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孫枝蔚

相關(guān)人物:共 5 位
共 5 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473—1529 【介紹】: 明陜西慶陽人,徙居開封,字獻吉,自號空同子。生于成化八年十二月中。弘治六年進士,授戶部主事。武宗時,為尚書韓文草奏疏,彈劾宦官劉瑾等,下獄免歸。瑾誅,起為江西提學副使,倚恃氣節(jié),陵轢臺長,奪職。家居二十年而卒。嘗謂漢后無文,唐后無詩,以復古為己任。與何景明、徐禎卿、邊貢、朱應(yīng)登、顧璘、陳沂、鄭善夫、康海、王九思號十才子。又與何景明、徐禎卿、邊貢、康海、王九思、王廷相號七才子,是為前七子。夢陽己作,詩宗杜甫,頗狂放可喜,文則詰屈警牙,殊少精彩,時人則視為宗匠。有《空同子集》、《弘德集》。
詞學圖錄
李夢陽(1473-1530) 字獻吉,號空同子。慶陽人,徙居河南扶溝。卒后門人私謚文毅。天啟時追謚景文。倡文必西漢,詩必盛唐,開明代詩文復古運動之先河,與何景明、徐禎卿、邊貢、康海、王九思、王延相并稱"前七子"。文沉博偉麗,詩雄渾豪壯,才力富健,籠罩一時。亦能詞。有《空同集》,詞在集中。
黃鶴樓志·人物篇
李夢陽(1473—1530) 明代文學家。字天賜,又字獻吉,號空同子。甘肅慶陽人,祖籍扶溝(今河南開封)。弘治五年(1492)山西鄉(xiāng)試解元,弘治六年進士,任戶部主事,官終江西提學副使。后為權(quán)貴所惡,去職家居二十馀年卒。卒謚景文。工詩、古文,與徐禎卿、邊貢、何景明并稱四杰,明“前七子”之一,又為明“十才子”之一。曾多次游覽黃鶴樓,吟詩作賦。所作七律《登黃鶴樓》《漢江》、七絕《夏口夜泊別友人》等詩情深意雋,跌宕有致。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天賜,更字獻吉,慶陽人,徙扶溝。弘治癸丑進士,授戶部主事正德初歷郎中罷歸復起江西提學副使天啟中追謚景文有空同子集
明詩紀事·丁簽·卷一
夢陽字獻吉,慶陽人。
弘治癸丑進士,授戶部主事。
遷郎中,以劾張鶴齡系獄。
尋宥出,代韓文草疏劾劉瑾,謫山西布政司經(jīng)歷,復摭他事下獄,得釋。
瑾誅,起故官,出為江西提學副使,坐作宸濠《陽春書院記》削籍。
天啟中,追謚景文。
有《空同集》六十六卷。
(《四庫總目》:夢陽才力富健,足以籠罩一時。
《橫云山人史稿》:弘治時,李東陽主文柄,天下翕然宗之。
夢陽譏其萎弱,倡言文必秦、漢,詩必盛唐,與何景明、除禎卿、邊貢、朱應(yīng)登、顧璘、陳沂、鄭善夫、康海、王九思號十才子。
又典景明、祖卿、貢、海、九思、王廷相號七才子。
大復集》:空同有超代軼俗之見,其高者不能外前人,下者已踐近代。
夫意象應(yīng)曰「合」,意象乖曰「離」。
空同丙寅間詩為「合」,江西以后詩為「離」。
丙寅間作,叩其音,尚中金石,江西以后之作,辭艱者意反近,意苦者辭反常,色澹黯而中理,披慢讀之,若搖鞞鐸耳。
《國寶新編》:李獻吉朗暢玉立,傲睨當世。
讀書斷自漢、魏以上,故其詩文卓爾不群。
晚始泛濫諸家,益濟宏博,或失則粗,矯枉之偏,不得不然耳。
王廷相《家藏集》:李獻吉以恢闊統(tǒng)辯之才,成沈博偉麗之文。
游精于秦,漢,割正于六朝,執(zhí)符于雅謨,參變于諸子,用成一家之言,遂能掩蔽前賢、命令當世。
黃省僧《五岳山人集》:先生古賦《騷選》、樂府古詩、漢魏覽眺諸篇,逼煩東樂。
近體歌廳,少陵、太白,往匠可淩,后哲難繼。
明興以來,一人而已。
升庵集》:唐子元薦與馀書論本朝之詩,李、何一出,變而學杜,壯乎偉矣!
然正變云擾,而剽襲雷同;比興漸微而《風騷》稍遠。
《藝苑卮言》:李獻古詩如金鳷擘天,神龍戲海;又如韓信用兵,眾寡如意,排蕩莫測。
國朝習杜者凡數(shù)家華容孫宜得杜肉,東郡謝榛得杜貌,華州王維楨得杜筋,閩州鄭善夫得杜骨。
然就其所得,亦近似耳。
唯獻吉具體而微。
四溟詩話》:李獻吉極苦思,垂成如一二句弗工,即棄之。
田深父見兩惜之,獻吉曰:「是自家物,終久還來。
」 《國史唯疑》:正德七年、九年黃河連清,李夢陽詩云:「今瑞定于今帝運,世人休擬圣人生。
」蓋婉辭也。
至嘉靖改元,始直書其事,為入繼大統(tǒng)之祥云:「紫蓋復從嘉靖始,黃河先為圣人清。
」 《詩談》:關(guān)中李夢陽崧高之秀,上菁青冥;龍門之派,一瀉千里。
獨其論黃、陳不香色,而時不免自犯其言。
詩藪》:李獻吉詩文山斗一代,其手辟秦、漢、盛唐之派,可謂達磨西來,獨辟禪教。
又如曹溪卓錫,萬眾皈依。
馮時可《元成選集》:空同歌行,縱橫開闔,神于青蓮;七律雄渾豪麗,深于杜陵。
異色絕焰,吾無間然。
張偉《談藝錄》:李獻吉雄豪壯麗,如長江巨浸,滔滔千里,雖有枯槎敗筏,無妨飄蕩。
《明詩選》:陳臥子曰:「獻吉志意高邁,才氣沈雄,有籠罩群俊之懷。
其詩自漢、魏以至關(guān)元,各體見長,然崢嶸清壯,不掩本色。
其源蓋出于《春風》。
」李舒章曰:「獻吉以雄厚之思,發(fā)清剛之氣,如華岳秋高,奇云秀彩,變動不竭。
古詩、樂府純法漢、瑰,下及阮、謝,無不神合。
近體則專宗少陵,然于合處反見其離,于離處反見其合。
孫枝蔚《四杰詩選》:王元美謂律至獻吉而大。
其大者若《冬日象山書院》:「人亡故國還祠廟,世異陰崖尚品題。
」《臺寺夏日》:「云雷畫壁丹青壯,神鬼虛堂世代遙。
」《熊監(jiān)察至自河西》:「封事幾騰天北極,籌邊真歷地西頭。
」《繁臺次秦氏韻》:「草綠梁臺猶殿閣,花殘宋苑只宮墻。
」皆氣象高古者也。
王士禛《古夫于亭雜錄》:錢牧翁撰列朝詩,大旨在尊西涯,貶李空同、李滄溟。
又因空同而及大復,因滄溟而及弇州,素垢指瘢,不遺馀力。
夫其駁滄溟古樂府、擬古詩是也,并空同《東山草堂歌》而亦疵之,則妄矣!
