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自注:王元之一登翰林,三踐西掖。屢被譴逐,皆以直道。嘗作《三黜賦》,其末云:令尹無慍,予之所師;下惠不恥,予其庶幾。先祖少舉進士時,嘗獲贄見。公有《池亭詩》石,今在西圃。
⑵ 自注:杜公自河東提刑移鎮(zhèn)于此,尋遷淮南轉運使,后登樞府,議西師守用策,未幾元昊請命。登庸才半歲出藩,遂還政,居南都十年而薨。其薦士于朝,達者最多,而予被遇尤異。
⑶ 自注:盛公始以文學被知太宗,召寘館閣。真宗、仁宗朝再入翰苑,遍歷二府,兩黜皆由人累。再典茲郡,卒以壽老,致政考終。先公銘志其墓。
⑷ 自注:韓公在郡日,大葺府城,自此方鎮(zhèn)事體始備??と怂寄剑㈧籼糜谟何醺⊥?,迨今尤盛。其墓碑神宗御篆十字,以表勛烈。又配享英宗廟廷。公在朝,予屢獲款接。
⑸ 自注:予舉進士日,歐陽公主文衡,誤見賞拔。后留守宋都,予在幕府,自爾相知尤厚,始終不替。大明寺平山堂,公所作,最為一郡之勝。
⑹ 自注:予與侍讀劉公少同硯席,每愛其論經義,談歷代,高才博識,謂當輔相承平,中年而殞,士友痛惜。今云山閣有留題詩、時會堂唱和詩并刻于石。
⑺ 自注:陳公倅符離日,予為郡從事。其后入朝,屢同官局。嘗相期卜鄰丹陽,后以潤帥兼相印鎮(zhèn)是郡。
⑻ 自注:呂公與予少時相得于場屋,及仕朝廷,接跡最久。后公薨,二圣嗟悼曰:國家不幸,司馬相、呂司空相繼云沒。予亦嘗預聞圣語。有祠堂在興教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