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劉逢祿

相關人物:共 3 位。
共 7 首
山徑秋高,正香晚亭邊,護菊猶影。
綠意回闌,紅情點砌,步到這般閒冷。
筍鞋斜整。
壁間畫古真堪隱。
只怕是、簾卷黃花,風信夜來緊。

當日便見,一二園丁,汲水煎茶,牽夢初醒。
到而今、攜將禪榻,繡囊慵倚更消領。
想殺東籬斜照暝。
煙外云外,待招遠客歸來,折花尋索,借游絲引。
賀翁覃溪先生重赴甲戌科恩榮宴(甲戌) 清 · 阮元
七言律詩
弱冠科名花甲周,新恩重得會瀛洲。
三春補赴瓊林宴(先生壬申會榜在九月),萬卷真?zhèn)魇珮?sup class='reference inlineComment2'>⑴。
錫爵自甘遲二載,著書人好共千秋(先生謂前甲戌科多著書之人元謂今新甲戌科如劉逢祿等亦能著書者也)。
先生學與精神合,試看江河萬古流。
⑴ 先生之學淵源于黃氏萬卷樓先生自有石墨書樓
⑵ 辛未科元等在京師即議先生應與是科之宴先生以壬申尚少一年愿以甲戌科遲二年與宴計六十二年矣
端門受命有云礽,一脈微言我敬承。
宿草敢祧劉禮部,東南絕學在毗陵(年二十有八,始從武進劉申受受公羊春秋,近歲成春秋決事比六卷,劉先生卒十年矣。)
我稽十三經(jīng),名目始南宋。
異哉北海君,先期適兼綜。
詩箋附庸毛,易爻辰無用。
尚書有今文,只義饋貧送。
四辨饋堯典,三江饋禹貢。
魯論與孝經(jīng),逸簡不可諷。
爾雅剩一鱗,引家亦摭弄。
排何發(fā)墨守,此獄不可訟。
吾亦姑置之,說長懼驚眾。
惟有孟七篇,千秋等塵封。
我疑經(jīng)籍志,著錄半虛哄。
義與歆莽違,下筆費彌縫。
何況東漢年,此書未珍重。
余生惡周禮,考工特喜誦。
封建駁子輿,心肝為隱痛。
五帝而六天,誕妄讖所中。
同時有四君,偉識引余共。
堂堂十七篇,姬公發(fā)孔夢。
經(jīng)文純金玉,注義峙麟鳳。
吾曹持議平,功罪勿枉縱。
鄭功此弟一,千秋合崇奉(鄭兼治十三經(jīng)人間完本有詩三禮輯錄本有箴膏肓起癈疾發(fā)墨守易書魯論孝經(jīng)爾雅注也孟子注見隨經(jīng)籍志隨志殆未可信壯君綬甲宋君翔鳳劉君逢祿張君瓚昭言封建皆信孟子疑周禮海內(nèi)四人而巳張說為尤悲也)。
丁君行矣,龔子忽有感,聽我擲筆歌常州。
天下名士有部落,東南無與常匹儔。
我生乾隆五十七,晚矣不及瞻前修。
外公門下賓客盛(謂金壇段先生),始見臧(在東)(子述)裒裒。
奇才我識惲伯子,絕學我識孫李逑。
最后乃識掌故趙(味辛),獻以十詩趙畢酬。
三君折節(jié)遇我厚,我益喜逐常人游。
乾嘉輩行能悉數(shù),數(shù)其派別徵其尤。
易家人人本虞氏,毖緯戶戶知何休。
聲音文字各窔奧,大抵鐘鼎工冥搜。
學徒不屑譚賈孔,文體不甚宗韓歐。
人人妙擅小樂府,爾雅哀怨聲能遒。
近今算學乃大盛,泰西客到攻如讎。
常人倘欲問常故,異時就我來咨諏。
勿數(shù)耇耋數(shù)平輩,蔓及洪(孟慈)(孝逸)(卿山)(翰風)(伯恬)。
其鼎鼎,八九子,奇人一董(方立)先即邱。
所恨(馀)不識李夫子(申耆),南望夜夜穿雙?。
曾因陸子(祁生)屢通訊,神交何異雙綢繆。
識丁君乃二十載,下上角逐忘春秋。
丁君行矣,龔子忽有感,一官投老誰能留。
珠聯(lián)璧合有時有,一散人海如鳧鷗。
噫,才人學人,一散人海如鳧鷗,明日獨訪城中劉申受丈)。
龍城書院謁李申耆年丈(己亥) 清 · 何紹基
七言絕句
父執(zhí)經(jīng)師李與劉(謂申受丈。),二申儒術(shù)重常州。
公羊大義粗聞后,又見先生括眾流。
璱人申受出方耕,孤緒微茫接董生。
一片蒼蒼藍省月,當年曾照兩畸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