韻字:  或選擇韻部:
總目多音字下載中華通韻韻表(試行稿)

韻字 五絶 972七絶 9356五律 2430七律 2881五排 24七排 2 3603四言 367六言 515古體 62069樂府 444 15 486 211辭賦 43琴操 7 110其他 772聯(lián) 737
共486,分13頁顯示   2  3  4  5 下一頁
保初 一首
本寂 840 - 901 一首
本凈 667 - 761 一首
從朗 一首
道世 六首
法滿 一首
慧忠 一首
景岑 一首
居遁 835 - 923 十三首
羅漢和尚 一首
龐蘊 十二首
吳越 · 保初
未透徹,不須呈,十方世界廓然明。
孤峰頂上通機照,不用看他北斗星(同前)。
然藏理事,眹兆卒難明。
威音王未曉,彌勒豈惺惺(●偈。)。
⑴ 《五燈會元》作「渾」
窮真真無相,窮妄妄無形。
返觀推窮心,知心亦假名。
會道既如此,到頭亦只寧。
三十年來住木陳,時中無一假功成。
有人問我西來意,展似眉毛作么生。
按:見《大正藏》本《景德傳燈錄》卷十一(影宋本無)、《五燈會元》卷四。
三山羽化竟無成,五熱殷憂徒自縈。
并入繁(一作「樊」)籠處塵館,何如寂慮出危城。
鏡智圓規(guī)光且凈,月行馳輪皎復(fù)晴。
側(cè)徑崎嶇爾回轍,通莊達(dá)老豈同征(見同書卷四《入道部》。)
尋因途乃異,及舍趣猶并。
苦極思?xì)w樂,樂極苦還生。
豈非罪福別,皆由封著情。
若斷有漏業(yè),常見法身寧(見同書卷十一《業(yè)因部》。)。
百旬芥易盡,三災(zāi)理自傾。
石火無恒焰,電光非久停。
饑窘自相啖,刀兵競相征。
疫病無醫(yī)效,空勞怨苦聲。
親戚無相救,殘害有馀情。
遺文虛滿笥,徒欣富貴盈。
太息波川迅,悲斯苦業(yè)縈。
生滅恒敦逼,煎迫未安寧。
⑴ 見《法苑珠林》卷四《大三災(zāi)部之馀》。
求寶失舟濟(jì),飄浮思救形。
幻媚多方趣,妖魅誑人情。
假接度海難,虛發(fā)親愛聲。
自非馬王負(fù),??嘣n安寧(見同書卷四二《妖怪篇》。)。
業(yè)風(fēng)恒泛濫,苦海濤波聲。
漂我常游浪,遠(yuǎn)離涅盤城。
忽遇(一作「何時」)慈舟至,運我出愛瀛。
(一作「寔」)知高慕友(一作「施」),懲過改凡情。
罪垢蒙除結(jié),神珠啟暗冥。
(一作「貴」)門光麗景(一作「景麗」),俗務(wù)苦重縈(一作「賤業(yè)永休寧」)。
冀除五昏蓋,方悟六塵輕。
自非乘寶輅,何以息焰寧。
⑴ 一作「頓舍貧窮」
⑵ 一作「志求八解脫,誓舍六塵縈。儻遇慈父誨,開我心中經(jīng)」。見同書卷六十《懲過篇》。注一作者,為同書卷七一《貧女部》之異文。
尋因途乃異,及舍趣猶并。
苦極思?xì)w樂,樂極苦還生。
豈非罪福別,皆由對著情。
若斷有漏業(yè),常見法身寧(見同書卷八八《福行部》。)。
南唐 · 法滿
話道語下無聲,舉揚奧旨丁寧。
禪要如今會取,不須退后消停。
⑴ 《景德傳燈錄》卷十三、《五燈會元》卷九。
多年塵土謾騰騰,雖著伽黎未是僧。
今日歸來酬本志,不妨留發(fā)候然燈
⑴ 《五燈會元》作「事」
⑵ 《五燈會元》作「方袍」
⑶ 《五燈會元》作「今日休行依善慧,滿頭留發(fā)候然燈」。
