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選項

位置
更多分類

作者
朝代

體裁
韻部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685—762 【介紹】: 亦稱唐明皇。唐朝皇帝。睿宗第三子。善騎射,通音律、歷象之學。始封楚王,后為臨淄王。中宗景龍四年,密謀匡復,起兵誅韋后,奉父睿宗即帝位。旋受禪為帝,在位四十四年。初以姚崇、宋璟為相,革除弊政,國力強盛,史稱開元之治。后寵楊貴妃,用李林甫、楊國忠相繼執(zhí)政,吏治腐敗,又好聲色,奢侈荒淫,至天寶十四載,爆發(fā)安史之亂,避難奔蜀。太子李亨即位靈武,被尊為太上皇。返京居西內(nèi),左右悉遭貶逐,抑郁而卒,謚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685—762 即唐玄宗,謚曰明,故亦稱唐明皇。睿宗第三子,始封楚王,后封臨淄郡王。因誅韋后有功,立為太子。先天元年(712)繼位,在位45年,前期勵精圖治,以張九齡、姚崇、宋璟為相,形成“開元之治”;后期沉湎酒色,奸相李林甫、楊國忠執(zhí)政,國事日非,終于引發(fā)“安史之亂”。后因受肅宗監(jiān)視,悒郁而死。事跡見新、舊《唐書》本紀。玄宗多才多藝,知音善書,工詩能文。王世貞云:“明皇藻艷不過文皇(太宗),而骨氣勝之?!庇衷疲骸半m使燕許草創(chuàng),沈宋潤色,亦不過此?!?《藝苑卮言》卷四)《全唐詩》存詩1卷?!度圃娡饩帯芳啊度圃娎m(xù)拾》補詩8首,詩序1首。
唐詩匯評
李隆基(685—761),即唐玄宗,世稱唐明皇。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人,睿宗第三子。景云初,以誅韋氏功,立為皇太子。延和元年即帝位。天寶末安祿山叛亂,潼關(guān)失守后奔蜀,冊太子亨即位靈武。兩京收復后,還京。上元二年卒。隆基多才藝.知音律,善書法,工詩能文,有《玄宗集》,己佚?!?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一卷。
詞學圖錄
李隆基(685-762)廟號玄宗。隴西成紀人,睿宗第三子。《舊唐書·本紀》稱"多藝,尤知音律,善八分書"。有《好時光》詞云:"寶髻偏宜宮樣,蓮臉嫩,體紅香。眉黛不須張敞畫,天教入鬢長。 莫倚傾國貌,嫁取個、有情郎。彼此當年少,莫負好時光。"
全唐文·卷二十
帝諱隆基。睿宗第三子。垂拱元年生。三年封楚王。長壽二年降封臨淄郡王。韋后矯詔稱制。帝定策討亂。拜殿中監(jiān)。唐隆元年進封平王。睿宗即位。立為皇太子監(jiān)國。延和元年七月即位。累加尊號開元天地大寶圣神文武孝德證道皇帝。至德元載七月禪位。冊為上皇天帝。在位四十五年。年七十八。謚曰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廟號元宗。

作品評論

《唐詩品》
或曰:“唐自神龍以還,品格漸高,頗通遠調(diào)?!狈蛏嫌泻谜撸卤厣跹?,其于詩義,亦固然爾。玄宗內(nèi)智明朗,睿心疏暢,既新國步,遂拾詞華。開元之際,君臣悅豫,餞別臨游,動紓文藻,而感舊矚芳,探奇校獵,情欣所屬,輒有命賦。一時賡歌之盛,上武虞皇,下收葑藻,詞人競進,六藝爭長,固已陵夸建安之跡,而泳貞觀之馀波矣。然貞觀之初,浮靡雖去,而綺麗猶揚。殆乎垂拱之后,法章陳具,吏事深刻,人懷密志,無復疏節(jié),先時風軌,為之一變。故感惕之言,易流于激,悲憤之調(diào),不吐其華,骨氣頓高,風神遂委,而藻思麗情漸異往時矣。天寶之后,治人凋謝,而亂梗外集,飄零奔潰,無復治朝之風,求之風人閑雅之意,蓋亦徵(微)矣。三變之端,殆有出于此乎!
《藝苑卮言》
明皇藻艷不過文皇,而骨氣勝之。語象,則“春來津樹合,月落戍樓空”;語境,則“馬色分朝景,雞聲逐曉風”;語氣,則“翠屏千仞合,丹嶂五丁開”;語致,則“豈不惜賢達,其如高尚心”。雖使燕、許草創(chuàng),沈、宋潤色,亦不過此。
唐詩歸
鐘云:六朝帝王鮮不能詩,大抵崇尚纖靡,與文士競長,偏雜軟滯,略于文字中窺其治象。至明皇而骨韻風力一洗殆盡,開盛唐廣大清明氣象,真主筆舌與運數(shù)隆替相對。
共89,分5頁顯示   2  3  4  5 下一頁
五言律詩
魯衛(wèi)情先重,親賢愛轉(zhuǎn)多。
冕旒豐暇日,乘景暫經(jīng)過。
戚里申高宴,平臺奏雅歌。
復尋為善樂,方驗保山河。

地有招賢處,人傳樂善名。
鶩池臨(一作尋)九達,龍岫對層(一作重)城。
桂月先秋冷,蘋風向晚清。
鳳樓遙可見,彷佛玉簫聲。

引用典故:傷麟 嘆鳳 兩楹奠
夫子何為者,棲棲一代中。
地猶鄹氏邑,宅即魯王宮。
嘆鳳嗟身否,傷麟怨道窮。
今看兩楹奠,當與夢時同。
評注(點擊查看或隱藏評注)

