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周訪

相關人物:共 13 位
共 13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華軼 朝代:西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313 【介紹】: 西晉平原高唐人,字彥夏。
華表孫。
初為博士,累遷散騎常侍。
晉懷帝永嘉中,官江州刺史。
雖逢喪亂,每崇典禮,在州有威惠,從者甚眾。
時帝蒙塵,軼遣使入貢。
不受司馬睿節(jié)度,睿命王敦、周訪擊之,軼眾潰,為周訪所殺。
全晉文·卷六十六
軼字彥夏,嶠弟澹之子。初為博士,累遷散騎常侍。東海王越引為兗州留府長史。永嘉中歷振威將軍江州剌史。元帝承制,不從教命,討斬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319 【介紹】: 東晉義陽新野人。
驍勇絕人。
始為新野王司馬歆鎮(zhèn)南參軍,累遷南蠻司馬。
永嘉之亂,故牙門將胡亢聚眾起事,假曾竟陵太守。
后斬亢并其眾,自號南中郎將。
據(jù)有沔漢。
陶侃、荀崧、王廙攻之,均為所敗。
后為梁州刺史周訪所破,斬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322 【介紹】: 東晉廣陵人,字令思。
少孤,好學善辯。
晉武帝太康中,舉秀才,策試為天下最,除郎中。
歷官鄄城令、尚書郎。
惠帝永寧初,出為郟令,有政績,遷廬江內史。
鎮(zhèn)壓石冰余眾,封都亭侯。
在郡政嚴,多忤上司,往壽春依周馥。
及馥敗,歸元帝,官至秘書監(jiān),加散騎常侍。
曾薦周訪、干寶等,時以為知人,而顧榮、戴若思抑之,常怏怏不得志。
王敦反,譚疾甚,不能入省,坐免。
卒于家。
有《辨道》三十卷,今佚。
全晉文·卷七十九
譚字令思,廣陵江都人。咸寧中,揚州刺史周浚引為從事令史。太康中舉秀才,對策第一,除郎中,遷太子舍人本國中正,后為鄄城令,遷廬江,除尚書郎。永寧初出為郟令,再遷廬江內史,加綏遠將軍,封都亭侯,以忤刺史劉陶下獄,免。建興初為鎮(zhèn)東軍咨祭酒,轉丞相軍咨祭酒,領郡大中正。大興初轉秘書監(jiān),后加散騎常侍。永昌初免,卒年七十馀,贈金紫光祿大夫。有《新論》十卷,集二卷。
陶瞻 朝代:東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328 【介紹】: 東晉廬江潯陽人,字道真。
陶侃子。
周訪婿。
少有才器。
初任廣陵相。
明帝太寧二年,王敦將反,瞻還衛(wèi)京師,從大都督王導討王敦。
敦平。
任廬江、建昌二郡太守。
遷散騎常侍、都亭侯。
成帝咸和三年,蘇峻反,晉師敗績,瞻遇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365 【介紹】: 東晉汝南安成人,字道和。
周訪子。
元帝辟為丞相掾。
王敦命為從事中郎。
敦反,率兵從之。
