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聞龍

相關(guān)人物:共 5 位。
共 5 首

人物簡介

甬上耆舊詩·卷二十三
初字用拙,號青山。
父梧,官中書舍人。
先生生于官舍,兒時輒對語驚人。
父罷官,卒于家。
兄某盡廢所遺橐中金,走客京師,不知其死所。
先生奉母至孝,撫兄孤踰于已出,衣食相有無。
里中俱稱先生義至高。
既絕意仕進(jìn),唯與故人先賓父、楊伯翼、聞隱鱗諸先生論詩,過從不間風(fēng)雨,諸先生俱兄事之。
時余文敏公以祭酒在里門,重先生風(fēng)格,與定交,將為先生起,隱居湖上,如奉戴安道。
適公入相,薨于官,未果。
后余長公將以門資補(bǔ)官,因重父交,請得奉先生同游京師。
先生竊念,謂可因覓兄喪,即與同往。
至京師,閉門掃席,絕不通輦下人,惟所交屠田叔先生、長公子生超三人,相與賦詩,都下競傳寫,即所謂薊門倡和詩是也。
先生獨(dú)間行,遍求兄遺骨所在,竟得諸寺,廡中題識宛然。
先生哭之慟,即日載其柩歸,長公為治裝。
先生既垂老,家屢空,意怡然也。
與先賓父先生交更深。
賓父垂沒,屬其子豐曰:吾死后,必歲奉蔡先生谷十石終其身。
是歲,豐以遺命致谷,先生堅(jiān)卻不受,曰:吾無以報亡友地下,且君家設(shè)有不繼,是重負(fù)先人之命也。
不若自今日辭之,以善故人始終。
聞?wù)呓^嘆服。
時屠田叔亦罷二千石歸,因招先生,使移家。
其鄰幽居里,名曰乾溪,里中人盡稱為乾溪孔子。
適比鄰失火,望者俱驚曰:是不近蔡夫子居耶!
火及門,風(fēng)反,先生所居宴然。
年七十,偶得微疾,即自尅死。
聞隱鱗先生過,與訣曰:若先生今日,此中可無愧怍。
先生笑曰:故人知我者。
至期,盡召家人起坐,曰:伯翼待我久,可以行矣,遂瞑。
此外無他語,其與朋友為死生若此。
子起白亦能詩,錄先生遺集十卷藏于家。
初,屠田叔嘗過先忠毅公,客四坐,或問:蔡子行近詩何句最佳?
田叔曰:蔡詩若草綠鵝兒喜,天清鸛侶高,真不亞杜陵也。
先忠毅公亦時時誦之。

人物簡介

甬上耆舊詩·卷二十九
字百里。
父光宏,官少司馬。
百里有逸才,工詩,體中文弱,雖為貴公子,不喜盛車騎往來,閉門掃坐,所過從未嘗有雜客。
性嗜佳山水,嘗與詩人泛桓溪,飲它山泉,訪賀監(jiān)黃冠谷,高詠傳一時。
百里年少,猶及從汪長文、聞隱鱗諸先生。
杖屨卒,年不滿三十。
所傳遺詩廑五七言律一卷。

