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繆荃孫

相關人物:共 15 位。
共 15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36—1101 【介紹】: 宋眉州眉山人,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蘇洵子。仁宗嘉祐二年進士。再中制科。為鳳翔府簽書判官,召試得直史館,攝開封府推官。神宗熙寧中上書論王安石新法之不便,出為杭州通判。徙知密、徐、湖三州。元豐中,因詩托諷,逮赴臺獄,后以黃州團練副使安置。哲宗即位,起知登州,累官中書舍人、翰林學士兼侍讀。以龍圖閣學士知杭州,會大旱,饑疾并作,軾請免上供米,又減價糶常平米,存活甚眾。杭近海,民患地泉咸苦,軾倡浚河通漕,又沿西湖東西三十里修長堤,民德之。元祐六年,召為翰林承旨,尋因讒出知潁州,徙揚州。后以端明殿翰林侍讀兩學士出知定州,后貶惠州。紹圣中累貶瓊州別駕,居昌化?;兆诹?,元符三年赦還,提舉玉局觀,復朝奉郎。尋病逝常州。謚文忠。所作詩文清新暢達,作詞豪放,開拓內(nèi)容,突破綺靡詞風,工書善畫。有《東坡七集》、《東坡志林》、《東坡樂府》、《仇池筆記》《論語說》等。
全宋詩
蘇軾(一○三六~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號東坡居士,眉山(今屬四川)人。
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進士。
六年,試制科,授簽書鳳翔府節(jié)度判官廳事。
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聞鼓院,尋試館職,除直史館。
三年,父洵卒,護喪歸蜀。
神宗熙寧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書祠部,權開封府推官。
四年,通判杭州。
歷知密州、徐州。
元豐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烏臺詩案獄起,貶黃州團練副使。
四年,移汝州團練副使。
八年春,得請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
尋召除起居舍人。
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遷中書舍人,改翰林學士。
四年,知杭州。
六年,除翰林學士承旨,尋知潁州。
歷知揚州、定州。
紹圣元年(一○九四),貶惠州。
四年,再貶儋州。
徽宗即位,赦還,提舉玉局觀。
建中靖國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軾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時已入公元一○三七年)。
孝宗時謚文忠。
有《東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詩》四卷等。
宋史》卷三三八有傳。
 蘇軾詩,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誥《蘇文忠公詩編注集成》為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乾隆刊馮應榴《蘇文忠詩合注》為底本。
校以宋刊半葉十行本《東坡集》《東坡后集》(殘,簡稱集甲)、宋刊半葉十二行本《東坡集》《東坡后集》(殘,簡稱集乙,集甲、集乙合稱集本)、宋眉山刊《蘇文忠公文集》(殘,簡稱集丙)、宋黃州刊《東坡先生后集》(殘,簡稱集丁),宋刊《東坡先生和陶淵明詩》(簡稱集戊)、宋刊《集注東坡先生詩前集》(殘,簡稱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顧禧《注東坡先生詩》(殘,簡稱施甲)、宋景定補刊施、顧《注東坡先生詩》(殘,簡稱施乙,施甲、施乙合稱施本)、宋黃善夫家塾刊《王狀元集百家注分類東坡先生詩》(簡稱類甲)、宋泉州刊《王狀元集百家注分類東坡先生詩》(殘,簡稱類乙)、元務本書堂刊《增刊校正王狀元集注分類東坡先生詩》(簡稱類丙,類甲、類乙、類丙,合稱類本)、明成化刊《東坡七集》(簡稱七集)、明萬歷刊《重編東坡先生外集》(簡稱外集)、清查慎行《補注東坡編年詩》(簡稱查注)、清馮應榴《蘇文忠詩合注》(簡稱合注)。