敦敗,亡入蠻中。
尋得原宥。
成帝咸和初,為江夏相。
從討蘇峻,遷監(jiān)沔北軍事,鎮(zhèn)襄陽,為石勒部將所敗,以失守免官。
尋又起為豫章太守、益州刺史。
穆帝永和初,從桓溫征蜀,累遷鎮(zhèn)西將軍。
封建城縣公。
卒謚襄。
荀灌 朝代:東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東晉潁川潁陰人。
荀崧小女。
幼有奇節(jié)。
崧守襄城,為杜曾所圍。
力弱食盡,欲求救于平南將軍石覽。
灌時年十三,率勇士數(shù)十人,突圍夜出,乞師于覽。
又為崧書與南中郎將周訪請援。
援兵俱至,圍遂解。
趙胤 朝代:東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東晉淮南人,字伯舒。
趙誘子。
周訪擊杜曾,多所斬獲,王導引為從事中郎。
南頓王司馬宗反,胤殺之。
預討王敦余黨,累遷冠軍將軍,封湘南縣侯。
遷歷陽太守。
蘇峻亂中,拒戰(zhàn)敗績。
官終西豫州刺史。

人物簡介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四 傳宗科
姓朱氏。會稽人。始名法京。少有異志。嘗遇僧乞食。謂之曰。郎性嗜善。今天臺山有初依菩薩。說法其間??蓮囊猿黾?。陳太建十四年。乃入山。適值智者處高座開講。明遽禮拜。智者下座笑曰。宿愿力故。復爾相遇。因受禪法。兼習法華。行方等般舟觀音懺悔。陳禎明元年。侍智者游楊輦。詔居光宅。以脩定業(yè)。仍命之綱紀。陳亡。智者西上。止廬山東林寺。明行懺法于陶侃瑞像閣。偶有僧謂曰。至理曉朗。照了三世。因易名普明。智者以為然。及智者欲鑄銅鐘。歸天臺供養(yǎng)。而盲人適至爐韛之所。明大惡之。及出模。果破缺不完整。再鑄而后克全。聲聞七十里。國清房居水上。其下多礓石。不便于汲。獨念曰。茍石能出水者。豈不快哉。數(shù)日石果出水。 國清講堂狹小。明欲易而高大之。頂禪師諫以為不可。俄括州刺史周孝節(jié)。舍杉柱泛海。至明往迓之。頂于赤城見明行林木中。身長出林木上。翼從數(shù)十人。語頂曰。兄勿苦諫我。我事成矣。頂知其異。合掌曰。不敢一聽仁者所為。立柱之日。山靈見相。尤奇詭。造金銅丈六盧舍那坐像。僧有施金十一兩者。曰從漕溪村來。跡之無有。侍者恒聞其房有人語聲。而明勸之脩善者。視之則寂寥如常時。忽晨起。呼諸弟子勵曰。夫人命危脆。宜自知時。因更衣而逝。壽八十六遺體端坐。屈三指。顏色經信宿不變。寺主慧綱。維持后事尤備。而塔則其弟子榮泰奉焉。
續(xù)高僧傳·卷第十九 習禪四
釋普明。
本名法京。
俗姓朱氏。
會稽人。
少小志操有異恒童。
口常稱佛。
聚砂以為福事。
蒿艾以為殿塔。
不俗談戲。
惟志崇法。
有僧乞食因即勸云。
郎子既有善性。
可向天臺山出家。
其中有四依菩薩在彼說法。
遂以陳太建十四年。
踰山越澗來入天臺。
正值智者處坐說法。
下講竟。
頂禮歸依愿盡此生以為弟子。
智者笑云。
宿誓愿力今得相遇。
曉夕左右伏膺無懈。
專求禪法兼行方等般舟觀音懺悔。
誦法華經一部。
至禎明元年。
陳主敕迎智者出都。
