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選項

位置
更多分類

作者
朝代

體裁
韻部

共21,分2頁顯示   2 下一頁
四言詩
《周禮》:鐘師掌金奏,凡樂事以鐘鼓奏九夏。案鄭康成注云:夏者,大也。樂之大者,歌有九也。九夏者,皆詩篇名也,頌之類也。此歌之大者,載在樂章。樂崩亦從而亡,是以頌不能具也。嗚呼!吾觀之魯頌,其古也亦久矣。九夏亡者,吾能頌乎。夫大樂既去,至音不嗣。頌于古不足以補亡;頌于今不足以入用,庸可頌乎?頌之亡者,俾千古之下,鄭衛(wèi)之內,窈窈冥冥,不獨有大卷【案:音拳,黃帝樂名?!恐粽吆?。○王夏之歌者,王出入之所奏也。四章,章四句。
爣爣皎日,欻麗于天。
厥明禦舒,如王出焉。
爣爣皎日,欻入于地。
厥晦厥貞,如王入焉。
出有龍旂,入有珩佩。
勿驅勿馳,惟慎惟戒。
出有嘉謀,入有內則。
繄彼臣庶,欽王之式。

肆夏之歌者,尸出入之所奏也。二章,章四句。
愔愔清廟,儀儀象服。
我尸出矣,迎神之谷。
杳杳陰竹,坎坎路鼓。
我尸入矣,得神之祜。

昭夏之歌者,牲出入之所奏也。二章,章四句。
有郁其鬯,有儼其彝。
九變未作,全乘來之。
既醑既酢,爰朄(音孕,一作暢)爰舞。
象物既降,全乘之去。

納夏之歌者,四方賓客來之所奏也。四章,章四句。
麟之儀儀,不縶不維。
樂德而至,如賓之嬉。
鳳之愉愉,不篝不笯。
樂德而至,如賓之娛。
自筐及筥,我有牢醑。
自筐及篚,我有貨幣。
我牢不愆,我貨不匱。
碩碩其才,有樂而止。

章夏之歌者,臣有功之所奏也。四章,章四句。
王有虎臣,錫之鈇鉞。
征彼不惠,一撲而滅。
王有虎臣,錫之圭瓚。
征彼不享,一烘而泮。
王有掌訝,偵(音偵)爾疆理。
王有掌客,饋爾饔餼。
何以樂之,金石九奏。
何以錫之,龍旂九旒。

齊夏之歌者,夫人祭之所奏也。一章,四句。
玲玲衡笄,翚衣(一作翚)褕翟。
自內而祭,為君之則。

族夏之歌者,族人酌之所奏也。二章,章四句。
洪源誰孕,疏為江河。
大塊孰埏,播為山阿。
厥流浩漾(一作?),厥勢嵯峨。
今君之酌,慰我實多。

械夏之歌者,賓既出之所奏也。三章,章三句。
禮酒既酌,嘉賓既厚,牘為之奏。
禮酒既竭,嘉賓既悅,應為之節(jié)。
禮酒既罄,嘉賓既醒(一作酲),雅為之行
⑴ 牘、應、雅,三樂器也,賓醉而出,奏械夏,以此三器筑地,為之行事也

驁夏之歌者,公出入之所奏也。二章,章四句。
引用典故:三孤
桓桓其圭,袞袞其衣。
出作二伯,天子是毗。
桓桓其圭,袞袞其服。
入作三孤,國人是福。

洛陽新城三老董公說高祖為義帝發(fā)喪。在漢之取天下也。三杰而已矣。蕭何苦民力以給兵輸。韓信殺民命以騁戰(zhàn)功。留侯設詭策以離秦項。當其時。未聞以仁義說于君者。而董公乃諭之以喪義帝。至使天下宗漢者。為其喪義帝也。夫高祖以曹參雖有攻城野戰(zhàn)之功。不如蕭何也。信矣。焉至于苦民力殺民命設詭策。反不若董公之功也哉。如高祖為天子。以公為師友。行其道于時。其利可知矣。公之道已行于漢。而不睹封賞之體。又當時史氏無一字以褒者。因為贊以旌之。
項氏狂攘,賊我懷王。
天命未的,孰存與亡。
皤皤董公,一言漢昌。
一人弒君,天下皆傷。
一人哭君,天下皆喪。
項由是弱,漢由是強。
扶義而征,可至軒黃。
唱仁而戰(zhàn),可至武湯。
用于天道,折彼雄铓。
繄公之道,與漢而光。

皮子嘗謂心為己帝。耳目為輔相。四支為諸侯。己帝茍不德。則輔相叛。諸侯亂。古之人失天下喪家國者。良由是也。帝身且不德。能帝天下乎。能主家國乎。因為心口耳目手足箴。書之于紳。安不忘危。慎不忘節(jié)。窮不忘操。貴不忘道。行古人之事有如符節(jié)者。其在六箴乎。
大化之精,孕之曰人。
大純之靈,形之曰心。
心由是君,身由是臣。
中既齟齬,外乃紛綸。
耳厭聞義,目惡睹仁。
手持亂柄,足踐禍門。
舜為天子,舜不得尊。
其不尊者,與心為臣。
紂為天子,紂乃得尊。
其得尊者,與心為君。
天子之外,復有尊者。
乃舜之心,將舜之身。
天子之外,復有卑者。
乃紂之心,將紂之身。
危乎惕哉,臣之諫君。
輔相不明,諸侯不賓。
君為穢壤,臣為賊塵。
未及于斯,良可自勤。
嗚乎吾君,無忽茲文。

