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初名仲愉,字子恂,福建侯官(今屬福州)人。才華出眾,工于詩文。在船政工作,受沈葆楨賞識。曾與龔易圖、林天齡等13人結(jié)社城南,稱“南社”。著有《劍秋閣吟存》、《秋華樓賦選》等。
人物簡介
陳震曜(1779~1852),字煥東,號星舟,嘉義人,后居郡治。少聰敏,博通經(jīng)傳。與郡城士子張青峰、陳廷瑜十數(shù)人,在府城寧南坊呂祖廟建「引心文社」,一時文風大振。清嘉慶十五年(1810),以優(yōu)行貢太學,召試。嘉慶二十年(1815)回省,歷署建安、閩清、平和等縣教諭。道光五年(1825)監(jiān)理福建鰲峰書院,助修《福建通志》,訪刻先儒遺書;并募資擴建省城貢院,親自董其事,歷時一載而成。道光六年(1826),任同安縣訓導,又倡修邑志。道光十二年(1832),張丙起事,隨軍渡臺,辦理團練撫恤諸務(wù)。事平后,數(shù)次上書制府,建議減戍兵,添募鄉(xiāng)勇。曾應鳳山知縣之聘,主鳳儀書院。日集諸生講經(jīng),間為詩文,自是鳳人始知勵學。又奉巡撫命,委同鳳山、嘉義兩知縣督辦采訪冊,送省補修通志。并應彰化知縣之聘,參與纂修《彰化縣志》。道光十七年(1837)任陜西寧羌州州同。在任十數(shù)年,廉潔慈惠,州民愛之如父母。道光三十年(1850),因病返鄉(xiāng)。咸豐二年(1852),卒于家,年七十有四。光緒八年(1882),臺人請祀鄉(xiāng)賢祠,詔可〖參考連橫《臺灣通史》〈列傳〉,臺銀本?!健?div id="ucu0daq" class='inline' id='people_72903_0_17_comment'>陳震曜著有《小滄桑外史》四卷、《風鶴馀錄》二卷、《海內(nèi)義門集》八卷、《歸田問俗記》四卷、《東海壺杓集》四卷,皆未刊刻。同治十三年(1874),欽差大臣沈葆楨訪求遺文,別錄副本攜去。陳氏生平著作雖多,可惜今未得見。僅《彰化縣志》〈藝文〉收其古文一篇〈天赦云記〉。以下所錄,見于陳廷瑜《選贈和齋詩集》。(施懿琳撰)
人物簡介
李明塤(?—1848年),字葉和。江西德化縣人。李明塤安靜寡言,自幼嗜學,于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丙午科鄉(xiāng)試考中舉人,次年連捷丁未科二甲一百零一名進士,與張之萬、徐樹銘、李鴻章、沈葆楨、馬新貽等同年。朝考后分至湖北任知縣,因年齡尚輕,故憂慮自身不能盡職。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長江、漢江暴漲,湖北遭遇百年不遇之大洪水,李明塤受督撫之命前往災區(qū)勘察,上報災民之苦。上級遂分發(fā)賑災經(jīng)費。十月十五日,明塤赴江陽巡邏,遭遇暴風而死。身后獲追贈知府銜。同治《德化縣志》將其事跡列入忠義傳。
人物簡介
李森(?—1851年),字韡鄂,號春谷。江西永新縣人。李森自幼聰穎,少年補為生員,學習經(jīng)學,兼通天文、地理、筮算等書,特別精于《易經(jīng)》。道光十五年(1835年)乙未科鄉(xiāng)試中舉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考中丁未科張之萬榜三甲第一名進士。與徐樹銘、李鴻章、沈葆楨、馬新貽等同年。朝考后分至廣西任思恩縣(今環(huán)江毛南族自治縣)知縣,方才就任即訪問鄉(xiāng)里,體察民情,并上書萬余言,得到時任廣西巡撫鄭祖琛器重。任內(nèi)革除積弊,提倡恢復環(huán)江書院,深受士民愛戴。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分校己酉科鄉(xiāng)試。不久,適逢反清起事,李森以辦糧之功升知州。道光三十年(1850年),敵兵圍困武緣縣(今武鳴縣),知縣身故,上級委任李森代理,籌辦團練剿匪事宜。在任一年,因積勞成疾病逝。
人物簡介
陳星煥(?—1858年),字文泉,湖南省長沙縣人。清朝官員,同進士出身。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張之萬榜三甲進士,與沈桂芬、李鴻章、沈葆楨等同年。咸豐六年(1856年)任江蘇奉賢縣(今屬上海市)知縣,政績卓著。咸豐七年(1857年)曾撰寫《重修文廟記》。因病卒于衙署。加同知銜。光緒《重修奉賢縣志》有傳。
人物簡介
彭嘉炯,字克愆,別字霽帆。江西湖口縣人。晚清官員。彭嘉炯為道光十二年(1832年)壬辰科舉人。考充景山官學漢教習。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被錄用為國史館分校,本衙門撰文。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補授內(nèi)閣中書。同年考中丁未科二甲第五十名進士,與張之萬、李鴻章、沈葆楨等同榜。朝考二等,欽點即用知縣,分發(fā)山西省洪洞縣,任職半年,政績卓著,當?shù)厥棵駷槠浣⑸簟?div id="scoa8ef" class='inline' id='people_105871_0_8_comment'>之后赴晉西讞局(審案機關(guān))任職,平反疑案,處置公正。可惜天不假年,不久逝世。同治《湖口縣志》有傳。
人物簡介
陰昌庚,字乙垣,號蓮舫,山西夏縣人,同進士出身。陰昌庚為道光二十年(1840年)庚子科舉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登丁未科進士,與張之萬、李鴻章、沈葆楨等同榜。歷任江蘇溧陽、金山等縣知縣,頗有政績。后接受委任巡視盤門,遇賊兵襲擊,左腿受傷而死。朝廷照例撫恤。著有《燕翼堂詩稿》。光緒《夏縣志》有傳。
人物簡介
武元鶴,河南省武安縣(今為河北省武安市)崔爐村人。武元鶴于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鄉(xiāng)試中舉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丁未科會試中式,殿試位列三甲第三十一名,與后來的名臣張之萬、徐樹銘、李鴻章、沈葆楨、馬新貽等同年,賜同進士出身。歷官安徽貴池、繁昌等縣知縣,并曾任江南鄉(xiāng)試同考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