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05,分6頁顯示 2 3 4 5 下一頁
樂府曲辭
隋疏樂志曰:建鼓殷所作。又棲翔鷺于其上。不知何代所加。然則漢曲。蓋因飾鼓以鷺而名曲焉。○譚蒼醍醐云。漢初有朱鷺之瑞。故以鷺形飾鼓。又以朱鷺名鼓吹曲也。
朱鷺,魚以烏,路訾邪,鷺何食,食茄下。
不之食,不以吐,將以問諫者。
按:○《宋書》樂志?!稑犯娂肥??!对娂o》五?!疱职?。賈生書云。鼓所以來諫。《詩》云:柔亦不茹。剛亦不吐。此歌云云。言諫官之道也。茄。古荷字。又十八曲歌辭凡以為聲字者皆細字旁書之。以區(qū)別于本文。"魚以烏"與下"路訾邪"皆為表聲之詞,無義。明徐禎卿《談藝錄》:"樂府中有妃呼稀"、'伊阿那'諸語,本自亡(無)義,但補樂中之音。"此處"魚以烏"、"路訾邪"亦屬此類。
戰(zhàn)城南。死郭北。
野死不葬烏可食。為我謂烏。
且為客豪。野死諒不葬。
腐肉安能去子逃。水深激激。
蒲葦冥冥。梟騎戰(zhàn)斗死。
駑馬裴回鳴。梁筑室。
何以南。何以北。
禾黍不獲君何食。愿為忠臣安可得。
思子良臣。良臣誠可思。
朝行出攻。莫不夜歸⑴。
⑴ ○《宋書》樂志。《樂府詩集》十六。《文選》補遺三十四。風(fēng)雅翼。選詩補遺下。廣《文選》十二?!对娂o》五?!疱职浮A褐揖洳晦o。上梁字乃衍文。以字虛聲。原文當作筑室河南梁河北河。今作河。假借字耳。《漢書》衛(wèi)青傳。遂定河南地。絕梓領(lǐng)。梁北河。討蒲泥。破苻離云云。魏文帝典論。孝武自征元以迄征和。征匈奴四十馀舉。逾廣漠。絕梓領(lǐng)。封狼居。禪姑幕。梁北河云云。皆言定河南梁北河事。當梁漢人習(xí)語。如司馬相如難蜀父老。梁孫原云云。是其比。漢取河南。置朔方郡。故筑室以為屯戍。并以討胡。遂有梁北河之事。此歌筑室河南梁河北。即指此乎。又思子良臣。子乃哉之假借字。與下圣人出美人子之子同例。
古今樂錄曰:漢章帝元和中。有宗廟食舉六曲。加重來上陵二曲為上陵食舉。《后漢書》禮儀志曰:正月上丁。祀南郊。次北郊、明堂、高廟、世祖廟謂之五供。禮畢。以次上陵。西都舊有上陵。東都之儀。太官上食。太常樂奏食舉。按古辭大略言神仙事。不知與食舉曲同否?!疱职?。古今樂錄所疑非也。此題上陵與本文山林。殆皆上林之誤。
上陵何美美。下津風(fēng)以寒。
問客從何來。言從水中央。
桂樹為君船。青絲為君笮。
木蘭為君棹。黃金錯其間。
滄海之雀赤翅鴻。白雁隨。
山林乍開乍合。曾不知日月明。
醴泉之水。光澤何蔚蔚。
芝為車。龍為馬。
覽遨游。四海外。
甘露初二年。芝生銅池中。
仙人下來飲。延壽千萬歲⑴。
⑴ ○《宋書》樂志?!稑犯娂肥?。廣《文選》十二?!对娂o》五。又《書鈔》五三十八、《御覽》七百七十一并引笮、間二韻。
上邪。我欲與君相知。
長命無絕衰。山無陵。
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
天地合。乃敢與君絕⑴。
⑴ ○《宋書》樂志?!稑犯娂肥?。廣《文選》十二。《詩紀》五。
一曰遠期。《宋書》樂志有晚芝曲。沈約言舊史云詁不可解。疑是漢遠期曲也。古今樂錄曰:漢太樂食舉曲有遠期。至魏省之。
遠如期。
益如壽。
處天左側(cè)。
大樂萬歲。
與天無極。
雅樂陳。
佳哉紛。
單于自歸。
動如驚心。
虞心大佳。
萬人還來。
謁者引。
鄉(xiāng)殿陳。
累世未嘗聞之。
增壽萬年亦誠哉⑴。
⑴ ○《宋書》樂志?!稑犯娂肥?。廣《文選》十二?!对娂o》五?!疱职?。遠如期、益如壽。兩如字皆聲。與蛺蝶曲軒奴軒之奴殆同。故遠如期實即遠期也。此曲蓋美宣帝時單于來朝之作。《漢書》匈奴傳云。單于朝甘泉。禮畢。宿長平。上登長平詔單于勿謁。其左右當戶之群臣。皆得列觀。及諸蠻夷君長侯王數(shù)萬咸迎于渭橋下。夾道陳、上登渭橋。咸稱萬歲。正與此曲所寫相同。又宣帝紀有司議曰:匈奴單于鄉(xiāng)風(fēng)慕義。舉國同心。奉珍朝賀。自古未之有也云云。與此累世未嘗聞之。義同。
石留涼陽涼石。水流為沙錫以微。
河為香向始??。冷將風(fēng)陽北逝。
肯無敢于于揚。心邪懷蘭志金安薄北方開留離蘭⑴。
⑴ ○《宋書》樂志?!稑犯娂肥?。《詩紀》五?!疱职?。留、涼雙聲。陽、涼疊韻。皆石之形容。錫讀為細。與前曲高以大語法同。言細又微也。冷將風(fēng)陽北逝。冬日行北陸。故曰陽北逝。蓋上言石沙之銷毀。下言時光之迅速。
一曰公無渡河。崔豹《古今注》曰:箜篌引。朝鮮津卒霍里子高妻麗玉所作也。子高晨起刺船。有一白首狂夫。披發(fā)提壺。亂流而渡。其妻隨而止之。不及。遂墮河而死。于是援箜篌而鼓之。作公無渡河之曲。聲甚凄愴。曲終。亦投河而死。子高還。以其聲語其妻酈玉。酈玉傷之。乃引箜篌而寫其聲。名曰箜篌引?!疱职?。宋樂志巾舞歌詩有公莫舞一篇。沈約謂琴操有公莫渡河曲。其聲所從來已久。樂錄非之曰:今三調(diào)中自有公無渡河。其聲哀切。首入瑟調(diào)。不容以瑟調(diào)雜于舞曲云。據(jù)此。公無渡河曲兼為瑟調(diào)曲。
公無渡河,公竟渡河。
墮河而死,當柰公何⑴。
⑴ ○《初學(xué)記》十六。《白帖》十八。樂府古題要解下作公無渡河?!稑犯娂范!段倪x》補遺三十四。廣《文選》十二。《詩紀》六。○逯案。《白帖》謂此歌出琴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