所錄《空同集》詩,亦多泯其杰作。
黃省曾吳人,以其北學于空同,則擯之,于朱淩溪應(yīng)登、顧東橋璘輩亦然。
子竊非之。
《明詩別裁》:空同五言古宗法陳思、康樂,然過于雕刻,未極自然。
七言古雄渾悲壯,縱橫變化。
七言近體開合動蕩,不拘故方,準之杜陵,幾于具體,故當雄視一代。
錢受之詆其模擬剽賊,等于嬰兒之學語。
至謂「讀書種子從此斷絕」,吾不知其為何心也!
馬星冀《東泉詩話》:北地七言歌行最為擅場,如《漢京篇》、《去婦詞》、《土兵行》,皆有杜陵之風。
起調(diào)尤工,其《送李中丞赴鎮(zhèn)》:「黃云橫天海氣惡,前飛鹙鸧后叫鶴。
陰風夜撼醫(yī)無閭,曉來雪片如手落。
」《送李帥之云中》:「黃風北來云氣惡,云州健兒夜吹角。
將軍按劍坐待曙,紇干山搖月半落。
」起調(diào)相同,亦有轍跡可尋。
田按:空同志壯才雄,目短一世,好掊擊人,而受人掊擊亦甚。
然究一時才杰,亦不能出其右也。
成、弘之間,茶陵首執(zhí)文柄,海內(nèi)才俊,盡歸陶鑄。
空同出而異軍特起,臺閣壇坫,移于郎署,始猶依違,不欲顯然攻之也。
贈昌谷《崢嶸百年會》詩云:「我?guī)熱绕饤钆c李,力挽一發(fā)回千鈞。
大賢衣缽豈虛擲,應(yīng)須爾輩揚其塵。
」至西涯六十壽詩。
則僅「文章班馬則,道術(shù)孟頗醇」二句頌其文章。
而「絕藝邕斯上,高情頡籀鄰。
一揮驚霹靂,只字破風塵。
絢練玉侯宅,蒼茫海岳濱。
幽刂光沕窟,巨榜照嶙峋。
星燦將軍碣,云垂學士珉。
崖題半?yún)浅?,墨刻遍齊秦」等句,專頌。
揚其書法,軒輊已見微意。
及西江放廢后,茶陵已歿,乃放言不諱,作《朱淩溪墓志》云:「一時篤古之士,爭慕響臻,而執(zhí)政顧不之喜,惡抑之。
北人樸,恥乏黼黻,以經(jīng)學自文,曰:后生不務(wù)實,即詩到李、杜,亦酒徒耳!
』而柄文者承弊襲常,方工離浮靡麗之詞,取媚時眼。
見淩溪等古文詞,愈惡抑之曰:『是賣平天冠者。
』凡號稱文學士,率不獲列于清銜,陰欲困之。
」北人謂劉文靖,柄文者謂茶陵也。
平心而論,茶陵詩文固自可傳,而空同復古之功,亦不可沒。
從古文人相輕。
由來已然,論者固不必為之左右袒矣。)
維基
李夢陽(1472年—1529年),字獻吉(一說又名獻吉,字恩賜),號空同子。陜西慶陽(今甘肅)人,祖籍河南扶溝,明朝文學家、詩學家、詩人、政治家,弘治六年癸丑進士,官至江西副使。因事還歸故里,家居十余年而卒。他以作為前七子領(lǐng)袖統(tǒng)領(lǐng)文壇、掀起明朝文學復古運動而著稱,與何景明并稱“李何”,兩人又與王世貞、李攀龍并稱“李何王李”,是為“明朝文壇四杰”。在詩文上,李夢陽竭力反對臺閣體綺靡不實、千篇一律的詩風,主張通過“宗漢崇唐”的復古以臻風雅。他以此提出的一系列觀點最終使得明朝詩風發(fā)生大變,掀起了持續(xù)一個世紀的詩文復古運動。李夢陽以一生不畏權(quán)貴著稱,亦因此而五次入獄,最終被朝廷除名,放歸鄉(xiāng)里,郁郁而終。作為明朝詩壇領(lǐng)袖與復古運動的主導者,李夢陽一直飽受爭議。文學界歷來對他評價不高,多以“剽竊套作”“詩作毫無靈魂”對其定論。贊揚者則認為他的詩歌并不局限于擬古,多揭露現(xiàn)實、抒發(fā)真情的佳作,并稱他為“晚明文學的先驅(q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18—1684 【介紹】: 明末清初江南泰州人,字賓賢,號野人。獨喜吟詩。家甚貧,雖豐歲常乏食。又睹明清易代江淮生靈涂炭之慘,與當?shù)卦顟羰茺}商剝削之苦及河患、軍運等害,見聞亦切。其所作詩字字皆血淚,可稱詩史。有《陋軒集》。
晚晴簃詩匯·卷一十六
吳嘉紀,字賓賢,號野人,泰州人。有《陋軒詩》。
清詩別裁集
字賓賢,更字野人,江南泰州布衣。著有《陋軒詩》?!鹨叭司犹┲葜藏S鹽場,瀕于海,刻苦成詩,人無知者。自周櫟園侍郎盛稱其詩,人爭重之,由是陋軒之名與諸名家相埒?!饾O洋詩以學問勝,運用典實而胸有爐冶,故多多益善,而不見痕跡。陋軒詩以性情勝,不須典實,而胸無渣滓,故語語真樸,而越見空靈。然終以無名位人,予持此論,而眾人不以為然。然其詩具在,試平心易氣讀之,近人中有此孤懷高寄者否?
