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齋好古探嶺嶠,獨喜藥洲之九曜。
八年手拓廿八紙,苔蘚不敢藏墨妙。
猶惜米詩目未見,英光兩字收馀耀。
翠榕根大抱石臥,下有驪珠沈海竅。
邇來相望六十載,北翁已老南翁少。
軺車小憩訪前躅,仙掌通靈疑暗召。
嘉熙片碣已完璧,海岳遺詩尤絕調(diào)。
年深木石互胎骨,力盡斧斤開窅窱。
口鉗手畫辨疑似,細讀沈思忽狂叫。
海氣瑰奇夏云起,乾文錯落星芒照。
想當興酣落筆際,再拜呼兄顛可笑。
留將年月補志乘,收入畫圖資詠嘯。
王禽隸古羽皇字,異境往往辟幽峭。
獨怪此石君家物,搜采不許旁人剽。
若使蘇齋得見此,始愿頓償夫豈料。
玉堂珠殿事奢靡,柱礎爐香付憑吊。
蠻邦遺跡那足數(shù),賴有斯文重邊徼。
看君用意在沈滯,肯使泥涂尾終掉。
遂盦跋云:羊城試院東偏有池一泓,南漢藥洲遺跡也。池中有九曜石,其一在藩署,上刻「藥洲」二字,左行書「米黻元章題」,不著年月。在學署者僅存其八,宋元人銘刻。池東一石最大,高可二丈許,上有掌跡長尺二寸,不知何時僵臥水涯,老榕踞之,廣蔭數(shù)畝。舊傳石背有米詩,然榕根纏絡不可尋矣。蘇齋老人視學茲土,凡三任八年,搜剔石上題名,拓得二十八紙,都為一卷,附《粵東金石略》后,辨論最精,獨以未見米詩為憾,有句云「不知米老詩句刻何處,想在老榕巨根內(nèi)」,又云「未知老榕腳下字,后來誰則代我摹」。然《藥洲摹米石歌》則又謂「或云題名即詩處,或云斫竹親見之」,蓋亦得之傳聞,未能測實也。余以道光乙酉冬來持使節(jié),丙戌嘉平試惠循歸,軺塵甫息,乘池水方涸,爰疏淤剔石,凡蘇齋所品題者一一摹拓。惟仙掌石上陳九仙隸書一段,舊止拓得三行有奇,其兩半行尚為榕根所掩,因竭力洗刷,始得全文。又思九仙題名有「摩挲蘚刻誦米南宮詩」之語,意米詩必在其旁,乃復東規(guī)數(shù)尺,鑿去榕根,石骨既呈,字跡可摸,濯而出之,則元章五絕全首在焉。其文云:「九口石(第一行),碧海出蜃閣,青空(第二行)起夏云。瑰奇冂怪(第三行)石,錯落動乾文(第四行),米黻(第五行),熙寧六年七月(第六行)?!狗擦腥蛔?。蘇齋浚池時在乾隆丙戌,迄今甲子一周,上距米題詩時,蓋七百七十有五年矣。蘇齋為余大父行,石殆與余家有緣也。又按,米題「藥洲」二字,蘇齋誤連時仲公詡等名讀之,定為元祐元年。近阮蕓臺尚書新輯通志,力辨其誤,謂米熙寧八年以前在廣南,八年以后寓跡長沙江淮間,無復南來之理,然未見此刻,故亦不能定其為何年。今此詩年月具在,足資互證,則知「藥洲」二字必同時所題,而蘇齋所訂《海岳年譜》,考據(jù)尚未精碻矣。信乎古刻之可寶也。道光丁亥中秋日。(附錄)
按石刻第一行「石」字下有八分「植」字,與詩無涉,翁跋語中亦未及。細觀詩內(nèi)「怪」字上一字有「冂」痕跡,似「植」字。當時或因石質(zhì)有損,別補一「植」字于題下耶?(自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