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介紹】: 唐荊南人,一說扶風人。登進士第。一說舉進士不第。代宗大歷中,衛(wèi)伯玉鎮(zhèn)荊南,辟為從事。后又入湖南觀察使崔瓘、桂管觀察使李昌夔幕府。歷辰、虔二州刺史。工詩,多感傷身世之作。又工書。有集。
【生卒】:744?—800? 荊南(今湖北荊州)人。肅宗上元至代宗永泰(760—766)間,來往于長安、洛陽、齊、趙、涇州、隴西等地。大歷元年(766)入蜀,見岑參于成都。次年東下至江陵,荊南節(jié)度使衛(wèi)伯玉辟為從事。五年后十數(shù)年間,先后依附于潭州刺史崔瓘、桂州刺史李昌巙。德宗建中三年(782)曾任侍御史。次年出為辰州刺史。貞元七年(791)前后為虔州刺史。晚年似曾任永州刺史。生平見《新唐書·藝文志四》、《唐才子傳》卷三。今人傅璇琮有《戎昱考》、譚優(yōu)學(xué)有《戎昱行年考》。戎昱詩風沉郁,多傷亂、述懷之作,胡震亨謂與杜甫相接(《唐音癸簽》卷二六)。嚴羽稱“戎昱之詩,有絕似晚唐者”(《滄浪詩話》),則謂與聶夷中、杜荀鶴相通。《全唐詩》存詩1卷,《全唐詩外編》及《全唐詩續(xù)拾》補詩2首,斷句2。
戎昱,生卒年不詳,荊南(今湖北江陵)人,或云扶風(今陜西興平東南)人。曾佐顏真卿幕。寶應(yīng)元年,經(jīng)滑州、洛陽赴長安,遇王季友,同作《苦哉行》。衛(wèi)伯玉鎮(zhèn)荊南,辟為從事。大歷中,入湖南崔瓘幕,后又佐桂管李昌巙幕。建中中,返長安,供職御史臺。貶為辰州刺史,后又官虔州刺史,貞元十三年左右在任,卒。有《戎昱集》五卷,已佚?!?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一卷。
昱。德宗時人。元和朝官朗州刺史。
作品評論
戎昱在盛唐為最下,已濫觴晚唐矣。戎昱之詩有絕似晚唐者。
戎昱稍為后輩,多軍旅離別之思,造語益巧,用意益淺矣。
昱詩在盛唐,格氣稍劣,中間有絕似晚作。然風流綺麗,不虧政化,當時賞音,暄傳翰苑,固不誣矣。
戎使君詩,銳情古作,力洗時波。當時作者類以質(zhì)木自勝,君獨遠揚風力,近郁天藻,詞既流美,復(fù)協(xié)聲調(diào)?!犊嘣招小贰ⅰ稕苤莩鰩煛返茸?,鏗然金石之奏,雖越石感亂,明遠戍邊,何以過之?后之論者,多采列新聲而忽古意,混稱于建中以后作者,不幾聽樂而臥諸鴻蒙者乎?
戎昱詩在中唐,矯矯拔俗……諸篇靡不深情遠致,清麗芊眠。
戎昱,戴叔倫詩,品既不高,體又不健,只以指事陳詞婉切動人,不可謂非唐音之夙好者。
戎昱詩亦卑弱,《滄浪詩話》謂“昱在盛唐為最下,已濫觴晚唐”是也。然戎昱赴衛(wèi)伯玉之辟,當是大歷初年,其為刺史,仍在建中時,應(yīng)入中唐,不應(yīng)入盛唐。
其源出于邱希范、庾子山,倩骨清言,達情婉至。律絕清新,自是中唐本色,而天然韻骨,含態(tài)生恣,大歷之常詞,乃晚唐之極思也。
其詩辭旨清拔,多感慨之作。樂府尤以氣質(zhì)勝;七律則承子美之遺規(guī),開白傅之先河矣。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粵ICP備17077571號關(guān)于本站聯(lián)系我們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