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余童

相關(guān)人物:共 1 位。
共 16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同天寧聰老游齊山次杜牧之韻(1121年1月) 宋 · 李綱
七言律詩
東風(fēng)初起白云飛,禪客相邀步翠微。
童稚舊游如夢到,江山今幸假途歸。
巖巒窈窕籠輕靄,鷗鷺翩翻舞夕暉。
歸覲庭闈詢往(道光本作遠(yuǎn))事,篋中先整老萊衣(自注:余童稚時侍親池幕,迨今幾三十年矣。齊山頂有紫微亭。)
玄陵設(shè)學(xué)慮何深,鼓篋升堂會若林。
槐市向來殊寂寞,卻從蓮社見青衿。
余童丱數(shù)從海桑陳先生游郡城必主劉復(fù)初時先生族孫仲述教授其家復(fù)初之尊甫明明處士春秋七十馀皓然白顛頎身玉立雍容言論而延禮先生愈久愈敬復(fù)初為人溫然端厚以學(xué)問為務(wù)執(zhí)所業(yè)請益無須臾懈怠先生器重之異于眾也孟子言觀近臣以其所為主孔子稱子賤必本于魯之君子處士其賢乎哉后數(shù)歲先生捐館復(fù)初自郡庠升太學(xué)為給事中仲述亦取進(jìn)士去相繼以沒惟處士康寧無恙余雖未獲再造劉氏追惟曩昔游從之樂老成典刑風(fēng)流文采未嘗忘余懷也洪武壬午處士沒于家余聞而嘅嘆焉今年見處士少子彥信于京師示余易闇謝先生所為處士墓志及翰林學(xué)士解公所為墓表讀之益不能釋懷因作挽詩一章以著余之思而處士之所為可傳者亦庶幾可想見也
岧峣金螺山,螺山水逶迤。
螺水逝不還,螺山空云飛。
我懷賢達(dá)人,寂寞今安之。
在世無所系,去去忽如遺。
郁郁喬松樹,舟車諒所宜。
何為南山中,空負(fù)高潔姿。
寒暑若循環(huán),四時屢遷移。
傲兀冰與霜,欣榮遲暮時。
中有丹鳳雛,五章備羽儀。
高舉戾阿閣,嗈嗈鳴朝曦。
鳳雛忽已去,喬松復(fù)傾摧。
瞻望杳不及,行者皆歔欷。
俯仰念疇昔,我獨有馀悲。
矯首睇螺山,閣淚書此辭。
炎精既缺海宇三分昭烈以漢室宗親親任武鄉(xiāng)君臣一德托孤寄命比隆伊周自兩漢以還大統(tǒng)故當(dāng)以蜀為正王通氏抗言武鄉(xiāng)不死禮樂可興識者咸謂不誣顧漢氏而下魏吳晉各有鐃歌以播揚功德蜀反缺焉蓋武鄉(xiāng)身任復(fù)漢之責(zé)魏吳未滅夙夜皇皇惟誓師鞠旅東鄉(xiāng)是圖舍是而播告聲歌彰明得意此天下既平之事非枕戈待旦之日所暇為也又蜀之文人時尤不競譙周郤正等輩槩之詞賦咸匪所長亡論武鄉(xiāng)未暇即欲有事焉未有可以肩草創(chuàng)之能洪潤色之寄者也惟是魏吳制作流傳迄今才流藝士簧鼓筆端動以昭烈武鄉(xiāng)夷諸僭竊順逆邪正郁而勿彰余甚憾之昔陳壽三國帝魏先晉紫陽一正其謬稱快千秋不佞佔畢詞場馀二十載于樂府雜調(diào)頗睹一斑每讀鼓吹鐃歌至繆襲韋昭傅玄諸作不勝扼腕至欲鼓而攻之噫彼各自尊其主勢則宜然百世之后是非大明而操管握觚之儔從事樂府惟齊梁月露冶艷相沿迄未能一厝意于此余則何敢以謙讓未遑也爰效繆韋諸體為蜀漢鐃歌曲一十二章上以著昭烈間關(guān)戡定之績下以明武鄉(xiāng)夾輔盡瘁之忠即藻繪方之諸家未當(dāng)魯衛(wèi)而理直義形據(jù)事陳詞群嗥自廢忠臣志士之憤或賴此其一雪矣夫(宋無鐃歌宋景濂嘗追補(bǔ)之惟后漢獨缺云)
帝車見,涿鹿墟。
童童立,五丈馀。
千靈衛(wèi),七圣趨。
飏金支,翼翠旟。
雨師道,風(fēng)伯驅(qū)。
氣如龍,殷里閭。
真人起,握斗樞。
奠漢鼎,撫皇輿。
炎精曜,火德噓。
億萬載,帝方隅。
弄雛賦(丙戌) 明末清初 · 李安訥
① 萬歷丙戌春成均館升補(bǔ)儒生課制居魁時年十六
惟日月之逾邁,春與秋其遞來。
時奄冉而不再,歲飄忽其若頹。
嗟人生之短期,老晼晚其日催。
豈余身之足惜,恐庭闈之生哀。
汨余若將不及色養(yǎng),蹇獨愛日以孳孳。
恒怡聲不稱老,作嬰孩之戲嬉。
紛吾既舞此彩服,又重之以弄雛。
知我者謂我年耄,孰云察余之所娛。
冀萱堂之解顏,曰吾兒其尚稚。
茍中情有深愛兮,夫豈幼志之未棄。
