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生卒】:1617—1696 【介紹】: 明末清初江南長洲人,字克先。諸生。與彭定求、尤侗為友。其學(xué)重在內(nèi)省。以師道受鄉(xiāng)里推重。臨終前致書尤侗,曰“存吾事事順沒吾寧,到此真覺實(shí)受用”,彭定求嘆其知命。
人物簡介
【生卒】:1630—? 【介紹】: 清江南泰興人,字詵兮,號滄葦。季開生弟。順治四年進(jìn)士,授浙江蘭溪知縣。歷任刑部主事、戶部員外郎、郎中、浙江道御史。家豪富,族人三百余家,皆有復(fù)道可通。藏書富甲海內(nèi)。輯唐代一千八百九十五家詩為《唐詩》,為后時(shí)編輯《全唐詩》底本之一。有《季滄葦書目》、《靜思堂詩集》。晚晴簃詩匯·卷二十四
季振宜,字詵兮,號滄葦,泰興人。順治丁亥進(jìn)士,歷官御史。有《靜思堂詩稿》。清詩別裁集
字滄葦,江南泰興人。順治丁亥進(jìn)士,官御史。維基
季振宜(1630年—1673年),字詵兮,號滄葦,江南揚(yáng)州府泰興縣季家市(今靖江市季市鎮(zhèn))人。明末清初官員、豪富,與山西平陽亢氏并稱「北亢南季」。季振宜生于明崇禎三年(1630年)。季家為名門望族,曾祖父季縉為山東樂安縣縣丞,祖父季三卿是貢生,為河南祥符縣知縣,父親季寓庸是天啟二年(1622年)進(jìn)士,遷居泰興縣城,建嘉樹園,革職歸里后經(jīng)營鹽業(yè)致富。收藏國寶級名畫《富春山居圖》之《無用師卷》。其兄季開生(1627—1659),字天中,號冠月,順治六年(1649)中進(jìn)士。清順治三年(1646)季振宜17歲中舉,順治四年(1647年),18歲中進(jìn)士,授浙江蘭溪縣知縣,后歷任刑部主事、戶部郎中,官至廣西道御史。擅長行書,工詩文,喜藏書,又精鑒別,貯書于“靜思堂”和“辛夷館”。季振宜是清初著名藏書家,藏書之富,冠于江南,宋元名刻甚富;錢謙益的曾孫錢曾死后,其書盡歸振宜,后撰成《季滄葦藏書目》,該書搜集唐詩1859位作者的42931首詩,康熙時(shí)編《全唐詩》即以此為底本。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五月下詔彭定求、沈三曾等10人修《全唐詩》,至次年十月,《全唐詩》在短短一年多時(shí)間內(nèi)編成,這主要是利用了季振宜編《唐詩》和胡震亨編《唐音統(tǒng)簽》的成果,在這之前,季振宜與錢謙益整理唐詩七百十七卷,始于康熙三年(1664年),迄于康熙十二年(1673年),歷時(shí)十年。著有《靜思堂集》等。
人物簡介
清詩別裁集【介紹】: 清江蘇長洲人,字文洽,號瞻庭。彭定求從弟。康熙二十一年進(jìn)士,由編修累官左春坊左中允。有《歷代山澤征稅記》。
字文洽,江南長洲人??滴跞尚缳n進(jìn)士第三人,官翰林院侍講。維基
彭寧求(1649年—1700年4月23日),字文洽,又字瞻廷,號約齋。江南長洲(今江蘇蘇州)人,祖籍江西清江(今樟樹市),探花。彭寧求幼年喪父,事母甚為孝順。由祖父教授其學(xué)業(yè),康熙十六年(1677年)中舉,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會(huì)試中式壬戌科一甲第三名進(jìn)士(探花),殿試第三人及第,授翰林院編修。累遷侍讀。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出任會(huì)試同考官。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彭寧求母親黃孺人去世,彭寧求回家奔喪。彭寧求為官清廉,除了每月的官俸之外別無其他收入,這點(diǎn)收入對于一個(gè)大家庭的開銷而言顯得很微薄,彭定求也曾說:“弟雖置身清班,而舉家食指所資瘠田不及頃,卜廬復(fù)售他姓,僅就旁舍以居。”為了維持家里的生活,他將居住的房子賣給他人,自己則居住在小的偏房之中。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彭寧求被選為太子顧問,輔導(dǎo)太子學(xué)業(yè)。太子看完彭寧求平時(shí)詩作,才知道他家里生活條件不好,于是經(jīng)常給他一些賞賜。十二月,補(bǔ)翰林院侍讀。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正月,彭寧求進(jìn)入暢春苑為值,最終積勞成疾,死于任上。彭寧求稟性淡泊,與世無爭,工詩文,善書法。
人物簡介
【生卒】:1701—1784 【介紹】: 清江蘇長洲人,字翰文,號芝庭,又號香山老人。彭定求孫。雍正五年?duì)钤谛拮?,入直南書房?div id="w0yuca8" class='inline' id='people_62613_0_2_comment'>乾隆間歷吏、兵部侍郎、左都御史、兵部尚書。晚年主講紫陽書院。文章多碑志傳狀。有《芝庭先生集》。
彭啟豐,字翰文,號芝庭,長洲人。雍正丁未一甲一名進(jìn)士,授修撰,官至兵部尚書,降侍郎,旋復(fù)。有《芝庭先生集》。
人物簡介
【生卒】:?—1815 【介紹】: 清滿洲鑲黃旗人,高佳氏。乾隆四十三年進(jìn)士。由工部主事歷御史,擢甘肅按察使。嘉慶初堵御入甘白蓮教義軍。官至湖南巡撫。坐事革職留任。旋卒。維基
廣厚(?—1815年),高佳氏,滿洲鑲黃旗人。乾隆年間進(jìn)士,官至湖南巡撫。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戊戌科進(jìn)士(隸鑲黃旗滿洲善德佐領(lǐng)下)。授工部主事,歷監(jiān)察御史,五十二年(1787年)出為江西吉南贛寧道,五十三年(1788年)調(diào)山東濟(jì)東泰武臨道,母喪丁憂去職。五十四年(1789年)在吏部郎中上行走,五十五年(1790年)署陜西延榆綏道,調(diào)潼商道,六十年(1795年)遷甘肅按察使。嘉慶初年,偕總兵吉蘭泰擊敗白蓮教張映祥、楊天柱于鞏昌、秦州。四年(1799年)升江西布政使,署西寧辦事大臣,調(diào)甘肅布政使,賞戴花翎。八年(1803年)調(diào)廣東布政使,因與總督那彥成游宴,被解職。授三等侍衛(wèi),任庫車辦事大臣、喀喇沙爾辦事大臣。十三年(1808年)任浙江按察使,十四年(1809年)調(diào)廣西按察使,同年升浙江布政使,護(hù)理浙江巡撫,升安徽巡撫,十六年(1811年)任湖南巡撫(前任鑲紅旗滿洲景安,繼任正藍(lán)旗漢軍李氏巴哈布),二十年(1815年)病卒于任。《清史稿》列傳一百三十有傳。嘉慶十七年(1812年),在湖南巡撫任上聘嘉慶六年(1801年)辛酉恩科進(jìn)士袁名曜為岳麓書院山長。重定并序狀元彭定求原編《儒門法語》(嘉慶十九年(1814)甲戌重刊本)。與湖南學(xué)政湯金釗共同主持嘉慶十八年湖南拔貢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