韻字:  或選擇韻部:
總目多音字下載中華通韻韻表(試行稿)

韻字 五絶 227七絶 1216五律 116七律 124 245四言 24六言 105古體 4775樂府 86 1 100 30辭賦 8 9其他 322聯(lián) 205
八欸
陰平  規(guī) [芳菲] [與飛通] [木名] [更多…]

陽平  [作為] [系累] [與逵同] [更多…]
對仗:對語
漢語字典
拼音:kuí  韻部:
  • 古地名,在今中國山西省臨汾市境。
康熙字典

  • 廣韻》渠追切《集韻》《韻會》《正韻》渠惟切,??音葵。 (支韻)
  • 說文》河東臨汾地,卽漢祭后土處?!?a target='_blank'>正韻》鄈地有三,一在汾隂,一鄈丘,在河南,又在陳留?!?a target='_blank'>春秋》作葵丘,在汾隂者亦作葵。
説文解字  

清代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河東臨汾地。河東郡臨汾、二志同。今山西平陽府太平縣縣南二十五里臨汾故城是也。漢武帝紀。元鼎四年。立后土祠於汾陰脽上。如淳曰。脽者、河之東岸特堆崛。長四五里。廣二里餘。高十餘丈。汾陰縣治脽之上。后土祠在縣西。汾在脽之北。西流與河合也。師古曰。以其形高起如人尻脽。故以名云。一說地臨汾水之上。地本名鄈。音與葵同。彼鄉(xiāng)人呼鄈音如誰。因轉(zhuǎn)而爲脽字耳。故漢舊儀云葵上。玉裁按。水經(jīng)。汾水又西過皮氏縣。注曰。汾水徑鄈??北。故漢氏之方澤也。賈逵云、漢法。三年祭地汾陰方澤。澤中有方??。故謂之方澤。?卽鄈?也。經(jīng)又曰。又西至汾陰縣北。西注於河。注曰。水南有長阜。背汾帶河。阜長四五里。廣二里餘。高十丈。汾水歷其陰。西入河。漢書謂之汾陰脽。據(jù)酈氏此注。鄈、脽異處極明。然封禪書、郊祀志皆云。始立后土祠汾陰脽上。與武紀合。水經(jīng)注河水篇亦云。河水東際汾陰脽。縣故城在脽側(cè)。城西北隅有脽?。上有后土祠。是則鄈脽本無二。漢志云汾陰。許云臨汾者。葢二縣地邊竟相接故。似不當分別鄈、脽爲兩地也。從邑。??聲。水經(jīng)注引此。揆唯切。十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