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晚晴簃詩匯·卷二十八【介紹】: 清初江南武進人,字吁士,號程村。順治十五年進士。與陳維崧、黃永、董以寧號毗陵四子。記憶力特強,古今人爵里姓氏、世次年譜,無不悉記。見魏禧兄弟古文,大為贊賞,逢人輒稱道,寧都三魏由此知名。有《遠志齋集》。
鄒祗謨,字吁士,號程村,武進人。順治戊戌進士。有《遠志齋集》。簡介
憶十年前,鄒子程村游廣陵,與余定交于謝太傅之法云寺。庭樹婆娑,相對促膝,酒馀,示我詩馀一編,見其寄情綿邈,致詞清揚,令人想見“風簾霜幕,素蟾初霽,玉杯醽醁,繊手破、橙橘香濃時”也。庚子秋,鄒子復(fù)游廣陵,則高車駟馬,已屬長卿得意后,然不減昔年布衣豪宕。與余步出西郊,登歐陽平山,晀望訪螢苑、雞臺、九曲池、玉鉤斜故址,憩旗亭小飲。亭有當壚妓,命歌蕭竹屋《蝶戀花》詞“記得來時,買酒朱橋畔。遠樹平蕪空目斷。亂山惟見斜陽半?!敝?,鄒子悵然者久之,因就奚囊中,復(fù)出詩馀示余,已梓成帙矣,而屬余序之。夫李白詩文,光焰萬丈,當其坐七寶床,御手調(diào)羹,玉妃捧硯,所作《清平調(diào)》三首,遂為詩馀首唱。今鄒子以冠絕人天之才,凡所為不朽盛事,無不凌轢今古,即詩馀一道,遂已小語曲致,盡態(tài)極妍,直可上接青蓮《菩薩蠻》諸調(diào),下睨弇州鳳凰橋下諸詞,豈特飛卿以下十八人,共作輿儓,抑亦南唐而后數(shù)百家,難矜香艷也。如余者,久臥蓬蒿,志違綺語,鄒子更十年后,征軺所過,如元獻、永叔諸公,或訪余于芙蓉別墅,杯酒道故,別誦新詞,吾知稼軒所言,雄深雅健,不讓文章太史公矣。廣陵宗元鼎定九撰。清詩別裁集
字吁士,江南武進人。順治戊戌進士。有《遠志齋集》。維基
鄒祗謨(1627年—1670年),字吁士,號程村,江南武進人。清朝文學(xué)家。同進士出身。
人物簡介
晚晴簃詩匯·卷三十三
董以寧,字文友,號宛齋,武進人。諸生。有《正誼堂詩集》。詞學(xué)圖錄
簡介董以寧(1629-1669) 字文友,號宛齋。武進人。諸生。與陳維崧、鄒祗謨、黃永并稱"毗陵四才子"。精通音律,詞尤善寫閨中情致。有《正誼堂詩集》、《文友文選》。詞集名《蓉渡詞》。
往歲,吾友孫無言稱毗陵董文友先生,有弟子數(shù)百人,談經(jīng)不輟。私意董子,當不必求之風流軼宕中矣。他日,無言出董子《蓉渡詞》,讀之,何其嫣然以媚,婉約而多思也。昔子瞻《尚書》、《論語》、《易》皆有傅,而舞裙歌板之間,又復(fù)新聲繚繞,乃知風流軼宕,亦猶風人之旨也。董子著書滿家,天下稱之,填詞特董子馀事耳。吾近得從董子飲瓊花臺畔,見其翩翩霞舉,異時過其讀書處,則絳帷后,當必有季長女樂。書此以為后堂之券,成都楊岱東子撰。清詩別裁集
字文友,江南武進人?!鹞挠雅c陳太史其年、鄒進士吁士并有才子之目,生平急友朋難,奮不顧身,亦豪士也。
人物簡介
【生卒】:1634—1711 【介紹】: 清山東新城人,字子真,一字貽上,號阮亭,晚號漁洋山人。身后避世宗諱,改“禛”為“正”,高宗命改“禎”。順治十五年進士。授揚州府推官??滴蹰g歷禮部主事、翰林院侍講,官至刑部尚書。以與廢太子唱和,于四十三年被借故革職。詩有一代正宗之稱,而后人嫌其才力不足。倡神韻之說,領(lǐng)袖詩壇近五十年。文章亦頗雅飭。詩集初有《阮亭詩鈔》,晚年并歷年所刻為《帶經(jīng)堂集》,又自選部分詩為《漁洋山人菁華錄》,另有筆記《池北偶談》。晚晴簃詩匯·卷二十九
