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蘇時

相關(guān)人物:共 2 位。
共 13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三年泮宮苦幽獨,中有宜人惟睡足。
蟲魚注罷直廬靜,午枕鳴雷撼窗屋。
故人蘇子半幅書,餉我閩溪一包玉。
親題更屈調(diào)弦手,遠(yuǎn)寄來澆飯蔬腹。
故應(yīng)疑我夢得官,誰信吾衰已無復(fù)。
空令半夜忍饑吟,搜到池塘春草綠。
贈唐伯雍 元末明初 · 胡布
瘍疕滿天下,仁人獨留心。
針砭起四海,侃侃慰知音。
藝祖挾奇能,閱人洞微忱。
戾肩顯鼻者,大言取孔任。
子實紹前業(yè),河圖披素襟。
縱橫非一途,達(dá)道技彌深。
五運訛秩敘,六時伐陽陰。
大方乖籥吹,霜露已繁侵。
嚴(yán)寒至裂體,酷暑亦融金。
子有蘇時藥,代石舉玄針。
何幸起疲癃,顛連詔于今。
堪輿一俛仰,澤世宛如臨。
以我夙昔愿,期子遂幽尋。
廣壽堂 明 · 楊榮
四言詩
前太醫(yī)院使韓氏公茂居姑蘇時嘗名其堂曰廣壽蓋取其醫(yī)術(shù)以濟人之意也及事今上于潛邸謹(jǐn)厚小心甚見知遇由是名益著而術(shù)益顯永樂初遂擢前職嘗慨然以為人之壽雖稟于天然而不知戒謹(jǐn)或為七情之所感六氣之所傷往往致疾以夭閼其天年者不可勝數(shù)惟吾醫(yī)之道可以濟之而使皆得以臻其壽又嘗恐其所施者狹而世之抱疾疢者多不能以廣愛而兼濟之乃于南京復(fù)筑堂仍揭其舊扁思有以溥其惠澤焉嗚呼公之心亦仁矣哉公既歿其子伯永承先蔭為御醫(yī)與予同以扈從留北京謁予言以題其卷子曩與公同朝交游往還于兩京之間有年矣公之所以推仁濟物而惓惓于廣壽者皆予之所聞見而知之之審者然則于伯永之請又烏可以無言乎遂為序次其概而系之以詩曰
翼翼高堂,有華其構(gòu)。
匪堂之華,惟以廣壽。
壽之脩短,實出于天。
何以廣之,惟醫(yī)之全。
六氣所干,七情所觸。
沈痾危亡,厥壽斯促。
念茲短折,曷由濟之。
圣神立教,莫切于醫(yī)。
猗歟韓氏,忠獻(xiàn)之裔。
世居姑蘇,民受其惠。
惟公承之,荷國寵恩。
典職從容,出入金門。
惟公之心,憫此抱疢。
活人孔多,曾莫之靳。
公既逝矣,高堂猶存。
匪公廣之,有子有孫。
子孫繩繩,壽者益廣。
積此陰功,厥報斯享。
求公之德,實在斯堂。
播之詠歌,永世其光。
六齒瓊頭飲百甌,水樓寒榻話綢繆。
只須棋局銷長夜,何用埋憂與寄愁。
五十歸田計未遲,西風(fēng)肺氣欲蘇時。
久耽月俸遺家累,稍喜秋成給藥資。
老戀山林真有癖,病愁兒女豈無私。
江邊千室渾凋瘁,何得從君遍問醫(yī)。
一上高臺興不孤,望中總總入虛無。
煙霏春變陰晴氣,草樹天輸海岳圖。
對酒笑將花是伴,銷憂誰問土非吾。
知君苦厭臥此地,能令肺病蘇時(久臥疾)
永日閑吟壁里詩,炯如冰玉照襟期。
高名不用文為記,盛事行看口作碑。
天上大蘇奎宿煥,人間老鄭鷓鴣奇。
追蹤往昔吾何敢,惟幸交承得共時(公詩有曰。小技卻慚非大手。謾教人比鄭蘇時。蓋蘇世讓,鄭士龍曾代為本州故云。)。
踵門曾乞送行詩,此地交承本不期。
司諫廉名紆寵典,中樞美政照穹碑。
祖孫今日吾方忝,叔侄公家跡亦奇。
小技卻慚非大手,謾教人比鄭蘇時。
⑴ 高王父蓮軒先生。曾為司諫。燕山朝。出牧是州。中廟即祚。以廉平寬簡。牧民卓異。下書褒之。賜表里一襲。
⑵ 公叔父知中樞府事諱希得。萬歷癸未。曾牧是州越四年。升授永興府使。邑人思之。為立遺愛碑。
近聞陽德邊知意,鳴寂山中勤下帷。
一榻幼安在遼日,古風(fēng)魯直寄蘇時。
蘭苕翡翠期相見,比目丁香慰遠(yuǎn)離(來詩有比目丁香之句。)。
讀得昭融應(yīng)自悟,文從字順有馀師。
⑴ 余與邊生。象山初見時。授以文從字順?biāo)淖置孛睢?/div>
冬至日仁陵志感(舊硯韻)(丁酉) 清 · 申緯
七言律詩
往事追惟念念長,山陵芬苾薦生陽。
辜恩茍活經(jīng)千劫,望美有懷天一方。
萬品蘇時鐘律變,五云多處火城煌。
遺臣白首逢今日,又隔朝班近御香。
共 13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