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二一○七【介紹】: 宋池州建德人,字以忠。神宗熙寧三年進士。哲宗紹圣間官尚書,極言朝廷罷呂大防、蘇轍、范純?nèi)?,用章惇?span id="ptl0sob" class='peopleLink highlighted2' onclick='ShowAuthorProfile("99035", "people_28759_0_2", "曾布")'>曾布、蔡卞之失,書奏免官。及蔡京用事,遂不復(fù)用。
檀固,字以忠,睦州建德(今浙江建德東)人。登熙寧三年進士第,歷官至尚書。紹圣時悉改元祐政事,固上書言朝政闕失,坐罷。及蔡京相,遂不復(fù)起用。見《萬姓統(tǒng)譜》卷二五,宣統(tǒng)《建德縣志》卷一二、一五。
人物簡介
【生卒】:1048—1125 【介紹】: 宋大名人,字器之,號元城。劉航子。神宗熙寧六年進士。不就選,從學(xué)于司馬光。光入相,薦為秘書省正字。又以呂公著薦,為右正言,論事剛直,歷劾章惇、蔡確、范純?nèi)?。累遷左諫議大夫,進樞密都承旨。章惇用事,累貶英州安置,徙梅州,欲置之死,會徽宗立得赦,歷知衡、鼎、鄆州及鎮(zhèn)定府。蔡京為相,連謫至峽州羈管。有《盡言集》等。全宋詩
全宋文·卷二五三四劉安世(一○四八~一一二五),字器之,號讀易老人(《永樂大典》卷二三四二引《古藤志》),學(xué)者稱元城先生,魏(今河北大名西北)人。登進士第,不就選,從學(xué)于司馬光。調(diào)洺州司法參軍。哲宗元祐初光入相,薦為秘書省正字。三年(一○八八),擢右正言(《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四○八)。遷起居舍人兼左司諫,進左諫議大夫。五年,提舉崇福宮(同上書卷四四七)。六年,召為中書舍人、樞密都承旨(同上書卷四五四)。八年,出知真定府(同上書卷四八四)。忤章惇,連貶新州別駕,安置英州。元符元年(一○九八),移梅州(同上書卷五○○),歷衡及鼎。徽宗即位,知鄆州、真定府。為曾布、蔡京所忌,連七謫至峽州羈管。后定居宋都。宣和七年卒,年七十八。有《語錄》二卷、《文集》二十卷(《宋史·藝文志》),已佚;有《元城盡言集》十三卷傳世。《東都事略》卷九四、《宋史》卷三四五有傳。今錄詩四首。
劉安世(一○四八——一一二五),字器之,學(xué)者稱元城先生,大名(今河北大名)人。登熙寧六年進士第,不就選,從學(xué)于司馬光。元祐初,光入相,薦為秘書省正字。三年,擢右正言,遷起居舍人兼左司諫,進左諫議大夫。六年,為寶文閣待制、樞密都承旨。紹圣初,章惇用事,忌惡之,累加貶黜,安置英、梅等州,凡投荒七年,甲令所載遠惡地,無不歷之?;兆诩次?,起知鄆州、真定府。蔡京既相,又七謫至峽州羈管。稍復(fù)承議郎,卜居宋城。宣和七年卒,年七十八,后謚忠定。著有《盡言集》及《元城語錄》等。《宋史》卷三四五有傳。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全宋詩
全宋文·卷二二三八魏泰,字道輔,號漢上丈人,襄陽(今屬湖北)人。曾布婦弟(《老學(xué)庵筆記》卷七)。嘗于試院中忿爭,毆主文幾死,坐是不許取應(yīng)。遂隱居,自號臨漢隱居。博極群書,與呂惠卿、王安石、黃庭堅等有交。徽宗崇寧、大觀間章惇為相,欲官之,不就。有《襄陽題詠》二卷(《宋史·藝文志》卷八),已佚。今存《臨漢隱居詩話》一卷,《東軒筆錄》十五卷。事見《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一二、《楚紀》卷四七。今錄詩九首。
人物簡介
【生卒】:1077—1100 【介紹】: 即宋哲宗。神宗第六子。元豐五年,封延安郡王。八年,立為太子。旋即位。時年尚幼,祖母宣仁太后高氏垂簾聽政,次年改年號為元祐,召司馬光、呂公著、文彥博為相,貶逐章惇、蔡確等新黨。八年,太后死,始親政。次年改元紹圣,以章惇為相,罷范純?nèi)省未蠓?、蘇轍等,盡復(fù)神宗時新法,重修《神宗實錄》。在位十六年。全宋詩
宋哲宗趙煦(一○七六~一一○○),神宗第六子。元豐五年(一○八二)封延安郡王。八年,立為太子,同年三月即位,太皇太后高氏聽政。元祐八年(一○九三),太后去世,親政。在位十六年,建元元祐、紹圣、元符。元符三年卒,年二十五。廟號哲宗,葬永泰陵。事見《宋史》卷一七、一八《哲宗紀》。全宋文·卷三二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