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劉家謀(1814~1853)字仲為,一字芑川,福建侯官人。清道光十二年(1832)中舉,之后科場不順,道光二十六年(1846)以大挑初任寧德訓(xùn)導(dǎo),道光二十九年(1849)調(diào)臺灣府學(xué)任訓(xùn)導(dǎo),在任凡四年。咸豐三年(1853)海寇黃位擾亂沿海,臺灣土匪與之相呼應(yīng),家謀力疾守陴,致使肺疾加遽,遂以四十歲之英年病卒。劉家謀著有《外丁卯橋居士初稿》、《東洋小草》、《斫劍詞》、《開天宮詞》、《操風(fēng)瑣錄》、《鶴場漫志》、《海音詩》、《觀海集》,后二者皆寫于臺灣,內(nèi)容多為關(guān)注臺灣風(fēng)土民情之作。劉家謀每到一地輒留心文獻(xiàn)與地方掌故,在寧德著有《鶴場漫志》,在臺灣則有《海音詩》、《觀海集》。《海音詩》為有計劃的創(chuàng)作,特色是百首七絕,不另題名,每首均于詩末加注,以詩證事,引注證詩,對于臺灣政治、社會與文化有深刻的觀察與描寫,歷來為有識者所重視。廖漢臣以為:「《海音詩》所以為學(xué)界所珍視,不在其詩,而在于引注。」如吳鳳事跡,《海音詩》是目前所見最早紀(jì)錄此事的文獻(xiàn),內(nèi)容與后來的記載不同,是研究吳鳳故事演變的重要依據(jù),其重要性可見一斑。 《海音詩》完成于咸豐二年(1852),咸豐五年(1855)由一經(jīng)堂刊刻,目前僅知吳守禮家藏有此本。現(xiàn)在流傳的版本可分為兩個系統(tǒng),一是連橫編校的抄本,依所詠事類重編,與原刊順序有所出入(以下稱「抄本」);一是吳守禮依原刻本校注的《海音詩全卷》(以下稱「全卷本」)。《海音詩》在臺灣出版時劉家謀已逝,家屬并不知有此書,因此編纂《劉芑川先生全集》時,并未將它列入。反之,《觀海集》在劉家謀逝后五年(即咸豐八。1858),手抄本方由門生朱鴻自臺灣寄達(dá),家人據(jù)之刊刻(以下稱「咸豐本」);臺灣則僅見于著錄,遲至1997年才由臺灣省文獻(xiàn)會排印出版(以下稱「文獻(xiàn)會本」)〖參考翁勝峰〈劉家謀的《觀海集》〉,《臺灣文獻(xiàn)》第四十七卷第四期,1996年。〗。茲先呈現(xiàn)《海音詩》,而后呈現(xiàn)《觀海集》。前者版本甚多,最普遍的是臺灣銀行經(jīng)濟(jì)研究室編的版本,乃根據(jù)連橫「抄本」與吳守禮校訂的「全卷本」互校而來(以下稱「臺銀本」)。此外,中華書局所輯《臺灣先賢集》第三冊也收有《海音詩》,乃據(jù)「全卷本」與「臺銀本」互取所長加以重排(以下稱「中華本」)。以下所錄《海音詩》乃以吳守禮「全卷本」為底本,輔以連橫「抄本」,并參考「臺銀本」、「中華本」、連橫《臺灣詩乘》、陳漢光《臺灣詩錄》。至于《觀海集》則以「咸豐本」為底本,參考「文獻(xiàn)會本」。〈黃憲作撰〉
人物簡介
劉炳照(1847年2月15日—1917年2月1日),原名銘照,字伯蔭,又字光珊,號蘋塘,又號語石,晚號復(fù)丁老人。江蘇省常州府陽湖縣人。縣學(xué)生出身。捐納得五品銜候選訓(xùn)導(dǎo),誥封奉政大夫。以工詩詞知名,與俞樾、朱祖謀、葉衍蘭、吳昌碩、吳受福、朱鴻度、金武祥、惲毓巽、李寶嘉、李寶泉等文士唱和。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與夏孫桐、鄭文焯、費念慈、張上和、陳如升、于以堉、褚德輿等于蘇州城西藝圃結(jié)“鷗隱詞社”。詞作有名句:“一寸詞腸,七分是血,三分是淚。”與詩詞友人集會于常州意園望云水榭,有情景真摯之評語。并長于考證詞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