曰惟父母之生我,受身體與發(fā)膚。
鞠之育之出入復(fù)之,諒恩勤而勞劬。
喟余之既有知,誠有感于春暉。
彼烏鳥之微情,尚反哺其母慈。
勖余誠以善事兮,敢怠遑而舍勤。
景五十之虞舜,企日三之周文。
亹亹晨省而昏定兮,恐冬夏不節(jié)乎寒燠。
夫何隙駒之不與吾謀,景翳翳其將入。
余雖欲竭力以就養(yǎng),曷長年之能執(zhí)。
非長繩之可系,奈西山之已迫。
恨慈顏之愈瘁,憐鶴發(fā)之具颯。
曾弄璋之幾何,亦余齒之耆耇。
恐二人眷余之班白,曰余季其老丑。
曩爾之始知孩笑,爰抱負(fù)而提挈。
及學(xué)語之妮妮,教方名與數(shù)日。
何躚躚之黃小,今直為此白叟。
矧而父而母之耄期,獨安取夫遐壽。
顧馀生之方殆,想平昔以永喟。
痛逝者之將亡,悼行年之無幾。
慘傷懷而多念,將何得以致歡。
茍親心之是疚,豈余意之可安。
遂諧嬉于膝下,極娛慰之百端。
為孺子之容止,或唲嘔而喔咿。
若有鳥兮林之中,其子七兮數(shù)飛。
惟鷇?之可愛,尚未豐其毛羽。
寔齠齡之所玩,余乃取而抱哺。
余童心之尚存,莫云老狀之既具。
嗟爾雛之黃口,余胡為乎黃發(fā)。
豈茲弄之自娛,為怙恃之憯惻。
余固知此事之不足以悅親兮,竊庶幾乎不違。
儻載色而底豫,亦余心之則夷。
余既不難夫儼恪,慜母心之莫慰。
固為親其感切,豈等閑而乃爾。
羌一懼而一喜兮,夫惟親之故也。
毒娛親之寡方,不能改此度也。
務(wù)承順以罔咈,期凱康而獲怡。
蜿余容之媮媮,和余氣之熙熙。
抑余親之未老兮,又何必兒吾啼兮斑吾衣。
于乎年既往而不可復(fù)返,親既逝而不可復(fù)追。
不可得而久者,其事親之謂也。
茍所天之一失,雖欲孝而誰為。
是故事孰為大,事親是已。
事親之道,在于養(yǎng)志。
固君子之忠養(yǎng),必以適而為貴。
閨門之內(nèi)戲而不嘆,夫惟柔色以溫之。
奈何三綱墜地,五教陵夷。
蚩蚩叔季,鮮矣能子。
吾固知其色難,夫孰云乎敬易。
雖或三牲之日用,疇能樂心而順旨。
曾是以為孝乎,犬馬皆能有養(yǎng)。
惟茲致愛而盡歡,偉卓行之不可尚也。
茍子生之將耋,必其親之益衰。
人情同于嗟老,孰優(yōu)游以無悲。
伊兒戲之可悅,必父母之其順。
況平日之子職,寧一毫之不盡。
噫彼人心之無常,紛因物而有移。
雖少慕其父母,焉有久而不衰。
知好色則慕少艾,有妻子則慕妻子。
惟大孝之終身,永孝思之不匱。
猗歟七十而慕者,余于萊子見矣。
已矣哉母死不奔,吳起何者。
父老而棄,元悟是也。
彼心何心,此心何心。
懿弄雛之孝至兮,可以作天下老老者之規(guī)箴也哉。
① 雪嶠大師嗣法孫。
昔年曾見雪公來余童時曾隨先大人至徑山。),便踏淩霄峰下苔(雪公搆精舍,在峰下。)。
一片孤云親駐足,萬山拜舞法王臺。
⑴ 雪公室中掛「孤云駐此中,萬山拜其下」聯(lián)。
堊廬方居憂,復(fù)驚喪耆耇。
里社數(shù)交游,惟翁誼最舊。
曩與先子交,及見余童幼。
迨余致政歸,翁面才稍皺。
閱世恒河沙,始知黃發(fā)壽。
步屧肯來過,不策孤筇瘦。
剪韭話深夜,一燈耿如豆。
喜翁精力強(qiáng),險韻尚能斗。
何期奄忽間,天遽奪之驟。
才人艷說李深之,束發(fā)能題七字詩。
一事至今忘未得,賣花聲過晏公祠(末句,余童年作也。)。
早春試筆 其二 (丁卯) 清 · 洪亮吉
七言絕句
沿坊走卒遞飛箋,主客應(yīng)知尚晏眠。
五十年來風(fēng)俗改,何人剝粉到門前余童時,見賀新正者皆剝粉書門,后漸易以徑寸紅紙,今則又有箋到人不到者矣。)。
余自十一齡始,今五十馀年矣。如在里門,新正二日必至先壟展拜,遂詣伯姊宅起居,率以為例。昨夏伯姊云亡,今歲拜墓后,不敢更詣姊宅,賦此志感云爾。
昔甫成童今作叟,五十四回橋上走。
橋心近復(fù)長菰蒲,堤畔誰人補(bǔ)楊柳余童時,芮村楊柳直接前橋,今已無一株。)
姊家正面黃塔莊,上冢已了先登堂。
茅柴酒熟種稻香,飯我即在青松旁。
昔時歡笑今成泣,吊影橋心自孤立。
蘆汀細(xì)徑不敢尋,獨向橋南棹舟急。
共 16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