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左丘明

相關(guān)人物:共 3 位。
共 3 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僧。初居法乾內(nèi)寺,能詩文,通內(nèi)外學,尋充左右街應制,升麟德殿法座講談,懿宗賜號凈光大師。其師知玄著《如來藏經(jīng)疏》、《大無量壽經(jīng)疏》、《勝鬘師子吼經(jīng)疏》,徹為著《法鑒》、《法燈》、《法苑》以闡明之。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二十 持志科
不知何許人。久親炙悟達。悟達亦樂教育成就之。故其器卒獲用于天下。而相為表里。以推明大法。若悟達。著如來藏經(jīng)會釋疏二卷。徹則衍法監(jiān)四卷。大無量壽經(jīng)疏二卷。徹則衍法鐙二卷。勝鬘師子吼經(jīng)疏四卷。徹則衍法苑十卷。般若心經(jīng)金剛經(jīng)皆有疏義。而徹亦隨衍成卷。懺文六卷。及雜文等。徹必翼緯。以行世。初居法乾內(nèi)寺。官寮奉仰日甚。尋充左右街應制。每歲屬誕辰。于麟德殿。升座講演。仍賜紫伽梨。懿宗尤重佛乘。月遇八日。必飯僧內(nèi)殿。數(shù)盈萬不啻。且躬為贊唄。詔徹朗詠高臺上。寵錫繁夥。至造旃檀座以處之。當是時。詔兩街四寺。行方等懺法。開壇受戒度僧。各三七日。別詔大德二十人。入咸秦殿。為內(nèi)福壽寺尼受戒??槍懖亟?jīng)。雕造旃檀像千軀。皆詔徹撿校。又以十一月十四日返慶飾。詔京城僧道。赴麟德殿論義。徹則敷暢皇猷?;趾曜娴馈H缢?。賜號凈光大師。咸通十一年。詔錄兩街僧事。廣明中。巢??犯闕。僖宗播遷于蜀。徹是夕內(nèi)宿。旦與杜光庭。倉黃扈從。再見悟達。其師資終始無間如此。著述尤富。內(nèi)翰侍郎樂朋龜為作真贊。秦蜀間多其弟子。則可謂生榮死哀矣。
宋高僧傳·卷第六 義解篇第二之三
釋僧徹。
不知何許人也。
敏利天資高邁逸類。
稚歲聰穎而慕。
悟達國師。
若顏回之肖仲尼也。
既而時親函丈頗見幽微。
隨侍翼從未嘗少厭。
窺其門墻其殆庶幾乎。
悟達凡有新義別章。
咸囑付徹暢衍之。
為如來藏經(jīng)疏。
著法鑒四卷。
大無量壽經(jīng)疏。
著法燈二卷。
勝鬘師子吼經(jīng)疏。
著法苑十卷。
觀乎悟達為疏。
左丘明之傳也。
徹述三法鈔。
猶杜服之集解歟。
初居法乾內(nèi)寺。
師資角立聲彩風行。
凡百官寮無不奉仰率由。
徹內(nèi)外兼學辭筆特高。
唱予和汝同氣相求。
尋充左右街應制。
每屬誕辰升麟德殿法座講談。
敕賜紫袈裟。
懿宗皇帝留心釋氏。
頗異前朝。
遇八齋日必內(nèi)中飯僧。
數(shù)盈萬計。
帝因法集躬為贊唄。
徹則升臺朗詠。
寵錫繁博。
敕造栴檀木講座以賜之。
又敕兩街四寺行方等懺法。
戒壇度僧各三七日。
別宣僧尼大德二十人。
入咸泰殿置壇度內(nèi)。
福壽寺尼繕寫大藏經(jīng)。
每藏計五千四百六十一卷。
雕造真檀像一千軀。
皆委徹檢校焉。
以十一月十四日延慶節(jié)。
麟德殿召京城僧道赴內(nèi)講論。
爾日徹述皇猷。
辭辯瀏亮帝深稱許。
而又恢張佛理旁懾黃冠。
可謂折沖異論者。
當時號為法將。
帝悅敕賜號曰凈光大師。
咸通十一年也。
續(xù)錄兩街僧事。
初徹經(jīng)江論海勇于揭厲。
于青龍寺講貫既循悟達國師義意寄呈所見。
蒙回八十四字。