陋軒詩·周亮工序
余己丑過廣陵,與汪子舟次交,舟次每以制舉業(yè)相質(zhì),時年甚少,未嘗見其為詩也。越十三年,予復至廣陵,見舟次詩,而詩又甚工,余驚詢之。舟次曰:「東淘有吳賓賢者,善為詩,余與之游,同學詩,愧不逮也。」后每見輒言賓賢、賓賢不置,若惟恐余不知有賓賢者。且曰:「賓賢每把先生詩,勿勿不自禁,淚輒涔涔下。每札至,輒詢得先生新詩不?聞先生寄余詩,則急錄之去。聞先生近帙至,則倉皇大索,若追余逋負者。先生獄事急,則向予曰:『安得云中舒金色臂,援周先生使不死,再見其三數(shù)詩?!幌壬滩恍寂c人同調(diào),而又時發(fā)虞仲翔之嘆。以予論,若賓賢者,可謂先生同調(diào),亦不可謂不知先生者矣?!挂虺銎涫咒洝?a target='_blank'>陋軒詩》一帙示予,余讀之,心怦怦動。已又見其寄舟次札子,有「夕陽殘照,于時寧幾」之語,則不禁悽心欲絕。謂賓賢??植患耙娪?,余倖返;今乃有不及見賓賢之感矣。急賦一詩寄之。及退而語廣陵人,則絕不知有賓賢者。鐘山龔野遺曰:「吳賓賢家東淘,東淘產(chǎn)鹽,人擁高貲,家不蓄書,間有書,輒以覆瓿,或以拭牢盆。賓賢居陋軒,環(huán)堵不蔽,自號野人。野人每晨起,翻書枯坐,少頃起立徐步,操不律疾書,已復細吟;或大聲誦,誦已復書?;蚓谷湛嗨?,數(shù)含毫不下。又善病咯血,血竭髯枯,體僅僅骨立,終亦不廢,如是者終年歲。里人相與笑之曰:『若何為者?若不煮素而固食淡?!粩?shù)指目以為怪物,野人終不之顧。東淘蓋舊有分司使者署,一使者至,詢此間有能文士否?屬胥對曰:『某不識能文士何等也?見有手一編向之絮語,忽作數(shù)十字,欣欣自以為得意,或者其是乎?』使者則急請之見。數(shù)請數(shù)辟去;辟之不得,強與之見;見則大悅,以為真能文之士;士固無出其右者。東淘人群異之,以為是淡食者固可與長吏揖耶!自是望野人若不及,漸有過其廬者,野人終閉戶不與之接?!灌岛?!賓賢如是,即不旦夕死,其終死于陋軒必矣!因匯其前后之作,刻為《陋軒詩》。余門人升州吳介茲曰:「讀野人詩,想見此老彳亍海濱,空墻落日,攢眉索句,路人作鬼聲唧唧揶揄時。昔宋登春見謝榛詩,嘆曰:『何乃津津諛貴丐活?』展賓賢詩竟卷,如入冰雪窖中,使人冷畏?!灌岛?!介茲數(shù)言,可序野人詩矣。舟次名楫,賓賢名嘉紀。舟次別有集。賓賢是集行世,會有知之者。獨分司其地者,能物色野人,當非俗吏,而忘詢其姓氏,惜哉!康熙元年,歲次壬寅,陽月,櫟下同學周亮工題于賴古堂。(《陋軒詩》電子本錄入:顧青翎)
陋軒詩·王士禛序
癸卯孟春,周櫟園司農(nóng)將之青州,過揚州,遺予《陋軒詩》一卷,蓋海陵吳君嘉紀之作也。披讀一過,古澹高寒,有聲出金石之樂,殆郊、島者流。近世之號為詩人者眾矣,掇拾漢、魏,挦扯六朝,以獻酬標榜為名高,以類函韻藻為生活,此道膻穢榛莽久矣!如君白首藜藿,戢影窮海之濱,作為詩歌,托寄蕭遠,若不知有門以外事者,非夫樂天知命,烏能至此?余在揚三年,而不知海陵有吳君,今乃從司農(nóng)得讀其詩,余愧矣愧矣!
