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介紹】: 東漢南郡襄陽人。居峴山南,躬耕壟上。劉表數(shù)延請,不至,乃就候之,問曰:“先生不受官祿,何以遺子孫乎?”德公曰:“人皆遺之以危,今獨遺之以安。”后攜妻子登鹿門山,因采藥不返。
人物簡介
【介紹】: 東漢南陽人,字德高。少好學(xué),隱居酈西山中。黃巾起,避難南方,劉表逼以為別駕,轉(zhuǎn)從事中郎。曾說表附曹操,后奉使到許昌,還說曹操威德,表欲殺之。繼知嵩無別意,乃止。荊州平,嵩病于家,就在所拜授大鴻臚。
人物簡介
【介紹】: 東漢北海安丘人,字賓石。桓帝時趙岐為避仇,匿姓名賣餅市中,嵩察岐非常人,共載而歸,藏復(fù)壁中數(shù)年。岐后遇赦出。獻帝時嵩寓于劉表,未為表禮,岐使荊州,稱嵩素行篤烈,共表薦為青州刺史。
人物簡介
全后漢文·卷八十一【生卒】:155—191 【介紹】: 東漢末吳郡富春人,字文臺。少為縣吏,曾鎮(zhèn)壓許生(一作許昌)起事。靈帝中平元年,從朱俊鎮(zhèn)壓黃巾軍,拜別部司馬。尋遷長沙太守,又鎮(zhèn)壓區(qū)星等起義,封烏程侯。后與袁術(shù)合兵討董卓,行破虜將軍,領(lǐng)豫州刺史。討卓得勝,入洛陽,后至魯陽,擁有大量部曲。獻帝初平二年,攻荊州劉表,被表將黃祖部下射死。次子孫權(quán)稱帝后,追謚武烈皇帝。
堅,字文臺,吳郡富春人。建寧末,府召署假尉。熹平中,歷鹽瀆、盱眙、下邳丞。中平初,中郎將朱俊討黃巾,請為佐軍司馬,以功拜別部司馬。尋為張溫司空參軍,遷議郎,拜長沙太守,以功封烏程侯。義兵起,袁術(shù)表假中郎將,又表行破將軍,領(lǐng)豫州刺史。初平三年,為術(shù)擊劉表,戰(zhàn)死。權(quán)稱尊號,追謚曰武烈皇帝,廟號始祖。(案:孫策造吳,當(dāng)編入《三國文》,孫堅當(dāng)列前代。梁宣帝父統(tǒng),情文帝父忠,從此例。)
人物簡介
【生卒】:?—200 【介紹】: 東漢末人。益州大吏。劉焉卒,擁立劉璋為益州刺史。韙任征東中郎將,屯兵巴郡以備劉表。在巴中深得民心,陰結(jié)州中大姓,于獻帝建安五年起兵擊劉璋,為璋所殺。
人物簡介
全三國文·卷五十七【生卒】:161—223 【介紹】: 即蜀漢昭烈帝。三國蜀皇帝,亦稱先主,涿郡涿縣人,字玄德。東漢遠支皇族,少孤,販履織席為生。東漢末起兵鎮(zhèn)壓黃巾軍。先后依公孫瓚、陶謙、曹操、袁紹、劉表等。赤壁之戰(zhàn)中,聯(lián)合孫權(quán),大破曹操,據(jù)荊州。旋取益州、漢中。漢獻帝建安二十四年,自立為漢中王。曹丕代漢之次年稱帝,國號漢,建都成都。章武初,率師伐吳,在夷陵之戰(zhàn)中大敗,卒于白帝城。在位三年。謚昭烈。
帝諱備,字玄德,涿郡涿人,中山靖王劉勝之后。靈帝末除安喜尉,又除下密丞,后為高唐尉,遷為令。獻帝初,公孫瓚表為別部司馬,守平原令,領(lǐng)平原相;陶謙表為豫州刺史,尋領(lǐng)徐州;曹公表為鎮(zhèn)東將軍,封宜城亭侯,尋為豫州牧,復(fù)表為左將軍。后破曹公于赤壁,自領(lǐng)荊州牧。又定蜀,領(lǐng)益州牧。又定漢中,稱漢中王。以魏黃初二年即皇帝位,改元章武,在位三年,謚曰昭烈皇帝。(案:先主稱尊號,諸文誥策命皆劉巴所作,今以即位已前已后諸篇編為先主文。)
人物簡介
【介紹】: 東漢末北海人。十常侍亂政,賓碩識原涼州刺史趙岐于難中而救之。后,趙岐復(fù)官顯貴,賓碩亦以此顯名于世,仕至豫州刺史。獻帝初平末,客居荊州,劉表敬禮之。
人物簡介
【介紹】: 東漢安定烏氏人,字孟皇。以善八分書名聞于時,得師宜官法。靈帝時任選部尚書。建安中依劉表。及曹操下荊州,乃歸曹操。操愛鵠所書,嘗仰懸?guī)ぶ屑?xì)玩,以為勝師宜官。魏宮殿題署,皆鵠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