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yàn)
詞格校驗(yàn)
曲格校驗(yàn)
對聯(lián)校驗(yàn)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人物:
高閭
相關(guān)人物:
共 5 位
。
共 46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頭陀寺碑文
南梁 ·
王屮
四言詩
蓋聞挹朝夕之池(朝夕之池:大海。朝夕,潮汐。)者無以測其淺深,仰蒼蒼之色(蒼蒼之色:指天。)者不足知其遠(yuǎn)近,況視聽之外若存若亡、心行之表不生不滅者哉?是以掩室摩竭(摩竭:指古代中印度摩揭陀國,為釋迦牟尼佛悟道成佛處。),用啟息言之津;杜口毗邪(毗邪:亦作“毗耶”。佛教語,梵語的譯音,地名。),以通得意之路。然語彝倫者,必求宗于九疇(九疇:疇,類。指傳說中天帝賜給禹治理天下的九類大法,即《洛書》。);談陰陽者,亦研幾于六位(六位:即《易》卦之六爻。)。是故三才既辨,識妙物之功;萬象已陳,悟太極之致。言之不可以已,其在茲乎?然爻系所荃,窮于此域,則稱謂所絕,形乎彼岸矣。彼岸者,引之于有,則高謝四流(四流:佛教語,流謂流而不返,謂眾生由三惑之所流轉(zhuǎn),漂泊三界,而不能返于涅槃彼岸。四流又名四暴河。一見流,二欲流,三有流,四無明流。);推之于無,則俯宏六度(六度:佛教語。又譯為“六到彼岸”。指使人由生死之此岸度到涅槃(寂滅)之彼岸的六種法門:布施、持戒、忍辱、精進(jìn)、精慮(禪定)、智慧(般若)。)。名言不得其性相(性相:佛教語。性指事物的本質(zhì),相指事物的表象。),隨迎不見其終始。不可以學(xué)地(學(xué)地:佛家認(rèn)為是斷除欲界思惑的境界。)知,不可以意生(意生:能變化生死、隨意往生的菩薩境界。)及,其涅槃之蘊(yùn)也。夫幽谷無私,有至斯響;洪鐘虛受,無來不應(yīng)。況法身圓對,規(guī)矩冥立(冥立:佛家認(rèn)為法無定性,一切諸法,既唯心現(xiàn),從緣而起,所以無定性,所以叫冥立。),一音稱物,宮商潛運(yùn)。是以如來利見迦維,托生王室。憑五衍之軾,拯溺逝川;開八正(八正:佛教謂修習(xí)圣道的八種基本法門: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yè)、正命、正精進(jìn)、正念、正定。)之門,大庇交喪。于是玄關(guān)幽鍵(玄關(guān)幽鍵:比喻深邃的佛法。),感而遂通;遙源浚波,酌而不竭。行不舍之檀而施洽群有,唱無緣之慈而澤周萬物。演勿照之,明而鑒窮沙界;導(dǎo)亡機(jī)之,權(quán)而功濟(jì)塵劫。時(shí)義遠(yuǎn)矣,能事畢矣,然后拂衣雙樹(雙樹:娑羅雙樹。也稱雙林。為釋迦牟尼入滅之處。),脫屣金沙。惟恍惟惚,不皦不昧,莫系于去來,復(fù)歸于無物。因斯而談,則棲遑大千,無為之寂不撓;焚燎堅(jiān)林,不盡之靈無歇(不盡之靈無歇:意思是佛的涅槃不過是方便說法,佛性本無生無滅,無遷無變,真如常在。)。大矣哉!正法(正法:釋迦牟尼所說的教法。別于外道而言。)既沒,象教(象教:象,似。