從往金陵居光宅寺。
專以禪思為業(yè)。
同堂坐者奉命檢校。
俄而陳國云亡。
智者即上江州廬山東林寺。
明于陶侃瑞像閣內。
行觀音懺法。
冬十一月身不衣絮苦節(jié)行道。
見一僧云。
所名法京未為嘉稱。
可改為普明。
此名曉朗照了三世。
懺訖啟智者述之。
便云。
此冥中所示。
宜即改舊從新。
又隨智者往荊州玉泉寺。
每于泉側練若專思。
智者反路臺峰令造大鐘。
天臺供養(yǎng)。
江陵道俗競為經營。
當欲鑄時。
盲人來看。
明懸鑒機知相不吉。
果爾開模鐘破缺。
仍即倍工修造。
約語眾中。
支不具者勿來看鑄。
遂得了亮錚鑅聲七十里。
鐘今見在佛隴上寺。
后還國清所住之房。
去水懸遠。
房頭空地純是礓石。
乃懷念曰。
若令此石出水。
豈不快乎。
言竟數(shù)日。
石中泉溜周給東西。
國清精舍隨高置立。
明以講堂狹小欲毀廣之。
共頂禪師商量。
頂勸勿改。
有括州都督周孝節(jié)。
遙聞此事即施杉柱泛海送來。
頂向赤城。
感見明身長一十馀丈。
高出松林之上。
翼從數(shù)十許人。
語頂曰。
兄勿苦諫。
事愿剋成。
頂知神異。
合掌對云。
不敢更諫。
一依仁者。
豎堂之日感動山王。
晨朝隱軫狀若雷震。
摧樹傾枝闊百步許。
自佛壟下直到于寺。
至乎日沒還返舊蹤。
砰砰磕磕勢若初至。
又愿共道俗造當?shù)罱疸~盧舍那像坐身丈六。
時有一人稱從槽溪村來。
施金十一兩用入像身。
問其姓名終不肯說。
禮拜辭退。
周訪彼村無人識者。
又比房侍者恒聞房內共人語話。
陰伺察視不見別形。
所聽言音唯勸修善。
既而化緣就畢。
大漸時至。
清旦呼諸弟子。
夫人壽命不可常保。
汝等宜知。
便自脫新凈之衣。
著故破者。
換衣才竟奄然就滅。
春秋八十有六。
經二宿左手仍內屈三指。
當于其時有房內弟子榮泰難提二人。
剃頭沐浴見如此事。
即報寺主慧網。
合眾驚集倍慟于懷。
然其為性不畜私財。
淅南諸州男女黑白歸向者數(shù)不可紀。
所得布施隨緣喜舍。
每參隋帝悉蒙命坐。
賜絹一百二十段。
用充六物。
不留寸尺。
悉造經像。
有敕施僧基業(yè)。
見于寺錄。
造金銅尊像小大十軀。
悉人中已上十回作僧施。
讀藏經二遍。
其外書寫經論。
彫畫殿堂。
修諸寺宇。
傍為利益。
及諸靈驗。
功德費用。
運心應念即自送來充其支度。
不可具載。
神僧傳·卷第五
釋普明。
本名法京。
俗姓朱氏。
會稽人。
少小志操有異。
有僧乞食因勸云。
即子既有善性。
可向天臺山出家。
其中有初依菩薩在彼說法。
遂以陳太建十四年。
踰山越澗來入天臺。
正值智者處坐說法。
智者笑云。
宿誓愿力今得相遇。
隨智者往荊州玉泉寺。
每于泉側練苦專思。
智者反路臺峰令造大鐘天臺供養(yǎng)。
江陵道俗競為營造。
當欲鑄時盲人來看。
明懸鑒機知相不吉果爾。
開模鐘便破缺。
后還國清所住之房。
去水懸遠。
房頭空地純是礓石。
仍懷念曰。
若令此石出水豈不快乎。
言竟數(shù)日石中泉溜。
周給東西。
國清精舍。
隋高帝置立。
明以講堂狹小欲毀廣之。
共頂禪師商量。
頂勸勿改。
有括州都督周孝節(jié)遙聞此事。
即施杉柱泛海送來。
頂向赤城感見明身長一十馀丈。
