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孔慶镕

相關(guān)人物:共 1 位。
共 14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海上 其二 明末清初 · 顧炎武
七言律詩
滿地關(guān)河一望哀,徹天烽火照胥臺。
名王白馬江東去,故國降幡海上來。
秦望云空陽鳥散,冶山天遠朔風(fēng)回。
遙聞一下親征詔(一作樓船見說軍容盛),夢想(一作左次)猶虛授鉞才
按:1、這首詩概括敘述南明諸王或降或遁,但作者把希望寄托在福建的唐王身上。首二句:總領(lǐng)全詩,大意說登臨四望,河山易幟,瘡痍滿目,時事堪憂。胥臺,即姑蘇臺?!短K州府志》:“姑蘇臺,在胥門外,一名胥臺。”按乙酉六月初七日,清兵破蘇州。2、“名王”二句:指南明諸王,相斷被俘降清。白馬江東去,《晉書·元帝紀》:“太安(西晉惠帝年號)之際,童謠云:'五馬浮渡江,一馬作為龍。'(司馬氏的瑯琊、西陽、汝南、南頓、彭城五王南渡,其中瑯琊王司馬睿登帝位,是為晉元帝)”江東,蕪湖以東的長江南岸。降幡,見淡遷《渡江》注〔二〕〈〔二〕降帆:猶“降幡(fān 番)”。唐劉禹錫《西塞山懷古》詩詠晉朝王(左氵右睿)率水軍攻吳,吳王孫皓投降,有“一片降幡出石頭”之句,降幡,降旗。這里借此詠明福王降清?!?。3、“秦望”二句:寫魯王在紹興已敗散,唐王遠在福建。秦望,紹興山名,相傳秦始皇登此山望海。陽鳥,鴻雁一類的候鳥,比喻魯王朝的官員。據(jù)《南疆逸史》,乙酉“閏六月,兵部尚書張同紀等奉魯王監(jiān)國,移駐紹興”;第二年(丙戌)六月,清兵攻下紹興,魯王浮海逃往舟山群島。冶山, 在福州城東北, 相傳歐治子在此煉鋼鑄劍而得名。朔風(fēng),北風(fēng),比喻清兵。4、“樓船”二句:意思是聽說福建軍容甚盛,但軍中尚乏統(tǒng)帥的人才。樓船,指唐王部下鄭鴻逵等所率領(lǐng)的水師?!皹谴本湟槐咀鳌斑b聞一下親征詔”。左次,指軍中?!兑捉?jīng)·師卦》有“師左次,無咎”的話。授鋮才,指統(tǒng)師的人才?!赌辖菔贰罚骸耙矣习嗽露∮?,唐王以鄭鴻逵為御營左先鋒,出浙江;鄭彩為御營左先鋒,出江西。駕幸西郊,行授鋮禮?!笨赡茏髡哒J為鄭彩未必可以依賴。
⑴ 隋書五行志梁大同中童謠曰青絲白馬壽陽來其后侯景破丹陽乘白馬以青絲為羈勒
于役經(jīng)檀州,禪房養(yǎng)愁疾。
行藥尋林巒,自顧負奇癖。
冶山有遺構(gòu),塔院看歷歷。
風(fēng)榛蔽鳥道,紆曲轉(zhuǎn)巖石。
絕頂縱遐矚,連峰更攀陟。
龍劍去已久,燈光傳靈跡。
崖欹若堂隍,古洞玉潭寂。
跼蹐盥漱馀,境異心有得。
振衣望窮邊,千山黯將夕。
彷佛霄漢閒,笙鶴忽來覿。
晴光冉冉過樓臺,仄徑捫蘿破蘚苔。
仙客已歸蓬島去,名園仍向冶城開。
獨憐殘雪埋芳草,又見春風(fēng)綻野梅。
十載知交存此地,袛今寥落不勝哀。
詩宗畫派有真源,海內(nèi)名賢此討論。
相骨直將凡馬洗,愛才殊覺餼羊存。
擘箋漫道花盈座,授簡曾傳雪滿園。
今日金尊檀板畔,方知藻鑒屬膺門。