陋軒詩·汪楫序
余知野人自己亥九月始。己亥江上震驚,揚人傾城走。余時移家艾陵,念虛中在東亭,趣棹視之。至則虛中手近詩一帙納余前,俾余讀。余交虛中三年,未聞虛中一言詩,忽累累成帙,心異之。顧其詩已丹黃遍,下數(shù)行,詫驚,向虛中曰:「閱詩者誰耶?余不子異,異閱詩者。」虛中矍然良久曰:「嗟乎,野人今遇知己矣!野人者,東淘處士吳嘉紀也?!褂嗌轿磭L一見野人詩,聞虛中言,殊色動。虛中復言:「野人性嚴冷,窮餓自甘,不與得意人往還;所為詩古瘦蒼峻,如其性情。東淘距此地僅三十里,歲不一二至,野人固不易見;即見野人,野人亦不易合也?!褂嗄痪弥?。詰旦,野人忽至,兩人相見歡甚,各為詩,詩成,呼酒共醉,酒盡,復為詩,如是者三日夜,留連低徊,不忍別去。余私念往與虛中言,虛中殆私野人,野人殊易合也。野人夙有肺疾,恒不自惜,喜苦吟;近數(shù)年來疾且甚,悔之,禁不得多作,然一詩成,必百里寄余,反復更訂,無慮數(shù)四。余嘗以小舠迎野人,野人輒為余來,抵掌論心,浹旬累月,視東亭又將過之。然當熟客登筵,頹然自廢,野人率落落無一可。輒憶虛中言,虛中不予欺也。辛丑歲,周櫟園先生在廣陵,見野人詩,推為近代第一。復聞野人病,心心慮之,恐遂不及見野人,屬余為書招之,贈一詩附與俱往。余逆野人不肯為先生來,以先生情至,誼無容辭。且屬藁慰先生曰:「野人性固嚴冷不易合,然見先生詩,或當忻然來?!箷_,野人竟來。蓋野人名不出戶,而先生詩走四方。野人與余共論諸家詩,時先生方逮系大廷,野人于時已切切望先生事白,得時見先生近瀟。固不意先生南還,亦為野人悲惜如此也。先生既得見野人,慮野人死益切,語余曰:「古之工為詩文者多矣!人情忽近喜遠,其人不死,則著作不傳。野人之人、之遇、之詩,皆可必其傳;□病又□幾于死。且以野人詩,亦必待其死而后傳,吾與子與不知野人者等耳!子其圖之。」余唯唯。因即郵筒所寄寸牘片紙匯次之,得百首,應(yīng)先生命。先生欲及野人之生,令天下知野人,百詩何能盡,然剞劂非野人志,百詩而傳,可以謝先生,亦可以謝野人已!集成弁以言,蓋以見野人不易知;知野人者,初亦非偶然也。
陋軒詩·孫枝蔚序
泰州之安禮場,海濱斥鹵之鄉(xiāng)也。明正德間,有布衣曰王艮,號心齋,以理學聞。不百年,有布衣曰吳嘉紀,字賓賢,號野人,以工詩聞。自兩賢相繼出,而四方譚安豐場人物者,皆嘖嘖心齋、賓賢不置。心齋能為嚴苦峭厲之行;而賓賢憂深思遠,所為詩,多不自知其哀且怨者,似與顏子之簞瓢陋巷,曾晰之沂水舞零,旨趣殊焉。余不獲及見心齋,猶幸得交賓賢,垂三十年,習知其為人,蓋醇厚而狷介者。狷介則知恥,醇厚則善自責,善自責則恕于人。其怨也,悲于人有所不平之謂也;其哀也,不過自鳴其所遇之窮。且以為詩不出于誠意,則不足傳也,故其體如此。今有斥人者曰:「汝不誠?!箘t受者必艴然怒。而詩之不誠,則往往強自托于佩玉鳴珂以為文,不必標枝野鹿以為質(zhì)也。然乎?否乎?此其非是亦最易別白者矣!然予每三復其詩,又未嘗不深有慨于古法之久亡也。自鄉(xiāng)舉里選廢,而《簡兮》《考槃》之詩作矣;自井田廢,而《大田》《南山》之詩作矣。賢如賓賢,而窮如此,吾不獨為賓賢悲也。后世有位君子,有讀賓賢之詩如吾之悲者,愿無如吾之徒悲,而慨然以舉行周禮為任,庶幾怨調(diào)罕聞;而賓賢之詩,有益于人之國家不既多乎?或曰:「賓賢今之處士,獨無意于學顏、倉與?」曰:命不同也。顏、曾非窮人也。夫既得圣人而為之師,且其家庭亦必有可樂者;顏淵死于顏路之前,而曾晰父子間事,孟子略載之。憂于國而樂于家,窮于出而通于處,賓賢都未有此也,而何疑于其哀且怨乎?嗟乎!賓賢之哀怨,乃其詩之誠也。心齋踐履篤實,其學一本于誠,使賓賢得與生同時,則亦心齋之徒矣,豈獨以其詩鳴哉!
陋軒詩·計東序
今天下何處士之多也?以余所見,今富貴利達者之家,其坐客多世俗所稱處士者焉。彼富貴利達者,視其家食用玩好之物無不具,獨不能具其文章,通知古今載籍之語。乃挾其勢與利,思鉤致貧賤失志、稍知詩與文、又自驕語為高士者,以充其玩好之一物;而彼驕語為高士者,欲以其詩與文汲汲然求知于人,不幸貧賤,失志益甚,遂俛首甘心,充為富貴利達者之玩好而不辭。余觀古處士,未常不受知于富貴之人,特其終身所受知者,一人而已,名且大顯于天下。古富貴之人,于天下之士,固無所不好,然誠得士之報,使天下后世,信其心之誠;然好士者,亦不過一二士,未若今天下兩者相遇多而相得者不益彰也。以毛公、薛公之隱于博徒賣漿也,知從之游者獨信陵君耳!同時平原君亦好士,未常知毛公、薛公在其國中也。以北郭騷之賢,幾不受知于晏子;既知之,又幾失之。蓋賢者之難知,而又不肯屑屑求知于人若此。以予觀我友泰州吳子野人之詩,與其所以立身持己者,可謂不愧古處士;而當世之大公卿好士者之眾,能深知其詩與其立身持己不愧處士,篤好之表彰之如不克者,惟櫟園周先生一人。即阮亭且云:「我官揚州三年,未知海陵有吳子,今乃從周司農(nóng)公知之?!褂枰嬉試@吳子之為處士,非予所見為多者之處士也。周先生之知處士,果有異于世之所為好士者也。兩人者,皆遠矣,皆不可及矣!予故樂得而敘之??滴跷焐晔紫模瑓窍峦瑢W弟計東,書于廣陵玉笑亭。
