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師慧

相關(guān)人物:共 3 位。
共 3 首

人物簡介

比丘尼傳·卷第二
普照。
本姓董。
名悲。
勃海安陵人也。
少秉節(jié)概。
十七出家。
住南皮張國寺。
后從師游學廣陵建熙精舍。
率心奉法闔眾嘉之。
師慧孜亡。
杜于慶吊而苦行絕倫。
宋元嘉十八年十二月。
因感勞疾雖劇。
而篤情深信初自不改。
專意祈誠不舍日夜。
不能下地。
枕上叩頭懺悔時息如常。
誦法華經(jīng)一日三卷。
到十九年二月中忽然而絕。
兩食頃蘇云。
向西行中道有一塔。
塔中有一僧。
閉眼思惟驚問何來。
答以其事。
即問僧曰。
此處去某甲寺幾里。
答曰。
五千萬里。
路上有草及行人。
皆無所識。
時風云高靡區(qū)墟嚴凈。
西面尤明。
意欲前進。
僧乃不許。
因爾回還豁然醒悟。
后七日而卒。
時年二十五也。
僧慧頵 朝代:隋末唐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564—630 【介紹】: 隋唐時僧。江夏人,俗姓李。十歲出家,師舅明智法師。陳后主時,詔入金陵講席,聲唱逾遠。陳亡,乃至蘇州弘法,住通玄寺。隋煬帝大業(yè)初,詔征之,以疾辭。唐初,曾說勸杜伏威歸唐。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十九 持志科
姓李氏。族出隴西。因十一世祖重。以晉都亭侯。南渡為江夏人。頵十歲。師事舅氏光嚴寺明智法師出家。于時陳帝雅重仁王。每歲必選名德。盛開法席。而頵以弱冠。獲預(yù)斯倫。其聲光之被可知矣。及天厭陳德。隋運克昌。從蘇州刺史劉權(quán)之請。爰處通玄依瑞像。而弘唱焉。隋之季世。避地毗陵之顯靈瑞相二寺。寺有沙門智?智猛。相繼敷闡。方杜威僭號。高祖既定天下。遂徵之入朝。始威猶懷進退。頵為說宿因。威接足嗚咽以別。馀杭沙門道顯法濟等。素稟成實。至是益進所造詣。意有施奉。頵一麾去。無所取。于是就遠行龍泉二寺。飾金銅彌勒像各一軀。坐高一丈五尺。用結(jié)再生之緣。貞觀初。又助大德慧儀法師構(gòu)瑞像殿。未幾。吳縣令陳士。綽邀開法華涅槃。文軸將竟。遽以麈尾。付門人智奘曰。強學待問。無替慧風。怡然瞑目。其四年十一月也。壽六十七。窆于白虎之南嶺。弟子等千馀人。植碑紀德。江王學士諸麟制文后復(fù)建磚塔五層。常州沙門法宣制銘。茲不錄。
續(xù)高僧傳·卷第十四 義解篇十
釋慧頵。
姓李氏。
江夏人。
本寔隴西。
世戴蟬冕。
遙派合于天潢。
遠條連于若木。
十一世祖西晉都亭侯。
重避難徂南亭于夏汭因遂家焉。
十歲出家。
師事舅氏光嚴寺明智法師。
智即建初之入室。
蒙命說以開筵。
乃竭志依承。
義門斯啟。
于斯時也。
南國令主雅重仁王。
每歲肆筵高選名德。
年才弱冠預(yù)擬斯倫。
高第既臨聲唱逾遠。
天子目睹天人仰贊。
光寵國恩恭先是立。
及天厭陳德隋運克昌。
金陵講席掃土俱盡。
乃杖策游吳。
大乘頓轡爰整其旅。
廣開學市。
遠招八埏之士。
以扇一極之風。
蘇州刺史劉權(quán)。
果達三德才著九能。
又于簡易時務(wù)依影法筵悅飲河之滿腹。
欣負山而無倦。
自有陳淪沒物我分崩。
或漏網(wǎng)以東歸。
或入籠而北上。
谷風以恩相棄。
伐木以德相高。
積佇朋從咸來謁敬。
大業(yè)之始曲降皇華。
竟以疾辭逸情山水。
吳之高人為之胥附。
咸請?zhí)幱谕ㄐ廊鹣蠖胙荨?div id="7xtu9og" class='inline' id='people_12057_2_42_comment'>
有隋昏逸作梗妖氛。
乃避地毗陵沈默宴處。
而顯靈瑞相二寺僧徒翹請弘法。
寺有沙門智[(豐*力)/石]智猛。
風猷警邁不乏精神。
既遇通人傾心北面。
勤則不匱敏而有功。
并繼敷揚俱馳東箭于時刑新輕典世涉屯蒙。
長淮已南猶稱吳國。
杜威專制端委君臨。
崇尚佛理。
欽茲歸戒。
大唐高祖掃舊布新。
起師臨洛徵威謁帝。
俛首應(yīng)詔不悅于躬。
頵為說宿因。
釋威憂憤。
達頂生之非固。
曉吳[渰-合+皛]之失圖。
威乃接足烏咽由斯而別。
有馀杭沙門道愿法濟等。
先稟成論義同門戶。
不遠千里請道金陵。
乃郁相然諾。
既而敷暢至理藥木滋繁。
爰逮施奉并無輕費。
于遠行龍泉二寺。
造金銅彌勒像各一軀。
坐高一丈五尺。
用結(jié)來生之緣也。
貞觀元年通玄上德惠儀法師。
道心精粹量包山海。
修己安人非幾不踐。
東晉之日吳有白尼。
至誠感神無遠弗屆。
天竺石像雙濟滄波。
照燭神光融曜滬瀆。
白尼迎接因止通玄。
自晉距陳多顯靈瑞。
隋末軍飆玉石俱盡。
二像尊儀蒙犯霜露。
儀師獨苦心行切情昏曉。
以佛無殿僧何得安。
乃跋涉山谷升景[揙-戶+(今-一)]材。
不逾一年浮汎千丈。
履深冒險還到大吳。
廣開月殿指畫斯立。
頵以風雨相感。
席卷而還。
無替兩時功兼二事。
有吳縣令陳士綽者。
排繁從義傾仰法音。
請講法華涅槃。
文軸才竟疲役增勞。
即以麈尾付囑學士智奘曰。
強學待問無憚惠風。
師逸功倍不慚屢照。
誓言既止怡然冥目。
以貞觀四年十月終于通玄。
春秋六十有七。
其年十一月墳于白虎之南嶺。
學士弟子等千馀人哀泗傷心。
恐芳儀之有絕。
乃樹高碑。
江王學士諸麟為文。
貞觀五年弟子法韶等。
孝情殷至攀號靡及。
謹于墳前建塼塔五層。
師慧儀鄉(xiāng)拜勝德。
香火情軫兼事經(jīng)綸。
故使瞰迥憑高當衢向術(shù)。
生平子弟。
仰瓊級而沾襟。
宿昔德朋。
望玉輪而屑涕。
常州沙門法宣曰。
余與上人情均道協(xié)。
君終我疾。
枕淚眠號素車不馳。
玄壤長隔欲伸悲緒。
聊書短銘。
方墳在列。
靈塔斯布。
爰屬勝人允茲崇樹。
于惟法主人勝德全。
愛河早越心燈幼傳。
巖岳一簣哮吼三年。
青蒲應(yīng)舉紫極聞天。
名邦佇化利物攸往。
衢樽日斟懸鏡常朗。
義海傍溢談峰直上。
誰謂明珠忽潛幽壤。
神丘掩穴素塔標墳。
瓊龕宿霧玉掌排云。
澗松送響巖桂呈芬。
山飛海運遷貿(mào)相踵。
火入秦陵書開汲蒙。
惟茲道力巍巍長竦。