王士禛,字貽上,號阮亭,又號漁洋山人,山東新城人。順治戊戌進士,授揚州推官,行取禮部員外郎,改翰林院侍講,官至刑部尚書。謚文簡。有《漁洋》、《蜀道》、《蠶尾》、《南?!?、《雍益》等集,合為《帶經(jīng)堂集》。簡介
詞學(xué)圖錄蓋聞之弇州曰:《花間》者,世說之靡也;《草堂》者,文選之變也。而余以為不然。《花間》句雕字琢,調(diào)或未諧,句無不致,是昌谷之靡也。《草堂》音協(xié)調(diào)流,句或未妍,體無不秀,是西昆之變也。至所云字必色飛,語必魂絕,則美出自然,誠非緣借矣。嘗試論前代諸家,文成之于元獻,猶蘭亭之似梓澤也;新都之于廬陵,猶弘治之似伯玉也;瑯琊之于眉山,猶小令之于大令也;公謹之于稼軒,猶宣武之似司空也;逮黃門舍人之于屯田待制,直如曹劉之于蘇李。遂覺后來益工,然未有如吾阮亭者也。阮亭年少才豐,無所不擅,千古文義書詞,直欲一時將去,即如詩馀一事,于阮亭直雕蟲耳。而以余讀之,篝燈蕭寺,中夜瑯瑯,覺十年中離別之苦,哀樂之多,無不怦然欲動。而艷思綺語,令人手推口維,而不能解,則阮亭之移我情,與我情之合于阮亭。誠有不自知者,又何色飛魂絕之足擬也哉。如余舌本作強,筆底如椎,偶賦短言,無關(guān)佳事,即至同里諸子,好工小詞,如文友之儇艷,其年之矯麗,云孫之雅逸,初子之清揚,無不盡東南之瑰寶,以視阮亭并驅(qū)中原,猶恐不免為黃沛耳。蘭陵年同學(xué)弟鄒祗謨撰。
王士禛(1634-1711) 字貽上,一字子真,號阮亭,又號漁洋山人,雍正時避帝諱,名改為士正,乾隆時又改為士禎。山東新城(今桓臺)人。清順治十五年(1658)進士,謚文簡??滴鯐r為詩壇盟主,與朱彝尊并稱"南朱北王",又為"清初六家"之一,論詩倡"神韻說"。有《帶經(jīng)堂集》、《漁洋山人精華錄》。詞集名《衍波詞》。清詩別裁集
字貽上,山東新城人。順治乙未進士,由司李入為曹郎,改翰林,官至刑部尚書。著有《帶經(jīng)堂集》?!饾O洋少歲,即見重于牧齋尚書,后學(xué)殖日富,聲望日高,宇內(nèi)尊為詩壇圭臬,突過黃初,終其身無異辭。身后多毛舉其失,互相彈射,而趙秋谷宮贊著《談龍錄》以詆諆之,恐未足以服漁洋心也?;蛑^漁洋獺祭之工太多,性靈反為書卷所掩,故爾雅有馀,而莽蒼之氣遒折之力往往不及古人,老杜之悲壯沉郁,每在亂頭粗服中也。應(yīng)之曰,是則然矣。然獨不曰歡娛難工,愁苦易好,安能使處太平之盛者,強作無病呻吟乎?愚未嘗隨眾譽,亦非敢隨眾毀也。平心以求,錄其最佳者,其有當眾心與否,不及計焉?!鹑悦鼷惒┭艅僬呔佣?,然恐收之不盡,茲特取其高華渾厚有法度神韻者,覺漁洋面目,為之改觀。維基
王士禛(1634年9月17日—1711年6月26日),小名豫孫,字貽上,號阮亭,別號漁洋山人,齋號蠶尾山房,人稱王漁洋,山東新城(今山東桓臺)人,清代文人,進士出身,康熙年間官至刑部尚書。工詩文,勤著述,著作有《漁洋山人精華錄》、《池北偶談》等五百馀種。卒謚文簡。
人物簡介
眾香詞字湘青,無錫人,武進黃永室。有《繡香草》。