參校資料一為金石碑帖和著錄金石詩文的專著的有關部分;一為清人、近人的蘇詩校勘批語,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蘇詩》(簡稱何校),盧文弨、紀昀所校清乾隆刊查注(分別簡稱盧校、紀校),章鈺所校繆荃孫覆明成化《東坡七集》(簡稱章校)。
卷四八所收詩篇除《重編東坡先生外集》外,還分別采自《春渚紀聞》、《侯鯖錄》等書,亦據(jù)所采各書及有關資料進行???。
新輯集外詩,編為第四九卷。
 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謂蘇軾還朝,侍宮師按:謂蘇洵自眉山發(fā)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荊州作。
詞學圖錄
蘇軾(1036-1101) 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人。蘇洵長子。有《東坡七集》、《東坡詞》。
黃鶴樓志·人物篇
蘇軾(1036~1101) 宋代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嘉祐二年(1057)進士。歷官杭州、湖州等地。因“烏臺詩案”貶為黃州團練副使,筑室東坡,自號東坡居士。復起后官至禮部尚書。卒謚文忠。為北宋后期文壇領袖,詞開豪放一派,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與韓愈、柳宗元、歐陽修并稱唐宋四大家;亦工書畫,書法同蔡襄、黃庭堅、米芾并稱“宋四家”。有《東坡全集》等。曾作詩《李公擇求黃鶴樓詩因記舊所聞于馮當世者》、填詞《滿江紅·寄鄂州朱使君壽昌》,對與黃鶴樓的有關的傳說故事做了詩意的描述和渲染。在黃鵠山泉側原有蘇東坡謫居石刻遺像。
全宋文·卷一八四九
蘇軾(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蘇洵次子。嘉祐二年登進士乙科,受歐陽修賞識。任鳳翔府判官,入直史館。熙寧間王安石變法,軾因政見分歧,通判杭州,徙知密州、徐州、湖州。元豐二年烏臺詩案后,謫為黃州團練副使。元祐初返京,累遷中書舍人、翰林學士、知制誥。旋拜龍圖閣學士、出知杭州、潁州、揚州、定州,其間曾被召還朝任禮部尚書等職。為元祐黨爭所累,紹圣初謫于惠州,再徙儋州?;兆诹ⅲ錾獗边€。建中靖國元年卒于常州。其主要著作存世者有《易傳》、《書傳》及《東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奏議》十五卷、《內(nèi)制》十卷、《外制》三卷、《和陶詩》四卷。事跡見《欒城后集》卷二二《亡兄子瞻墓志銘》及《宋史》卷三三八本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64 【介紹】: 宋潤州丹陽人,徙居吳興,字常之。葛勝仲子。高宗紹興八年進士。歷中書舍人,吏部侍郎。博極群書,以文章名。有《西疇筆耕》、《韻語陽秋》、《方輿別志》、《歸愚集》等。
全宋詩
葛立方(?~一一六四),字常之,號懶真子,江陰(今屬江蘇)人。勝仲子。高宗紹興八年(一一三八)進士(《嘉泰吳興志》卷一七)。十七年,為秘書省正字。十九年,遷校書郎。二十一年,除考功員外郎。以忤秦檜得罪。檜死召用,二十六年以左司郎中充賀金國生辰使。二十七年,權吏部侍郎。二十九年,出知袁州,未幾以事罷(《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七五、一七七、一八二),退居吳興。孝宗隆興二年卒。著《歸愚集》、《韻語陽秋》。事見《韻語陽秋》自序及宋徐林序、《南宋館閣錄》卷八?!「鹆⒎皆姡运螕嶂菘瘫尽?a target='_blank'>侍郎葛公歸愚集》為底本(藏上海圖書館,存五至十三卷,其中詩五卷),校以清光緒《常州先哲遺書》本(簡稱光緒本)。新輯集外詩編為第六卷。
詞學圖錄
