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王元翰

相關人物:共 4 位。
共 4 首

人物簡介

新續(xù)高僧傳·雜識篇第十之三
釋廣慧,字野愚,嵩明人。
幼習詩書,才情開敏,既通文理,尤契玄機。
后得法于水月禪師,便事游參,行腳江南數(shù)十載,始歸滇。
胸懷廓落,居無定所,而學藝日進,雅望益崇。
著有《頌古百則》、《漚花集》諸編,其他題詠頗富。
有《雞足山觀風》一絕,云:“游遍蒼崖盡法身,誰云門內更藏真。
相逢欲問拈花事,千古空傳獻笑人。
聚洲王太史以師禮事之,后于昆明示寂,阇維獲舍利,手骨赤如珊瑚。
辭世偈云:“一句原無,踏倒太初。
非凡非圣,萬象如如?!?div id="z7h92aq" class='inline' id='people_101874_0_9_comment'>

人物簡介

維基
劉道?。?557年—?
),字麟原,號起南,湖廣承天府潛江縣人,民籍。
萬歷十三年乙酉鄉(xiāng)試八十一名,十四年(1586年)丙戌科會試三十六名,登三甲第五十九名。
都察院觀政,任直隸江都縣知縣。
擢兵科給事中,轉刑科給事中,處言路四月,疏凡十數(shù)上。
以爭拾遺,引嫌家居七年。
起補兵科,再轉吏科,復去位。
神宗中葉以來,朝野之問局凡屢變,門戶之說紛紜水火,工科給事孫善繼拜疏竟去,道隆繼之,王元翰、顧天埈、李騰芳、陳治則先后去吏科,糾擅去諸臣,命削善繼籍,道隆等各降秩。
泰昌改元,凡老成人悉起田間,除隆光祿少卿,遷通政參議,轉右通政,疏薦高邑趙南星、德清葛寅亮,溫旨嘉納,次第擢用。
疏救熊廷弼,謂司馬左袒撫臣王化貞,妄引一二不根語,欲坐經(jīng)略逆謀,與兵部駁擊。
不報。
遂引疾致仕。
隆居鄉(xiāng)嚴氣正性,邑中興除大故,不辭艱,不避謗,如條議浚河筑堤事宜,一邑永賴。
于立朝去就間,尤有古大臣之風。
卒年六十七,祀鄉(xiāng)賢。
劉蘭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劉蘭(16世紀—17世紀),字九畹,號秉吾,湖廣承天府京山縣人。
劉蘭是萬歷十九年(1591年)的舉人,三十五年(1607年)成進士,獲授南充知縣,舉卓異而調任咸陽,入朝升為浙江道監(jiān)察御史巡視下江,因母親逝世歸家數(shù)十年。
明光宗即位,再次召用劉蘭為監(jiān)察御史,其時軍需不足,戶部加派,他上疏請求除了山澤、塘堰、屋廬之外,其他征收錢糧一律減五分之四。
天啟年間魏忠賢專權,他提請客氏離宮不報;御史鄭繼芳和黨羽劉文炳誣陷王元翰奸贓,他和史記事、胡忻相繼求情都沒有回應。
之后他掌任河南道,晉太仆寺少卿,奉差回鄉(xiāng)時捐出千金修建學宮,七十九歲時去世。

人物簡介

維基
石三畏,字子知,號欽承,回族,直隸交河(今河北泊頭)人,同進士出身。
萬歷四十七年(1619年)登己未科進士。
歷任山東曹縣、文登縣知縣,為人徇私納賄,以貪財著稱。
御史陳九疇薦入京城遞補,吏部尚書趙南星卑視其人,僅授王府長史職。
后依附魏忠賢,成為“十孩兒”之一。
官至御史,立即上疏攻擊趙南星及李三才、顧憲成、孫丕揚、曹于汴、湯兆京、王宗賢、張問達、王圖、胡忻、王元翰、王淑抃、王允成、涂一榛、王象春等十五人,“鍛成楊、左之獄,咆哮特甚”。
后因醉酒時下令伶人演出《劉瑾酗酒》一劇,魏良卿將此事回報,忠賢大怒,削其職。
忠賢死后,石三畏反以此為功,官復原職,又被揭發(fā)真相,再被削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