陋軒詩·吳周祚序
海陵吳野人,積學三十馀年,著為詩歌古文辭,凡若干卷。然櫜鋒埋照,不屑以才炫,世亦無有知者。櫟園周先生始奇之,為梓其詩行世。而后野人之名,不脛而馳于大江南北。吾友汪子芾斯復裒其全集,錄詩近四百篇,續(xù)梓以傳。刻成,而余重有感矣!野人家東淘,為瀕海斥鹵魚鹽沮澤之鄉(xiāng),賈儈雜居,習尚凌競,其于詩文筆墨之事,固非所論。而野人以一鶴孤鶱,翛然云表,不干名,又恥藉時流延譽。居僅蓽門蒿徑,旁有野水虛明,荻蘆森錯。日惟鍵戶一編,吟嘯自若,雖瓶罄履決不復問。故其為詩,冰霜高潔,刻露清秀,不得指為何代何體,要自成其為野人之詩而已。然吾聞其生平,天性孝友,與人交,嚴冷難合;至緩急患難,則不以生死久暫異。其于新安程琳、同里王衷丹兩事為尤著。且其鄉(xiāng)有王汝止先生者,曾受學馀姚,以躬行實踐、力排矯飾為事。若野人之氣專容寂,篤行潛修,其聞道而后興者歟?予故因詩并述其人之梗概若此,使讀其詩者,遂以求其人,而知野人之不僅以詩足尚也。屏山宗同學弟周祚拜書。
陋軒詩·汪懋麟序
唐書》之傳隱逸也,才二十有二人,中間或隱或仕略相半,而為道士之學者數(shù)人焉。史臣謂隱之槩有三,而其所述皆下槩也。噫!何真隱之難也!上焉者,身藏而德不晦,萬乘之貴,尋軌而委聘;次則挈治世之具,弗得伸,或持峭行,汎然爵祿,使人君常有所慕企;末焉者,資槁薄,樂山林,內(nèi)審其材,終無當于取舍,故遁跡不返,使人高其風而不敢訾。史臣之論率如是。以余觀其論列諸人,若朱桃椎、田游巖、李元愷、盧鴻、陸羽之徒,其于泉石煙霞,洵膏肓痼疾矣。若王績、吳筠、賀季真、秦系、張志和、陸龜蒙諸子,文詞卓越,以詩歌相雄長,詼諧放蕩,浮沉榮遇之間,當時慕之,后世傳之;身雖隱而名益彰,豈寂寂無所表見者比哉!揚之泰州,有吳先生者,名嘉紀,字野人,隱居東淘,名所居曰陋軒。與世罕接,家最貧,雖禮年常乏食,以歌詩自娛樂。獨與余兄舟次善,嘗竊誦其詩于周櫟園司農(nóng),為刊其初稿。繼家芾斯分司東淘,慕其賢,為再刊其集。于是江南北家有其詩,漸達于京師。濟南阮亭王公,尤時時口其詩不置。先生之名,雖欲俱隱不得矣!余獲交先生久,間入城,必過余家,故得盡覽其作。大抵四五言古詩,原本陶潛、王粲、劉楨、阮籍、陳子昂、杜甫之間;七言古詩渾融少陵,出入王建、張籍;五七言近體,幽峭冷逸,有王、孟、錢、劉諸家之致,自脫拘束。至所為今樂府諸篇,即事寫情,變化漢、魏,痛郁樸遠,自為一家之言,必傳于后何疑歟?先生之詩日益多,不自收拾,其友方子于云,裒其前后詩,重刊精好,吾黨義之。詢其人,孝而樂善,又左右于先生,賢矣!先生以其所刊首示余,且屬為論次。余何足為先生序,顧不鄙棄而必見屬者,或以余之知之也!噫!余之所以知先生者,獨詩云爾哉!大都號為隱逸者,多違乎時,不得已而托焉者耳。茍有知而舉之者,即攘臂而起,肩相摩于道,求如桃椎諸人,塵芥徵辟,走林草以自匿者幾人乎?若先生名雖聞于時,身處海濱,自甘窮寂,不肯托跡于終南、嵩少,為釣名竊祿之計,愛其詩而愿見其人者,至想像不可得此,其品槩何等也!先生生平無所好,惟酷嗜茶,有鴻漸、魯望之遺風焉。他時有傳逸民者,當與并列云。時康熙十八年己未,六月望日,郡同學弟汪懋麟拜撰于百尺梧桐閣。
陋軒詩·陸廷掄序
數(shù)十年來,揚郡之大害有三:曰鹽筴,曰軍輸,曰河患;讀《陋軒集》,則淮、海之夫婦男女,辛苦墊隘,疲于奔命,不遑啟處之狀,雖百世而下,瞭然在目。甚矣吳子之以詩為史也!雖少陵賦《兵車》,次山詠《舂陵》,何以過?使其得志,出厥懷抱,裨益軍國民生不淺,奈何托之空言也!然而吳子蒿目愴心、孤吟而永嘆者,尚不止此。予自申、酉杜門垂廿載,不知戶外事,獨時時耳吳子名。辛亥,館海陵,以為必識吳子,越十年,不識如故。今年癸亥夏四月,始定交于館舍。予見吳子,大喜;吳子見予,亦大喜;為張宴置酒相樂也;已而相泣。嗚呼!予當初閉戶時猶壯盛,即吳子亦未艾;乃今吳子近七十,予亦去耆無幾,吾兩人者皆老矣,而始得一遇;俟河之清,人壽幾何?不可重為太息哉!吳子詩自三事而外,懷親憶友,指事類情,多纏綿沉痛;而于高岸深谷,細柳新蒲之感尤甚。予讀之往往不及終卷而罷。而吳子酒半出袖中詩屬為序,予亦何能究其言、悉其旨乎?少陵云:「傷心不忍問耆舊,復恐初從亂離說。」而《陋軒集》中,亦有「往事不得忘,痛飲求模糊」之句。然則予之不盡言也,亦猶少陵之不忍問也,又若吳子之百觚千爵以祈模糊也。悲夫!