馀杭羅綺之地,西湖山水之鄉(xiāng)。官斯土者,例有名賢;游其間者,亦多勝侶。然而蕭條人代,或不同時;悠遠山川,殊難接席。自非門才兼擅,品譽雙清,抒雅頌為經(jīng)綸,以友朋為性命,如藥洲主人者,烏能使雒鐘答響,以類相從,時鳥鳴春,同聲相應(yīng)如此哉?維時酒盡累觴,燭將見跋,爰于廣座傳示斯圖。斯圖也,唐子畏偶然涉筆,王守溪首倡為詩。當筵景物,盡入題評;一代名流,都歸卷軸。于時江干老宿,將賦歸歟;(袁簡齋太史。)東國上才,亦縈鄉(xiāng)思。(金柘田殿撰。)眷茲別意,各觸離愁;分制詩篇,用攄懷抱。越數(shù)日而星橋舍人自吳門而至,冶山太史剪淞水而來。條山為粵海之賓,竹鄉(xiāng)廁竹林之列。咸標赤幟,并展霞箋。文宴之盛,于茲極矣。余獲與清游,謬叨屬和。主人則劉盧世戚,更兼髫齔之同年;上客則徐阮雄才,盡是江鄉(xiāng)之夙好。謹陳顛末,復(fù)記歲時。庶幾謝公棋墅,常仰山青;逸少蘭亭,無虞石泐。
海內(nèi)數(shù)(上。)名宿,落落才數(shù)輩。
自公來杭州,遠邇一時會。
繄公稟天性,嗜客兼嗜畫。
絹素發(fā)古香,翰墨照晴靄。
暇則延勝流,把酒評殿最。
昔人稱好龍,見真驚或駾。
精鑒自古難,公善窮瑰怪。
源流細爬搜,纖巨無割愛。
良驥櫪常伏,佳士羽愁鎩。
安得公持衡,盡廣造物隘。
物伸于知己,使我發(fā)遐嘅。
唐生通靈筆,隨意夜堂灑。
離筵列果核,點染及瑣碎。
分賦有鴻制,一一盡物態(tài)。
讀畫復(fù)哦詩,塵襟聊一快。
維時華燈張,衙鼓撾已再。
酡顏觸別懷,歡宴轉(zhuǎn)增喟。
袁公老飛將,鴻舉靡所礙。
金君中朝英,梧岡鳳鳴翙。
江湖水阻深,玉京云叆叇。
賢豪不常聚,美景安可貸。
引觴欲斟酌,殘燭照情話。
酒罷雨滴階,竹聲響窗外。
世家喬木三千載,海內(nèi)斯為第一園。
九曲修藤云偃蓋,十圍老檜石蟠根。
蒼苔紋蝕方壇鼎,黃葉聲喧曲徑門。
并鐵大峰無數(shù)立,平泉綠野揔休論。
莫道園林欠埽除,略加修飾便堪居。
春花五色栽宜滿,秋樹千株種莫疏。
勝日娛親常奉酒,他年教子定攤書。
儒家不說神仙事,多恐神仙未此如。
上公弱冠久簪纓,介弟相攜更有情。
小象半屏如玉立,新詩一卷似冰清。
貌將溫厚歸名教,句埽繁華近老成。
愧我風(fēng)塵無定所,半宵聚首便長征。
楚尾吳頭古豫章,誰將腴壤奉驕王。
西京幾杖輸棋局,東市朝衣失智囊。
早議四銖除盜令,忽開一道賜船郎。
剩教遺跡嫌銅臭,始信多藏必厚亡。
⑴ 文帝時除盜鑄錢令,賈誼、賈山皆諫,不從。復(fù)賜鄧通嚴道銅山,當時吳、鄧錢遍天下,而濞得擅銅鹽之利,遂萌異志。
虛庭自幽敞,依依百笏寬。
我家湯沐宅,借居聊盤桓。
堂前有古槐,綠陰影團圞。
我亦愛花木,橐駝種此間。
新槐出檐際,垂柳拂欄桿。
紫藤雜丁香,還倚竹數(shù)竿。
海棠最嫣姹,桃李何攢攢。
雖未成老圃,因之憶杏壇。
春深雨漸多,日日對花看。
待得三五載,群卉皆可觀。
出游已十載,復(fù)來住長安。
開軒惟把卷,恬然心共閒。
共 14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