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詩創(chuàng)須入意,解題目,然后放曠辭理。若為大詩,十六字一度結(jié)束。若為小詩,首末辭理相解,末句一時束,不難創(chuàng)意。
為詩實在對屬,今學者但知虛實為妙。古詩云:“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來?!贝松暇湎葦⑵涫?,下句拂之。古詩:“昏旦變氣候,山水含光輝。此并先勢,然后解之也。
詩有屬對,方知學之淺深。古詩:“金波麗鵲,玉繩低建章”。此名對為麗也。
為詩之體,節(jié)在裨益《國風》。古詩:“明月澄清景,列宿正參差?!苯裨姡骸笆殖蛛p鯉魚,目送千里鴻。此雅意,無有浮艷也。
文體直敘其意,語成文,影帶回合,三向四通,翻皆流美。古詩云:“花飛織綿處,月落搗衣邊”。又古詩:“朱門日照金生翠,粉蝶云橫月放光”。
夫文字須雕藻三兩字文彩,不得全真致,恐傷鄙樸。古詩云:“初篁包綠籜,新蒲含紫茸”。又古詩:“日戶晝輝靜,月林霞影陰”。有此勢,可精求之。
為詩不論大小,須聊環(huán)文藻,得隔句相解。古詩云:“擾擾羈游子,營營市井人。懷金近從利,負劍遠辭親”。此第四句解第一句,第三句解第二句。今詩云:“青山輾為塵,向日無閑人。自古推高車,爭利入西秦”此第三句解第一句,第四句解第二句。
或先境而入意,或入意而后境。古詩:“路遠喜行盡,家貧愁到時?!薄凹邑殹笔蔷常俺畹健笔且?。又詩:殘月生秋水,悲風慘古臺?!薄霸隆?、“臺”是境,“生”“慘”是意。若空言境,入浮艷;若空言意,又重滯。
或于一句之中用物色,第五字招第二字為上格。今詩云:“亂石不知數(shù),積雪如到門”。
若古文用事,又傷浮艷;不用事,又不精華。用古事似今事,為上格也。古詩云:“朝采南澗草,夕息西山足?!?/p>
褒贊《國風》
為時之道,義在裨益,言意皆有所為。古詩云:“美人贈我錦繡段,何以報之青玉案?!?/p>
為詩不裨益,即須諷諫,依《離騷》、《雅》。古詩云:“蒼鷹獨立行,眾鳥不敢飛”。此乃自喻也。
為詩須精搜,不得語剩而智窮,須令語盡而意遠。古詩云:“馀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庇止旁姡骸扒坝泻巳凰性??!贝苏Z盡意未窮也。
為詩有當面敘事,內(nèi)隱一字,古語皆有此體。《古詩》:“糾糾葛屨,可以復霜。”此云不可以復霜也,隱一“不”字也。又古詩:“海水知天寒。”此言不知也。又古詩:“黃鳥不戀枝?!贝朔截M不戀也。
每見為詩者,多于本事中更說舊意,須舊意更說新意。古詩:“細雨濕衣看不見,馀花落地更無聲?!贝耸窍?,不合更說。又古詩:“如何百年內(nèi),不見一人閑。”此舊意說新景為佳矣。
每見為詩,上句說了,下句又說。文不相依帶,只傷重疊。今詩云:“夜久冰輪側(cè),更深珠露懸?!薄耙咕谩薄ⅰ案睢笔侵匾?。
凡為七言詩,須減為五言不得,始是工夫。今詩云:“風散池篁聞戲鳥,霞光粉壁見題詩?!苯竦浴俺伢蚵剳蝤B,粉壁見題詩”亦得。又詩云:“金鈿來往當春風,玉繩嗟它下秋漢?!贝似哐匀勺植怀梢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