釋迦牟尼離世,諸大弟子想慕不已,刻木為佛,以形象教人,好像佛在世,有教有行,一如正法時(shí)。)陵夷。穿鑿異端者,以違方為得一;順非辯偽者,比微言于目論。于是馬鳴(馬鳴:實(shí)有其人,古印度佛教學(xué)者,弘揚(yáng)大乘佛法。)幽贊,龍樹(龍樹:實(shí)有其人,古印度佛教學(xué)者,繼馬鳴之后弘揚(yáng)大乘佛法。)虛求,并振頹綱,俱維絕紐。蔭法云于真際,則火宅晨涼;曜慧日于康衢,則重昏夜曉。故能使三十七品(三十七品:佛教正規(guī)修行的菩提分法,包括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有樽俎之師,七十六種(七十六種:“七”當(dāng)作“九”,羅什《維摩經(jīng)》注曰:“摩訶,秦言大,亦言勝,亦言多。于一切眾中最上,天人所宗,故言大。能勝九十六種論議,故言勝?!贝颂幰庵感罢f分崩,無藩籬以自固。無藩籬之固。)既而方廣(方廣:大乘經(jīng)典、教義的通稱。其言富、其理正,故名。亦借指佛教。)東被,教肄南移。周魯二莊,親昭夜景之鑒;漢晉兩明,并勒丹青之飾。然后移文間出,列剎相望,澄什(澄什:指竺佛圖澄(232—348)、鳩摩羅什(344—413)
二高
僧。)結(jié)轍于西山,林遠(yuǎn)(林遠(yuǎn):林指支遁(314—366),號道林。遠(yuǎn)指慧遠(yuǎn)(334—416)。晉代
二高
僧。)肩隨乎江左矣。頭陀寺者,沙門釋慧宗之所立也。南則大川浩汗,云霞之所沃蕩;北則層峰削成,日月之所??;西眺城邑,百雉紆馀;東望平皋,千里超忽:信楚都之勝地也。宗法師行潔圭璧,擁錫來游。以為宅生(宅生:猶言寄托生命。)者緣,業(yè)(業(yè):佛教謂業(yè)由身、口、意三處發(fā)動,分別稱身業(yè)、口業(yè)、意業(yè)。業(yè)分善、不善、非善非不善三種,一般偏指惡業(yè),孽。它決定在六道中的生死輪回。)空則緣廢;存軀者惑,理勝則惑亡。遂欲舍百齡于中身,殉肌膚于猛鷙,班荊蔭松者久之。宋大明五年,始立方丈茅茨,以庇經(jīng)象。后軍長史、江夏內(nèi)史、會稽孔府君諱覬,為之薙草開林,置經(jīng)行之室。安西將軍、郢州刺史、江安伯濟(jì)陽蔡使君諱興宗,復(fù)為崇基表剎,立禪誦之堂焉。以法師景行大迦葉(大迦葉:摩訶迦葉。釋迦牟尼涅槃后,他傳播正眼法藏,為佛教長老。禪宗尊他為西土二十八祖的始祖。),故以頭陀為稱首(稱首:第一。這是說大迦葉為稱舉頭陀的首位,所以用來作為寺名。)。后有僧勤法師貞節(jié)苦心,求仁養(yǎng)志,纂修堂宇未就而沒。高軌難追,藏舟易遠(yuǎn)。僧徒闃其無人,榱椽?dú)Ф獡k,可為長太息矣。惟齊繼五帝洪名,紐三王絕業(yè),祖武宗文之德,昭升嚴(yán)配,格天(格天:君主自稱受命于天,施政行為,感通上天就叫格天。)光表之功,宏啟復(fù)興,是以惟新舊物,康濟(jì)多難,步中《雅》《頌》,驟合《韶濩》,炎區(qū)九譯(炎區(qū)九譯:炎區(qū)即炎洲,指極遠(yuǎn)地區(qū)。炎洲是神話中的地名。九譯謂多次翻譯。指邊遠(yuǎn)地區(qū)或外國。),沙場一候(沙場一候:意即設(shè)官鎮(zhèn)守南北邊疆。)。粵在于建武焉,乃詔西中郎將、郢州刺史江夏王觀政藩籬,樹風(fēng)江漢。