高出松林之上。
翼從數(shù)十許人語頂曰。
兄勿苦諫事愿剋成。
頂知神異合掌對曰。
不敢更諫一依仁者。
豎堂之日感動山王。
晨朝隱軫狀若雷震。
摧樹傾枝闊百步許。
自佛壟下直到于寺。
至于日沒還返舊蹤。
砰砰磕磕勢若初至。
又愿共道俗造堂殿金銅盧舍那像坐身丈六。
時有一人稱從曹溪村來。
施金十一兩用入像身。
問其姓名終不肯說。
禮拜辭退。
周訪彼村無人識者。
又比房侍者恒聞房內共人語話。
陰伺察視不見別形。
所聽言音唯勸修善。
既而化緣就畢。
大漸時至清晨呼諸弟子曰。
夫人壽命。
不可常。
保汝等宜知。
便自脫新凈之衣著故破者。
換衣才竟奄然就滅。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567—635 【介紹】: 唐僧。祖籍安定,后徙漳濱。俗姓皇甫。幼年出家于相州云門寺,二十二歲受具足戒。隋文帝時,于長安大禪定道場講律。唐貞觀八年,為太穆皇后建弘福寺于長安,智首為上座。有《五部區(qū)分鈔》、《四分律疏》。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四 傳宗科
出安定皇甫氏。
晉玄晏先生裔孫也。
后徙漳濱。
因世居之。
初依相之云門寺稠公上足智旻禪師出家。
旻以為戒誠定慧之本。
首方童稚。
使先服習。
既而其母亦于官寺薙落。
名法施。
八敬五儀。
尼眾推重。
然首雖割愛。
尚爾鐘情。
欲其夙與法流。
盛沾道味。
乃啟于旻。
授以具足。
首尋周訪師表。
寔難其人。
如是三載。
始遂素心。
時則年二十有二矣。
雖嘗冥感所證。
終未易知。
又祈禱于古佛塔前。
佛現(xiàn)摩頂。
而后益信不疑。
自爾教成行備。
會貫部文道洪之席。
同侶七百。
鋒穎如林。
至于研辭覈義。
亢厥宗猷。
則首無與讓。
故未至立年。
頻升高座。
靈裕法師。
釋門之雄伯也。
提攜緇屬。
親預末筵。
學者榮之。
隋興文皇為文穆后造大禪定道場于京師。
以薦冥福。
詔起旻師等。
而首侍入關。
止禪定。
每敷弘之暇。
考定三藏眾經辭指。
著五部區(qū)分鈔三十一卷。
況秦中專奉僧祇。
洪遵律師。
創(chuàng)開四分。
茲則標宗控會。
渙然大通。
負笈之賓。
日填堂宇。
遵亦贊相。
以成其美。
大業(yè)初。
詔住大禪定道場。
俄而抽撤馀資。
樹雙塔于云門故墟。
以表出家受戒之地。
貞觀初。
天竺三藏主翻譯事。
詔證律義。
八年詔充弘福寺上座。
蓋高宗在東宮。
而皇后穆氏薨背。
故建茲寺。
以慰圣善之思。
尤欲致首。
以嚴其紀綱云。
九年四月二十二日。
以宿疾加劇而卒。
壽六十九。
訃聞。
皇上哀悼。
詔喪事所須。
有司務令周備。
仍賜葬地十畝于京城西郊之龍首原。
仆射房玄齡。
詹事杜正倫。
皆受戒弟子。
共勒碑以播芳烈。
許敬宗撰文。
首終始開講。
僅百遍。
抑固其勤于弘演如此。
續(xù)高僧傳·卷第二十二 明律下
釋智首。
姓皇甫氏。
其源即安定玄晏先生之后也。
家世丘園素居物表。
隨官流寓徙宅漳濱。
而幼抱貞亮夙標雄杰。
髫年離俗馳譽鄉(xiāng)邦。
初投相州云門寺智旻而出家焉。
旻亦禪府龍驤心學翹望。