古銘金人,謂無多言。
忽有所發(fā),不可不論。
既有所論,復謂多言。
中庸之士,由茲保身。
吾謂斯銘,未足以珍。
出為忠臣,言則及君。
入為孝子,言則及親。
非君與親,則宜默云。
謗訕之言,出如奫淪。
一息之波,流于無垠。
猜毀之言,出如鈞天。
鈞天之樂,聞于無聞。
佞媚之言,出如絲棼。
一入于人,治亂不分。
間諜之言,出如鷹鹯。
鷹鹯之迅,一舉凌天。
無嗜于酒,酒能亂國。
無嗜于味,味能敗德。
以道為飲,以文為食。
成我之名,繄乃勉力。

聽于無聽,默默元性。
聞于無聞,洋洋化源。
勿恃己善,不服人仁。
勿矜己藝,不敬人文。
勿耽鄭聲,其亂乃神。
勿信美談,其殛乃身。
聽誤多害,聽妄多敗。
近賢則聰,近愚則瞆。
堯居九重,聽在民耳。
故得大舜,授彼神器。
勿聽他富,熒惑乃志。
勿聞他貴,墮壞乃義。
慎正今非,慎明古是。
舍是何適,古樂而已。

愧爾瞭然,為吾所視。
高睹古人,有如鄰里。
勿分秋毫,分于邦里。
勿視邦祿,視于人紀。
惟書有色,艷于西子。
惟文有華,秀于百卉。
見彼之倨,污甚涂炭。
見彼之賢,綿甚葛藟。
勿顧厲階,紊吾大志。
勿視怨府,損吾高義。
入吾明者,何人而已。

其五
四言詩
古之忠臣,古之孝子。
上立大業(yè),中光信史。
茍不善是,蚿蝝之類。

惟爾之指,屈伸由已。
勿執(zhí)亂權,勿樹賊子。
勿秉非道,勿持非理。
勿擠孤危,勿援奸宄。
慎握吾操,俾直于矢。
慎杖我心,俾平如砥。
剪惡如草,飏奸如秕。
為而不矜,作而不恃。
智如公倕,勿為小巧。
機如偃師,勿為奇伎。
身高道端,毫直國史。
敬之戒之,俟為天吏

惟爾跰跰,為吾所先。
居必擇地,行必依賢。
勿踐亂階,勿履利門。
勿蹈怨府,勿躡禍源。
鳳凰乃禽,不棲凡木。
騶虞乃獸,不踐生物。
唯爾棲踐,保茲無忽。

動箴 唐 · 皮日休
四言詩
動生于欲,行生于為。
欲則不妄,為則不疑。
吾道未喪,于何不之。
勿生季世,有爵必危。
勿居亂國,有祿必尸。
往無市怨,去無取??。
跡無顯露,名勿求知。
聲無取猜,譽無致疑。
坦道如砥,履過蒺藜。
四海如家,去劇縶維。
日慎一日,言茲在茲。

靜箴 唐 · 皮日休
四言詩
冥冥默默,惟道之域。
處不違仁,居無悖德。
勿欺孩孺,衣冠失則。
不慢皂隸,語言成隙。
深山雖樂,豺狼爾殛。
深林雖安,虺蜴爾螫。
居不必野,唯性之寂。
止不必廣,惟心之適。
勿傲乎名,要乎聘帛。
勿矯乎節(jié),取乎祿食。
躬雖已安,若敵鋒鏑。
味雖以甘,若含冰檗。
成吾高風,惟靜之力。

酒箴(859年) 唐 · 皮日休
四言詩
皮子性嗜酒。雖行止窮泰。非酒不能適。居襄陽之鹿門山。以山稅之馀。繼日而釀。終年荒醉。自戲曰醉士。居襄陽之洞湖。以舶?載醇酎一甔。往來湖上。遇興將酌。因自諧曰醉民。于戲。吾性至荒。而嗜于此。其亦為圣哲之罪人也。又自戲曰醉士。自諧曰醉民。將天地至廣。不能容醉士醉民哉。又何必廁絲竹之筵。粉黛之坐也。襄陽元侯。聞醉士醉民之稱。訂皮子曰。子耽飲之性。于喧靜豈異耶。皮子曰。酒之道。豈止于充口腹樂悲歡而已哉。甚則化上為淫溺。化下為酗禍。是以圣人節(jié)之以酬酢。諭之以誥訓。然尚有上為淫溺所化。化為亡國。下為酗禍所化?;癁闅⑸?。且不見前世之飲禍耶。路酆舒有五罪。其一嗜酒。為晉所殺。慶封易內而耽飲。則國朝遷。鄭伯有窟室而耽飲。終奔于駟氏之甲。欒高嗜酒而信內。卒敗于陳鮑氏。衛(wèi)侯飲于籍圃。卒為大夫所惡。嗚乎。吾不賢者。性實嗜酒。尚懼為酆舒之僇。過此吾不為也。又焉能俾喧為靜乎。俾靜為喧乎。不為靜中淫溺乎。不為酗禍之波乎。既淫溺酗禍作于心。得不為慶封乎。鄭伯有乎。欒高乎。衛(wèi)侯乎。蓋中性不能自節(jié)。因箴以自符。箴曰。
酒之所樂,樂其全真。
寧能我醉,不醉于人。


共21,分2頁顯示   2 下一頁