(fēng)入雁門,羽書日三至」,「微微齊景流,天壞色俱素」,鄉(xiāng)心生塞草,世事入秋風(fēng)」,「風(fēng)雨樓國,關(guān)山李牧祠」,「閑將流水引,蘿與古人居」,「雨響殘秋地,城分不夜天」,「古石苔生偏,泉香麝過馀」,皆逼古作。《靜志居詩話》:讀蘿山詩,如水仙十囊,江梅一萼,嫣然薄冰殘雪之外。田按:《蘿山集》五律最勝,直擅右丞、文房勝境,馀子不足道也。自書《存稿》后,乃謂得于曹紀(jì)山、呂時臣為多。雅抱沖襟,令人翛然意遠。)
楊巍(1516年—1608年),字伯謙,號二山,又號夢山,山東海豐縣尚義里(今無棣楊三里村)人。生于明武宗正德九年(1516年),家貧好學(xué),常借雪映月光苦讀,十七歲考取生員,十九歲身染重病。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中舉,在楞嚴(yán)寺苦讀。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成進士,次年授武進知縣。三十一年(1552年)正月選授兵科給事中,丁父憂歸。服闋,復(fù)除吏科給事中,三十五年二月升山西按察司僉事,進布政司右參議、按察司副使,嘉靖四十二年四月升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宣府,四十三年二月以疾乞歸。嘉靖四十五年閏十月,接替戴才以右僉都御史、巡撫陜西。隆慶元年(1567年)十月,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提督雁門等關(guān)兼巡撫山西,三年八月升兵部右侍郎,四年二月以母老身病乞假歸。神宗繼位,隆慶六年(1572年)七月起復(fù)原職,萬歷二年(1574年)四月改任吏部右侍郎,次月升左侍郎,三年二月乞致仕終養(yǎng)。十年(1685年)五月起復(fù)原職,七月出任南京戶部尚書。次年授資政大夫銜,不久改任工部尚書。十一年四月改任戶部尚書,七月改任吏部尚書,十八年二月累疏乞休,特準(zhǔn)致仕,著馳驛去。萬歷三十三年(1608年)卒。贈少保。楊巍最初歷任中外官職,甚有名聲,但到官至吏部尚書秉銓時,已是年耄骫骳,故行事多聽首輔申時行的指揮,故被御使江東之、李植等彈劾抨擊,以致他名望大損,但是他為人有清操,性長厚,不為刻核行。
人物簡介
維基【介紹】: 明大名府南樂人,字懋成,號云門。與兄魏允貞、魏允中并負(fù)時名,世稱南樂三魏。萬歷二年進士。官刑部郎中。
魏允孚(1548年—?),字懋誠,直隸大名府南樂縣人,民籍,官至刑部郎中。順天府鄉(xiāng)試第三十八名,萬歷二年(1574年),會試第二百四十八名,登進士第三甲第十三名。官至刑部郎中,卒于任,年僅三十馀。
人物簡介
劉庭蘭(1552年—?),字國徵,福建漳州府漳浦縣人,軍籍。萬歷四年(1576年)丙子科福建鄉(xiāng)試第一名舉人(解元),與胞兄劉庭芥、從兄劉庭蕙同榜。萬歷八年(1580年)中式庚辰科會試第十四名,殿試三甲第二百三十一名,賜同進士出身,劉庭蕙亦登同榜進士。劉庭蘭在京觀政期間,與南樂魏允中、無錫顧憲成以氣節(jié)相慕,時稱“三解元”。因父喪急歸,守制未滿,卒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