即稠公之神足也。
以首歲居學稚且略禁科。
權示五門擁其三業(yè)。
而神慧所指不慕下流。
覽屬遺教戒為師本。
定慧眾善自此而繁。
義理相符敢違先誥。
所以每值律徒潛聲咨問。
隨聞弘范如說修行。
由是五眾分騼。
莫不就而請謁。
俄而母氏辭世。
復入道門。
名為法施。
住于官寺。
深修八敬遵重五儀。
志欲預有。
制門誓愿奉而承則。
然尼眾在道。
染附情深戒約是投。
率多輕毀。
而施割愛從道履正棲心。
威服尼流聲高魏土。
自玄化東被未有斯蹤。
以首膝下相親素鐘華望。
施欲早服道味濡沫戒宗。
乃啟旻授其具足。
而未之許也。
便內惟正檢外訊儕章。
恭附遵修緝諧倫伍。
旻察其儀軌默而識之。
知其風骨堅深乃許其受戒。
首以緣成之法事假明賢。
恐薄墜行門便有淪道器。
周訪鄭衛(wèi)盛德勝人。
不累年期必邀登訃。
時過三載方遂素懷。
二十有二方稟大戒。
雖從師授而得否未知。
乃于古佛塔前請祈顯證。
蒙降佛摩頂身心安泰。
方知感戒有實。
自爾旦夕咨訪挺出恒標。
雖教所未聞。
而行儀先備。
及尋律部多會其文。
明若夙知更陶神府。
其有事義乖滯者。
皆汰澮相融冥逾合契。
后聽道洪律席。
同侶七百鋒穎如林。
至于尋文比義。
自言迥拔。
及玄思勵勇通冠群宗。
剛正嚴明風飆遺緒者。
莫尚于首矣。
故未至立年頻開律府。
懿德敏行咸共器之。
靈裕法師道振雄伯范超倫等。
親管緇屬預在下筵。
時共美之重增榮觀。
會隋高造寺遠召禪宗。
將欲廣振律詮流暉帝壤。
若不附定通戒。
行學無歸。
遂隨師入關止于禪定。
解既冥通聲光三輔。
初達天邑具覽篇章便更博觀。
新解潤以前聞。
有識悟其玄規(guī)。
更開講肆既副本愿。
登即然之。
每日處眾敷弘。
馀時卻掃尋閱。
于是三藏眾經四年考定。
其有詞旨與律相關者。
并對疏條會其前失。
自律部東闡六百許年。
傳度歸戒多迷體相。
五部混而未分。
二見紛其交雜。
海內受戒。
并誦法正之文。
至于行護。
隨相多委師資相襲。
緩急任其去取。
輕重互而裁斷。
首乃銜慨披栝往往發(fā)蒙。
商略古今具陳人世。
著五部區(qū)分鈔二十一卷。
所謂高墉崇映天網遐張。
再敞殊文統(tǒng)疏異術。
群律見翻四百馀卷因循講解。
由來一亂。
今并括其同異。
定其廢立。
本疏云師所撰。
今纘兩倍過之。
故得諸部方駕于唐衢。
七眾周睇于貞觀者。
首之力矣。
但關中專尚素奉僧祇。
洪遵律師創(chuàng)開四分。
而兼經通誨。
道俗奔隨。
至于傳文律儀蓋蔑如也。
首乃播此幽求便即對開兩設。
沈文伏義。
亙通古而未弘。
碩難巨疑。
抑眾師之不解。
皆標宗控會。
釋然大觀。
是由理思淹融。
故能統(tǒng)詳決矣。
使夫持律之賓日填堂宇。
遵亦親于法座命眾師之。
相成之道不忘。
弘贊之功靡替。
遂得知歸秦土。
莫不宗猷法鏡。
始于隨文末紀。
終于大漸之前。
三十馀載獨步京輦無敢抗衡敷演所被成匠非一所以見跡行徒知名唐世者。
皆是首之汲引。
寔由匡弼之功。
而復每升法宇規(guī)誡學徒。
微涉濫非者為停講坐。
或有墮學者皆召而誨喻。
聞者垂泣無不懲革。
大業(yè)之始。
又追住大禪定道場。
今所謂大總持寺是也。