人物簡介

補續(xù)高僧傳·雜科篇
妙恩。
生倪氏。
泉人也。
持律精苦。
脅不沾席者四十馀年。
遍參名宿。
旋入雪峰。
謁湘和尚蒙印可。
聲價日騰起。
至元中。
僧錄鑒義。
白行省。
請合開元百二十院。
為一大剎。
請師為第一世。
師慧解圓融。
不以禪廢教。
嘗注釋彌勒上生經(jīng)。
以見意焉。
武林南山羅漢殿災(zāi)。
師夢五百僧求依止。
未幾。
傳聞至。
乃即夢夜也。
因建羅漢殿于寺東廂。
如數(shù)像之恢煥。
一仿武林舊時。
是以虛空心。
為福德相。
益見其門無量也。
新續(xù)高僧傳·習禪篇第三之七
釋妙恩者,全州倪氏子。去家入桑門,清苦自勵,始終無斁,脅不沾席者四十二年。恩初事游參,歷謁宗匠,旋入雪峰湘室,湘器之。至使分坐,退歸善見居,深自晦匿。元至元二十二年,泉州僧錄劉鑒義建言行省合開元百二十院為一禪剎。明年秋,以恩為第一世,上堂云:“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三家村裹,十字街頭,穢語諠囂,惡言漫罵,總是面門放光,助佛揚化。其奈學此道者,如人畫龍,真龍見時,郤又驚怕,何以如此?識真者寡?!倍髀男屑儗?,語言無華,而人服之,叢林法敝以之具興。有作,人必式之曰:“是開山創(chuàng)也?!眹L夢五百僧求依止,黎明,傳武林南山羅漢以災(zāi)燬,乃構(gòu)殿于寺,其雕塑瑰偉,閩中無出其右者。二十九年春,應(yīng)詔入京,錫紫伽黎,進號帝師。三十年春三月望日,辭眾,以弟子契祖補其處。越三日而寂,偈曰:不須剪剃,不用澡浴。一堆紅燄,千足萬足。既火,而雨設(shè)利,歛其骨藏西山,謚廣明通慧普濟禪師。著有《上生經(jīng)解》,及語錄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