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風
① 帝移晦日為中和節(jié)?!多捄罴覀鳌吩疲骸耙箟粢娰n御制中和節(jié)詩于金花箋上。第二對首忘一字云‘茲中和節(jié),式慶天地春?!爸泻腿?,百僚會曲江亭,賜御制詩曰‘肇茲中和節(jié)’云云。其金花箋上花云,皆夢所見者,奉詔同用春字。”
引用典故:熏風
韶年啟仲序,初吉諧良辰。
肇茲中和節(jié),式慶天地春。
歡酣朝野同,生德區(qū)宇均。
云開灑膏露,草疏芳河津。
歲華今載陽,東作方肆勤。
慚非熏風唱,曷用慰吾人。
朕在位僅將十載,實賴忠賢左右,克致小康。是以擇三令節(jié),錫茲宴賞,俾大夫卿士,得同歡洽也。夫共其戚者同其休,有其初者貴其終。咨爾群僚,順朕不暇,樂而能節(jié),職思其憂,咸若時則,庶乎理矣。因重陽之會,聊示所懷。
引用典故:庭燎 萬機
早衣(一作依)對庭燎,躬化勤意誠。
時此萬機暇,適與佳節(jié)并。
曲池潔寒流,芳菊舒金英。
乾坤爽氣滿,臺殿秋光(一作老)清。
朝野慶年豐,高會多歡聲。
永懷無荒戒,良士同斯(一作其)情⑴。
⑴ 因詔曰:卿等重陽會宴,朕想歡洽,欣慰良多,情發(fā)于中,因制詩序,令賜卿等一本,可中書門下簡定文詞士三五十人應制,同用清字。明日內(nèi)于延英門進來,宰臣李泌等雖奉詔簡擇,難于取舍,由是百僚皆和,上自考其詩,以劉太真及李紓等四人為上等,鮑防、于邵等四人為次等,張濛、殷亮等二十三人為下等。而李晟、馬燧、李泌三宰相之詩,不加考第。時貞元四年九月也
雨霽霜氣肅,天高云日明。
繁林已墜葉,寒菊仍舒榮。
懿此秋節(jié)時,更延追賞情。
池臺列廣宴,絲竹傳新聲。
至樂非外獎,浹歡同中誠。
庶敦朝野意,永使風化清。
① 貞元十三年,徐州節(jié)度使張建封來朝,及命歸鎮(zhèn),上御制詩以賜之。
牧守寄所重,才賢生為時。
宣風自淮甸,授鉞膺藩維。
入覲展遐戀,臨軒慰來思。
忠誠在方寸,感激陳情詞。
報國爾所向,恤人予是資。
歡宴不盡懷,車馬當還期。
谷雨將應候,行春猶未遲。
勿以千里遙,而云無己知⑴。
⑴ 于時藩鎮(zhèn),馬燧、渾瑊、劉元佐、李抱真等,勛寵卓越,未有以詩餞,獨建封獲賜
① 貞元五年初置中和節(jié),帝制詩。寫本賜戴叔倫于容州。
東風變梅柳,萬匯生春光。
中和紀月令,方與天地長。
耽樂豈予尚,懿茲時景良。
庶遂亭育恩,同致寰海康。
君臣永終始,交泰符陰陽。
曲沼水新碧,華林桃稍芳。
勝賞信多歡,戒之在無荒。
① 貞元七年七月癸酉,幸章敬寺,賦詩九韻,皇太子與群臣畢和,題之寺壁。
招提邇皇邑,復道連重城。
法筵會早秋,駕言訪禪扃。
嘗聞大仙教,清凈宗無生。
七物(一作珍)匪吾寶,萬行先求成。
名相既雙寂,繁華奚所榮。
金風扇微涼,遠煙凝翠晶。
松院靜苔色,竹房深磬聲。
境幽真慮恬,道勝外物輕。
意適本非說,含毫空復情。
① 貞元十四年二月戊午,上制中春麟德殿會百僚觀新樂詩,令太子書示百官。序曰:朕以中春之首,紀為令節(jié)。聽政之暇,韻于歌詩。象中和之容,作中和之舞,聊復成篇。其詩八韻,中書門下謝賜詩,請頒示天下,編入樂府。
引用典故:南風熏
芳歲肇佳節(jié),物華當仲春。
乾坤既昭泰,煙景含氤氳。
德淺荷玄貺,樂成思治(一作恩洽)人。
前庭列鐘鼓,廣殿延群臣。
八卦隨舞意,五音轉(zhuǎn)曲新。
顧非咸池奏,庶協(xié)南風熏。
式宴禮所重,浹歡情必均。
同和諒在茲,萬國希可親。
歲閏節(jié)華晚,眾芳繁暮春。
霽日天地晴,元巳風景新。
禊飲傳舊俗,古今歡此辰。
至樂在同和,絲竹奚所陳。
熏琴是賞心,姑射可凝神。
何必尚耽緬,浮觴曲水濱⑴?
⑴ 《太平御覽》五九二《文部御制》引《唐書》。今按:兩《唐書》本紀均不載,《全唐詩》另有一首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