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范淑

相關(guān)人物:共 1 位。
共 5 首
方嫌早稻報收遲,三省茲欣到一時。
(淮)(沅)皆稱九分過(陳淮奏江西省本年春夏以來雨水充足均資灌溉茲屆早稻刈穫登場所有各屬七十九廳州縣收成分?jǐn)?shù)內(nèi)十分者南昌等二十一州縣九分者寧州等五十八廳州縣通省收成實共九分有馀現(xiàn)在雨旸得宜晚禾滋長糧價平減民情歡慶又畢沅奏湖北通省除應(yīng)山等六縣不產(chǎn)早稻外其馀六十二州縣早稻均已成熟次第收穫將竣內(nèi)收成十分者江夏等十二州縣九分有馀者黃岡等十三縣九分者咸寧等十一州縣八分有馀者漢川等二十州縣八分者崇陽等六州縣合計通省收成實有九分有馀楚北地本上腴性宜早稻本年二麥已慶有秋茲復(fù)咸登新谷戶有蓋藏群安樂利等語),浦(霖)閩少遜昨年規(guī)。
雖非上稔中實勝,誠幸食饒衣自隨。
遠(yuǎn)縱慰哉近增憮,畿齊佳信昨秋思
⑴ 去歲江西福建湖廣等省皆于七月初旬外奏報早稻收成分?jǐn)?shù)日內(nèi)尚未有奏到者正嫌其遲今日則三省同時奏到而收成俱幾上稔洵堪慰念
⑵ 又據(jù)浦霖奏閩省入夏以來雨水調(diào)勻早禾成熟計通省六十四州縣除臺灣一縣土性不宜早稻外其收成九分有馀者長樂等十四州縣九分者閩縣等三十五州縣八分有馀者古田等十四縣合計通省收成實有九分市中糧價日就平減等語去歲閩省奏報早稻收成九分有馀今年牽算不無少遜然與江西湖北二省相去無幾雖俱非上稔亦屬中稔之近上者覽奏均為欣悅
⑶ 去歲秋收直隸早報十分可謂上豐山東亦有九分今歲雖幸京師及口外雨旸時若可冀有收而畿南齊北一帶始則未能沾渥播種維艱近復(fù)雨水過多間被淹浸縱不遴截漕撥帑竭力賑施小民或不致失所要不能慰遠(yuǎn)而忘近耳
雜記(嘉慶丙辰) 清 · 弘歷
湖北近而湖南遠(yuǎn),報收南先(去聲)北卻遲。
都稱八分亦民幸,幸中輕重牽吾思。
南惟苗亂茲逮定,北乃邪教為民疵。
其幸未被邪害者,乃遭潦害民披離。
是均吾過失調(diào)燮,愧不可言愁何辭。
早稻八分濟(jì)民食(茲據(jù)湖北巡撫汪新奏湖北十府一直隸州所屬各州縣境除被邪教賊匪滋擾被水淹浸及不產(chǎn)卑稻之應(yīng)山等六縣外農(nóng)民俱各服曰力穡仍慶有秋自交七月以來早禾先已刈穫晚禾亦可次第登場約計早稻收成九分者江夏等三縣八分有馀者黃岡等三縣八分者咸寧等五十州縣七分有馀者潛江等四縣七分者棗陽等二縣合計通省收成約有八分楚北地本上腴性宜早稻是以大田蒔插為多農(nóng)民望歲之心較之中晚二禾尤為殷切目下幸獲有收糧價平減共慶盈寧即被賊被水之區(qū)亦藉得販運流通民食頗資接濟(jì)等語),那能言慰聊記詞。
⑴ 湖南遠(yuǎn)于湖北而氣候較暖收成亦早是以先于月之十二日據(jù)姜晟奏到通省早稻約收八分有馀
⑵ 前據(jù)畢沅奏今年湖北五六月內(nèi)大雨時行上游巴江水發(fā)兼之漢江同時并漲宣泄不及以致潛江沔陽天門漢江等四州縣沿江一帶堤堰被刷民田廬舍多有淹浸此四州縣地方幸而未經(jīng)邪教擾害乃又被水成災(zāi)情殊可憫節(jié)次降旨并撥運部帑二百萬兩申諭畢沅等實力撫綏優(yōu)加賑恤豫免三年正供毋令一夫失所以示軫念
