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人物:
閻循觀
相關(guān)人物:
共 1 位
。
共 8 首
憶家山詩十首
其六
清 ·
張英
七言律詩
元度城南辟草廬,門迎荒圃種山蔬。
蟻浮春甕常留客,蠹落匡床自著書。
竹路過從精舍近,荷香披拂晚涼初。
廿年風(fēng)雨頻游地,花落花開總憶余
(
伊蒿
小圃)
。
贈許伊蒿三首
其一
清 ·
張英
七言律詩
淮南冀北歷風(fēng)煙,執(zhí)手長安一慨然。
驅(qū)馬恰逢三月暮,公車曾謝廿年前。
深藏劍氣干云直,久掩珠光出海圓。
一代元音欣有托,煩君鼓吹鳳城邊
(
伊蒿
廿年前已為明經(jīng)上第辭不就)
。
喜德尹至都即用道中見寄韻八首
其四
清初 ·
查慎行
七言絕句
匪莪蓼蓼感
伊蒿
,此際方知父母勞。
三尺孤墳何日筑,敢將門戶委兒曹。
后懷人十五首
其二
沈篙師翰林
①
清 ·
嚴(yán)遂成
七言律詩
① 辛酉,阜城送太史之南粵,歸即丁內(nèi)艱兼悼亡,至今尚未赴都。
梅花大庾嶺南行,六載空聞北雁鳴。
加我老形生鼠乳
⑴
,還君故物守莼羹
(用齊高莼羹故應(yīng)還沈語。)
。
藥丸夜裹
伊蒿
淚,鬢局秋涵弱蕙情。
嗚咽劉麟橋下水,別時無此斷腸聲。
⑴ 余年來右耳生小瘤漸長,鼠乳,李神念頸間所生。
秦夫人硯歌為云楣賦
清 ·
程尚濂
秦夫人良玉將略具詳本傳。其檄書、章奏,皆自炎之,世罕知者,為武功掩也。陳子云楣謁夫人祠墓,作長歌吊之。嗣孫
懷庭
報以夫人所遺硯,云楣屬題,為賦長句。
秦夫人,真將軍,將軍能武兼能文。
白桿縱橫萬人敵,奇功書作垂天云。
生小學(xué)書仍學(xué)劍,草檄飛章留一硯。
片石真同玉帶生,血染隃麋淚如霰。
一出平播州,再出殲奢酋。
河山破碎箭滿眼,乃欲孱婦補(bǔ)此已缺之金甌。
督師早以蜀為壑,中丞已入賊之橐。
請纓則易借箸難,萬夫之雄一個弱。
孤軍慷慨先勤王,努力撐拄支危疆。
平臺召對誠僅事,況復(fù)宸翰垂煌煌。
云楣居士拜祠廟,古木荒煙一憑吊。
感爾高歌泣鬼神,瓊瑤竟效投桃報。
硯修七寸廣半之,古制渾渾森角圭。
惜哉將軍遺墨盡煨燼,巋然此硯獨(dú)與名山垂。
我來為爾摩挲久,虹氣猶疑貫星斗。
木蘭從軍寧復(fù)論,紛紛列女誰能偶。
圣朝史筆何嶙峋,特標(biāo)一傳褒殊勛。
硯乎硯乎,萬古不朽齊貞珉。
意有未盡復(fù)成此篇
清 ·
李兆洛
看花憶花年,花年與吾偶。
先人所手種,及見條似拇。
小年吾讀書,與花日相守。
花邊三間屋,弟左兄在右。
花開即攀條,花落便攜帚。
兄先燕臺去,五載蔽窗牖。
花亦不肯開,開亦莫之叩。
比兄歸來日,仍復(fù)并肩肘。
各自擁一氈,弟子常八九。
暵時爭汲泉,開時共攜酒。
坐看繁枝發(fā),轉(zhuǎn)盼十年久。
無何弟從官,太歲在乙丑。
一往困纓鞅,若鼠戴窶籔。
奉諱才得歸,客授尚奔走。