云觀君法苑思沖虛解我真乘刃有馀。
若使龍光時可待。
應憐僧肇論成初。
五車外典知難敵。
九趣多才恐不如。
蕭寺講軒橫淡蕩。
帝鄉(xiāng)云樹正扶疏。
幾生曾得阇踰意。
今日堪將貝葉書。
一振微言冠千古。
何人執(zhí)卷問吾廬。
覽茲獎飾悲喜。
盈襟以廣明中巢寇犯闕僖宗幸蜀。
其夕徹內(nèi)宿。
日倉黃與杜光庭先生。
扈從入于岷峨。
再見悟達痛序艱難。
徹極多著述碑頌歌詩。
不知所終。
內(nèi)翰侍郎樂朋龜為真贊。
鳳翔嘉州皆寫其真相。
弟子秦蜀之間愈多傳法者。

人物簡介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904—976 字沖玄,俗姓王,潤州丹陽(今江蘇丹陽)人,遷居余杭(今屬浙江)。早年曾為余杭庫吏、華亭鎮(zhèn)將。28歲于杭州龍冊寺出家,后至天臺山,嗣法眼宗僧人德韶。廣順二年(952),住持明州雪竇寺。建隆元年(960),吳越王錢俶請其住杭州靈隱新寺。次年,移住永明寺,賜號智覺禪師。曾奉詔創(chuàng)建六和塔。開寶八年(976)十二月卒?!?a target='_blank'>宋高僧傳》卷二八、《景德傳燈錄》卷二六、《十國春秋》卷八九有傳。其詩多宣揚禪理、歌詠禪居生活?!短炫_集》、《寶慶會稽續(xù)志》、《吟窗雜錄》、《宋高僧詩選》、《瀛奎律髓》、《高僧山居詩》等書中存其詩80余首,《全唐詩外編》及《全唐詩續(xù)拾》收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04—975 【介紹】: 宋僧。杭州人,俗姓王,字仲玄,號抱一子。棄吏出家,吳越時住永明寺。雅好詩道。宋開寶間卒,賜號智覺禪師。有《宗鏡錄》、《感通賦》、《萬善同歸錄》等。
全宋詩
釋延壽(九○四~九七五),俗姓王,字仲玄(又作沖玄、沖立),號抱一子。馀杭(今浙江杭州)人。年二十八為華亭鎮(zhèn)將時,棄吏出家。初禮龍冊寺翠巖參禪師,尋謁天臺山德韶國師,德韶一見而深器之。先住明州雪竇山。太祖建隆元年(九六○),吳越王錢俶請入居靈隱山新寺。明年,遷永明寺,居十五載。著述頗豐,有詩偈賦詠凡千萬言,流播海外。高麗國王遣使赍書,敘弟子之禮。開寶八年卒,年七十二。賜號智覺禪師。徽宗崇寧間追謚宗照(《咸淳臨安志》卷七○)。《景德傳燈錄》卷二六、《宋高僧傳》卷二八、《禪林僧寶傳》卷九、《五燈會元》卷一○、《佛祖統(tǒng)紀》卷二六、《釋氏稽古略》卷三、《咸淳臨安志》卷七○有傳?!⊙訅墼?,以《慧日永明智覺壽禪師山居詩》(清光緒十一年江北刻經(jīng)處本)為底本,參校明釋正勉、釋性??合輯之《古今禪藻集》(簡稱《禪藻集》)。另從《景德傳燈錄》、《五燈會元》、《增廣圣宋高僧詩選》、《嘉泰會稽志續(xù)志》等書輯得詩、偈若干,附于卷末。
全唐詩補逸
延壽字沖立,號抱一子,杭州人。棄吏出家,吳越忠懿王延住永明寺。著《宗鏡錄》。宋開寶八年入滅。詩一首。(《全唐詩》無延壽詩)
全宋文·卷一三
延壽(九○四——九七五),字沖玄,馀杭(今屬浙江杭州)王氏子。年二十八,為華亭鎮(zhèn)將,禮龍冊寺萬翠巖參禪師為師。尋往天臺謁詔國禪師,一見而深器之。吳越王錢俶請開山靈隱新寺,明年遷永明寺,賜號智覺禪師,眾盈二千。延壽在永明寺十五年,度弟子一千七百人。著《宗鏡錄》一百卷,詩偈賦詠凡千萬言,播于海外,高麗國王與敘弟子之禮。開寶八年十二月寂滅,年七十二。事見《五燈會元》卷一○,《佛祖通紀》卷二六,《佛祖通載》卷二六,《釋氏稽古略》卷三。