不識金剛體,卻喚作緣生。
十方真寂滅,誰在復(fù)誰行(同前。又見《林間錄》卷上。)。
得圣超凡不作聲,臥龍長怖碧潭清。
人生若得長(斯卷作「常」)如此,大地那能留一名。
⑴ 斯二一六五卷作「布」
人若無心稱道情,覷見無明道已明。
人能弘道道能顯,道在人中人自寧。
⑴ 《祖堂集》卷八作「識得」
三事無憂樂道情,且陪云水不求名。
任渠更作千般解,體自無暇不染青。
向前吳氏學(xué)丹青,不體僧繇事不精。
畫馬不成驢亦失,時人盡笑枉平生。
膝褲斑闌火炙成,渾身破碎不能驚。
山房獨坐觀極樂,豁然無事暢人情。
知身是幻不求名,浮漚出沒幾時生。
借問云山學(xué)道者,此去修行早晚成。
二時粥飯隨長短,三界休求也大精。
世間大有多求者,直至無常不稱情。
若教求道似求名,世上無人道不成。
心靜道場何曾到,世間塵路等閒行。
就中慈母感兒情,失便哀啼處處驚。
門市人多非是母,雖然觀矚淚還盈。
母來尋見兒還見,當(dāng)下回顏不作聲。
自從知始覺無明,一衲隨緣祇么行。
被人罵辱無心諍,見說無為上擬爭。
祇合守愚居暗室,又緣緇素要分明。
為報往來參學(xué)者,得師無意始無生。
夜寒宜向火,護(hù)眾到天明。
日出身溫暖,心惺思更惺。
豈是無干意,多求失道情。
我見多求者,年高事不成。
新創(chuàng)三間舍,多泥慮有風(fēng)。
門前無貴客,拙意懶迎逢。
宇內(nèi)為閒客,人中作野僧。
任從他笑我,隨處自騰騰。
⑴ 均見《景德傳燈錄》卷十一、《五燈會元》卷四。
勸君師子吼,莫學(xué)野干鳴。
若能香象起,感得鳳凰迎。
起時惟法起,行時共佛行。
騰騰三界內(nèi),諸法自無生。
白衣不執(zhí)相,真理從空生。
祇為心無礙,智慧出縱橫。
唯論師子吼,不許野干鳴。
菩提稱最妙,猶呵是假名。
經(jīng)體本無名,受持無色聲。
心依無相理,真是《金剛經(jīng)》。
身現(xiàn)凡夫事,內(nèi)照自分明。
三千大千界,滿中諸眾生。
剎那造有業(yè),了了總知情。
納安芥子里,稱為無相經(jīng)。
常持人不識,念時無色聲。
八萬四千同一理,事相差別立異名。
十二圍陀及疏論,慇勤三六不須生。
五蘊若實有,則合有色形。
五蘊若實無,則合無形聲。
祇為假名字,所以妄來停。
若了名相空,事盡總惺惺。
心王無障礙,擺撥三界行。
慈悲說斯法,現(xiàn)疾為眾生。
純陀獻(xiàn)后供,妙德亦同行。
名相有差別,法身同一形。
化身千萬億,方便立空名。
不須執(zhí)有法,圓通最大精。
人有一卷經(jīng),無相亦無名。
無人能轉(zhuǎn)讀,有我不能聽。
如能轉(zhuǎn)讀得,入理契無生。
非論菩薩道,佛亦不勞成。
四大本無情,清虛無色聲。
達(dá)人悟空理,知法本無生。
諸佛?,F(xiàn)前,妙德亦同行。
無無無障礙,心牛不肯耕。
慚愧一雙耳,常思解脫聲。
若論俗語話,實是不能聽。
聞財耳不納,聞色心不生。
不受有無語,何慮不惺惺。
貪瞋不肯舍,徒勞讀釋經(jīng)。
看方不服藥,病從何處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