擇方城之令典(方城:春秋時(shí)楚北的長城。由今之河南省方城縣,循伏牛山,北至今鄧縣,為古九塞之一。以此指代楚國。),酌龜、蒙(龜、蒙:魯國境內(nèi)的龜山、蒙山,指代魯國。)之故實(shí),政肅刑清,于是乎在。寧遠(yuǎn)將軍長史、江夏內(nèi)史行事、彭城劉府君諱諠,智刃所游,日新月故,道勝(道勝:語本《三藏法數(shù)》:“道勝謂菩薩以慈悲心修行六度,既自度己,復(fù)能度脫一切眾生?!保┲?,虛往實(shí)歸。以此寺業(yè)廢于已安,功墜于幾立,慨深覆簣,悲同棄井。因百姓之有馀,閒天下之無事,庀徒揆日,各有司存。于是民以悅來,工以心競。亙邱被陵,因高就遠(yuǎn)。層軒延袤,上出云霓;飛閣逶迤,下臨無地。夕露為珠綱,朝霞為丹雘。九衢之草千計(jì),四照之花萬品。崖谷共清,風(fēng)泉相渙。金姿寶相,永藉閒安。息心了義,終焉游集。法師釋曇珍,業(yè)行淳修,理懷淵遠(yuǎn),今屈知事任,永奉神居。夫民勞事功,既鏤文于鐘鼎;言皆稱伐,亦樹碑于宗廟。世彌積而功宣,身愈遠(yuǎn)而名劭。敢寓言于雕篆,庶髣髴乎眾妙。其辭(辭:碑文前面的散文叫敘,后面的韻體贊詞叫銘,此辭即贊詞。)曰:
質(zhì)判玄黃,氣分清濁。
涉器
千名
,含靈萬族。
淳源上派,澆風(fēng)下黷。
愛流成海,情塵為岳。
皇矣能仁,撫期命世。
乃眷中土,聿來
迦衛(wèi)
。
奄有大千,遂荒三界。
殷鑒四門,幽求六歲。
亦既成德,妙盡無為。
帝獻(xiàn)方石,天開淥池。
祥河輟水
,寶樹低枝。
通莊九折,安步三危。
川靜波澄,龍翔云起。
耆山廣運(yùn),給園
⑴
多士。
金粟來儀
⑵
,文殊戾止
⑶
。
應(yīng)乾動寂,順民終始。
法本不然,今則無滅。
象正雖闌,希夷
⑷
未缺。
于昭
⑸
有齊,式揚(yáng)洪烈。
釋網(wǎng)更維,玄津重枻。
惟此
名區(qū)
,禪慧攸托。
倚據(jù)崇巖,臨倪通壑。
溝池湘漢,堆阜衡霍。
膴膴亭皋,幽幽林薄。
媚茲邦后,洪流是挹。
氣茂
三明
⑹
,情超六入
⑺
。
眷言靈宇,載懷興葺。
丹刻翚飛,輪奐離立。
象設(shè)既辟,睟容已安。
桂深冬燠,松疏夏寒。
神足游息,靈心往還。
勝幡西振,貞石南刊。
按:《昭明文選》
⑴ 給園:給孤獨(dú)園。古印度拘薩羅國舍衛(wèi)城長者給孤獨(dú),以黃金向祗陀太子購得園地,為釋迦牟尼修建祗園洹精舍,此精舍稱給孤獨(dú)園。
⑵ 金粟:即維摩詰大士。來儀:現(xiàn)出容儀,出現(xiàn)。
⑶ 文殊戾止:文殊菩薩來到佛的身邊。戾止:至;到。
⑷ 希夷:虛寂玄妙。
⑸ 于:音烏,嘆詞。
⑹ 三明:指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
⑺ 六入:佛教理論,眼入色、耳入聲、鼻入香、舌入味、身入觸、意入法。
添酒中六詠
其一
酒池
(870年)
唐 ·
陸龜蒙
鹿門子示予〈酒中十詠〉,物古而詞麗,旨高而性真,可謂窮天人之際矣。予既和而且曰:「昔人之于酒,有注為池而飲之者,象為龍而吐之者,親盜甕間而臥者,將實(shí)舟中而浮者,可為四荒矣。徐景山有酒鎗,嵇叔夜有酒杯,皆傳于后代,可謂
二高
矣。四荒不得不刺,
二高
不得不頌,更作六章,附于末云?!?/div>
