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陳國是

相關(guān)人物:共 3 位
共 3 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福建龍溪人,名駟,以字行,門人稱愛禮先生。
洪武中以秀才被征,對策第一。
舉德行特異,復(fù)居第一。
拜都御史,曾上疏二十事以陳國是。
后為人所構(gòu),徙云南。
能詩,有《愛禮集》。
明詩紀(jì)事·甲簽·卷二十六
駟字宗道,龍溪人。洪武十五年以秀才徵試第一,拜都御史,后坐事徙滇。有《愛禮先生集》十卷。 (梁章鉅《東南轎外詩話》:劉宗道自號悔怍子,《愛禮集》中有《澄心》一絕云:「一鑒方塘本自明,無端潢潦聽縱橫。日來惟賴投醪力,坐見寒光徹底清?!怪弥纤沃T儒集中,幾無以辨。)

人物簡介

新續(xù)高僧傳·明律篇第四之六
釋性實(shí),字天月,號澄庵。
姓劉氏,山陽人也。
父國棟,樂善不倦,虔誦佛號,每見異徵。
嘗?菩薩垂光,覺而內(nèi)室舉子。
時方中宵,曇花隱見,知有自來。
故生而穎悟,性根不凡。
甫及弱冠,志存遺俗。
祝發(fā)后,聞金陵寶華山文海為一代尊宿,遂入山膜拜,從之學(xué)律。
夙夜精修,不間寒暑。
親承密諦,妙悟環(huán)生。
攝??經(jīng)壇,職司都講。
婆娑雙樹,龍象俱馴。
既而文海紫衣內(nèi)召,趨廷有喜,改建法源,說戒無遮。
于是情殷輔導(dǎo),因?yàn)榻淌凇?div id="ymehzq5" class='inline' id='people_103150_0_13_comment'>
四禪風(fēng)靡,勝流總至。
金碧煙凝,同生悲悟。
未幾,道場圓滿。
文海請旨還山,承恩召對,垂詢法源繼席。
時新更寺名,未敢自私。
故不舉其徒,而薦諸寺長老。
復(fù)奉欽命,南山法嗣同舉引見。
特詔性實(shí),繼主法源方丈,遂履斯任。
然庫藏屢空,人莫之識。
惟率眾靜修,澹然無營。
久之,四眾歸仰,十方施助。
于是殿宇寮垣,涂茨丹雘,鳩工以時,莊嚴(yán)宏麗,煥然改觀。
生平誓愿,居不安逸,廚無香積。
春冬說戒,結(jié)夏安禪。
宵夜精勤,脅不著席。
一缽一盂,身先率眾。
布衲一襲,不敝不更。
數(shù)十載如一日。
故年登大耋,視聽不衰。
王公卿相,往來參契。
接其幽旨,皆相悅懌。
不兢于心,不眩于目,澹然無欲。
若遇道俗,雖至愚下,必與均禮。
大眾平等,斯為近之。
乾隆丁丑歲,已傳席圓林,退院間居,恬靜自得。
時皇四子學(xué)山,頗好游獵。
嘗憩寺門,車馬闐喧。
乃定中初起,扶杖款扉,草履迎侯。
皇子挹其謙光,皓首龐眉,物我胥蠲,赧然心折。
投弓珥筆,貽之篇章,傳為遺寶。
以乾隆三十九年春正月八日示寂,壽八十有二,臘六十有三,弟子圓升別起靈塔,不附憫忠。
仰其芬菲,昭茲來哲。
黃贊鈞 朝代:清末至現(xiàn)當(dāng)代

人物簡介

全臺詩
黃贊鈞(1874~1952),字石衡,又字石崚、參兩,號立三居士、海鶴樓主人。
臺北大龍峒人,詩人黃水沛三兄。
曾受業(yè)宿儒黃覺民、周鏗鳴、黃謙光等人,十五歲至宜蘭參加童子試,名列第七。
日治后,曾執(zhí)教于大龍峒公學(xué)校,明治四十一年(1908)任《臺灣日日新報(bào)》漢文記者。
黃氏熱心宗教活動,于儒教推廣尤積極,曾于大龍峒建「樹人書院」文昌祠,并修筑大龍峒孔廟之梓星門、黌門、泮宮、泮池和萬仞宮墻等。
昭和八年至十一年(1933~1936)發(fā)行以勸善為主的刊物《感應(yīng)錄》;昭和十四年(1939)三月,擴(kuò)充為以儒教為主的《崇圣道德報(bào)》,至昭和二十年(1945)一月止,共發(fā)行七十一期。
后又刊印《人?;貫憽?。
黃氏一生以推展文教、改善社會風(fēng)氣為己任,曾參加「瀛社」、「猗蘭吟社」詩會活動,著有《海鶴樓詩鈔》上下卷、《大同要素》。
〖參考連曉青〈黃贊鈞其人其事其詩〉,《臺北文物》三卷一期,1954年5月;張子文等《臺灣歷史人物小傳:明清暨日據(jù)時期》,臺北:國家圖書館,2003年12月。
〗以下?lián)刖€文教基金會所藏之《海鶴樓詩鈔》上卷,及《臺灣日日新報(bào)》、《漢文臺灣日日新報(bào)》、《臺灣教育會雜志》、《臺灣詩報(bào)》、《詩報(bào)》、《崇圣道德報(bào)》、《東寧擊缽吟集》、《瀛海詩集》、《南瀛詩選》等報(bào)刊詩集輯錄編校。
(翁圣峰 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