桂殿與山連,蘭湯涌自然。
陰崖含秀色,溫谷吐潺湲。
績?yōu)轭眯爸σ蝠B(yǎng)正宣。
愿言將億兆,同此共昌延。

邊服胡塵起,長安漢將飛。
龍蛇開陣法,貔虎振軍威。
詐虜腦涂地,征夫血染衣。
今朝書奏入,明日凱歌歸。

途次陜州 盛唐 · 李隆基
五言律詩
引用典故:棠陰 讓畔
境出三秦外,途分二陜中。
山川入虞虢,風俗限西東。
樹古棠陰在,耕馀讓畔空。
鳴笳從此去,行見洛陽宮。

野次喜雪 盛唐 · 李隆基
五言律詩
拂曙辟行宮,寒皋野望通。
繁云低遠岫,飛雪舞長空。
賦象恒依物,縈回屢逐風。
為知勤恤意,先此示年豐。

送賀知章歸四明 盛唐 · 李隆基
五言律詩
天寶三年,太子賓客賀知章,鑒止足之分,抗歸老之疏。解組辭榮,志期入道。朕以其年在遲暮,用循掛冠之事,俾遂赤松之游。正月五日,將歸會稽,遂餞東路。乃命六卿庶尹大夫,供帳青門,寵行邁也。豈惟崇德尚齒,抑亦勵俗勸人,無令二疏。獨光漢冊,乃賦詩贈行。
引用典故:抽簪
遺榮期入道,辭老竟抽簪
豈不惜賢達,其如高尚心。
寰中得秘要,方外散幽襟。
獨有青門餞,群僚(一作英)悵別深。

軒游宮十五夜 盛唐 · 李隆基
五言律詩
行邁離秦國,巡方赴洛師。
路逢三五夜,春色暗中期。
關(guān)外長河轉(zhuǎn),宮中淑氣遲。
歌鐘對明月,不減舊游時。

觀拔河俗戲 盛唐 · 李隆基
五言律詩
俗傳此戲,必致年豐,故命北軍,以求歲稔。
壯徒恒賈勇,拔拒抵長河。
欲練英雄志,須明勝負多。
噪齊山岌嶪,氣作水騰波。
預期年歲稔,先此樂時和。

同劉晃喜雨 盛唐 · 李隆基
五言律詩
節(jié)變寒初盡,時和氣已春。
繁云先合寸,膏雨自依旬。
颯颯飛平野,霏霏靜暗塵。
懸知花葉意,朝夕望中新。

鑄得千秋鏡,光生百鍊金。
分將賜群后,遇象見清心。
臺上冰華澈,窗中月影臨。
更銜長(一作壽),留意感人深。

賜道士鄧紫陽 盛唐 · 李隆基
五言律詩
太乙三門訣,元君六甲符。
下傳金版術(shù),上刻玉清書。
有美探真士,囊中得秘書。
自知(一作茲)三醮后,翊我滅殘胡。

幸蜀西至劍門 盛唐 · 李隆基
五言律詩
引用典故:五丁開
劍閣橫云峻,鑾輿出狩回。
翠屏千仞合,丹嶂五丁開
灌木縈旗轉(zhuǎn),仙云拂馬來。
乘時方在德,嗟爾勒銘才(肅宗至德二年,普安郡守賈深勒石)。
評注(點擊查看或隱藏評注)

答司馬承禎上劍鏡 盛唐 · 李隆基
五言律詩
寶照含天地,神劍合陰陽。
日月麗光景,星斗裁文章。
寫鑒表容質(zhì),佩服為身防。
從茲一賞玩,永德保齡長。

道家奠靈簡,自昔仰神仙。
真子今將命,蒼生??蓚鳌?div class="3ychsvv" id='poem_sentence_1_36881_comment'>
江山尋故國,城郭信依然。
二室遙相望,云回洞里天
⑴ 《紀事》云:“法師觀宇在今蜀州新津縣也。”

送道士薛季昌還山 盛唐 · 李隆基
五言律詩
煉師初解簪裾,棲心衡岳。及登道箓,慨然來茲,愿歸舊居。以守虛白。不違雅志,且重精修,尚遇靈藥,尚望時來城闕也。乃賦詩一首寵行云。
洞府修真客,衡陽念舊居。
將成金闕要,愿奉玉清書。
云路三天近,松溪萬籟虛。
猶期傳秘訣,來往候仙輿。

城闕天中近,蓬瀛海上遙。
歸期千載鶴,春至一來朝。
采藥逢三秀,餐霞臥九霄。
參同如有旨,金鼎待君燒。

默受王倪道,逾深尹喜師。
欣同八景會,更葉九丹時。
鸞鶴遙煙境,江山渺別思。
當遷洞庭日,留念上京期。
見《正統(tǒng)道藏》本元劉大彬撰《茅山志》卷二(按:據(jù)同書同卷附玄靜先生等表奏,前二詩中之一首為天寶十載九月十四日由內(nèi)侍袁思藝宣敕。又玄靜先生即李含光,為茅山宗第十三代宗師,事跡詳《顏魯公文集》卷七《有唐茅山玄靖先生廣陵李君碑銘》?!?〗《輿地紀勝》卷十七《建康府》「碑記」云:「《賜李煉師詩詔》,唐道士任良友書。玄宗所賜詩,凡三首,貞元十四年刻石。在茅山?!梗?。

楊許開真箓,夫君密契傳。
九星連紫蓋,雙景合丹田。
玉簡龜臺職,金壇洞府仙。
猶期禦風便,朝夕候泠然。


共89,分5頁顯示   2  3  4  5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