陋軒詩·重訂陋軒詩后序
東淘去吾州百有二十里,地濱海,?望沙黃葦白,無復山川靈秀之氣,顧碩儒畸士,往往間生其中。在前則心齋王先生以理學名,后此則賓賢吳先生以詩學名。今所傳《陋軒詩》,海內(nèi)操觚家但解吟風弄月,慮無不知有泰州吳野人名字者。詩初刻于櫟園周司農(nóng),繼刻于分司汪芾斯,為數(shù)不滿四百篇。今本較舊刻加多逾倍,蓋先生故人方于云又從而裒錄之者也。歷歲既久,版更易數(shù)主,漸次脫落。璨不忍里中先輩其幸而僅存者祗此一編,不幸其子孫不能世守流傳,將遂聽其波蕩轉(zhuǎn)徙,日漸澌滅,以至于盡也。乃因購得坊肆見行版,更取家藏舊本,逐一讎對,補其殘闕,并字句有漫漶不可識者,亦一并刊正以行。夫莫為之前,雖美弗彰;莫為之后,雖盛弗傳。王、吳兩先生負百世盛名,人代未久,后嗣乃不免顛連困踣,所憂有不止窮餓無聊為足餒若敖之鬼而已者,其亦志士之所同嘅也夫!乾隆乙酉初夏,邑后學倥侗陳璨識。
陋軒詩·王相跋
野人先生《陋軒詩》,零章斷句,傳誦已久,每令人悠然神往,而原板蕩佚無存。余輯是編,遂錄全稿,不遺一章。近見泰州繆君重刊本,然先生詩固人所爭睹,廣其流傳,亦人所共愿也。惜庵王相識。
陋軒詩·尤璋選吳野人先生詩集序
國初人甚喜談詩,自公卿大夫士而下逮氓庶旁流,多爭自琢磨,附于風雅。
其在上者,如合肥、婁東、大梁之屬,難更仆數(shù),而要皆有其集盛傳于世。
惟窮悴隱居,以詩自命,而莫附青云,名隨湮沒,絕可惜也。
往時名人,亦有選本,附載數(shù)人,卒成掛漏。
其真能直逼古人者,不少概見,即其書亦未歷久而廢棄無存矣。
當時以處士有集行世者,凡數(shù)人,吾郡吳嘉紀野人與焉。
野人初處海濱,無意于世,遭汪悔齋先生于場下,乃奇而稱之;歸與蛟門、豹人、孝威諸公為之揚譽,遂甚為郡城夙老所許;而諸商好文者,爭延致之。
今所刻《陋軒集》,皆其力也。
野人詩未為極至,然亦自具性情,不寄他人籬壁,傳之后配,固當有數(shù)十首可存不廢者,乃其名竟得悔齋以傳。
其視老死鄉(xiāng)而生平含毫苦吟,祗成榮花飄風、好音過耳者,顧不甚幸也哉!
吾宗人崆峒先生名敏,高郵州學生,不及貢而歿。
同邑丁子先先生,名元甲,府學生,當貢而適遇停貢八年,亦不及復而殆。
其子震三、施敬,與予交善。
三人詩絕佳,高出野人數(shù)倍,皆以窮悴不傳,到今幾無有知其人者。
士不幸終困膠庠,并一二詩之傳后,尚有數(shù)阨焉,不深可痛乎!
嗚呼!
野人其真厚幸也已。
陋軒詩·陋軒詩四刻
陋軒詩》,以周櫟園司農(nóng)所刻為最初本??滴醺脑巨r(nóng)來揚州,因汪舟次知野人,為序其詩,梓而行之,名曰《陋軒詩》,司農(nóng)所命也。同時作序者,有計甫草、王阮亭。阮亭時官揚州推官,(順治十七年任。)因司農(nóng)知野人,雪夜被酒,為作詩序,翼明,走急足寄陋軒,當在是時??滴趿?,錢塘汪芾斯分司東淘,雅重先生,為裒其全集,得詩四百首,續(xù)梓以行。吳周祚序言之甚詳。汪公當自有序,惜不傳。厥后方于云(鴻逵)合先生前后詩,重付剞劂,汪蛟門序,稱其刊刻精好。今世所傳《陋軒詩》原刻,即方本。余家藏二部,一為先君子所遺,今歸家仲。余所藏,乃妻大父仲松嵐先生圈評本,內(nèi)子巾箱中物也。周、汪兩刻,余未見。其最后者,嘉慶時,栟茶場繆竹癡所刊,刻手遠遜于前。且原詩六卷,離為十二,失其舊矣。然其表章前哲之功,正不可沒。此《陋軒詩》四刻之原委也。頃選先生詩入《海陵詩徵》,為國朝詩人之冠,特詮次其說。(夏荃)
陋軒詩·陋軒未刻詩
吳野人先生《陋軒詩》,自栟茶繆君竹癡重刊后,稍知先生者,幾家置一編矣。
然先生詩實不止此。
東淘施丈井亭,藏《陋軒未刻詩》二冊,一為孫豹人手訂,一為陋叟自鈔。
乾隆戊子,宮丈節(jié)溪游東淘,于井亭處見之,攜鈔本歸,丈有《讀陋軒未刻遺稿》五言古,及《陋軒續(xù)集小引》,稱其手書楷字,筆法古拙可寶。
宮丈文孫枚波,與余為僚婿,取此本贈余。
前二十三葉先生自鈔,體兼隸楷,古趣盎然;即此寥寥數(shù)十葉,而先生之精神面目,幾于活現(xiàn)紙上,古物可貴如此。
后五十葉,他人書;計詩三百六十馀首,其已見《陋軒詩》刻者,約十之一,馀詩多可傳。
宮丈曾三選,得詩百七首,擬另錄附《陋軒詩》刻后。
頃余取全帙,詳加遴選,得詩百二十馀首,與宮丈選小異。
竊謂鈔不如刻,擬取所選另刻單行本,名曰《陋軒詩補遺》,與全集相輔而行。
(夏荃)
陋軒詩·劉文淇續(xù)序
吾友夏君退庵,既購得繆氏所刻《陋軒詩》集板,又獲陋軒未刻詩冊,輯為兩卷,刻成未及印行,遽歸道山。
哲嗣子猷以集見示,并乞為之序。
余謂野人先生詩,前人序之已詳,復何俟鄙人贊說。
而續(xù)刻始末,則固不可不序也。
先是東淘施君井亭藏陋軒未刻詩二冊,一為孫豹人手訂,一為陋軒自鈔。
