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生卒】:?—1865 【介紹】: 即潘可祥。清人。外號“小鏡子”。江蘇南京人。曾為馬車夫。早年在上海組織廟幫及白龍黨。咸豐三年并入小刀會。同年,在劉麗川領導下起義,占領上海縣城等地。曾擊敗清軍和法軍。五年二月突圍出城,入太平軍,被封衡天安。后在廣東大埔縣戰(zhàn)死。
人物簡介
【生卒】:1819—1867 【介紹】: 清河南太康人,字松巖。道光二十七年進士。咸豐時任上海知縣,曾搜外國船,救出被擄為奴之民。后為李鴻章總理營務,供應糧餉。旋任江蘇布政使。維基
劉郇膏(1818年—1867年),字松巖,河南太康人。清朝政治、軍事人物。道光年間進士出身,官至江蘇布政使。劉郇膏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進士,為江蘇即用知縣。咸豐元年(1851年),署婁縣知縣,政績卓著。咸豐三年(1853年),太平軍攻陷江寧、揚州、鎮(zhèn)江等地,小刀會劉麗川起事響應,占領上??h城及周邊諸縣。巡撫吉爾杭阿檄召郇膏隨營進剿,郇膏率漕勇三百人,收復嘉定,代行知縣事,選兵丁守城并安置流民,民心安定。事后論功,加同知(副知府)頭銜,賜花翎。咸豐五年(1855年),補青浦知縣。咸豐八年(1858年),調(diào)任上海知縣。當時上海租界已開,中西居民雜處,常有矛盾爭執(zhí),郇膏盡力調(diào)解爭執(zhí),不屈從于洋人。曾親自乘舟追查誘騙華人出洋者。太平軍占領蘇州、杭州之后,上海幾成孤城。郇膏訓練民兵,堅守縣城。咸豐十年(1860年)加道銜,擢海防同知。同治元年,破格代理按察使,不久獲正式授職,命署布政使,升職之快,為當時罕見。李鴻章督師至,劉郇膏奉命總理淮軍營務。同治四年(1865年),命護理江蘇巡撫。不久因母喪丁憂離職。同治五年卒于家鄉(xiāng)。贈右都御史,并在上海建專祠紀念,入祀蘇州名宦祠。《清史稿》有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