今年自誓苦,自此正邱首。
百歲已逾半,日月豈可狃。
春風(fēng)正融融,春雨間瀏瀏。
花意亦殊得,為我開笑口。
憶花初種時,一根瘦蟉蚴。
今來三本并,生理轉(zhuǎn)相受。
所聞惟讀書,所見盡佳友。
姿如潛虬媚,顏比佼人懰。
花方及壯盛,人已漸老丑。
膝前各有孫,兄孫美瑩琇。
仍然向花讀,此屋幸不負(fù)。
三復(fù)
伊蒿
篇,涕淚痛紛揉。
有書數(shù)萬卷,有田數(shù)百畝。
饘粥暫可供,簡帙不外取。
薪木無毀傷,庭除少塵垢。
盤中羅宿脯,畦畔剪新韭。
倚石招嘉賓,牽裾速諸舅。
此樂誰所貽,此福良已厚。
如此不知止,對花忸怩否。
請借僧繇筆,為我圖不朽。
歲歲長相保,花前共攜手。
惟花聞此言,持以為花壽。
壬子秋暮歸里作
其八
清末民國初 ·
沈曾植
受命乃為花,生意蓋微末。
年年雨露恩,欲報無嘉實。
緘此木桂心,不匱
伊蒿
質(zhì)。
元?dú)饫m(xù)中孚,綿綿閟玄月。
同心盟荔挺,來世化秋柏。
心心相續(xù)在,劫劫前塵揭。
喟彼漉酒翁,胸有萇宏血。
種生無憂樹,永護(hù)金輪國。
答謝鄉(xiāng)賢謝玉輝先生貺詩
(癸巳)
當(dāng)代 ·
林英男
七言律詩
溫詩忍讀蓼莪篇,刮骨錐心苦問天。
愧我道中如陌路,羨君林下醉先賢。
披星陟岵千回夢,運(yùn)甓無端三十年。
雨潤涸魚恩未報,且將澀淚付涓泉
⑴
。
注:蓼莪篇:《詩經(jīng)·蓼莪》有『蓼蓼者莪,匪莪
伊蒿
。哀哀父母,生我劬勞』等句。
陟岵:《詩經(jīng)·陟岵》:陟彼岵兮,瞻望父兮。后因以『陟岵』為思念父親之典。
運(yùn)甓:指勵志勤力。《晉書·陶侃傳》:侃在州無事,輒朝運(yùn)百甓于齋外,暮運(yùn)于齋內(nèi)。人問其故,答曰:吾方致力中原,過爾優(yōu)逸,恐不堪事。其勵志勤力,皆此類也。
附:謝玉輝先生元玉并序:憶林楠先生
日前得林英男先生大作《平沙集》,喜甚。聞知其乃林楠先生公子,觸及與林老先生一面緣之雅事。一九六九年,余下鄉(xiāng)插隊湖內(nèi),曾在烏山馬頭嶺下之東坑尾單人校任教。約一九七三年初夏,故友沈仿予君與林楠先生到訪,山野荒村,無以為敬,一盆米粥,一缽番薯,一碟菜脯,一盤花生,一瓶濁酒,一壺山茶,半飽半酣,卻也津津有味。先生談笑風(fēng)生,擊節(jié)吟詩,搖頭晃腦,物我兩忘。余與仿予君間或附和,誠至樂也。先生系前清翰林林壬裔孫,幼承庭訓(xùn),學(xué)養(yǎng)頗深。懷才不遇,一生坎坷,卻豪情不減,傲骨錚錚,令人敬佩。
際會荒村擊節(jié)歌,淡糜番薯愧無多。山茶一碗精神爽,水酒三杯臉色酡。傲骨猶存穎未脫,壯心不已劍常磨。凄風(fēng)苦雨等閒度,劫數(shù)難逃奈若何?
⑴ 本事參閱《平沙集》之『家祭篇什』首篇。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