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馮應榴

相關(guān)人物:共 3 位
共 11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悲風鳴葉秋宵冷,寒絲縈手淚殘妝。
微燭窺人愁斷腸,機翻云錦妙成章。
⑴ 自注:余少時見一江南本,其后有人題詩十馀首,皆奇絕宛轉(zhuǎn),過于蘇氏之作遠甚。今獨記其三絕:春晚落花馀碧草,夜涼低月半枯桐,人隨遠雁邊城暮,雨映疏簾繡閤空;紅手素絲千字錦,故人新曲九回腸,風吹絮柳愁縈骨,淚灑縑書關(guān)恨見郎;羞看一首回文錦,錦似文君別恨深,頭白自吟悲賦客,斷腸愁是斷弦琴。
西江聞說去屏藩,父老紛紛擁馬鞍。
崔帥留靴沿路泣,文翁畫像滿城看。
官聲豈是臨時取,膏雨應知及物寬。
底事先生芳訊到,尚嫌心力未全殫。
今年秋闈典鄉(xiāng)試者,曹侍講、文洗馬、石脩撰、焦刑部、吳、蔣兩編脩,凡六人,皆予所得士。而石亭來山東,予適視學于此,誠異數(shù)也。歲己酉,門人陳桂堂編脩典山東試,其《春桂堂集句書其齋楣》曰「石渠萬卷全歸笥,魯國諸生半在門」,蓋若為之兆者。桂堂使旋,與馮星實少卿聯(lián)詠成冊,一時諸公屬而和之,予為題其冊曰「魯璠聯(lián)璧」。今又三年,而石亭來典試,正合聯(lián)壁之義,益見前冊之兆、文字之祥、科名之盛,而吾二人適得逢之。恭惟圣天子久道化成,東魯禮樂之鄉(xiāng),斯文所萃,愧學淺弗克當也;而榮遇之深,不可以弗識,故于石亭之行,重舉前盟,綴小詩以記之,庶幾六君子偕和之,而并寄桂堂同和焉。
四牡光華繼館垣,三年重賦魯玙璠。
嗣孫豈易詶裴皞,定保應教續(xù)摭言。
接翼鵬摶看海嶠,撫衷蛾術(shù)愧淵源。
瓣香重為南豐篆,名士依然認舊軒。
⑴ 「門生門下見門生」,唐人裴皞示門生馬侍郎嗣孫句也。
⑵ 曾子固所筑名士軒,今在藩署,予適為江畹香方伯賦《名士軒詩》也。
乞兩峰裴山諸君作蘇齋圖(癸丑) 清 · 翁方綱
七言律詩
昨仿蘇齋繡谷圖,此圖果即此齋乎。
永嘉霅浦重開注,赤水昆崙孰識珠。
欲就諸君評此語,故教我室亦名蘇。
畫禪八萬匡山偈,明月梅花倒一壺(昨聞馮星實得蘇詩王注元朝刊本,?今刊者注甚多。又聞有宋景定間重刊施注,今不知落誰氏矣。)。
我?七十二名泉,不及蘇齋十笏寬。
賴有水村圖髣髴,依然元祐石蒼寒。
粗茶芽味酬難盡,經(jīng)數(shù)香濃墨未乾。
廿載所吟今繪就,笑成詩境一枝安。
⑴ 《蘇齋圖》今始繪成也?!复植柩俊埂附?jīng)數(shù)香」,皆予在山東得坡公石刻中作生日語。
煙光溶溶六尺絹,水翠搖空凈于練。
城郭帆檣欄檻影,都自中流簾舫見。
峨峨官舫中流開,不為帆光欄影來。
螺水源將通惠合,平津閘溯慶豐回。
潞河漕司農(nóng)部使,兼領糧儲關(guān)榷事。
博士曾籌六路宜,耀卿最曉三門利。
國家歲漕東南粟,古林舊志誰應續(xù)。
分地雖資御史巡,上游實賴專官督。
北河直抵京通倉,兩壩分收七省糧。
千帆銜尾艘重運,萬里憑欄樓大光(大光,樓名。)。
涉江溯淮來恐后,張灣前接直沽口。
橋亭歷歷漁莊戶,沙岸枝枝水楊柳。
鮑邱兩派東西曲,雨霽虹飛漱鳴玉。
都來豐稔一氣蒸,散作恩波萬川綠。
使君于役出南曹,浙右才名門第高。
自述河船當圖志,驅(qū)來墨潘飛云濤。
城東還記送君初,題卷俄經(jīng)三歲除。
那借暗門摹畫軸,漫笑僧虔作草書(王僧虔有《督運帖》。)。
草堂未搆先作圖,夢中光景猶可摹,乘風冉冉來髯蘇。
蘇公詩傳七百載,神留簡冊公如在,箋識疏通仍有待。
大馮君是今詩伯,手摭星辰云卷圛,降婁中宵動精魄。
南飛一鶴空中來,羽衣??褷霜??,叩門欲入心徘徊。
網(wǎng)遺綴佚三年久,為問心源相印否,代應曰然潁濱叟。
誰與圖者羅兩峰,庭樹晻靄云溟濛,靈思結(jié)撰神感通。
春明巷陌近尺咫,過君談詩聞妙旨,披圖令我鄉(xiāng)愁起。
故鄉(xiāng)舊有翰墨堂,公詩手跡鐫兩廊,劫火不復存靈光。
乳井龍泉勝日注,聽雨吟公舊題句,鄉(xiāng)夢飛縈石楠樹。
⑴ 施武子令馀姚刻蘇公墨跡,題曰「翰墨堂」,后燬于火。
⑵ 用公《送劉寺丞赴馀姚》詩。龍泉山今有石楠樹合抱。
彈指人生歲月遷,感公歸骨我歸田。
并無華屋棲恒干,自有清名過昔賢。
魂魄詎應淪九地,班聯(lián)曾共直三天。
何因丹旐飄搖日,又結(jié)居鄰水榭邊(時以無居第權(quán)厝湖上。)。
共 11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