供事轉厚彌所遺削。
顧以道穆帝里化移關表舊土凋喪流神靡依。
乃抽撤什物百有馀段。
于相州云門故墟。
今名光嚴山寺。
于出家受戒二所雙建兩塔。
鎣以珠寶飾以丹青。
為列代之儀表。
亦行學之資據(jù)。
各銘景行樹于塔右。
貞觀元年。
有天竺三藏大赍梵本擬譯唐文。
乃詔所司搜揚英達。
僉議所及遂處翻傳。
其有義涉律宗。
皆咨而取正。
至于八年。
上以圣善早喪遠感難陳雖化滿天下而罔極之情未展。
奉為太穆皇后。
于宮城之西造弘福寺。
廣延德望咸萃其中。
恐僥倖時譽妄登位席。
以首道素嚴正不濫邀延。
百辟上聞。
召為弘福上座即總綱任采擢僧倫。
其有預在徵迎。
莫不咨而趣舍。
使夫眾侶云會等嗅如蘭不肅成規(guī)流芳不絕。
自爰初開講誓窮百遍。
必得果心夕死可矣。
始于漳表終至渭濱。
隨方陶誘恰窮本愿。
慶本所念未幾而終。
詳諸物議可為知命以貞觀九年四月二十二日。
宿疹再加。
卒于所住。
春秋六十有九。
皇上哀悼。
下敕令百司供給。
喪事所須務令周備。
自隋至唐。
僧無國葬。
創(chuàng)開摸揩。
時共重之。
仆射房玄齡。
詹事杜正倫。
并諸公卿。
并親盡哀訴崇戒范也。
至二十九日。
裝辦方具。
時惟炎夏而尸不腐臭。
眾共嗟之。
斯持戒力也。
諸寺門學競引素幢充諸街巷。
官給地十畝于京城西郊之龍首原。
縣夫三百筑土墳之。
種柏千株于今茂矣。
慕義門學共立高碑。
勒于弘福寺門。
許敬宗為文。
初律師弘化終始有聞。
博見之舉通古罕例。
自講士交競救習昔傳。
讎勘群宗多乖名實。
非夫積因往世。
故得情啟天乘。
數(shù)百年來收宗始定。
兼勤于聽說重于行事。
隨務造儀皆施箴艾。
每于晦望說戒先具法物。
花香交飾鎣發(fā)堂中。
預在聽徒合掌跪坐一眾兢竦。
終于前事說欲陳凈偏所誡期。
每講出罪濯諸沈累。
故持律之士多往參焉。
自終世后此事便絕。
余嘗處末座向經十載具觀盛化。
不覺謂之。
生常初未之欽遇也。
乃發(fā)憤關表具覿異徒。
溢目者希將還京輔。
忽承即世行相自崩。
返望當時有逾天岸。
嗚呼可悲之深矣。

人物簡介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三十 神化科(二)
或云姓鹿氏。其所生稟則未知也。形服儀貌。如庸眾。大業(yè)八年。忽于雒邑告有賊起。官司覆檢。茫無宗緒。上以為疑。而未之加罪也。詔縶拘以待。明年六月?lián)P玄感反。屠戮之酷。東都尤甚。于是其言始驗。詔釋之。會上幸江都。時偃師獄吏方慮囚得死罪五十人。將刑于市。明知駕道偃師。乃偽為餉囚者。入獄謂諸囚曰。明日駕過此。汝等必再三大呼有賊。要使上聞之而后已。上茍詰其言之所從來者。則曰從明阇梨。如是則庶幾可以免死矣。明日駕過。諸囚既如教。上果盡釋諸囚。而復逮明縶拘之。明忻然無所憂懼。越王皇泰初。詔聽自便。然猶陰遣三衛(wèi)防守。而軍國謀猷乃獲與聞。及世充僭號鄭。倍加信奉。而使士卒防守。愈益嚴謹。圍之五重。動見徵逐。武德三年。謁高祖武皇帝于京師。亦莫能察其所從至也。詔住化度寺。是歲八月竟隱去。不復見。明身歷三姓四朝。交接貴賤。一遵平等。人有問其所學者。答曰平等一法。吾志所在也。其泛語則涉因果。