葛立方,字常之。丹陽(今屬江蘇)人,徙吳興。詞學晏殊。有《西疇筆耕》、《韻語陽秋》、《歸愚集》、《歸愚詞》。
全宋文·卷四四三四
葛立方(?
——一一六四),字常之,號懶真子、歸愚老人,江陰(今江蘇江陰)人,勝仲子。
中紹興八年進士第。
十四年為諸王宮大小學教授。
附贊和議,為秦檜親厚。
十七年除秘書省正字,十九年除校書郎,二十一年為考功員外郎。
兼權中書舍人,尋罷。
二十六年為尚書左司郎中,充賀大金生辰使。
二十七年權吏部侍郎。
為臺官論罷,出知袁州,又知宣州。
復以言者罷,遂不復起,歸休于吳興。
隆興二年卒。
見《韻語陽秋》自序及徐林序,《宋史》卷三三三《葛宮傳》附,《歸愚集》卷末繆荃孫撰《葛立方傳》,《南宋館閣錄》卷八,《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七五。
著作有《西疇筆耕》五十卷、《外判》五卷、《方輿別志》二十卷,俱佚。
今存《韻語陽秋》二十卷、《歸愚集》殘本九卷、《歸愚詞》一卷,后人合編為十卷。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06—1194 【介紹】: 宋明州鄞縣人,字直翁,號真隱居士。史詔孫。高宗紹興十五年進士。建王趙慎立為皇太子,浩除起居郎兼太子右庶子。孝宗即位,累除參知政事。曾對張?;謴椭e持異議,力主守江。隆興元年,拜尚書右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樞密使。首言趙鼎、李光無罪,申辨岳飛之冤。旋因反對張浚北伐,為御史王十朋所劾,罷知紹興府。淳熙五年,復為右丞相。尋以事求去,除太保致仕。卒謚文惠,改謚忠定。有《尚書講義》、《鄮峰真隱漫錄》等。
全宋詩
史浩(一一○六~一一九四),字直翁,自號真隱居士,鄞縣(今浙江寧波)人。
高宗紹興十五年(一一四五)進士,為馀姚尉。
歷溫州教授,召為太學正,遷國子博士。
三十年,權建王府教授。
建王為太子,兼太子右庶子。
孝宗即位,為中書舍人,遷翰林學士、知制誥,尋除參知政事。
隆興元年(一一六三),拜尚書右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樞密使。
乾道四年(一一六八),知紹興府。
八年,判福州。
淳熙四年(一一七七),召為侍讀學士。
五年,拜右丞相。
十年,致仕。
封魏國公。
光宗紹熙五年卒,年八十九,封會稽郡王,謚文惠。
有《鄮峰真隱漫錄》五十卷。
寶慶四明志》卷九、《宋史》卷三九六有傳。
 史浩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鄮峰真隱漫錄》為底本,參校清繆荃孫跋抄本(簡稱抄本,藏北京大學圖書館)等。
新輯集外集另編一卷。
全宋文·卷四三九七
史浩(一一○六——一一九四),字直翁,自號真隱居士,鄞縣(今浙江寧波)人。紹興十五年第進士,調(diào)馀姚尉。歷溫州教授、太學正、國子博士、秘書省校書郎兼二王府教授。紹興三十一年遷宗正少卿。三十二年建王立為皇太子,除起居郎兼太子右庶子。太子繼位,以中書舍人遷翰林學士、知制誥、參知政事。隆興元年拜尚書右仆射,首言趙鼎、李光無罪,為岳飛雪冤。旋因反對張浚北伐,罷知紹興府。淳熙五年再相,因與孝宗意見不合求去,拜少傅,充醴泉觀使。紹熙五年卒,年八十九。追封越王,謚文惠,改謚忠定。著有《尚書講義》(存)、《周官講義》、《論語口義》、《鄮峰真隱漫錄》(存)。見樓鑰《攻愧集》卷九三《純誠厚德元老之碑》及《宋史》卷三九六本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78—1237 【介紹】: 宋邛州蒲江人,字華父,號鶴山。寧宗慶元五年進士。累知嘉定府。史彌遠入相,了翁力辭召命,居白鶴山授徒講學。歷知漢州、眉州,在蜀凡十七年。入為兵部郎中,至權工部侍郎。遭誣劾降三官,靖州居住。后復職,擢潼川路安撫使、知瀘州,筑城修武備,興學校。曾上章論十弊,召還,權禮部尚書兼直學士院。以端明殿學士同僉書樞密院事,督視京湖軍馬。后除知紹興府、浙東安撫使,官終知福州、福建安撫使。卒謚文靖。有《鶴山集》、《九經(jīng)要義》、《師友雅言》等。
全宋詩
魏了翁(一一七八~一二三七),字華父,號鶴山,邛州蒲江(今屬四川)人。