人物簡介

甬上耆舊詩·卷二十三
字子敏,先櫟軒先生曾孫也。
少讀曾大父遺書,通《尚書》、《》二經(jīng)。
初應(yīng)童子試,望見督學(xué)副使,夜擁火上座,諸試者俱散發(fā),解衣帶,一手提襪。
隸人簇搜之,喊曰:無弊,始許執(zhí)卷入。
即喟然曰:此豈國家待士禮耶?
吾不可辱。
遂棄經(jīng),生業(yè)不治,專學(xué)為詩。
與蔡子行、聞隱鱗、汪長文諸先生倡酬,以風(fēng)格交相重。
為人寡欲,性篤孝友。
長兄以太學(xué)生為郎,喜客,盛車騎供張,所負(fù)錢至數(shù)百萬,處士傾其業(yè)為償,無少間言。
聞隱鱗先生最以孝友稱,然心重處士,嘗曰:子敏誠古人也。
使其子弟來執(zhí)經(jīng)于門,郡太守丞思一見,不可得。
里中名薦紳時置酒,虛席迎處士為一往,率葛巾大布浣衣,直造上座。
或諷使稍更衣,處士笑曰:此吾家舊物也。
身布衣,斯布衣耳,終不易。
所著詩,曰《松扉集》。
先忠毅公重之,及開府貴陽,攜其稿刻諸幕下。
適安酋反,被圍,版燬于火。
后曹能始先生復(fù)刻之閩中。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浙江鄞縣人,字美中。聞元奎子。正德九年進(jìn)士。授兵部主事。以諫武宗南巡被杖。官至江西布政司左參議。
甬上耆舊詩·卷十三
字美中,以進(jìn)士授兵部職方主事。武宗欲南巡,與同官黃鞏、陸震等泣諫,罰跪午門五日,杖三十人,俱為公惋嘆。公曰:人臣為君父死,其分也,惟圣主感悟是望,馀何言?宸濠反,贊大司馬區(qū)畫,功居多。嘉靖改元,進(jìn)諫南巡者官一級。再遷車駕郎中,掌畿內(nèi)武選,杜絕請托,名赫然。出為江西參議,便道歸里,卒于家。公性篤孝友,待族黨俱有恩。性沈靜,平時恂恂然,遇事立斷不可奪。居官志在仗節(jié),死職下,朝論深器重之。
維基
聞澤,字美中,浙江鄞縣人。
出身浙江鄞縣(今屬寧波市海曙區(qū))世家,世居石馬塘。
是尚書聞淵的從弟,祖父聞璋。
從孫聞龍,明朝茶學(xué)家。
正德五年庚午科舉人,九年(1514年)甲戌科,登二甲122名進(jìn)士。
歷官兵部主事、江西布政司參議,曾因直諫明武宗南巡不可而受廷杖。
其為官忠勤,告老還鄉(xiāng)后,居家孝友,鄉(xiāng)人皆謂其有家傳美德。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573 【介紹】: 明僧?;窗哺捱w人,俗姓姚,名東陽。本諸生,嗜佛經(jīng),不問家人產(chǎn)。隆慶間北探諸名勝僧寺,居北直之羊山秀峰庵,闡三教宗旨。萬歷元年坐化,汪道昆為之塔銘。
大明高僧傳·卷第四 解義篇第二之四
釋明龍淮南宿遷姚氏子也。俗諱東陽。嘗補(bǔ)邑庠諸生。居常好修嗜內(nèi)典。二十年不問家人產(chǎn)。雅從善知識游隆慶改元。澹然為居士。而北探諸名勝巨剎訪有道耆德。寓清苑越三寒暑。登銀山法華寺從大光和尚祝發(fā)進(jìn)具。尋居羊山秀峰庵。名德日起。鶉衣一衲不裓不襦不履諸陵。中貴人多檀施弗之顧安七十二眾期千日。親為說法闡三教宗旨。時休寧汪司馬道昆奉詔行邊。道出諸陵期督府法華寺。聞師高德乃趣。一沙彌逆至。見師敞衲曾不掩[膊-甫+一]祁寒無所侵。汪與督府避席禮之。攜入洞中。坐石床與語。師略舉西來意。督府灑然信服。汪問千日畢能作常住乎。曰無常無住。明日辭歸。越旬有五日立春。羊山放光五色。又越七日除夕集眾告曰。元年元日吾當(dāng)行矣。汝等識字者用耳聞經(jīng)。不識字者用心念佛。務(wù)禪定智慧務(wù)濟(jì)物普心。即此是佛慎弗他求。汝等勉之。除夜既半命弟子視中星曰。夜午乎。曰午矣。師曰。未也。日午乃行。元日羊山復(fù)放五色光如向。至日中師辭眾坐化。越七日阇維復(fù)放光如向。大眾與諸中貴人望光對師羅拜曰。佛耶佛耶。愿以此光普照下土。已而舍利累然。督府治塔藏之。汪公為之銘。賞萬歷元年正月也。
補(bǔ)續(xù)高僧傳·雜科篇
明龍?;茨纤捱w姚氏子。俗名東陽。嘗為其縣諸生。居嘗好修。歷二十年所。不問家人生業(yè)。雅從善知識游。隆慶改元。落發(fā)居羊山秀峰庵。名德日起。即諸陵中貴人多檀施。師藍(lán)縷自如。一衲不啻懸鶉。不裓不襦不履。顧就羊山。安七十二眾。為千日期場。師日為大眾說經(jīng)。大眾亦樂為之聽眾也。時神宗皇帝初即位。行邊使道昆汪公。道出諸陵。詣師問道。意獨(dú)多之。因問曰。千日期畢。羊山能作嘗住乎。師曰。無嘗無住。后旬有五日。太史當(dāng)謁。立冬其日羊山放光。又越七日。歲將除。師集大眾語曰。元年元日吾當(dāng)行。公等居此。識字者。用心念佛。不識字者。用心念佛。務(wù)智慧務(wù)普心。即此是佛。公等勉之。歲除夜既半。命弟子視中星曰。夜午乎。曰。午矣。師曰。未也。日午乃行。元日日幾中。羊山放光如向者。頃之坐化。蓋日中云。越七日舉焚。日中復(fù)放光如向者。諸陵中貴人咸在。率大眾羅拜。治浮屠。藏舍利。
新續(xù)高僧傳·義解篇第二之四
釋明龍,姓姚氏,宿遷人也。
原名東陽,嘗入邑庠,為名諸生。
居常好修,嗜內(nèi)典,二十年不問家人產(chǎn),雅從善知識游。
隆慶改元,澹然為居士,而北探諸名勝巨剎,訪有道耆德,寓清苑,越三寒暑。
登銀山法華寺,從大光祝發(fā),進(jìn)具,尋居羊山秀峰庵,名德日起,鶉衣一衲,不裓、不襦、不履,諸陵中貴人多檀施,弗之顧。
安七十二眾,期千日,親為說法,闡三教宗旨。
時休寧汪司馬道昆奉詔行邊,道出諸陵,期督府法華寺,聞龍高德,乃趣一沙彌逆至,見其敝衲曾不掩骭,祈寒無所侵,汪與督府避席禮之,攜入洞中,坐石床與語,略舉西來意,督府灑然信服。
汪問:“千日畢,能作常住乎?
”曰:“無常無住。
”明日辭歸。
越旬有五日立春,羊山放光五色,又越七日除夕,集眾告曰:“元年元日,吾當(dāng)行矣,汝等識字者用耳聞經(jīng),不識字者用心念佛,務(wù)禪定智慧,務(wù)濟(jì)物普心,即此是佛,慎弗他求,汝等勉之。
”除夜既半,命弟子視中星,曰:“夜午乎?
”曰:“午矣。
”曰:“未也,日午乃行。
”元日羊山復(fù)放五色光如前,至日中遂辭眾坐化。
越七日,阇維復(fù)放光如前,大眾與諸中貴人望光羅拜曰:“佛耶,佛耶,愿以光普照下土。
”已而舍利累然,督府治塔藏之,汪公為之銘,實(shí)萬歷元年正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