乾隆戊子,宮君節(jié)溪游東淘,于井亭處見之,攜歸。
其孫文波為退庵僚婿,取以相贈。
計詩三百六十馀首,其已見《陋軒詩》刻者,約十之一,馀皆世所未見;又得周櫟園、孫豹人序兩篇,亦前集所未有。
退庵詳加遴選,得詩百二十馀首,分為上下卷,以付諸梓,將與初集并行。
此事詳曉所著筆記中。
退庵所得詩冊,余未之見。
然觀初集,猶間有酬應(yīng)之篇,而續(xù)集則皆陶寫性靈之作,以是嘆退庵抉擇之精也。
余猶憶辛丑閏三月間,退庵自郡城歸,舟已將發(fā),過禪智寺,于壞壁石刻中,錄得先生二絕句云:「長公詩句在香臺,六百馀年沒草萊。
片石不愁零落久,瑯琊居士會尋來。
」「拭盡寒煙舊蘚痕,新題陳跡共相存。
老僧漫說因緣事,綠草春風滿寺門。
」此詩蓋為漁洋先生獲東坡石刻而作,初集、續(xù)集皆未載。
退庵得之狂喜,遍以告諸同人。
情景宛然在目,因并記之,以見其搜輯之勤如此。
退庵博雅多才,著作甚富,所輯海陵文徵、詩徵,尤有關(guān)鄉(xiāng)邦文獻。
倘有好事者取以付梓,庶不負退庵辛苦綴輯之意也。
陋軒詩·夏嘉谷跋
吳野人先生《陋軒詩》,以周櫟園司農(nóng)所刻為最初本??滴跚叭梢巨r(nóng)來揚州,因汪舟次知野人,為序其詩,梓而行之,名曰陋軒,司農(nóng)所命也。同時作序者,有計甫草、王阮亭兩公。阮亭時官揚州推官,因司農(nóng)知野人,雪夜被酒,為作詩序,翼明,走急足寄陋軒,當在是時。今集中并無王序,即《帶經(jīng)堂集》亦未編入,殊不可解。康熙丁未,錢塘汪芾斯分轉(zhuǎn)東淘,雅重先生,為裒全集,得詩四百首,續(xù)梓以行。吳周祚序言之甚詳。厥后方于云(鴻逵)合先生前后詩重付梓人。汪蛟門序稱其刊刻精好,此語信然。余家藏《陋軒詩》,為先君子所遺,乃方刻也,近亦罕有。汪、周二刻都未及見。嘉慶時,栟茶繆竹癡(中)復為剞劂,刻工較遜于前;且原詩六卷分為十二,失其舊矣。然其表彰前人之功,自不可沒,此《陋軒詩》四刻之原委也。道光辛卯,繆板歸富安徐氏,頃又展轉(zhuǎn)出售,余即購回,但字多漫漶,重加校訂,闕者補之,訛者正之,閱五月而蕆事,因詮次其說于簡末。鄉(xiāng)后學夏嘉谷謹識。
陋軒詩·重刻吳野人先生陋軒詩序
曩者讀新建王文成公集,于泰州得識一王心齋先生,鹽丁中之麟鳳也。不百年而吳野人先生又繼之起焉,亦泰州鹽丁也。抱道食貧,超然云表,人仰之如青天立鶴,高不可攀。胸有所觸,輒隨意吟詠,調(diào)不師古,亦不法今,寂寂焉獨彈無弦之琴,以自適其性情而已。茅屋一椽,不蔽風雨,晏如也。歿后遺有《陋軒詩》稿,自存者半,散存于各親友者亦半。大都抒寫其忠孝節(jié)義之懷,借以箴世,與才士騷人之作異焉。一時賢士大夫先后為之搜輯刻行,僅成七冊,膾炙人口久矣。兵燹后版灰燼,原詩罕有存者,后之人咸以不及誦讀為憾。歲民國八年己未,吾友楊繩武茂才,偶于荒肆中購得之,珍如拱璧,集友復加校讎,亟謀重梓印行,發(fā)幽光而著潛德,誠古君子之用心也。攜詩示余,屬為序,輔深愧不文,辭不獲已。誦其詩纏綿悱惻,言淺而意深,可以示懲,可以示勸,《三百篇》溫柔敦厚之旨,先生其獨有會心乎!自號野人,孔子從先進之意也,野人而更進乎君子者也。名其詩曰《陋軒》,顏子樂簞瓢之意也,愈陋而愈賢者也。于戲!若兩先生者,均以極貧之鹽丁,而一念自克,遂能奮起庸俗之中,上與孔子為徒。王子能傳孔子之道者也,吳子能傳孔子之詩者也。殊涂同歸,后先一轍。謂野人先生之詩為詩者可也,謂野人先生之詩即心齋先生之道,亦無不可也。吾讀吳野人之詩,吾益嘆《三百篇》之有功于世道人心為匪淺也,宜乎吾友楊君之亟謀梓行也。民國九年,夏歷庚申三月,禹縣方碩甫撰于揚州。
陋軒詩·重刻陋軒集跋
陋軒詩·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陋軒詩》四卷(江蘇巡撫采進本),國朝吳嘉紀撰。嘉紀字野人,泰州人。泰州多以煮海為業(yè),嘉紀獨食貧吟詠,屏處東淘,自銘所居曰陋軒,因以名集。其詩頗為王士禛所稱。后刊板散佚,此本乃其友人方于云裒集重刻者也。其詩風骨頗遒,運思亦復劖刻,而生于陰季,遭逢荒亂,不免多怨咽之音。
陋軒詩·鄧之誠桑園讀書記
