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于寔

相關人物:共 3 位
共 3 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539—627 【介紹】: 隋唐時僧。吳郡海鹽人,俗姓于。年十二出家,事開善寺慧熙法師。隋仁壽中造禪定寺,遂為知事上座。后住京師大莊嚴寺。為唐初舉十大德之一。所講《三論》,皆有文疏。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二十五 感通科
俗姓于氏。吳郡海鹽人。晉太常寶之后。祖樸梁散騎常侍。父元顯梁中書舍人。并碩學英材。世濟其美。因年十二。事開善寺慧熙法師出家。年十五。聽建初寺瓊法師成實。曾未具戒。其名譽已被遠近。然心慕禪悅。乃詣鐘山慧曉智瓘請授觀法。又造長干辨法師稟三論。久之辨遁世遠引。悉以其徒三百馀人委之開導。且三十載。陳太建八年。安居之始忽如坐亡。但其肢體柔溫如故。經七日而后蘇。其徒請問所以。徐曰。試看箱內有何物。侍者隨言看之。得帛兩束。曰此襯遺耳。因謂始使者引部從絲竹相迎曰。王請法師。繼而見有袞冕者肅入曰。閻羅王也。即堂上坐夏講大品般若。每見地獄眾相五苦次第。意已經三月矣。乃復僅爾耶。噫非妄想顛倒何如。仆射徐陵尚書毛喜尤歸敬。隋仁壽三年。詔補禪定寺知事上座。頻開三論。并制疏文。入國朝。舉十六德綱記僧務。因居其一焉。京寺故崇菩薩戒。后進具戒者。其羯磨法無不依。左仆射蕭瑀刑部尚書沈叔安并欽仰奉承。于茲二紀。貞觀元年二月十三日。卒于大莊嚴寺。壽八十有九。先是戒弟子法仁。使如法住無令一生空過。至后夜分整容正坐。眾聞異香滿室而已。及道俗送至城南。又聞天樂音。遂塔而樹銘焉。其文則蘭陵蕭鈞所作也。仁亦勤學有名。
續(xù)高僧傳·卷第十三 義解篇九
釋慧因。俗姓于氏。吳郡海鹽人也。晉太常寶之后胤。祖樸梁散騎常侍。父元顯梁中書舍人。并碩學英才世濟其美。因稟靈溫??清鑒儉通?;找羯蠲揖l素欽屬。十二出家。事開善寺慧熙法師。志學之年。聽建初瓊法師成實。曾未具戒便齊入室?;勐晱V被道眾相推。而欣味靜心未指章句。乃詣鐘山慧曉智瓘二禪師。請授調心觀法。定水既清道思逾肅。師襲宏略曲盡幽微。而悟言神解獨酌標致。又造長干辯法師。稟學三論。窮實相之微言。弘滿字之幽旨。寫水一器。青更逾藍。辯后歸靜山林。便以學徒相委。受業(yè)弟子五百馀人。踵武傳燈將三十載。陳太建八年。安居之始忽感幽使。云王請法師。部從相諠絲竹交響。當即氣同舍壽。體如平日。時經七夕若起深定。學徒請問乃云。試看箱內見有何物。尋檢有絹兩束。因曰。此為?遺耳。重問其故。曰妄想顛倒知何不為。吾被閻羅王召。夏坐講大品般若。于冥道中謂經三月。又見地獄眾相五苦次第。非夫慈該幽顯行極感通。豈能赴彼冥祈神游異域。陳仆射徐陵。高才通學。尚書毛喜。探幽洞微。時號知仁。咸歸導首。隋仁壽三年起禪定寺。搜揚宇內遠招名德。因是法門龍象乃應斯會。既德隆物議大眾宗歸。遂奉為知事上座。訓肅禪學柔順誘附。清穆僧倫事等威權。同思啟旦。又寺初勝集四海一期。名德相亞通濟斯美。因又寔兼之矣。頻講三論并制文疏。要約標控學者高奉。大唐弘運重興佛日。舉十大德當其一焉。以身御法不令而行。讓以得之屈己成務。故京寺宿望心敬遵承。咸崇菩薩戒師。后進具戒者。