寧宗慶元五年(一一九九)進士,授簽書劍南西川節(jié)度判官。
嘉泰二年(一二○二),召為國子正,次年改武學博士。
開禧元年(一二○五),召試學士院,以阻開邊之議忤韓侂胄,改秘書省正字。
次年出知嘉定府。
史彌遠當國,力辭召命。
丁父憂,筑室白鶴山下,開門授徒。
起知漢州、眉州。
嘉定四年(一二一一)擢潼川路提點刑獄,歷知遂寧、瀘州、潼川府。
十五年,召為兵部郎中,累遷秘書監(jiān)、起居舍人。
理宗寶慶元年(一二二五),因言事以首倡異論、朋邪謗國黜靖州居住。
紹定五年(一二三二),起為潼川路安撫使、知瀘州。
端平元年(一二三四),召權禮部尚書兼直學士院,以端明殿學士、同簽書樞密院事督視江淮京湖軍馬。
嘉熙元年卒,年六十。
謚文靖。
遺稿由其子近思、近愚刊行,傳世有《鶴山先生大全文集》一百九卷。
事見本集卷首宋淳祐九年吳淵序、清繆荃孫《魏文靖公年譜》,《宋史》卷四三七有傳。
 魏了翁詩,以《四部叢刊》影印宋開慶元年刻本為底本(此本有殘缺,據(jù)目錄,卷首即奪《游古白鶴山》、《和薛秘書紱聞鴉韻》、《和虞永康剛簡滄江鶴再誕雛》三詩,但實為傳世諸本之祖)。
校以明嘉靖吳鳳高翀刻本(簡稱吳本,藏北京圖書館)、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
新輯集外詩附于卷末。
詞學圖錄
魏了翁(1178-1237) 字華甫。蒲江(今屬四川)人。曾筑室白鶴山下。有《鶴山先生大全文集》、《鶴山詞》。
全宋文·卷七○五三
魏了翁(一一七八——一二三七),字華父,號鶴山,邛州蒲江(今四川蒲江)人。登慶元五年進士第,授簽書劍南西川節(jié)度判官廳公事。召為國子正,改武學博士。開禧元年,召試學士院,改秘書省正字。明年,遷校書郎,以親老乞外,乃知嘉定府。歷知漢州、眉州。嘉定四年,擢潼川路提刑。八年,兼提舉,遷轉(zhuǎn)運判官。十年,知瀘州,主管潼川路安撫司公事,后知潼川府。十五年召對,進兵部郎中,俄改司封郎中兼國史院編修官,遷太常少卿、秘書監(jiān)、起居舍人。理宗即位,遷起居郎。會論濟王事忤時相,為言者所劾,詔降三官,靖州居住。紹定中復職奉祠,進寶章閣待制、潼川路安撫使、知瀘州。還朝,權禮部尚書、兼直學士院。六月之間,論奏二十馀上,皆當時急務。忌者合謀擠之,乃以端明殿學士、同簽書樞密院事督視京湖軍馬。未幾兼江淮督府,改知紹興府、浙東安撫使。嘉熙元年,改知福州、福建安撫使。是年以疾卒于官,年六十。詔贈太師,謚文靖,累贈秦國公。了翁窮經(jīng)博古,學術自成一家。著述甚豐,今存者有《周易要義》、《尚書要義》、《毛詩要義》、《古今考》、《經(jīng)外雜抄》、《鶴山先生大全文集》等。事跡見《宋史》卷四三七本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279—1338 【介紹】: 元鄧州順陽人,本名思溫,字伯和,改名種,字子翚。
女真族。
幼勤學,從蕭克翁學。
成宗大德末,用薦授襄陽縣儒學教諭。
歷陜西行臺監(jiān)察御史,賑濟吐蕃,多所建白。
泰定帝即位,遷國子司業(yè),出為河南行省左右司郎中,清除積弊,省務為之一新。
文宗時,累拜集賢直學士。
官終江浙行省參知政事,卒謚文靖。
為文法古,學者仰為表儀。
有《文集》久佚,清繆荃孫輯為《菊潭集》。
元詩選
孛朮魯翀,字子翚,其先隆安人。金泰和間,定女真姓氏。屬望廣平,后徙鄧之順陽,生贛江舟中,釜鳴者三,人以為異。始名思溫,字伯和,嘗從新喻蕭克翁學。克翁夜夢大鳥止其所居,翼覆軒外,出視之,沖天而去,明日翀至,故為易今名字。大德間,由憲府薦,授襄陽教諭,擢汴學正。至大間,用姚文公燧薦,授翰林國史院編修官,累遷陜西行臺御史,入拜監(jiān)察御史。泰定間,累遷國子司業(yè),出為燕南河北道廉訪使,入僉太常禮儀院事,兼經(jīng)筵官。至順間,拜漢中道廉訪使,入僉太禧宗禋院,兼祗承神御殿事,改集賢直學士,兼國子祭酒,進禮部尚書。元統(tǒng)間,拜江浙行省參知政事,以遷葬歸,至元四年卒,年六十,追封南陽郡公,謚文靖。子翚,學博而正,為文章嚴重質(zhì)實,不為浮靡。其詞悉本諸經(jīng),如米粟布帛,皆有補于世教。有《菊潭集》六十卷。姚牧庵謂子翚談論鋒出,文章不待師傳而能,后進無是倫比。元初文章雄鳴一時者,首推牧庵,而亦推服子翚如此,宜后人以魯姚并稱云。