曰某法師以謗大乘。故報無擇獄。某法師以精進故。從羊中來。嘗游總持寺。顧謂眾僧曰。不久此寺當流血矣。汝等宜共慎之。眾怪其謾。后以法諺累多被誅。隋末有鮑子明者。未詳何人。既以道藝應詔。居慧日。而朝東莫西。略無定所。雖官供亦未嘗臨赴而請給也。所服裙帔而已。驚叫狂走。言無準度。大業(yè)九年。以緋帛裹額而趨。久之梟感反。其黨之軍容如之。感圍東都。有以子明事白之者。以為神。召問通塞。子明遂罵曰。賊害天下如此。而欲得國。豈理哉。時駕幸涿鹿。聞其說大悅。遣召而勞之。尋以箕當風簸土而去。十年卒于洛。
續(xù)高僧傳·卷第二十五 感通上
釋轉明。
俗姓鹿氏。
未詳何許人。
形服僧儀貌非弘偉。
容止淡然色無喜慍。
以隋大業(yè)八年。
無何而來居住雒邑。
告有賊起。
及至覆檢。
宗緒莫從。
帝時惑之。
未能加罪。
權令收禁。
初不測其然也。
至明年六月。
果逢梟感作逆。
驅逼兇丑充。
斥東都。
誅戮極甚。
方委其言有據(jù)。
下敕放之。
而明雖被拘散。
情計如常。
與諸言議曾無所及會帝往江都行達偃師。
時獄中死囚數(shù)有五十。
剋時斬決。
明日吾當放此死厄。
即往獄所假為餉遺面見諸囚告曰。
明日車駕當從此過。
爾等一時大呼云有賊至。
若問所由云吾所委。
當免死矣及至期會便如所告。
敕乃總放諸囚。
收明入禁。
便大笑而受之。
都無憂懼。
于斯時也四方草竊人不聊生。
如明語矣。
大業(yè)末歲猶被拘縶。
越王踐祚方蒙釋放。
雖往還自在。
而恒居乾陽門內。
別院供擬恐其潛逸。
密遣三衛(wèi)私防護之。
及皇泰建議軍國謀猷。
恒預帷幄籌計利害。
偽鄭世充。
倍加信奉。
守衛(wèi)嚴設又兼恒度。
至開明二年。
即唐武德三年也。
明從洛宮安然而出。
周圍五重初不見跡。
審偽都之將敗也西達京師。
太武皇帝夙奉音問深知神異。
隆禮敬之。
敕住化度寺。
數(shù)引禁中。
具陳徵應。
及后事會咸同合契。
以其年八月忽然不見。
衣資什物儼在房中。
尋下追徵合國周訪了無所獲。
尋明在道行涉冥祥。
有問學者。
乃云。
常以平等一法。
志而奉之。
顧其游步四朝。
貴賤通屬。
以明道冠幽極。
皆往師之。
而情一榮枯寔遵平等。
而言調譎詭不倫和韻。
或云。
某法師者見謗大乘生報無擇。
某法師者從羊中來。
如此授記其例不一。
行至總持顧僧眾曰。
不久此等當流血矣。
宜共慎之。
時以為卓異。
共怪輕誕。
及遭法該等事尋被簿錄戮之都市。
方悔前失。
隋末有鮑子明者。
未詳何人。
煬帝遠召藝僧遂沾慧日。
而歷游寺院不止房堂。
隨夜即宿略無定所。
既請官供曾不臨赴。
不著三衣而服裙帔。
或驚叫漫走言無準度。
大業(yè)九年。
以緋裹額唱賊而走。
時人以為徵兆也。
及梟起逆。
諸軍并著屯項袹頞。
如其相焉。
咸圍東都。
召問通塞。
遂惡罵曰。
賊害天下何有國乎。
帝時在涿郡。
聞之大悅。
召而勞遣。
明又以箕盛土。
當風揚之后覆。
梟感逆黨。
并被誅剪長夏門外。
日別幾千。
遠應斯舉。
大業(yè)十年。
無故卒于雒邑。
共 13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