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僧七處

相關(guān)人物:共 4 位。
共 4 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保定府清苑人。
萬歷二十六年進士。
天啟初年官山東按察副使,受知于孫承宗,擢右僉都御史,巡撫遼東。
以事權(quán)為承宗所操,乃移疾歸。
后潛結(jié)魏忠賢,起為兵部右侍郎,總督薊、遼、保定軍務(wù),為忠賢建生祠七處
官至兵部尚書。
崇禎初,被劾罷。
名入逆案,遣戍死。
維基
閻鳴泰(1572年—?
),直隸保定府清苑縣(今河北省保定市清苑縣)人,官至兵部尚書。
萬歷二十六年(1598年),登進士,授戶部主事,歷任遼東參政、僉事,山東參政。
天啟二年(1622年),擔任遼東監(jiān)軍、參議。
同年改山東按察司副使,兼右僉都御史、遼東巡撫。
天啟五年(1625年),擔任兵部右侍郎,署協(xié)理京營戎政、整飭薊鎮(zhèn)等處邊備。
天啟六年(1626年),擔任順天巡撫、薊遼總督,并任兵部尚書、授太子太保、太子太傅、太子太師。
天啟七年(1627年),授少師。
崇禎初,為言官彈劾,附魏忠賢逆案,遣戍死。
閻鳴泰任職薊遼期間,為魏忠賢修建生祠多達七處
其贊頌忠賢,有「民心依歸,即天心向順」語,聞?wù)邽橹ι唷?div id="9mxrqmj" class='inline' id='people_54214_1_10_comment'>
釋道瑞 朝代:

人物簡介

新續(xù)高僧傳·習禪篇第三之十二
又知止道瑞者,廣安王氏子,亦參密云而有悟者也。
年十六時,依邑中奉圣寺惟遠得度,嘗赴講席聞《楞嚴》七處微心之旨,頓起疑情,發(fā)志參方,數(shù)禮名德,謁語風于徑山,叩密云于天童,時密年已七十矣。
龍象威儀,棒喝如雨。
一日于眾中出,問曰:“何如是木人看花鳥?
”密云:“但自無心于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
”因之有省。
退而游普陀諸勝,復(fù)歸奉圣掩關(guān)三年。
時聞象崖演法五龍,乃出而往叩,象曰:“聞道汝南方去來?
”道瑞曰:“江山雖有別,古鏡甚分明。
”象曰:“帶得何物來?
”道瑞展兩手相示,象諾之。
后付法源,有一鐙分點百千鐙之囑。
遂于諸方開導(dǎo),弘布宗乘。
順治癸巳,至滇居曲靖東山報恩寺,禪聲懋鬯,道骨凜然。
后于迤東及會城重興古剎十馀所。
至康熙壬戌六月十日,乃舉拂說偈曰:“臨末稍頭一句子,十方諸佛口難宣。
老僧露個真消息,凡圣從茲識本源。
”語畢,擲拂泊然而化。
舁歸交水龍華寺,荼毗,陰云四合,雨似傾盆,俄而八表開霽,送者數(shù)千人,悅澤而歸。
塔于寺右,其上火光夜明,旬日方息。
釋書秀 朝代:

人物簡介

新續(xù)高僧傳·明律篇第四之三
釋書秀,字慧宗,直隸通州人也。
幼悟幻泡,即厭樊籠。
因仰空門,便依精舍習止教觀,若溫舊讀。
時金陵寶華山見月《四分妙解》,一時宗匠,向?qū)Ш筮M,指破迷津。
秀摳??趨承,遂隸門下。
久之,知為法器,乃授記別,銜命主蘇州鳳凰山獅林寺,攝衣升座,講木叉律,容止端嚴,詞辯清暢,瞻仰日眾,信受益堅。
大司寇翁公鐵庵,亦歸依受戒,請講楞嚴,敷衍微言,闡揚秘賾,七處徵心,一語指掌,妙旨新辭,使人意領(lǐng),曲鬯旁達,足曉未悟。
既掃支離之習,亦無汗漫之譚,故聞旨心通,如開茅塞,見理精審,若披云霧。
見月嘗題額示之曰“徵心律院”,蓋紀實也。
曾駐錫于楓江慈泰寺,西園戒幢律院,昆山放生玉泉諸剎,皆不久處,還守本山。
以康熙三十八年己卯九月三日示寂,舂秋五十有六,僧臘三十有五,塔于寺右穹隆山下。
其徒有靈躍、淳樸,皆律門領(lǐng)袖云。

人物簡介

維基
鄒石麟,字叔東,一字翼生。
原籍浙江會稽。
父治安,游幕山東,于是寄籍聊城。
鄒石麟少年入泮,才思風發(fā),名躁一時。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中癸卯科舉人,三十年(1850年)庚戌科會試,高中會元,殿試位列二甲49名,賜進士出身,改庶吉士,散館授翰林院編修。
咸豐八年(1858年),任順天鄉(xiāng)試同考官,又為文宗欽點監(jiān)察御史,未及上任,戊午順天鄉(xiāng)試科場案爆發(fā),朝廷嚴查,鄒石麟因在覆勘考生平齡試卷時,發(fā)現(xiàn)詩中有七處錯字,以為系謄錄之筆誤,遂隨手改正,以違例罪名革職,永不敘用。
此后返回山東,主聊城啟文書院講席,一年而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