全唐文·卷九百二十二
延壽字沖立。俗姓王氏。馀杭人。年十六。獻齊天賦于吳越忠懿王。年二十八。為華亭鎮(zhèn)將。以官錢放生坐死。獲赦。遂出家。住天臺智者巖天柱寺。宋建隆元年。忠懿王命主靈隱寺。后遷永明道場。賜號智覺禪師。開寶八年卒。年七十二。謚永明宗照大師。
禪林僧寶傳·卷第九
智覺禪師者。
諱延壽。
馀杭王氏子。
自其兒稚。
知敬佛乘。
及冠日一食。
誦法華經(jīng)。
五行俱下。
誦六十日而畢。
有羊群跪而聽。
年二十八。
為華亭鎮(zhèn)將。
嘗舟而歸錢塘。
見漁船萬尾戢戢。
惻然意折。
以錢易之。
放于江。
裂縫掖。
投翠嵓永明禪師岑公。
學出世法。
會岑遷止龍??寺。
吳越文穆王。
聞其風悅慕。
聽其棄家。
為剃發(fā)。
自受具。
衣不繒纊。
食無重味。
持頭陀行。
嘗習定天臺天柱峰之下。
有烏類尺鴳巢衣襵中。
時韶國師眼目出間。
北面而師事之。
韶曰。
汝與元帥有緣。
它日大作佛事。
惜吾不及見耳。
初說法于雪竇山。
建隆元年。
忠懿王移之。
于靈隱新寺。
為第一世。
明年又移之。
于永明寺。
為第二世。
眾至二千人。
時號慈氏下生。
指法以佛祖之語為銓準。
曰迦葉波初聞偈曰。
諸法從緣生。
諸法從緣滅。
我?guī)煷笊抽T。
嘗作如是說。
此佛祖骨髓也。
龍勝曰。
無物從緣生。
無物從緣滅。
起唯諸緣起。
滅唯諸緣滅。
乃知色生時但是空生。
色滅時但是空滅。
譬如風性本不動。
以緣起故動。
儻風本性動。
則寧有靜時哉。
密室中若有風。
風何不動。
若無風遇緣即起。
非特風為然。
一切法皆然。
維摩謂文殊師利曰。
不來相而來。
不見相而見。
文殊乃曰。
如是居士。
若來已更不來。
若去已更不去。
所以者何。
來者無所從來。
去者無所至。
所可見者。
更不可見。
此緣起無生之旨也。
僧問。
長沙偈曰。
學道之人未識真。
只為從來認識神。
無始時來生死本。
癡人喚作本來人。
豈離識性別有真心耶。
智覺曰。
如來世尊于首楞嚴會上。
為阿難揀別詳矣。
而汝猶故不信。
阿難以推窮。
尋逐者為心。
遭佛呵之。
推窮尋逐者識也。
若以識法隨相。
行則煩惱。
名識不名心也。
意者憶也。
憶想前境。
起于妄。
并是妄識。
不干心事。
心非有無。
有無不染。
心非垢凈。
垢凈不污。
乃至迷悟凡圣。
行住坐臥。
并是妄識非心也。
心本不生。
今亦不滅。
若知自心如此。
于諸佛亦然。
故維摩曰。
直心是道場。
無虛假故。
智覺以一代時教。
流傳此土。
不見大全。
而天臺賢首慈恩。
性相三宗。
又互相矛盾。
乃為重閣。
館三宗知法比丘。
更相設(shè)難。
至波險處。
以心宗旨要。
折中之。
因集方等秘經(jīng)六十部。
西天此土。
圣賢之語三百家。
以佐三宗之義。
為一百卷。
號宗鏡錄。
天下學者傳誦焉。
僧問。
如和尚所論宗鏡。
唯立一心之旨。
能攝無量法門。
此心含一切法耶。
生一切法耶。
若生者。
是自生歟。
從他而生歟。
共生無因而生歟。
答曰。
此心不縱不橫。
非他非自。
何以知之。
若言含一切法。
即是橫。
若言生一切法。
即是縱。
若言自生。
則心豈復生心乎。
若言他生。
即不得自。
矧曰有他乎。
若言共生。
則自他尚無有。
以何為共哉。
若言無因而生者。
當思有因。
尚不許言生。
況曰無因哉。
僧曰。
審非四性所生。
則世尊云何說。
意根生意識。
心如世??師。
無不從心造。
然則豈非自生乎。
又說心不孤起。
必藉緣而起。
有緣思生。
無緣思不生。
則豈非他生乎。