定州南去惡池渾,隨著狂流進(jìn)北門。
天下田荒湖廣熟,中山國小縣官尊(時兵防之后,聲炮開城。)。
宜禾地大難為水,種果沙深盡有村(縣有免糧地一千四百馀頃。果性宜沙,予勸以種棗、柿以佐民食,遲與叔科良法也。尹字果峰,且以為戲。)。
讀遍漢書循吏傳(令民種樹事見《漢書》。),銜杯談到夜黃昏。
⑴ 諺云:湖廣熟,天下足。時直隸以西,望都、中山所收,不彀分?jǐn)?shù),而藁城大熟也。
兩洞詩 其一 北洞(庚戌) 清 · 鄭珍
鎮(zhèn)遠(yuǎn)府城東門,閾接大橋。橋東基厓壁,緣厓南逆潕而東出,為趨湖南驛路。下則舟之去沅、晃、偏橋者,篙纜所必經(jīng)。厓之上平而廣,俗稱東倉坪。元之總管府實址于是。厓?nèi)鏋l江,巉削千仞。當(dāng)橋之南曰南洞,北曰北洞。其間亭閣寺剎,即緣隆窊欹嵌生焉。自江岸視之,皆若黏壁、若懸空然。非數(shù)日躬歷,莫能盡其奇也。余來此承府訓(xùn)乏,一朝得之,遂常往來。又出門即小渡,便截江造其麓,與市喧避,尤于性宜。獨怪距城近,當(dāng)水陸孔道,而無一人昌其靈孕者。蓋雅流名公卿經(jīng)由郡下,率信宿輒卒卒舟輿去,自無由識其勝。官茲者例拘束宦態(tài),而此又無用宦態(tài)之路,則亦不得而識。不暇與不自強皆失之,以故能游者乃余獨也。因作兩詩詒諸好事。俗名南洞太和,北中元,迂鄙無當(dāng),今仍舊稱云。
北洞雖名洞,迥與洞不同。
入穴出自穴,已非意想通。
謂是不知處,乃即東橋東。
臨江蹲蟆頤,吐吸白玉虹。
行人渡虹背,擾擾如蠛蠓。
屢轉(zhuǎn)入蜂房,又當(dāng)穴正中。
小口嵌玻璃,照見千檣篷。
天匠妙布置,似窮正未窮。
一線上云霄,闌楯非人工。
是樹瘦屈盤,是石蒼玲瓏。
如緣古梅樁,凸凹穿蘚封。
絕叫出青壁,浩浩乘積風(fēng)。
神仙好居處,倒垂綠芙蓉。
面面開戶牖,剔透凌煙空。
下視古舞州,秀若壁掛弓。
欲攜馳走兒,此豁星斗胸。
竟無一間者,偕余足音跫。
憑高發(fā)深喟,永懷云谷翁。
⑴ 明嘉靖中,郡守黃希英祀朱子洞中,今廢。
一望高高下下田,旱時瑞穗亦云連。
歸裝要載良苗去,倘學(xué)黃婆種絮棉。
注:其土宜稻,九州所產(chǎn),時有輸入廣東者。聞有旱稻,近印度苦旱,移植頗宜。曾向故內(nèi)務(wù)卿索取,今譯其說曰:旱稻有粳三種,有糯五種。性宜腴沃,瘠土埆 田,則宜培糞之。分苗插秧,深耕易耨,法與他種同。擇地以英吉利人華氏所制寒暑針二十度以上為宜。播種于谷雨立夏間。其收獲也,早在九月,遲在十月。若六 七十度熱地,則春種夏收,歲可兩熟。其地多雨,雖暑及百度可無傷。否則擇卑濕處,久旱亦不至枯槁。凡三百步地,歲獲一石四五斗,大熟可得七八斗。粳宜作 飯,糯宜造餅云。余客日本,知其瀕海多雨,其土又宜種植,故因山為田,梯級云上,亦不憂旱荒。古名瑞穗國,殆有由然。今謂種于旱地,宜擇濕土,則如頻年 晉、豫之災(zāi),慮亦無濟(jì)于旱,若五嶺以南,或者遷地能良也。他日歸,當(dāng)攜購其種,即不得如占城之稻,印度之棉,普利無窮,茍少有裨益,亦當(dāng)傳播耳。所愿有心 農(nóng)學(xué)者試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