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共48,分3頁顯示 2 3 下一頁【生卒】:1789—1847 【介紹】: 清河南固始人,字哲甫,號瀹齋、又號雩婁農。初以舉人納資為中書,嘉慶二十二年成進士。官至山西巡撫,兼管鹽政。奏裁公費一萬兩,嚴捕煙販,潔己奉公。二十六年十二月乞病歸。尋卒。精研植物學,所著《植物名實圖考》,為三十年實地訪問調查之結晶。簡介
字瀹齋,號吉蘭,別號雩婁農,河南固始人。父烜,兄其彥,并由翰林官至侍郎,屢司文柄。其浚初以舉人納貲為內閣中書。嘉慶二十二年(1817)成一甲一名進士,授修撰。二十四年(1819),典試廣東,其彥亦督順天學政,詞林稱盛事。道光初,直南書房,督湖北學政,歷洗馬、鴻臚寺卿、通政司副使,超遷內閣學士。十八年(1838),擢兵部侍郎,督江西學政,調戶部。二十年(1840),偕侍郎麟魁赴湖北按事,總督周天爵嫉惡嚴,用候補知縣楚鏞充督署讞員,制非刑逼供,囚多死,為言官論劾,大冶知縣孔廣義列狀訐之,訊鞫皆實,復得楚鏞榷鹽稅貪酷及天爵子光岳援引外委韓云邦為巡捕事,天爵論褫職,戍伊犁,革光岳舉人,鏞荷校期滿,發(fā)烏魯木齊充苦役,巡撫伍長華以下降黜有差。命其浚署湖廣總督,尋授湖南巡撫。二十二年(1842),崇陽逆匪鐘人杰作亂,進窺巴陵,其浚偕署提督臺涌赴岳州防剿,檄鎮(zhèn)筸兵分布臨湘、平江諸隘,其浚移駐湘陰,賊襲平江,擊卻之。及人杰就擒,馀黨竄湖南者以次捕誅,被優(yōu)敘。部議裁冗兵,其浚疏言:“湖南地逼苗疆,人情易擾。裁者無多,徒生驕卒之疑,而啟苗、瑤之伺?!笨偠皆Lざㄗh苗疆近地并仍舊額。二十三年(1843),調浙江,未行,武岡匪徒聚眾阻米出境,戕知州,捕治如律。奏請于洪崖洞設巡卡,編保甲,以靖禍萌。尋調云南巡撫,署云貴總督。二十五年(1845),調福建,又調山西,兼管鹽政。奏裁公費一萬兩,嚴捕煙販,時稱其清勤。二十六年(1846),乞病歸。尋卒,贈太子太保,照例賜恤。尋復以其浚在山西裁革鹽規(guī),潔己奉公,特加恩子孫,以彰清節(jié):子元禧,主簿;崇恩,知縣;榮禧,通判,皆即選。又賜其子承恩、洪恩及孫樽讓舉人。(《清史稿》卷三八一)著有《植物名實圖考》三十八卷、《植物名實圖考長篇》、《滇南礦廠圖略》和《滇行紀程集》等。維基
吳其浚(1789年—1847年),字季深,一字瀹齋,號吉蘭。河南省信陽市固始縣人。博物學家。他是清朝入主中原268年間唯一河南狀元。吳其浚生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10歲時師從其伯父,就讀于固始臨淮書院,12歲時隨母進京,先求學于清芬書屋,后又考入國子監(jiān)繼續(xù)研修儒學經義,成績非常優(yōu)秀。嘉慶十五年(1810年),吳其浚考中舉人。嘉慶二十二年(1817年),吳其??贾袪钤?,被授翰林院修撰,自此開啟一生的宦海浮沉。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吳其浚在固始家中逝世。吳其浚歷任禮部尚書、兵部右侍郎、福建巡撫、云南巡撫、山西巡撫等職,在云南巡撫任上曾署理云貴總督,可謂“宦跡半天下”。吳其浚在植物學、農學、礦物學等研究方面也頗有建樹,其最有名的植物學著作為《植物名實圖考》,在吳其浚死后,由山西太原府陸應榖??诘拦舛四辏?848年)。這本書的出世將中國傳統(tǒng)植物學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在世界植物學界也產生了相當影響,至今仍是植物學和中醫(yī)學研究的重要參考著作。另外,吳其浚還著有《植物名實圖考長編》、《云南礦產工器圖略》、《滇南礦廠輿程圖》、《滇行紀程集》和《治淮上游論》等書,皆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