又說。
所言六觸。
因緣生六受。
得一切法。
然則豈非共生乎。
又說。
十二因緣。
非佛天人修羅作。
性自爾故。
然則豈非無因而生乎。
智覺笑曰。
諸佛隨緣差別。
俯應群機。
生善破惡。
令入第一義諦。
是四種悉檀。
方便之語。
如以空拳示小兒耳。
豈有實法哉。
僧曰。
然則一切法是心否。
曰若是即成二。
僧曰。
審爾則一切不立。
俱非耶。
曰非亦成二。
汝豈不聞首楞嚴曰。
我真文殊無是文殊。
若有是者。
則二文殊。
然我今日。
非無文殊。
于中實無是非二相。
僧曰。
既無二相。
宗一可乎。
曰是非既乖大旨。
一二還背圓宗。
僧曰。
如何用心。
方稱此旨。
曰。
境智俱亡。
云何說契。
僧曰。
如是則言思道斷。
心智路絕矣。
曰此亦強言。
隨他意轉(zhuǎn)。
雖欲隱形。
而未忘跡。
僧曰。
如何得形跡俱忘。
曰本無朕跡。
云何說忘。
僧曰。
我知之矣。
要當如人飲水。
冷暖自知。
當大悟時節(jié)。
神而明之。
曰我此門中。
亦無迷悟。
明與不明之理。
撒手似君無一物。
徒勞辛苦說千般。
此事非上根大器。
莫能荷擔。
先德曰。
盡十方世界。
覓一人為伴。
無有也。
又曰。
止是一人承紹祖位。
終無第二人。
若未親到。
謾疲神思。
借曰玄之又玄。
妙之又妙。
但是方便門中。
旁贊助入之語。
于自己分上。
親照之時。
反視之。
皆為魔說。
虛妄浮心。
多諸巧見。
不能成就圓覺。
但以形言跡。
文彩生時。
皆是執(zhí)方便門。
迷真實道。
要須如百尺竿頭。
放身乃可耳。
僧曰。
愿乞最后一言。
曰化人問幻士。
谷響答泉聲。
欲達吾宗旨。
泥牛水上行。
又嘗謂門弟子曰。
夫佛祖正宗。
則真唯識。
才有信處。
皆可為人。
若論修證之門。
則諸方皆云。
功未齊于諸圣。
且教中所。
許初心菩薩。
皆可比知。
亦許約教而會。
先以聞解信入。
后以無思契同。
若入信門。
便登祖位。
且約現(xiàn)今世間之事。
眾世界中。
第一比知。
第二現(xiàn)知。
第三約教而知。
第一比知者。
且如即今有漏之身。
夜皆有夢。
夢中所見。
好惡境界。
憂喜宛然。
覺來床上安眠。
何曾是實。
并是夢中意識。
思想所為。
則可比知。
覺時之事。
皆如夢中無實。
夫過去未來現(xiàn)在。
三世境界。
元是第八阿賴耶識親相分。
唯是本識所變。
若現(xiàn)在之境。
是明了意識分別。
若過去未來之境是獨散意識。
思惟夢覺之境雖殊。
俱不出于意識。
則唯心之旨。
比況昭然。
第二現(xiàn)知者。
即是對事分明。
不待立況。
且如現(xiàn)見青白等物時。
物本自虛。
不言我青我白。
皆是眼識分。
與同時意識。
計度分別。
為青為白。
以意辨為色。
以言說為青。
皆是意言。
自妄安置。
以六塵鈍故。
體不自立。
名不自呼。
一色既然。
萬法咸爾。
皆無自性。
悉是意言。
故曰。
萬法本閑而人自鬧。
是以若有心起時。
萬境皆有。
若空心起處。
萬境皆空。
則空不自空。
因心故空。
有自不有。
因心故有。
既非空非有。
則唯識唯心。
若無于心。
萬法安寄。
又如過去之境。
何曾是有。
隨念起處。
忽然現(xiàn)前。
若想不生。
境亦不現(xiàn)。
此皆是眾生日用。
可以現(xiàn)知。
不待功成。
豈假修得。
凡有心者。
并可證知。
故先德曰。
如大根人。
知唯識者。
恒觀自心。
意言為境。
此初觀時。
雖未成圣。
分知意言。
則是菩薩。
第三約教而知者。
大經(jīng)云。
三界唯心。
萬法唯識。
此是所現(xiàn)本理。
