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蔡國琳(1843~1909),字玉屏,號春巖、遺種叟。福建省泉州府晉江縣人。祖父名福,字錦宗,生員。父名懋亭,字汝博,號觀瀾,廩生,候補州同,俱顯正。當(dāng)時以三世儒學(xué)之家,全臺靡不艷稱。國琳九歲能詩,咸豐八年(1858)十六歲入泮,同治二年(1865)廿三歲補廩生。同治十三年(1874)偕宜蘭進士楊士芳、臺南舉人王藍玉等人稟請當(dāng)局修建延平郡王祠。光緒八年(1882)中舉,與林紓同榜。光緒十六年(1890)以鄉(xiāng)試第三名授國史館校尉,遇缺即用。歸籍返臺先后擔(dān)任澎湖文石書院、臺南蓬壺書院山長,并補用育嬰堂及恤嫠局主事。光緒十九年(1893)受命纂修《臺灣通志》采訪。乙未(1895)之役,攜眷內(nèi)渡,旋歸臺南延平郡王祠設(shè)帳授徒。明治廿九年(1896)受臺南縣知事磯貝靜藏之聘,編纂《臺南縣志》,又擔(dān)任「揚文會」臺南支會長。 明治卅年(1897)蔡國琳偕許南英、陳瘦云重振「浪吟詩社」,明治卅九年(1906)又與連橫、趙云石等人籌組「南社」,并且榮膺首任社長。蔡氏培育賴文安、羅秀惠、林湘沅等門生。娶妻顏氏,獨生女蔡碧吟克紹箕裘,書詩俱佳,有「赤崁女史」之稱;納妾吳氏,產(chǎn)一子,名鷺生。蔡氏生平博學(xué)多才,詩文清新,為臺人推崇,著有《叢桂齋詩鈔》四卷,藏于家,未刊。連橫評:「〈秋日謁延平郡王祠〉一首,可謂集中杰作。……又有〈秋荷〉四首,用王漁洋秋柳韻,措辭宛轉(zhuǎn),寄興遙深,足與阮亭抗手,誠集中之佳作也。」〖參考連橫《臺灣詩乘》,臺北:臺灣省文獻會,1950。〗筆者檢索盧嘉興〈記前清舉人蔡國琳與女蔡碧吟〉、許丙丁〈五十年來南社的社員與詩〉兩文,以及《松鶴遐齡集》、《藥煙集》、《稗海槎程》、《臺陽詩話》、《臺灣詩乘》所錄蔡氏遺詩,編次于后。(楊永智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