七言絕句
楚黔疆界苦分明,一樣西風落木聲。
鼎澧竹枝欲再唱,背人灘水去無情。
望衡道是隨湘轉,過晃誰知轉更長。
驀地石鐘聲到耳,嵚崎顛煞米襄陽(岸石多洞,夾江奇靈,可愕可怡。)。
① 《方輿紀要》:梅花哨出清浪衛(wèi),黔志不載。今梅溪鋪在縣西二十里,又十里為小溪,蓋即梅花哨也。
水枕低昂船上遲,沙暄鎮(zhèn)似早春時。
披圖指點梅花哨,驛使無因贈一枝(適有差弁岸上經過,喚之不應。)。
① 鎮(zhèn)遠東。河中有山,刻“楚橋風順”四字。
已入黔西百里遙,中河猶刻楚江橋。
偏沅久撤節(jié)樓鎖,擊鼓椎牛更寂寥⑴。
⑴ 明設偏沅巡撫駐沅州及偏橋,康熙年間移長沙。苗俗椎牛,最易聚眾滋事,特禁之。
① 漢無陽縣,唐獎州地,元鎮(zhèn)安縣,明改鎮(zhèn)遠,國朝以湖廣鎮(zhèn)遠衛(wèi)入之。
砌成磴道通蠻象(適緬甸貢象。),椓竟牂柯駐使槎⑴。
文德關前回馬立,仍依北斗望京華⑵。
⑴ 舊說莊蹻伐夜郎,椓船牂柯于此。今船行至此,改陸。
⑵ 文德關在縣西二十里,山陡峻。蕓臺相國題行館詩,有“夜來少見北垣星”之句,以縣治依山作障、重嶺亙空故也。
① 唐琊川縣地,宋豎眼大田溪蠻,元置施秉長官司,明改縣,國朝省偏橋入之。
甕篷灘險幾回通,野艇沿溪入斷虹。
日落花苗歸洞口,一肩蘿卜一肩菘⑴。
⑴ 甕篷洞俗呼諸葛洞。潕水上游極險,明郭子章、國朝鄂文端公兩次疏之。
石田犖確牛蹄裂,君欲省耕何處耕?
試覓樵童柯爛未,山山方罫野棋枰。
黔中勝境舊傳聞(《志》以為黔中第一勝境。),況有老僧作馬軍。
偶向鈞天陪帝醉,竟從洞外躡登云(以假寐未游。)。
① 宋狼洞地,元黃平府,明平狼洞苗,建興隆衛(wèi),后平播設州,國朝移州治于衛(wèi)。
梅花嶺下駐行旌,豈有宜娘尚阻兵?
為笑太翁山聳處,兒孫羅列氣難平⑴。
⑴ 梅花山在城東郭。宜娘山在城南五里,宋時有宜娘屯兵于此。太翁山在城北二十里,雄出諸山之上,然山多相峙不相讓也。
山頭紅日冷如霜,山下白云涌似江。
老鶴未歸鴉不到,靈根可有犬聲庬。
① 屬都勻府。元都云縣,明都勻衛(wèi),國朝改縣,領都勻正副司、邦水司。
都云內附記何年,舟楫今通凱里鉛。
一樹迎春曾作伴,洛登山下挹飛泉⑴。
⑴ 五代時都云蠻始附于馬希范。明以四川之凱里來屬。今出鉛。清水江徑此。館于縣署,有樹如橘,開小白花,微香,亦呼迎春。洛登山在縣北十里,有龍井。
錫銅負戴走侁侁,驛路羊腸劇苦辛。
墜馬石前頻悵望,轉移猶幸列閑民⑴。
⑴ 昔人憫役夫辛苦,夜中騎馬經此而墜,后人立石志愛。今驛路修治,肩挑魚貫,貧民藉以糊口;其不能負販者,赤身行乞,殆不知幾許也。
舍月服刀舊朗州,白泥淪陷已千秋。
一從改道酉陽驛,誰見凰山百鳥啾⑴。
⑴ 平越,唐朗州地,后為播州,有胡刀、舍月等縣。唐末,沒于南詔,楊端以兵復其地,世為刺史。元為宣慰司,領白泥等長官司。明平楊氏,設平越府。今驛路改由清平,不經州治。鳳凰山在州城南,相傳有鳳巢,百鳥以秋冬駢集,殆蠻人誕詞耳。
牟珠洞外雨廉纖,嵐氣成冰上雪髯。
跋馬甕城橋上過,須知舊驛是新添⑴。
⑴ 縣故蠻苗地,元置新添葛蠻安撫司,明為新添衛(wèi),后改為縣。牟珠洞俗呼母豬洞,有寺。甕城橋在城西二十里。
① 元龍甲州,又平伐等處蠻夷長官司,明為龍里衛(wèi),國朝改為縣,革小谷龍司。
拄杖擿途腰裹糇,背籠從古說南州(見《貴州通志》。)。
兒童襁負兒童慣,一笑何如牛戴牛⑴。
⑴ 黔俗:三四歲兒女即背縛一數(shù)月小兒于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