能詮正宗也。
智覺乘大愿力。
為震旦法施主。
聲被異國。
高麗遣僧。
航海問道。
其國王投書。
敘門弟子之禮。
奉金絲織成伽梨。
水精數(shù)珠。
金澡瓶。
等并僧三十六人。
親承印記。
相繼歸本國。
各化一方。
以開寶八年乙亥十二月示疾。
二十六日辰時。
焚香告眾。
跏趺而化。
明年正月六日。
塔于大慈山。
閱世七十有二。
坐四十有二夏。
贊曰。
予初讀自行錄。
錄其行事。
日百八件。
計其貌狀。
必枯悴尪劣。
及見其??像。
凜然豐碩。
眉目秀拔。
氣和如春。
味其平生。
如千江之月。
研其說法。
如禹之治水。
孔子之聞韶。
羿之射。
王良之御。
孫子之用兵。
左丘明太史公之文章。
嗚呼。
真乘悲愿而至者也。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八 傳宗科
生錢塘王氏。錢氏有兩浙壽以胥史督軍須。然質(zhì)直。未嘗妄語。日行坐誦法華。不輟口。屬鄞之翠巖參公盛化。壽棄妻子。求剃染。既登戒習定于天臺之天柱峰者九旬。有鳥類斥鴳。巢衣襵中。俄謁國師韶公。決擇所見。徙居雪竇山。從忠懿王錢氏請。為眾生行方等懺法。誦法華經(jīng)計一萬三千馀部。著宗鏡萬善同歸等錄。營造塔像。不可殫紀。高麗國王。遠聞其譽。遣使致金縷織成袈裟。紫水精數(shù)珠。金澡罐等。 壽勤于訓迪。而接物利生。尤所究意。然自靈隱徙居永明。舉唱之繁。斯錄一二。僧問如何是永明妙旨。壽云。更添香著云。謝師指示。壽云且喜勿交涉。因有偈曰。欲識永明。指門前一湖水。日照光明生。風吹波浪起。僧問成佛作祖。亦出不得六道輪回。亦出不得。未審出個甚么不得。壽云出汝問處不得。僧問如何是大圓鏡。壽云破沙盆。開寶八年。終于所住。春秋七十二。臘三十七。葬于大慈山中。
武林西湖高僧事略
師名延壽。字沖元。馀杭王氏。少為華亭鎮(zhèn)將。以官錢放生。坐死。及市。顏色不變。文穆王異之。放令出家。居龍冊寺。執(zhí)勞供眾。日唯一食。長坐不臥。得法于天臺韶國師。初住雪竇。尋歸西湖。建隆二年。忠懿王請為永明第二代。居十五年。眾常二千。署智覺號。移天臺。所居夜施食朝放生。六時散花行道。日課一百八事。未常暫廢。馀力誦法華經(jīng)。計一萬三千部。別號抱一子。先是師于禪觀中蒙觀音大士以甘露灌口。獲大辯才。著宗鏡錄百二十卷。以會天臺賢首慈恩異同之弊。詩偈幾千萬言。傳播海外。高麗國王致書敘弟子禮。奉金線織成袈裟紫水晶數(shù)珠金澡瓶為獻。開寶八年示寂。塔于凈慈山。 贊曰。 佛無異法  取舍不同  我以一鏡  照彼三宗 甘露所灌  淵流莫窮  宜爾異國  翕然向風
宋高僧傳·卷第二十八 興福篇第九之三
釋延壽。姓王。本錢塘人也。兩浙有國。時為吏督納軍須。其性純直口無二言。誦徹法華經(jīng)聲不輟響。屬翠巖參公盛化。壽舍妻孥削染登戒。嘗于臺嶺天柱峰九旬習定。有鳥類尺鴳巢棲于衣襵中。乃得韶禪師決擇所見。遷遁于雪竇山。除誨人外瀑布前坐諷禪默衣無繒纊布襦卒歲。食無重味野蔬斷中。漢南國王錢氏最所欽尚。請壽行方等懺贖物類放生汎愛慈柔。或非理相干顏貌不動。誦法華計一萬三千許部。多勵信人營造塔像。自無貯畜雅好詩道。著萬善同歸宗鏡等錄數(shù)千萬言。高麗國王覽其錄。遣使遺金線織成袈裟紫水精數(shù)珠金澡罐等。以開寶八年乙亥終于住寺。春秋七十二。法臘三十七。葬于大慈山。樹亭志焉。
神僧傳·卷第九
