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釋普覺

相關(guān)人物:共 2 位。
共 2 首

人物簡介

東國僧尼錄·名僧
混丘 無極老人 寶鑒國師 字丘乙。
舊名清玢。
俗姓金氏。
贈僉議評理弘富之子。
清風(fēng)郡人。
忠憲王辛亥生。
以九山選。
首登上七科。
棄去徒普覺學(xué)。
忠烈王下批至大禪師。
德陵即政。
特授兩街都僧統(tǒng)。
加大師。
子冊命師為鑒智王師。
兩王同樞衣請益。
因命住瑩源寺。
至理二年。
移錫于松林寺。
年七十三。
僧夏六十三。
贈謚塔曰妙應(yīng)。
有語錄兩卷。
歌頌雜著二卷。
新編水陸儀文二卷。
重編指頌事苑三十卷。
近世有大比丘。
推明佛祖之道。
以開學(xué)曰普覺國尊。
其徒蓋數(shù)百千人。
而能鉆堅挹深。
妙契啐啄者。
惟寶鑒國師為然。
幼與群兒戲。
聚瓦石為塔廟。
休則面壁。
若有思念。
形貌端嚴(yán)。
性又慈祥。
故親戚目為小彌陀。
十歲投無為寺禪師天鏡祝發(fā)。
以九山選。
首登上七科。
棄去。
普覺學(xué)。
自詭非睹閫奧不止。
普覺夢一僧來。
自謂五祖演。
詰朝師往謁。
心獨怪之。
及是嘆其敏而勤。
語眾曰。
吾夢有徵矣。
洎嗣席開堂。
其師眾規(guī)繩。
講若畫一。
而雍容閑雅過之。
德陵謝位。
處永安宮。
屢遣中使。
輿而致之。
從容談道。
或至日暮。
于是諗國王。
以祖宗舊例。
冊命師為悟佛心宗解行圓滿鑒智王師。
兩王摳衣。
前古未有。
數(shù)年乞退。
許之。
命住瑩源寺。
寺本禪院。
元貞中為智者宗所有。
以師故始復(fù)其舊焉。
盥浴說法別眾。
其略曰。
荊棘林中下腳。
干戈叢里藏身。
今日路頭果在何處。
白云斷處是青山。
行人更在青山外。
既乃還方丈。
據(jù)床而逝。
師況厚寡言。
學(xué)無不窺。
為詩文富贍。
行叢林門中。
吳蒙山異禪師。
嘗作無極說。
附海舶以寄之。
師默領(lǐng)其意。
自號無極老人。
臣聞。
佛氏喜言福智修己。
而物應(yīng)者也。
缺一于二。
不足以自立。
寧能信于人乎。
師凡七增秩。
六錫號。
九歷名藍(lán)。
再住內(nèi)院。
為一國釋林之首。
受兩王函丈之禮。
人無異論。
咸謂之宜。
非所謂福智二嚴(yán)者。
疇克如是哉。
其撰詞刻石。
傳示后世。
臣可以無愧矣(并李齊賢撰碑文)。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元僧,松江華亭人,號梅屋,俗姓黃。仁宗延祐中,居嘉興祥符寺。英宗至治間,嘗驛召至京師,繕寫金字佛經(jīng),因受法于帝師帕克巴。有《佛祖通載》。
補(bǔ)續(xù)高僧傳·護(hù)法篇
念常。
號梅屋。
華亭黃氏子。
母楊。
夢僧龐眉雪發(fā)。
稱大長老。
托宿焉。
因而娠。
至元壬午三月十有二日誕。
于夜神光燭室。
異香襲人。
逾日不散。
既長。
喜焚香孤坐。
風(fēng)骨秀異。
年十二。
懇求出家。
父母鐘愛之。
誘以世務(wù)。
終莫奪其志。
遂舍之。
元貞乙未。
江淮總統(tǒng)所。
授以文憑。
薙發(fā)受具。
遍游江浙大叢林。
博究群經(jīng)。
宿師碩德。
以禮為羅延之。
皆撝謙弗就。
至大戊申。
佛智晦機(jī)和尚。
自江西百丈。
遷杭之凈慈。
師往參承。
于言下有省。
俾掌記室。
服勤七年。
延祐乙卯。
佛智遷徑山。
師職后版表率。
明年。
朝廷差官理治教門。
承遴選住嘉興祥符。
至治癸亥。
乘驛赴京。
得以觀光三都之勝。
覽燕金遺墟。
入五臺禮曼殊。
出入金門。
討論墳典。
如司徒云麓洪公。
別峰印公。
自帝師以下。
皆尊而愛之。
自京而回。
主姑蘇萬壽法席。
師精通內(nèi)義。
外博群書。
乃取佛祖住世之本末。
傳授之源流。
及夫時君世主之所尊尚。
王臣將相之所護(hù)持。
參異同。
考訛正。
運(yùn)弘護(hù)之心。
秉至公之筆。
緝而成書。
謂之佛祖歷代通載。
凡二十有二卷。
翰林道園虞公序其首。
慨僧史無續(xù)而失傳。
譏志磐書事之無法。
蓋深有取于師言也。
寶洲上人謂。
師此述。
理明事實。
出入經(jīng)典。
考五宗傳。
殊有補(bǔ)于名教。
于是。
普覺文房。
采摭內(nèi)外典籍成編。
題曰稽古略。
與師并行于世。
詳略各得其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