吳野人《陋軒詩》六卷,信芳閣活字本,為《清初十家詩鈔》之七。據(jù)康熙十八年汪懋麟序,野人詩初集,為周櫟園所刻。汪芾斯分司東淘,為再刊其集。方于云復裒其前后詩刊之,懋麟所序即此本也。計東序初集之刊,在康熙戊申,先于于云凡十二年。吳周祚序于云所刊,(案,「于云」當為「注芾斯」之誤。)共四百馀首。今六卷本,蓋野人沒后,其友程岫所刊者,后于于云凡五年。陸廷掄《江村詩序》:「甲子秋客廣陵,再過云家,則野人已前死數(shù)月,遺稿多放失未梓,云家悉捃拾排纘,付其友汪悔齋太史發(fā)梓,為《陋軒集》六卷。」凡一千十二首。甲子為康熙二十三年?!督逶姟氛?,岫所撰。云家,岫之字。信芳既復刻,又稱泰州繆氏有重刊本。蓋繆中(竹癡)刻《陋軒集》,依汪刻強分十二卷,時在嘉慶甲戌??坛晌从⌒校笃渥宓苠\,為之補板行世,則道光庚寅矣??娍碳?,后歸夏退庵。退庵又得東淘施井亭藏陋軒未刻詩二卷,三百六十馀首,選出百二十馀首,編為續(xù)集,分上下二卷,附刻集后,劉文淇為之序。然則野人之詩,先后凡七刻矣。讀野人詩,如沁寒泉,如沃冰雪,如飲甘露,如觸幽香。然肝腸甚熱,急人之饑,過己之饑;急人之溺,過己之溺。是真有情,不能從形跡求也。程岫《江村詩》二卷,袁承福《嘯竹詩鈔》八卷,皆號高逸,能衍野人之緒馀。野人名嘉紀,字賓賢,泰州東淘人。
陋軒詩·陋軒江村集合刻八卷
陋軒字賓賢,號野人,明遺老。氣節(jié)文章,當時無輩。遺書前清已數(shù)刻板,風行海內(nèi)。凡忌諱之詩,多數(shù)刪去。今得清初鈔本,與諸刻本迥異,予略加箋注,并撰年譜一卷附后。又將所藏墨跡,攝影刻銅印附?!督寮?,程岫撰。岫字云家,亦明遺老,與野人為莫逆交。野人詩則傳播海內(nèi),云家詩則湮沒無聞。予心醉其詩,多方搜求,始得鈔本二卷。卷首有興化遺老陸廷掄序,謂其詩「真至古樸,刮盡浮靡,置《陋軒集》中不能辨。」足徵云家詩實與陋軒相伯仲也。并將《野人云家蒹葭并立圖》遺像,及諸名人題跋,攝影鑄銅,印之卷顛,此集誠稀世之寶也。(袁承業(yè))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清陜西合陽人,字幼華,號黃湄。順治十五年進士??滴蹰g知湖北潛江。履畝定賦,抑豪強。二十三年,入都補戶科給事中。工詩,兼綜唐宋之長。卒于官。年五十一。有《黃湄集》。
晚晴簃詩匯·卷三十
王又旦,字幼華,別字黃湄,合陽人,順治戊戌進士,由知縣歷官戶科給事中。有《黃湄詩選》。王阮亭曰:“幼華詩一變而清真古淡,再變而為奇恣雄放。及歸龍門,讀書太史公祠下,而其詩益{大淪}泫澄深,渺乎莫窺涯涘?!苯麂樵唬骸敖窬熞栽娒艺撸Q‘兩王先生’,一為新城阮亭少詹,一為合陽黃湄給事也。其后新城予告歸省,而都下之言詩者乃專歸合陽。公生平與阮亭周旋最久,故阮亭序先生詩曰:‘幼華之詩凡數(shù)變,而予皆能道其所以然?!还娕c阮亭溪徑自別,古體老而益肆,外露奇倔而內(nèi)涵靜穆,非學醇而功力深至不易臻斯境界,宜阮亭亟稱之也?!?/blockquote>
清詩別裁集
字幼華,陜西合陽人。順治戊戌進士,官給事中。有《黃湄集》。○王漁洋謂幼華詩每變而益上,足以傳世行遠,又謂游太華、羅浮詩尤為警策。惜未得全集,于選本中采取,故所收止此。
維基
王又旦(1636年—1686年),字幼華,號黃湄,陜西合陽人,清初官員。
崇禎九年(1636年)出生。
順治十六年(1658年)己亥科進士,任潛江縣知縣,有政聲,“其為政綜密而不苛,慈惠而善斷,凡施行必期永利?!薄?div id="xu5rol6" class='inline' id='people_67187_3_2_comment'>
歷官戶科給事中、戶部都給事。
孫枝蔚友好,常有唱和,“京中十子”之一,王士禛稱其:“幼華詩一變而清真古淡,再變而為奇恣雄放。
”康熙二十五年(1686)卒,享年五十一歲。
有《黃湄詩選》。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末清初陜西涇陽人,字伯吁。
幼補諸生。
明末關(guān)中戰(zhàn)亂,避居揚州,與孫豹人相善。
于古今治亂得失之故,深究有得。
卒于康熙間。
有《艾陵文集》。
晚晴簃詩匯·卷三十四
雷士俊,字伯吁,涇陽人。諸生。有《艾陵集》。
茹欲可 朝代:清末民國初

人物簡介

維基
茹欲可(1885年—1914年),字懷西,陜西省三原縣魯橋人,籍涇陽縣茹王堡。
同進士出身。
父茹玉泉,能詩文,極澹遠,有詩集行世,以儒而商于三原縣,遂籍于此。
玉泉生五男子,茹欲可居長。
其少年卓犖而有大志,好習時務(wù)。
光緒三十年(1904年),登三甲第134名進士,時年二十,分發(fā)廣東知縣任用。
時逢人常曰:“以官出游,是吾志也”。
任廣東興寧縣知縣,政聲卓著。
茹欲可與于右任同窗好友,皆出于三原宏道大學堂(即原宏道書院)。
時學堂新學日興,人才輩出,有張季鸞、李儀址、茹欲立等留學日本。
民國三年(1914年),患猩紅熱卒于北京。
茹欲可逝世后,于右任贈詩二首以懷念:轉(zhuǎn)眼滄桑又一年,憐余后死亦凄然。
九原休道人情薄,老友吞聲送紙錢。
烈士頭顱俠士心,長風絕澗出風塵。
現(xiàn)身酷似鄉(xiāng)前輩,大蟹橫行孫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