人物簡介

江上詩鈔
字思范,號書屏。
晚號穫堂舊主。
郡諸生。
精校勘之學,嘗隨其族父藝風太史校經(jīng)數(shù)十年。
故常州先哲遺書、續(xù)碑傳集均列名分校,五十以后始學為詩,學力孟晉,著有穫堂舊話。
穫堂詩鈔衲蘇詞。
其集陶詩一卷則與予及陽湖吳聞元合刻,名三家集陶詩。
年七十一卒。

人物簡介

江上詩鈔
字仲英,道光丁酉順天鄉(xiāng)試舉人。
貴州候補道。
繆荃孫父親,生于嘉慶十七年,光緒十六年卒。
喜吟詠,有吟樵詩草,但燬于庚申之難。
原名步肯。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850—1899 【介紹】: 清宗室,鑲黃旗人,字伯熙。
光緒二年進士。
授編修。
累遷國子監(jiān)祭酒。
精經(jīng)史輿地及清代掌故,與繆荃孫、沈曾植稱談故三友。
有《郁華閣遺集》、《意園文略》、《雪履尋碑錄》。
晚晴簃詩匯·卷一七二
宗室盛昱,字伯羲,肅武親王豪格六世孫。光緒丁丑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歷官祭酒。有《郁華閣集》。
詞學圖錄
盛昱(1850-1899) 字伯熙,一作伯羲。滿洲鑲白旗人,清宗室。光緒三年(1877)進士。授編修。歷官中允、侍講、庶子、祭酒。典試山東,引疾歸。詩與寶廷齊名。詞豪放似辛,清雄出蘇。編有《八旗文經(jīng)》。有《郁華閣遺集》、《意園文略》。詞在《郁華閣遺集》中。
徐士佳 朝代:清末近現(xiàn)代初

人物簡介

江上詩鈔
字拙安,光緒丁丑進士,吏部驗封司郎中,官至熱河兵備道。
清廉自矢,鼎革后幾不能旋里。
熱河都統(tǒng)熊希齡贈之以金,始克成行。
官諫垣時與同里吳侍御鴻甲并有聲。
民國初年邑修續(xù)志,繆京卿荃孫任總纂,先生任協(xié)纂。
年七十馀卒。
維基
徐士佳,江蘇江陰(今江蘇省江陰縣)人,進士出身。同治九年,鄉(xiāng)試中舉;光緒三年,登進士,改吏部主事。光緒十二年,任會試收卷官、軍機章京。光緒十七年,任吏部文選司主事。光緒二十一年,任吏部驗封司員外郎。光緒二十四年,任會試監(jiān)試官、考試拔貢監(jiān)試官、浙江道監(jiān)察御使、武會試監(jiān)試官。光緒二十六年,任督理街道監(jiān)察御史。光緒二十七年,當兵科給事中。光緒三十年,任兵科掌印給事中。宣統(tǒng)元年,改廣東高雷陽道、直隸熱河道。

人物簡介

江上詩鈔
字吉丞,泰階子。
工詞章,兼擅考據(jù)。
南菁書院高才生,為院長黃元同、繆筱珊諸先生所激賞。
對于鄉(xiāng)邦文獻亦所究心,刊有重思齋叢書,以郡優(yōu)廩生中式。
光緒甲午舉人,屢試春官不第。
科舉廢后,納貲官內(nèi)閣中書。
旋改主事,甫到部,遽患咯血癥,竟以不起。
著有國朝漢學師承記,晉書集注,貢息甫年譜,龍砂志略,龍砂詩存,梓里咫聞錄,重思齋詩存、文存各若干卷。
邑續(xù)志傳文苑。
共 15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