僧延壽。字沖玄??偨钦b法華經(jīng)。五行俱下。六旬而畢。投四明翠巖禪師出家。衣無繒纊食無重味。復往參韶國師發(fā)明心要。嘗謂曰。汝與元帥有緣。他日當大作佛事。惜吾不及見耳。初住天臺智者巖。九旬習定。有鳥斥鴳巢于衣裓(苦得切)后于國清行法華懺。夜見神人持戟而入。師訶之曰。何得擅入。對曰。久積善業(yè)方到此中。夜半繞像見普賢前蓮花在手。遂上智者巖作二鬮。一曰一生禪定。二曰誦經(jīng)萬善莊嚴凈土。乃冥心精禱得誦經(jīng)萬善。乃至七度。于是一意專修凈業(yè)。振錫金華天柱峰誦經(jīng)三載。禪觀中見觀音以甘露灌其口。遂獲辨才。初演法于雪竇。建隆元年忠懿王請住靈隱。二年遷永明。日課一百八事未嘗暫廢。學者參問。指心為宗以悟為則。日暮往別峰行道念佛。旁人聞螺貝天樂之聲。忠懿王嘆曰。自古求西方者未有如此之專功也。乃為立西方香嚴殿以成其志。居永明十五年。弟子一千七百人。常與眾受菩薩戒。夜施鬼食晝放生命。皆悉回向莊嚴凈土。時人號為慈氏下生。開寶八年二月二十六日晨起焚香告眾加趺而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金太原平晉人,字長源。為人跌宕不羈。工詩,雄健有法。舉進士不第,一度為史館書寫。后為恒山公武仙行尚書省講議官,又與仙不合,逃走被追獲,被囚絕食死,年不滿四十。
中州集
汾字長源,平晉人,系出雁門。
曠達不羈,好以奇節(jié)自許。
避亂入關(guān),京兆尹子容愛其才,招致門下。
留二年,去之涇州,謁張公信,甫一見,即以上客禮之。
自是?道日廣,然關(guān)中無一人敢與相軒輊者。
元光末,用薦書得從事史館。
舊例,史院有監(jiān)修,宰相為之,同脩翰長至直,學士兼之。
編修官專纂述之事,若從事,則職名謂之書寫,特抄書小史耳。
凡編脩官得日錄,分受之,纂述既定,以藁授從事,從事錄潔本呈翰長。
平居無事,則翰長及從事或列坐飲酒賦詩。
一預史事,則有官長掾?qū)僦畡e。
長源素高亢,不肯一世,乃今以斗食故,人以府史畜之,殊不自聊。
高張諸人,率以新進入館,史家凡例,或未能盡知,就其所長,且不滿長源一笑。
故刊修之際,長源在旁,則蓄縮慘沮,握筆不能下。
長源正襟危坐,讀太史公、左丘明一篇,或數(shù)百言,音吐洪暢,旁若無人。
既畢,顧四坐漫為一語云:看。
秉筆諸人積不平,而雷、李尤所切齒,乃以嫚罵官長,訟于有司。
然時論亦有不直雷、李者,故證左相半,踰年不能決。
右丞師公以傷風化為嫌,遣東曹掾置酒和解之,不得已乃罷。
尋入關(guān)。
年,驅(qū)數(shù)馬來京師,日以馬價佐歡,道逢怨家,則畫地大數(shù)而去。
年,恒山公仙在鄧之西山,長源往說之,署行尚書省講議官。
既而恒山與參知政事思烈相異同,頗謀自安,懼長源言論,欲除之,遁之泌陽,竟為所害。
長源孝友,廉介過人者甚多,寧寒餓而死,終不作寒乞聲向人,人亦以此愛之。
平生以詩為專門之學,其所得為尤多。
如洛陽才子懷三策,長樂鐘聲又一年。
清鏡功名兩行淚,浮云親舊一囊錢。
煙波蒼蒼孟津渡,旌旗歷歷河陽城。
長河不洗中原恨,趙括元非上將才。
三輔樓臺失歸燕,上林花木怨啼鵑。
空馀一掬傷時淚,暗墮昭陵石馬前。
同輩作七言詩者,皆不及也。
辛卯秋,遇予襄城,杯酒間誦關(guān)中往來詩十數(shù)首,道其流離世故,妻子凋喪,道涂萬里,奔走狼狽之意,雖辭旨危苦,而耿耿自信者故在,郁郁不平者不能掩。
清壯磊落,有幽并豪俠歌謠慷慨之氣。
此詩兵火中散亡,今就其少作,予所能記憶者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