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楊士聰

相關人物:共 7 位。
共 7 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陜西臨潼人,字養(yǎng)中,號渭溪。萬歷四十一年進士。官至兵科給事中。有《兵垣奏疏》。
維基
劉懋(?
—1631年),字黽夫,號養(yǎng)衷。
陜西臨潼人,籍貫直隸鳳陽(今安徽),同進士出身。
劉懋祖籍直隸鳳陽(今安徽),父輩時徙臨潼亨利里。
萬歷四十一年(1613年)登癸丑科進士,歷任項城、寧陵、新安諸縣知縣,升禮科給事中。
因得罪魏忠賢而削職。
崇禎初年(1628年)任刑科右給事中,崇禎二年(1629年)御史毛羽健上疏指出:“驛遞一事,最為民害”,接著劉懋又上疏稱:“當今天下州縣,困于驛站者約十之七八,驛站用于公務者僅十分之二,用于私事者占十分之八”,崇禎帝以此事問韓爌,韓爌稱:“汰兵止當清佔冒及增設冗兵爾。
沖地額兵不可汰也?!薄?div id="q56tax0" class='inline' id='people_42895_1_7_comment'>
同年五月正式議裁,劉懋改任兵科左給事中,專管驛遞整頓事務。
此舉卻招致極大反彈,劉懋不久上疏:“游滑不得料理里甲也,則怨;驛所官吏不得索長例也,則怨;各衙門承舍不得勒占馬匹也,則怨;州縣吏不得私折夫馬也,則怨;道府廳不得擅用濫用也,則怨;即按撫與臣同事者不得私差多差也,則怨。
所不怨者獨里中農民耳!
”,崇禎四年(1631年)二月上報,節(jié)銀六十八萬五千余兩,“即臣所請借抵新餉以寬民力者”, 卻“嗣因邊事孔亟,始移為修防之需”“臣非不知皇上不得已之苦心,乃國家自有經(jīng)長之制,原不在加派之間”。
裁驛有害于明朝政權的穩(wěn)定,《明季北略》就說:“祖宗設立驛站,所以籠絡強有力之人,使之肩挑背負,耗其精力,銷其歲月,糊其口腹,使不敢為非,原有妙用。
楊士聰說:“天生此食力之民,往來道路,博分文以給朝夕。
一旦無所施其力,不去為賊,將安所得乎?
后有自秦,晉、中州來者,言所擒之賊,多系驛遞夫役,其肩有痕,易辨也”。
李自成因驛站被裁,最后鋌而走險,成為農民軍領袖。
如史籍所說:“李自成一銀川驛之馬夫耳,奮臂大呼,九州幅裂。
”在百官唾罵聲中,劉懋辭官返鄉(xiāng),不久憂郁死。
棺木運至山東,家人竟然雇不到一人輦負,以致寄存旅舍,經(jīng)年不得歸葬鄉(xiāng)里。
史??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史??,號镕古,直隸保定府清苑縣人。
天啟元年(1621年)辛酉科舉人,二年(1622年)壬戌科進士,六月授陜西西安府推官,天啟四年與七年兩次擔任本省同考官。
崇禎元年(1628年)考選,授任福建道監(jiān)察御史,不久告病。
二年起補山西道御史,三年巡視南城,管理皇城,本年巡按淮揚,六年管理京營,七年加俸一級,管京營。
明史載其為官無行,善結納宦官,為王永光死黨。
巡按淮、揚期間,侵佔庫中贓罰銀兩十馀萬。
攝巡鹽政,又貪污前任張錫命所存庫銀二十馀萬。
及以少卿家居,檢討楊士聰彈劾吏部尚書田唯嘉收受周汝弼八千賄賂任延綏巡撫,史??參與其中,又揭發(fā)史??搜刮鹽課之事。
史??得旨自辯,于是功訐楊士聰,鹽課之事則請敕淮、揚監(jiān)督中官楊顯名核奏。
不久,張錫命之子張沆、給事中劉焜芳再次彈劾史??侵佔有據(jù),又揭發(fā)其勒索富人于承祖萬金之事。
事發(fā),史??則遣家人重金賄賂,圖謀改舊籍。
毅宗怒,將史??革職。
史??緊急攜帶巨金入都,求助薛國觀。
商議之后,即上疏攻劉焜芳及其弟炳芳、煒芳。
及楊顯名核疏上,力為史??辯解,只有六萬兩無法抵賴,史??下獄。
會有兵事,獄久不結,死于獄中。
京師人傳言史??所貪巨資皆為薛國觀所有,并有家人為證。
國觀扔盡力辯解,稱史??為黨人搆陷,毅宗不聽。
楊通俊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末清初山東濟寧人,字圣企,號樗庵。
楊士聰子。
諸生。
官蓬萊教諭。
有《煙霞紀游》、《斲老庵漫草》等。
陳扆誦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陳扆誦(?
—17世紀),字詠先,山東兗州府濟寧州人。
幼孤,由伯父陳伯友撫養(yǎng)訓導。
崇禎十年(1637年)成丁丑科進士,知陜西三原縣,縣有彭寨者,恃秦王府護衛(wèi)勢利,為逋逃藪。
扆誦出其不意,破其巢。
又招降流寇首領高杰等,以卓異入為戶部員外郎,管中府草場,供用庫,督練餉。
時內帑匱乏,外解不至,扆誦劑量盈虛,會計精當。
濟寧火災,諭德楊士聰疏請蠲恤,部議欲免舊逋,扆誦以虛名非實惠,尚書倪元璐從之,得旨如所請。
甲申闖軍陷京師,扆誦變姓名,羈旅江淮者十年,歸里,衣短后衣,跨蹇東鄙,人不知其士大夫也。
野老爭席,謝笑而已。
弟陳扆則,博學能文,崇禎三年庚午同舉鄉(xiāng)試,早卒,扆誦為撫其孤。
趙颎 朝代:明至南明

人物簡介

維基
趙颎(?
—17世紀),字韓公,號東軒,開封府陳州項城縣人,明朝、南明。
趙颎個性厚重沉默,很早在鄉(xiāng)學讀書,天啟七年(1627年)中舉人,到崇禎十六年(1643年)成進士,獲授庶吉士。
弘光年間他和楊士聰一同在翰林院任職,擔任編修;入清后他曾出任山東鹽運司經(jīng)歷,很快他因病辭官,隱居在蘆村不再見客;飲食和衣著猶如寒素,每天書不離手,教導兒子讀書為業(yè)。
有《東軒文集》若干卷、《鹽幕集事》一卷流傳,三名兒子都是名士。
錢世貴 朝代:明至南明

人物簡介

維基
錢世貴(?
—17世紀),字圣沾,南直隸松江府青浦縣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崇禎十二年(1639年),錢世貴中式己卯科應天鄉(xiāng)試舉人,次年(1640年)聯(lián)捷進士,兵部觀政,獲授諸暨知縣,賑濟因戰(zhàn)亂挨餓的人民;又招集工人,儲備木材修緝倒塌的縣治堂署,并修正劃一民間度量衡。
之后他調任浙江山陰,北京失陷后曾捐出財產(chǎn)募資在松江建立水師;弘光年間得和楊士聰同時召用,擔任國子博士,后事不詳。
陳中輔 朝代:近現(xiàn)代

人物簡介

詞學圖錄
陳中輔(1917-?
) 原名中孚,字次園。
江蘇昆山人。
1940年畢業(yè)于東吳大學法學院,任教師、編輯、翻譯等。
早年問詩于金松岑,問詞于吳眉孫。
有《朝徹樓詩詞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