萬斛輸曲沼,千鐘未為多。
殘霞入
醍齊
,遠(yuǎn)岸澄白酂。
后土亦沈醉,奸臣空浩歌。
邇來荒淫君,尚得乘馀波。
和友人喜相遇十首
其九
唐末 ·
李咸用
七言律詩
麻衣未識帝城塵,四十為儒是病身。
有恨不關(guān)銜國恥,無愁直為倚家貧。
齊輕東海
二高
士,漢重商山四老人。
一種愛閑閑不得,混時(shí)行止卻應(yīng)真。
送紀(jì)宣教
(四庫本作教授)
北宋 ·
黃裳
名利場中化君子,偶得延平
二高
士。
王子好談兼好行,行如不及談如傾
⑴
。
此生根蒂果安在,寧復(fù)計(jì)??菖c榮。
紀(jì)子忘知更忘說,行所當(dāng)然孰云別。
坐間自有雷霆聲,何事區(qū)區(qū)論標(biāo)月。
二子躬行人所稀,但恐東野無由
(四庫本作人)
隨。
香爐峰前幾時(shí)過,興龍禪師故鄉(xiāng)老。
草堂夜話燈影寒,瞬息春風(fēng)我先到。
⑴ 自注:王子道原節(jié)推為人甚似充甫。
弟子薄堅(jiān)仁以幅縑寫圓悟禪師像徑山?;⑶鹇?span id="6yv6w6e" class='peopleLink highlighted2' onclick='ShowAuthorProfile("9002", "poem_title_230270", "二高")'>二高弟侍焉紹興丙辰二月八日予乞食之蘇臺過其家且出以相示再三有請輒隨喜贊云
北宋 ·
釋正覺
力世佛宗,心傳我公。
一拳活計(jì),一喝家風(fēng)。
影草呈機(jī)也三圣卻瞎,精金出冶也百丈還聾。
綽綽有裕,恢恢而隆。
阿難迦葉之多聞抖擻,目連鹙子之智慧神通。
真得不借之應(yīng),大同不宰之功。
百川曲折兮自然到海,萬象森羅兮不可逃空。
代朝宗弟和餞行二首
其一
南宋 ·
陳淵
七言律詩
席門誰復(fù)顧寒儒,深愧頻迂長者車。
更為穆生時(shí)設(shè)醴,應(yīng)憐馮子食無魚。
諸生久被弦歌化,盛禮誰將簡冊書。
從此邑人蒙勸獎,定知容駟有
高閭
。
題訥庵
南宋 ·
王十朋
七言律詩
休論摩詰與文殊,試把庵名扣大儒。
君子于言端欲訥,賢人終日只如愚。
樂山自昔稱仁者,利口由來惡嗇夫。
聽法雙峰空聳耳,老禪惟要一言無
(自注:石耳、馬耳,圓通
二高
峰也。)
。
叔父寶印師往
①
永嘉妙果院未期年而退弟子德純住龍翔一日歸省其師亦退居林下緇素挽留之乃遁于異郡不踰月間師弟子相繼退休識者高之目為僧中二疏某竊祿將一考矣有愧
二高
僧因書一絕庶幾他日或蹈其高躅云
南宋 ·
王十朋
七言絕句
① 雍正本、光緒本作住
掛冠林下近來無,誰謂僧中有二疏。
應(yīng)笑紅蓮幕中客,故園三徑
⑴
已荒蕪。
⑴ 原作經(jīng),據(jù)四庫本改
挽潘右司二首
其一
宋 ·
陳棣
五言律詩
南州推望士,北闕仰良臣。
風(fēng)誼
高閭
里,聲名藹搢紳。
課兒千卷古,與友一堂新。
石折符幽讖,山頹喪哲人。
幽居
(1197年6月)
南宋 ·
陸游
五言排律
社結(jié)山林友,家藏種樹書。
蔽床欣卜宅,容駟笑
高閭
。
薄飯頻菹韭,單衣旋制綀。
東家借蹇罷,南市買船初。
美景游俱遍,鄰翁好不疏。
時(shí)時(shí)得乘興,豈獨(dú)愛吾廬。
共 46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