無不依而羯磨。左仆射蕭瑀。器局貞亮玄風凝遠。刑部尚書沈叔安。溫彝弘雅達信通神。并崇仰欽承于茲二紀。因定慧兩明空有兼照。弘法四代常顯一乘。而莫競物情喜怒無色。故游其道者莫測其位。以貞觀元年二月十二日卒于大莊嚴寺。春秋八十有九。未終初夜告弟子法仁曰。各如法住。善修三業(yè)無令一生空過。當順佛語勿變服揚哀。隨吾喪后事不可矣。乃整容如常。潛思入定于后夜分正坐而終。咸聞異香滿室。遂遷坐于南山至相寺。于時攀轅扶轂。道俗千馀送至城南。又聞天樂鳴空。弟子等為建支提塼塔。勒銘封樹。蘭陵蕭鈞掣文。仁是鄉(xiāng)人少所供奉。清凈身心修行念定。卑弱著性有名門學。
神僧傳·卷第七
僧慧因。善三論及法華金剛經。常為講說。至德中黃昏時見一人入門云。王請法師。因遂僵仆。惟心頂煖七日卻蘇。云初隨使者至一城。極甚宏麗。入見王從數百人。下殿至閣門。拜曰。弟子不幸主世名祿兼治罪。甚用為苦。聞上人善講金剛經。幸為敷析。于是就坐講畢。王施絹三百匹。遂令送歸。次見一講堂。有百馀僧。相與談論。初極禮法少時各爭競。于手指上各生鐵爪。共相拿摑血肉涂地。牛頭巨卒以火燎之。盡成灰粉。須臾又復本身。因驚懼卻蘇蹶然而起。絹已在匱與前數同。遂得此施作功德。自此更不講說。惟持經而已。
高僧摘要·法高僧摘要卷二
姓于。
吳郡海鹽人。
晉太常寶之后胤。
祖樸。
梁散騎常侍。
父元顯。
梁中書舍人。
并碩學英才。
因稟靈溫裕。
十二出家。
聽瓊法師授成實。
曾未具戒。
便齊入室。
乃詣鐘山慧曉智璀二禪師。
請授調心觀法。
定水既清。
道思逾肅。
又造長干辨法師。
稟學三論。
窮寔相微言。
辨后歸靜山林。
便以學徒相委。
受業(yè)弟子五百馀人。
踵武傳燈。
將三十載。
陳太建八年。
安居之始。
忽感幽使云。
王請法師。
部從相諠。
絲竹交響。
當即氣舍。
時經七夕。
若起深定。
學徒請問。
乃云試看箱內。
見有何物。
尋檢有絹兩束。
因曰。
此為?遺耳。
重問其故。
曰吾被閻羅王召夏坐。
講大品般若于寔道中。
謂經三月。
又見地獄眾相。
五苦次第。
悲夫慈該幽顯。
行極感通。
豈能赴彼冥圻。
神游異域。
隋仁壽三年。
起禪定寺。
搜揚寓內。
遠招名德。
遂奉因為知事上座。
頻講三論。
并制文疏。
要約標控。
學者高舉。
大唐弘運。
重興佛日。
舉十大德。
當其一焉。
因定慧兩明。
空有兼照。
弘法四代。
常顯一乘。
而莫競物情。
喜怒無色。
故游其道者。
莫測其位。
以貞觀元年二月十二日。
卒于大莊嚴寺。
春秋八十有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隋河南洛陽人,字元武。
于寔子。
在北周,受宇文護器重,妻以季女。
尋以父勛賜爵新野郡公。
后拜吳州總管。
屢敗南朝陳將之襲擾。
入隋,坐事免。
帝特原之,貶為開府。
后襲爵燕國公。
授澤州刺史,免職,卒于家。
于德方 朝代:隋末唐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587—663 【介紹】: 唐京兆長安人。
于寔孫。
太宗貞觀間,封黔昌男。
貞觀末年為原州都督。
高宗永徽五年,累拜越州刺史。
顯慶三年,授隴州刺史。
卒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