婦人集湘青,自序其《繡香小集》云“柳絮風多,敢望謝庭之句;眉山未老,浪傳蘇妹之名。然而日暖晝長,燕翻鶯舞,頗弄文墨,不敢告人。近因云孫北首燕路,寂寂家居,偶編舊集,復(fù)輯新篇。珍珠一載,羞居崇嘏之家;象管數(shù)言,或玷徐陵之選。”次子亮可,亦成名進士。
黃比部與夫人浦氏伉儷最篤,一日鄒大戲比部曰“君得毋昔人所謂愛玩賢妻有終焉之乎?”比部曰“下官正復(fù)賞其名理?!?/blockquote>正始集湘清,工倚聲,得白石、玉田神髓。
人物簡介
蘭唾集字小姍,武進進士黃永聘室。
和云孫悼亡·添字昭君怨黃云孫姍姍挽章自序:“姍姍者,予所聘侍兒也。雖云未嫁相逢;不意彩云易散。夏終春盡,姻緣薄上,留連半載空名;目去魂來,顧盼圖中,消受百年前孽。江干賦別,木蘭花幾白,曾聽游子悲歌;天路方回,昭君怨一詞,復(fù)亂婦人心曲。乃唱予和汝,淋漓錦字爭投;短拍長吟,潦倒新聲遞奏。俄焉幣歲,忽而成編。豈望少君有術(shù),魂可重來;庶幾韋氏多情,去而復(fù)返。”云爾。
“花墜金鈿難駐。玉碎緗鉤誰駐。斷魂千里夢還時??尬魇? 燕子春來歡會。楊柳風前憔悴。王孫昨日看花人。恨花神?!眳墙S始和云:“愁到風愁不住,愁到雨愁難駐。風風雨雨五更時。葬西施。 夢冷巫云曾會。淚暖湘波猶悴。妒花花訴惜花人。怨花神?!?/blockquote>
人物簡介
邱吟文(1862~1936),字仁烈。苗栗縣三灣鄉(xiāng)人。清光緒十九年(1893)取中秀才,于大河底觀音廟(今苗栗蓮座宮)開設(shè)「養(yǎng)正書房」教授漢學(xué),生徒眾多。乙未后,日人任命為三灣町町長,明治三十年(1897)辭去職務(wù),四月獲綬佩紳章。退隱后,以教學(xué)、讀書自娛,并與好友張心麟、張澄水等,于南福莊(今南莊鄉(xiāng)員林村屯營)設(shè)立「育化堂」,以扶鸞教化民眾。著有善書《一聲雷》(1901)、《一字譜》(1902)、《懲勸錄》(1913)等。明治三十六年(1903)與張澄水、張心麟、黃新盛、黃永龍等人發(fā)起擇地建廟,于小南埔創(chuàng)建崇圣宮。邱氏文筆典雅,亦孚人望,凡地方橋梁、廟宇、新居落成等往往請其撰聯(lián)作對,墨寶留存甚多。惜詩作多已佚失,今僅存二首。〖參考財團法人陳運棟文教基金會《三灣鄉(xiāng)志。人物篇》,苗栗:三灣鄉(xiāng)公所,2005年,頁549。〗 (向麗頻撰)
人物簡介
名明志,字漁叔,以字行。湖南湘潭人,從鄉(xiāng)賢趙凈園(啟霖)先生學(xué)詩文。李漁叔的一生,大致可分為三個時期,生活在湘潭的少年時期至三十歲,可稱之為早期;中期為其軍旅生涯,即從軍后參加抗日戰(zhàn)爭至勝利后;晚期為一九四九年卜居臺北后。1932年任湖南省政府參議,1949年以后歷任臺灣省政府秘書、行政院秘書、總統(tǒng)府秘書,后任教于臺灣師范大學(xué)。著有《墨子今注今譯》、《墨辯新注》、《墨子選注》等書,并有《花延年室詩》《三臺詩傳》存世。李漁叔先生嘉惠學(xué)子匪淺,裁成甚眾,許多著名古典詩研究者如黃永武、張夢機、羅尚皆出其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